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岳飛的故事(通用15篇)

岳飛的故事(通用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岳飛的故事1

落花生,俗稱花生、仁果,也叫長生果,是一種當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子房下的柄伸入地下所結的果實,即爲現在常見的一種佐餐佳品,還可以壓榨成食用油,品味不凡。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這裏還有一段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呢。

岳飛的故事(通用15篇)

南宋初年,金兵挾攻陷汴梁(開封)、俘獲二帝(北宋徽宗、欽宗)之威勢,背棄和約,繼續南侵,越過黃河,一路燒殺搶掠,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中原危難,中華傳統優秀文明在野蠻鐵蹄踐踏下岌岌可危。

大唐太宗有詩云:“疾風知勁草,極蕩識誠臣”。茫茫蒼宇,天意慈悲。神州危難之際,必有英雄豪傑適時出現,匡扶社稷,保疆衛民,承傳中華文明之薪火。恰在此時,岳飛出現了。

岳飛(西元1103年——1141年),字鵬舉,宋朝河南相州(湯陰)人。就在中原蒙難之時,他挺身而出,擔負起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大任。岳飛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少有凌雲之志。在母親慈愛而又嚴謹的教誨下,岳飛自小即樹立起“精忠報國”的高遠志向;接着又得遇明師周侗,學成一身超凡入聖的武藝,兼之精通兵書戰策,成爲人中俊傑,國家棟梁,救時之英雄。

話說1140年,岳飛親率大軍在郾城、穎昌諸戰中屢敗金軍,然後乘勝進軍朱仙鎮,真是勢如破竹,兵鋒所到之處,金兵望風披靡,誰都知道岳家軍軍規極嚴,威勢極盛,乃是一支堅不可摧的正義神武之師,真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然而,此時岳飛卻遇到一個非常棘手問題:糧草匱乏。偌大的南宋朝廷,怎麼會缺少北伐大軍的糧草呢?其原因就在於身居宰相要職的秦檜的惡意刁難、掣肘。金軍統帥兀朮因戰場處處失利,便暗中指使早已被利益收買而通敵叛國的秦檜伺機下手。此時秦檜先是拒發援兵,接着撤走岳飛左右兩翼的軍隊,想以此迫使孤軍深入的岳飛自動退軍。但嶽元帥智勇雙全、渾身是膽,歷來以江山社稷爲重,怎肯把個人安危榮辱放在心上!他非但不退兵,反而在精心謀劃之後,揮戈前進,直逼金軍侵佔的兵家要地——朱仙鎮。兀朮大驚失色,連連催促秦檜“想辦法”,秦檜與王氏又出一毒計:以給養困難爲由斷絕岳家軍的糧草。

這一手確實令岳元帥極感爲難:常言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如何作戰呢?岳飛平素治軍嚴明,號令軍隊“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同時又深知民間疾苦,就更不能向長期在金軍鐵蹄下苦苦求生的百姓徵收軍糧了。儘管所到之處百姓簞食壺漿、夾道歡迎,可他又怎肯忍心給貧弱不堪的善良百姓雪上加霜呢?這天,他踱出虎帳,負手而立,仰望朗朗晴空、悠悠白雲,看似閒暇,實則在心中苦苦思索解決之策。忽然,一個念頭恰似一道閃電劃過腦海:我秉天地之正氣,興仁義之師,驅除強敵,恢復山河、安撫黎民,可謂上順天意、下應民心,必定會得到上天的祐護!想到此處,岳飛立即整順思緒、平靜心神,誠心向蒼天默默祈禱:希望上天佑護,助我成功。古語有句話叫“精誠所至,金石爲開”。這耿耿丹心、浩然正氣,竟然真的感動了上蒼。說時遲那時快,但見晴朗的天空中霎時降下了一陣疾雨,而更令人驚奇的是這“雨”越積越厚,一會竟堆積如山!大家定睛一看,哪裏是什麼“疾雨”,原來是一種從未見過的長條形果實,剝開外殼后里面是幾粒橢圓形的硃紅果仁兒。

當軍兵們爭相把這一喜訊報告給岳飛時,他微微一笑,對大家朗聲說到:“感謝上天慈悲,賜我糧草,那就把這種果實叫做‘長生果’吧!”

這就是落花生的由來。這樣,人吃花生米、馬食花生殼,軍糧問題頓時解決。岳家軍軍心大振,氣勢如虹,在嶽元帥的神機妙算、精當指揮下,取得了歷史上著名的朱仙鎮大捷,一舉殲滅了兀朮的主力,迫使金軍狼狽逃回黃河北岸,黃河以南的大片國土盡皆收復。嶽元帥胸懷天下、力挽狂瀾,在揮軍大破強敵之後,準備乘勝渡河北伐,迎還二聖、收復失地、平定天下。他豪氣干雲、意氣風發,激勵大家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但是,小人得志的漢奸秦檜又怎肯善罷甘休呢?他唆使昏庸自私的宋高宗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回朝;接着又迎合趙構的陰暗心理,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害死了岳飛。然而,烏鴉畢竟遮不住太陽,人類歷史的舞臺也絕不是給小人展現的。正如岳飛被害前大義凜然揮筆寫下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一樣,奸佞小人秦檜因此罵名千載、遺臭萬年,而精忠報國的岳飛則永載史冊、萬古流芳!

岳飛的故事2

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裏(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12]。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爲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爲傑出的軍事統帥,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連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位列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

南宋抗金英雄岳飛背刺“盡忠報國”四字,昭示愛國心跡,歷來爲人稱道。但是岳飛背部的字究竟是何人所刺,《宋史》沒有詳細記載,民間流傳有多種版本,一種說法是岳母刺字,激勵岳飛報效國家。也有人考證說,岳飛背上刺字乃是宋朝兵制使然。岳飛背上的“盡忠報國”究竟從何而來,歷史上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岳飛背上刺有“盡忠報國”,歷史上確有其事,很有可能源自岳母鼓勵兒子上戰場的意願,但不是岳母親手所刺

《宋史·岳飛傳》有記載,當岳飛入獄之初,秦檜等密議讓何鑄審訊。岳飛義正詞嚴,力陳抗金軍功,愛國何罪之有?並當着何鑄面“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裏”。浩然正氣,令何鑄汗顏詞窮。

北京青年報報道,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遊彪認爲,岳飛的母親姚氏是一個農家婦女,識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親手在岳飛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個字。但極有可能的是,他母親爲了鼓勵他放心去戰場打仗,請人在岳飛背上刺的。

宋代實行募兵制,爲了加強對士兵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刺字爲兵”

關於岳飛背部刺字還有一種說法,岳飛久懷報國之志,曾三次從軍抗金殺敵。他於宣和四年(1122年)19歲時第一次應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約是此時所爲,因爲北宋末年“刺字爲兵”的制度仍在貫徹執行。所以岳飛在背部刺上“盡忠報國”四字明志。

遊彪教授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爲通過分析宋代的兵制,可以推斷岳飛背上的字不是因爲他當兵才刺的。

兩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國家正規軍完全靠募兵的時代。漢唐和元明清都是實行徵兵制,所謂徵兵就是一種兵役,只要是國家的公民,都要被強行服兵役。

兩宋的募兵制則是國家從老百姓中招募士兵,國家出錢僱傭他們。所以宋代的軍隊都是國家花錢養的僱傭兵,人員來源比較複雜,遊民、饑民和犯過法的人都可以應募入伍,這就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從宋太祖趙匡胤開始,爲了加強對軍隊的管理和控制,“刺字爲兵”就成爲了一種規範運作的制度,只要是應募入伍的士兵,都要刺字作爲標記。趙匡胤認爲應該把兵和民分開,兵民分開控制,有利於國家的穩定,有利於皇帝的統治。南宋人牛弁《曲洧舊聞》也說:“藝祖(即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無賴不逞之人,刺字以爲兵。”據古書零星記載,一般是取“松煙墨”,入管針(類似於管狀針頭)畫字於身,直刺肌膚,塗以藥酒即成。

岳飛刺字的內容和部位都不符合宋代士兵刺字的規定

宋代有兩種軍隊需要刺字,一種是禁軍,就是國家的作戰部隊;一種是廂軍,相當於現在的工程兵,國家的大型公共工程,比如修橋補路等,都是由廂軍來完成。禁軍和廂軍都有各自固定的番號,爲了便於識別和管理,士兵刺字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各自所屬部隊的番號,不會是其他的內容。這樣使得士兵不能隨心所欲地流勸和逃跑。

還有牢城兵,比如說水滸傳裏面的林沖。他犯罪之後被髮配到滄州當兵,這種兵是帶有徭役性質的,也會刺上諸如牢城第幾指揮之類的標記。

所以遊彪教授說,從岳飛背部刺字的內容——“盡忠報國”來分析,不可能是他應募當兵的時候刺上去的。而且刺字的部位也不符合宋代的規定,宋代給士兵刺字叫做黥面,最開始刺在臉上,人爲地把士兵和社會普通階層分開,這對士兵是一種歧視。

岳飛的故事3

岳飛出生在北宋末年,那時候,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十分強大,他們滅掉遼國後,又繼續南下進攻宋朝。當時宋朝的皇帝宋徽宗和宋欽宗既軟弱又昏庸,他們一天到晚只顧自己花天酒地地享樂,根本不管國家的命運和老百姓的疾苦。公元 1126 年,金兵出動兩路大軍,包圍了北宋的國都汴京(現在的開封市),宋欽宗開城投降。金軍把宋朝皇宮裏的財物搶劫一空,押着太上皇宋徽宗和皇帝宋欽宗回到金國去。金兵退走之後,宋欽宗的弟弟宋高宗在南京(現在的河南商丘市)即位,歷史上把這以後的宋朝稱作南宋。

岳飛年輕的時候,親眼看到國家日益衰落,老百姓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 發誓要學好本領,長大以後參加宋軍,收復失地,報效國家。他的母親姚氏很支持兒子的這種雄心壯志,特意用繡花針在他背上刺了 4 個大字:“精忠報國”。

岳飛 20 歲那年參了軍。他武藝高強,又有智謀,在同金兵的作戰中立了不少戰功,很快就成爲南宋軍隊中一員出色的將領。

公元 1129 年,金國大將兀朮(wùzhú)統率大軍進攻南京。宋高宗不敢抵抗,放棄南京,逃到揚州,又逃到臨安(現在的杭州)。金兵一路追擊, 佔領了南京和建康(現在的南京)。可是他們在鎮江遭到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堵截。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親自擂鼓助戰,宋軍將士勇氣百倍,把金兵殺得大敗。兀朮領着殘兵敗將剛剛退到建康附近的牛頭山,又遭到岳飛的突然襲擊。原來岳飛聽說兀朮被韓世忠打得大敗,料到金兵撤退時要經過牛頭山,就事先設下埋伏。他命令士兵們都穿上黑色的衣服,等到半夜,一聲吶喊, 突然殺進金兵的營寨。從睡夢中驚醒過來的金兵,也分不清哪是自家人,哪是宋軍人馬,慌亂之中,自相殘殺起來。岳飛乘勢進攻,把金兵殺得大敗。 兀朮不敢在建康停留,帶着殘兵敗將準備渡江北逃,誰知到了長江邊上,岳家軍早已等在那裏了。這一仗,又殺死了金兵 3000 人。

這一次慘敗,使金國大傷元氣,好幾年不能再向南宋發動進攻。岳飛利用這段時間,攻佔了原來由金國傀儡政權“僞齊”控制的襄陽、郢州、隨州、 唐州、鄧州和信陽郡(在現在湖北、河南兩省境內),準備把這 6 個州當作 根據地,再進一步收復中原。

公元 1136 年,岳飛從襄陽出發,一舉攻克了河南和陝西的好幾個縣城。他又派人同黃河以北的抗金武裝聯繫,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可是宋高宗只滿足偏安江南,根本就沒有打算收復失地。岳家軍孤軍深入,得不到糧草和援軍的接濟,只好又撤回來。岳飛十分苦悶,他想到自己已經 30 多歲, 可是驅逐金兵,收復失地的理想還沒有實現,不禁心中感慨萬千,寫出了一 首千古傳誦的《滿江紅》(詞調名稱):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公元 1140 年,金國又向南宋王朝大舉進攻。金兀朮把岳飛看作他的主要對手,親自率領最精銳的部隊“鐵浮圖”和“柺子馬”來進攻岳飛。“鐵浮圖”是兀朮的侍衛親兵,選的都是一些身高力大、武藝高強的勇士。他們身上裹着兩層鐵甲,號稱刀槍不入;“柺子馬”是騎兵,也都是一些能征善戰的將士。過去兀朮帶領他們打仗,從來沒有打敗過。

岳飛得到報告,就讓士兵們把刀斧都綁在長杆子上。然後派他的兒子岳雲第一個出戰。岳雲兩手提着一對 80 斤重的大鐵錐,領着將士們衝向敵人, 正碰上金兵的“鐵浮圖”和“柺子馬”。岳家軍手執長刀、長斧先砍馬腿, 馬一受傷,馬上的金兵就從馬背上摔下來,有的摔傷了胳膊,舉不起刀;有的被馬壓住了腿,站不起來,前面的馬一倒,後面的馬也被絆倒在地。岳家軍趁勢刀砍斧剁,把金兵殺得血流成河。兀朮好不容易纔逃回營寨裏。他一邊傷心地哭,一邊說:“我過去打仗,一直是靠‘鐵浮圖’和‘柺子馬’取勝,這一回算是完了。”

岳飛的故事4

高寵是岳飛手下第一猛將,高寵只用3槍就輕鬆擊敗三人(鄭懷,張奎二人論單挑的話都不會比岳飛差),可見高寵之勇猛。如此猛將最終爲何而亡?

因高寵連續挑十一輛鐵滑車,挑到第十二輛鐵滑車之時,坐騎疲憊,掀他於馬下,措手不及,被鐵滑車碾死。

高寵,小說《說岳全傳》中虛構的人物,是岳飛手下第一猛將。高寵是宋朝開國元勳開平王高懷德之後,岳飛手下一員猛將,戰功赫赫,武藝超羣。因知宋高宗牛頭山被困,特奉母親之命,前去保駕。路上遇上正押運糧草的牛皋,鄭懷,張奎,高寵用一杆碗口粗的虎頭槍,大戰三人並處於不敗之地,受三人的邀請,結拜爲異姓兄弟。高寵是岳飛手下的一員虎將,歷史上高寵與陸文龍爲岳飛帳下最強的兩名武將,只是由於高寵英年早逝,無以與陸文龍交手機會,故不知二人實力上下,史上認爲高寵武藝高於陸文龍。他的武藝不愧爲南宋抗金時期的第一槍,甚至面對楊家槍後人楊再興此等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名將也能將其完全壓制。

高寵是高思繼的後代。高思繼是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他的孫子高懷德、高懷亮亦成爲了北宋開國的英雄(開平王)。只是傳到後來,高家槍不如楊家槍了,高懷亮也改練了雙鞭。倒是呼延瓚繼承了高家槍,並把高家槍改成了呼家槍,傳了下去。到了高寵這一代,竟然學到了失傳已久的家傳絕學,高家槍到了他手裏又重現輝煌。

現高家槍已失傳。

岳飛的故事5

金兀朮,金朝名將,開國功臣,爲完顏阿骨打第四子,母元妃烏古倫氏,初入時在金太宗一朝參與對遼及對宋的戰爭,功績顯著。金太祖去世之後,金熙宗繼位,金兀朮由此開始一步步邁向權臣之路,出將入相,迫宋稱臣,更是在皇統二年,獨掌軍政大權,留名青史。

岳飛,中國南宋著名抗金將領,民族英雄,一生都在參與對金的作戰。正是有岳飛及其他名將的出現,才使得金軍不能長驅直入,直取中國領土。岳飛生前領兵北伐,收復不少被金朝奪取的土地,最後因宋高宗堅持議和,被奸相秦檜陷害,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處死。成就千古奇冤,後得宋孝宗平反。

金兀朮與岳飛,一個是金朝開國將領,後成爲一朝權臣,一個是宋代名將。所屬陣營不同,加之兩人在後來的戰爭中對上,所以圍繞在兩人之間,一直都有個疑問,那就是兩個人究竟誰更厲害一點。

客觀的來說,兩人之間並沒有可比性。爲什麼呢?因爲金兀朮大權在握,統領金軍的時候,岳飛威名還沒有達到鼎盛階段,所掌控的軍權遠遠沒有金兀朮那般多。兩人沒有站在同一平臺上,拿來對比也並不公平。如果無論如何都要論個一二的話,個人比較偏向於金兀朮。先說好,這無關民族大義,小編只是站在一個第三者的角度來比較的。

金兀朮在金軍中一步一步爬山高位,並且作戰有方,多次攻克宋朝軍事重鎮,迫使宋高宗數次難逃。當時中國大半的國土,淪入金朝手中。岳飛雖然在後來進行了一次北伐,但因爲己方拖後腿能力太強,實際上作爲不顯。

另外從個人成就上來說,金兀朮在強大的金朝出將入相,甚至最後獨掌軍事大權,成就不可謂不顯。而岳飛呢?在凋敝的南宋,最高坐到樞密院副使的位置,上面還有一個韓世忠壓着。無論是政治成就還是軍事成就,岳飛都稍遜金兀朮一籌。

不要說岳飛如果有一個明君信任,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支持,絕對比金兀朮強大幾十倍這樣根本不存在的話語。歷史就是歷史,如果宋朝真有一個明君和強大國力,根本就沒有岳飛什麼事兒。金朝又不是傻子,沒事兒去啃兩個硬骨頭。宋金兩國戰爭並不會發生,岳飛最後能不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被後世人稱讚,實在難說。

關於金兀朮和岳飛,民間流傳了一個神化性的故事。說金兀朮是赤龍轉世,岳飛是大鵬投胎,兩人前世結仇,現世對陣。

說的'那岳飛原本是追隨佛祖左右的大鵬護法,一日因殺女士蝠(王氏),而留下一段因果,被佛祖投入紅塵,了結此段因果。

宋徽宗因在折上所寫“玉皇大帝”上誤留一點,成爲“玉皇犬帝”引得玉帝大怒,派遣赤龍下凡,降生北地,壞其基業。

佛祖算進一段因果,得知玉皇大帝有此心意,便給本就要下凡的大鵬又指出一個使命,那就是對抗赤龍,保全一十八帝年數。

赤龍與大鵬下凡之後,分別託生兩處,敵對兩個陣營,針鋒相對,纔有了南宋動盪山河。

岳飛的故事6

他在抗金戰爭中訓練出一支作戰勇敢、紀律嚴明的岳家軍,讓敵人聞風喪膽。然而就在岳飛抗金取得一次次勝利時,宋高宗趙構、奸臣秦秦檜卻以十二道金牌將他召回,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處死。當時岳飛年僅39歲。岳飛的“精忠報國”的精神已成爲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一面旗幟。

岳飛的母親告訴岳飛一定要爲人民做事,一定要走正路,不要走邪路。岳飛忍着痛牢牢地記住了“精忠報國”,這位精忠報國的英雄戰功赫赫,才幾年時間,殺敵上萬,是赫赫有名的抗金將軍。就當岳飛率領岳家軍奮勇殺敵時,胸無大志的高宗被金國派來的奸細秦檜騙得稀裏糊塗,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處死,但岳飛的“精忠報國”的精神永遠在我們中國人的心裏。

岳飛是偉大的,他文武雙全,是中國人的榜樣,是名副其實的 “精忠岳飛”。

岳飛的故事7

岳飛,字鵬舉,河南湯陰縣人。在人們的心目中,他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關於他的英雄事蹟和傳說在民間流行很多,也流傳很廣。劉蘭芳播講的評書《岳飛傳》更是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但是,爲什麼秦檜與王氏跟他有那麼深的仇恨,非要置岳飛於死地而後快呢?這就要從他們傳說中的前世說起了。

據說,岳飛前世本是西天大雷音寺如來佛祖肩頭上的那一隻金翅大鵬鳥,在唐僧取經的路上曾下界爲妖,後被如來收服,讓他每日站在如來肩頭,用他那雙銳利無比的眼睛,專門負責監督下邊的人們聽如來講經說法。而秦檜的老婆王氏原本是一隻得道的白毛老鼠星,也常來佛殿裏面聽講佛法。某一日,她聽到妙處,竟然手舞足蹈,“吱吱”尖叫起來,引得周圍人們側目相看。佛祖也被迫停下不講,皺起了眉頭。金翅大鵬一看大怒,展翅飛了過去,伸嘴啄了老鼠星一口,想警告她一下。不料老鼠星一躲,正好啄在了她的一隻眼睛上,頓時一隻眼睛被啄瞎。她又驚又怕,化作一道白光向東方遁逃而去。

金翅大鵬也有點發傻,站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只見佛祖用手一點,說道,“你呀,脾氣怎麼還是這麼急躁?看來你還需要下到凡間去歷練一番。你去吧————如遇什麼難處,我自會前去相助。去吧……!”大鵬鳥知道多說無益,深施一禮,轉身出了佛殿,展翅向東方飛去。

一路行來,飛到了黃河邊上,他感覺有點累,便想落在河邊喝點水。忽然遠遠看見一羣烏龜在河邊排隊操練,領頭的是一隻特大個的烏龜,手執令牌在那裏搖頭晃腦,在那裏發號施令。他覺得又可氣又好笑,心裏話,“就你們這幫烏龜王八,也懂得排兵佈陣?”再加上他被迫下凡,心裏窩火,於是二話不說,一個起落,撲將過去,照着那大個烏龜的頭上就是一口。那烏龜毫無防備,頭上頓時起了個大包,疼得他一溜滾兒栽入水中;回頭一看,竟然是一隻金翅大鵬鳥。氣得他哇哇大叫,發誓要必報此仇,然後帶領手下鑽入河裏去了。其實,那烏龜精就是秦檜的前世,老鼠星轉世爲秦檜的老婆王氏,他倆合謀來加害金翅大鵬鳥所轉世降生到人間的岳飛。

嶽和,是河南湯陰縣孝悌裏永和莊的一位員外。他樂善好施,爲人忠厚,但年過四十還是沒有子嗣。夫妻二人四處燒香拜佛,還是沒有結果。忽然一日,夫人夢見一隻金翅大鵬鳥飛入懷裏,不久便身懷有孕。

他們自是喜出望外,小心謹慎。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嶽夫人生下了一個男孩,嶽和因夢取名,給孩子起名叫岳飛,字鵬舉。可是孩子生下來兩眼不睜,雙拳緊握,奶水不進,只是大聲哭個不停。岳家請來許多大夫來看,也都瞧不出什麼毛病,更說不出什麼道理。就在嶽和一家急得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的時候,門前來了一位仙風道骨的道人,見此道人滿頭銀髮,手執拂塵,飄飄欲仙的樣子來在岳家,打揖手說到,“既然孩子這樣,可否讓我來看一看呀?”嶽和趕忙將孩子小心翼翼地遞到了道人手上,就見那道人伸左手接過小岳飛,用右手的拂塵在他臉上拂了三下,然後附耳輕輕說到,“不要怕,鵬兒。我來了!我來了!”還真靈,道人剛剛說完,小岳飛就停止了哭聲,還伸手蹬腿,“咯咯”地笑了起來。

岳家人都很驚奇,趕忙要請道人到屋裏待茶,那道人卻擺了擺手,隨即自袖筒裏面取出幾道黃符,往空中一指,只見那幾道黃符分別飛到並粘在了屋門和窗戶上,還剩下一道,道人在院落內打量了一圈,伸手將那一道符貼在了當院的那口空水缸上邊。然後轉身對嶽員外說道,“有我這幾道符在此,當保你一家平安無事。但切記十日內不要把孩子報出房間纔是。”說完轉身飄然而去。岳家夫婦趕緊下拜,喏諾連聲。其實他們不知,那道人正是佛祖如來所變,知道大鵬鳥有難,專爲搭救他而來。

孩子已然平安無事,一家人自然高興,街坊鄰居也都來道賀,親朋好友也來賀喜看望。就這樣轉眼到了十天頭上,岳家人以爲十天過了,孩子已經躲過了災難,也就漸漸疏忽了道人的囑咐。嶽老夫人也可以下地行走,開始操持家務。剛過午時,嶽老夫人到院子裏方便,孩子哭了起來,老員外抱起孩子就走出屋子來找夫人。他剛把孩子遞到夫人手裏,可萬沒想到一朵烏雲在他們頭上方“嗖嗖”地轉了兩圈,隨即“呼”地又飛走了。嶽老夫婦正在納悶兒,就聽見遠處響起了雷電交加之聲,遠處的原本晴朗的天空也驟然狂風大作,烏雲密佈,變得天昏地暗起來,同時也聽到了村民們驚慌的吶喊聲,“不好了,黃河發大水了。快跑啊!……”老兩口兒登時嚇呆了,也猛然想起了老道人的叮嚀和囑咐。隨着喊聲,大水很快漫過了膝蓋,家人們也忙不迭地跑出了院子,並呼喚二人快跑。其實,身爲凡人的他們哪兒知道,那被大鵬叼過的老鼠星跑到黃河邊,正好看到王八精也被大鵬鳥啄傷,就與他合謀商議,要在大鵬鳥投生之後將他害死;但他們懾於如來佛祖那些印符的法力,不敢造次。

好容易盼到岳飛被抱出來,就抓緊時機,引黃河發水,意欲淹死他們一家老小。嶽老員外忽然一下子醒過味來,但他左顧右盼,也看不到一隻合適的渡船,甚至門板。恍惚間,他一眼看見了院內的那口大水缸,上邊還貼着那道鮮明的黃符,於是他一把拉過夫人和孩子,急忙將她們攙扶進水缸,好在裏面沒水,可地方太小,只能容得下她們孃兒倆。此時,水面越來越高,已然漫過了腰部。老員外只好踩着水,用手推着大缸,浮出了家門。很快地,水浪達到了員外的胸口部位,他的腳也開始踉蹌,但還是手推着水缸慢慢往前漂移。老夫人懷抱孩子,眼瞅着丈夫在水裏掙扎,卻無能爲力。

不一會兒,水浪漫過了頭部,老員外手把着水缸,嗆了幾口水,水缸也開始劇烈晃動,幾欲傾倒。老夫人眼含着熱淚,撫摸着員外的手,哭着說,“老爺,你就放心地去吧,孩子我會將他撫養長大的……”嶽老員外似乎聽懂了夫人的話,,只見他點了點頭,手一鬆,立刻沉入了茫茫水底。而載着岳家母子二人的水缸也隨着水流,一搖一擺地漂向了遠方。

老夫人緊抱着孩子坐在水缸裏,無衣無食,昏沉沉不知道過了幾日,忽然水缸停下了。耳邊就聽見有人在說話,“看,水缸裏還有人呢。”老夫人迷迷糊糊感覺被人從水缸裏攙扶出來,勉強睜開眼睛,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員外,領着一夥人在河邊撈人,她還沒顧得上道謝,就昏了過去。就這樣,岳飛母子在這裏安頓下來,並結交了張顯、王貴等幾位肝膽相照的小弟兄,跟隨着老英雄周桐,學習了滿身的武藝和本領,開始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的新生。

岳飛的故事8

岳飛(民族英雄南宋抗金名將)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爲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岳飛典故

岳母刺字

明代表現岳飛故事的小說、戲劇如《精忠記》、《武穆精忠傳》、《精忠旗傳奇》等都有岳飛背上刺字的描寫,刺字版本不一,流傳最廣的則是“精忠報國”。有學者認爲,此時的“精忠報國”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賜“精忠岳飛”四字而產生。

始修於明代的《唐門岳氏宗譜》說“盡忠報國”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爲岳飛所刺,但《宗譜》晚出,此事的真實性仍有待考證。“岳母刺字”的演義故事則最早見於清抄本《如是觀傳奇》與杭州錢彩評《精忠說岳》,《說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響廣泛,一直流傳至今,成爲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律己寬人

除了自己儉樸淡泊,刻苦勵志外,岳飛對子女教育很嚴。要求他們每天做完功課後,必須下地勞作。除非節日,不得飲酒。宋時有“任子恩例”,官員品級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階越高,次數越多。岳飛勉勵兒子們“自立勳勞”,僅用了一次“恩例”,還是爲張所之子張宗本而用[ 。而岳雲屢立殊勳,岳飛卻多次隱瞞不報。爲此張浚說:“嶽侯避寵榮一至此,廉則廉也,然未得爲公也!”岳飛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責以近功?”又說:“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無功之賞,則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虔城百姓時曾驚擾孟太后車駕,被岳飛平定後,高宗密旨屠城,岳飛冒險屢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

事母至孝

岳飛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飛把母親姚氏接到軍營中後,侍奉唯恐不周,每晚處理好軍務,便到母親處問安。當母親生病時,岳飛親嘗湯藥,跪送榻前,連走路都微聲屏氣而行,生恐吵擾了母親的休息。凡遇率軍出征,必先囑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親。

岳母於紹興六年三月病故。岳飛與長子岳雲赤足親扶靈柩近千里,自鄂州歸葬於江州廬山。岳飛認爲:“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復有愛主之忠?

岳飛的故事9

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錡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並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紮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但是,後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分析:"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岳飛的忠勇故事千百年來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每當外侮當前,人們總是以岳飛爲榜樣,堅決抵抗。

話題:"國難見忠心""國家與個人""忠君與愛國"

辛棄疾憂國憂民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後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準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分析:"位卑未敢忘憂國",爲國分憂,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義不容辭的義務。

話題:"責任""愛國"

岳飛的故事10

岳飛,字鵬舉,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農曆二月十五日,誕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裏(在今河南省安陽縣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昇天。是鸞門五恩主之一。

從軍爲國,屢建奇功。奈奸相「秦檜」通敵,力主和議,於一日之間十二道金牌, 令岳王父子回臨安,以「莫須有」罪名,坐獄兩月,屈死於大理寺風波亭。時年三十九歲,子「岳雲」年廿三。後人修西湖「嶽王廟」,並鑄「秦檜」夫婦跪像於王墓兩旁,受天下人唾罵。

岳飛降生當天,有大鵬鳥自東南飛來,停在屋頂上高鳴不已,父親驚異,以「飛」命名,字「鵬舉」。 未彌月,黃河決堤,母親姚氏擁抱幼兒坐在大甕中,隨波飄至對岸而倖免於難。生來有神力,能舉三百斤的弓和八石的弩。

十六歲娶妻李氏,先後育五子二女。

十九歲學射於鄉豪周同,二十歲入真定府路爲小隊長,智擒盜賊陶俊、賈進和,首次建功。

二十四歲母親在他的背上刺「盡忠報國」四大字,囑咐勿忘報效國家的心懷。

二十八歲牛頭山之戰,痛擊金兵兀朮,克復建康。

三十歲破亂賊曹成,高宗賜以「精忠岳飛」旌旗。

三十八歲郾城之戰,破金朝的精銳部隊「柺子馬」,金兵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復大破金兵於朱仙鎮,並填滿江紅一闋以明志,悲懷壯烈感人肺腑,正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土還我河山時,卻接到召回令。

宰相秦檜,利用高宗思母心切,以釋回韋太后爲條件,與金人達成和議,將淮河以北的疆土劃給金人。一日之內, 岳飛接獲十二面金牌,被迫班師回朝。不久,秦檜誣告張憲和岳雲陰謀叛亂,企圖恢復岳飛的兵權,遂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三人於大理寺風波亭(在今浙江杭州)。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 岳飛沉冤昭雪,因其「折衝禦侮曰武,佈德執義曰穆」,追諡爲「武穆」。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昭示全國, 武穆從祀歷代帝王廟,配宋太祖享,並明定祭嶽禮儀,每年按時致祭。

岳飛的故事11

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之孫岳珂所著《金佗稡編》也沒有記錄。岳飛背上刺字的記載始見於元人所修的《宋史》本傳:“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有一種說法是,因爲“刺字爲兵”的制度仍在執行,所以岳飛從軍時在背部刺上“盡忠報國”四字明志。

明代表現岳飛故事的小說、戲劇如《精忠記》、《武穆精忠傳》、《精忠旗傳奇》等都有岳飛背上刺字的描寫,刺字版本不一,流傳最廣的則是“精忠報國”。有學者認爲,此時的“精忠報國”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賜“精忠岳飛”四字而產生。

始修於明代的《唐門岳氏宗譜》說“盡忠報國”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爲岳飛所刺,但《宗譜》晚出,此事的真實性仍有待考證。“岳母刺字”的演義故事則最早見於清抄本《如是觀傳奇》與杭州錢彩評《精忠說岳》,《說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響廣泛,一直流傳至今,成爲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生活簡樸

衣——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綢衣,岳飛便道:“皇后與衆王妃在北方過着艱苦的生活,你既然與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這麼好的衣服了。”自此李氏終生不着綾羅。

食——一次,留部將郝晸進餐,碰巧一個葷菜也沒有。赦晸進送酸餡,岳飛嘗後,把剩下的當作“晚食”。

住——茅屋軍帳,與士卒同甘共苦。高宗曾要在杭州爲岳飛建豪宅,岳飛辭謝說:“北虜未滅,臣何以家爲?”

財產——此外,岳飛不僅樂善好施,而且還經常化私爲公,用自己的私家財產去補助軍用。史書記載:“(岳飛)樂施踈財,不殖資產,不計生事有無。所得錫賚,率以激犒將士,兵食不給,則資糧於私廩”。有一次,岳飛命令部下將自己家“宅庫”裏的所有物品,除了皇帝“宣賜金器”外,全部變賣,交付軍匠,造良弓二千張以供軍用,“除宣賜金器存留外,餘物盡出貨,以付軍匠,造弓二千張”。岳飛幕僚黃縱見到了就提醒岳飛不要爲公事破費,黃縱說:“此軍器,當破官錢。”岳飛卻淡淡地回答:“幾個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爲之。”

犒賞——戰時,南宋對隊伍犒賞極厚,岳飛從來不取一文,全數分給將士。有次一名部將貪污賞銀,立斬。

律己寬人

除了自己儉樸淡泊,刻苦勵志外,岳飛對子女教育很嚴。要求他們每天做完功課後,必須下地勞作。除非節日,不得飲酒。宋時有“任子恩例”,官員品級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階越高,次數越多。岳飛勉勵兒子們“自立勳勞”,僅用了一次“恩例”,還是爲張所之子張宗本而用。而岳雲屢立殊勳,岳飛卻多次隱瞞不報。爲此張浚說:“嶽侯避寵榮一至此,廉則廉也,然未得爲公也!”岳飛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責以近功?”又說:“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無功之賞,則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虔城百姓亂時曾驚擾孟太后車駕,被岳飛平定後,高宗密旨屠城,岳飛冒險屢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

事母至孝

岳飛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飛把母親姚氏接到軍營中後,侍奉唯恐不周,每晚處理好軍務,便到母親處問安。當母親生病時,岳飛親嘗湯藥,跪送榻前,連走路都微聲屏氣而行,生恐吵擾了母親的休息。凡遇率軍出征,必先囑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親。

岳母於紹興六年三月病故。岳飛與長子岳雲赤足親扶靈柩近千里,自鄂州歸葬於江州廬山。岳飛認爲:“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復有愛主之忠?”

勇冠三軍

岳飛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後來岳飛在與敵人作戰時,殺敵將黑風大王。後來,賊王善、曹成聚集兵馬號稱五十萬,岳飛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這時岳飛卻十分鎮定,說:“我給大家破了它。”然後左手拉着弓,右手拿着矛,衝擊敵陣,結果王善部大亂,岳飛乘勢大敗敵軍。

儒將風範

岳飛的文才自不必說,數十首詩詞足以說明。除此之外,他愛好讀書,書法頗佳,時人稱“室有鄴架”“字尚蘇體” 。他還愛與士子文人交往,“往來皆高士”。

岳飛雖是武將,但他文采橫溢,有儒將風範。他是寂寞英雄,滿腔抱負,無人賞識,“欲將心事付瑤琴”,卻無奈,“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他寫的《小重山》不似《滿江紅》那樣豪情萬丈,可卻是借琴絃抒發着心中無言的吶喊。岳飛這一生,爲南宋抗金,浴血沙場,赤膽忠心,不爲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賞罰分明

“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是岳家軍的口號,也是真實的寫照。損壞莊稼,妨礙農作,買賣不公……斬!所以岳家軍所到之處,民衆無不歡欣圍觀,“舉手加額,感慕至泣”。

岳飛與將士同甘苦,待人以恩,常與士卒最下者同食。士卒傷病,岳飛親自撫問;士卒家庭困難,讓相關機構多贈銀帛;將士犧牲,厚加撫卹。李氏亦時常慰問將士遺孀。

岳飛的故事12

“磚壙蘿蔔不用油,筷子夾起兩頭流。”它肉質脆嫩,水汪透亮,生食清甜爽口,熟食細膩柔軟,香噴噴,甜津津,確實名不虛傳。說起來,它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呢。

傳說南宋時期,民族英雄岳飛,曾率領十萬人馬路過祁東磚壙。這一年久旱不雨,號稱“水鄉澤國”的湖南田土,競也乾裂得象烏龜殼一樣。唯獨那磚壙三裏見方的地方,蘿蔔卻長得十分青翠。岳飛巳三天沒進湯水了,肚子裏咕咕咕地直叫。他想:如今胡虜橫行,災荒連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而皇上苟安江南,這十萬人馬北上驅胡,朝廷競然糧草不濟,卻如何是好?他東尋西覓,半天連一滴水珠兒也沒發現,他撿起團土塊用力一提,頓時化成了飛揚的塵末。他真不明白這蘿蔔爲什麼長得這樣旺盛?連忙在大路口豎起了一塊木牌,用手指蘸着硃紅在上面寫了幾個大字;“蔬菜如寶,將士當心;若有損害,一律嚴懲。”寫畢,他才放心地離開了菜地。

岳飛纔剛坐定,一個士兵就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元帥呀!不知是哪個該死的競把您豎的字牌竊走了,又另立了一塊牌。”“啊?”岳飛吃了一驚,忙問;“那牌上寫了些什麼?”那士兵說:“聽人家說,那上面寫的是什麼‘磚壙蘿蔔,吃了飽肚;願吃就吃,何必攔阻?’”岳飛聽了,怒髮衝冠;“胡說!是誰違抗軍令,毀我軍紀,墮我士氣,這、這、這……”他急忙來到了大路邊,一看,果然不假。他正要揮劍向木牌砍去,卻又很快地把揚起了的寶劍收了回來。原來,他發現在字牌的左下方還有一個落款:“磚壙百姓敬啓”。

岳飛正在猶疑,迎面走來一個挑着柴禾的中年漢子,哼着山歌:“荒年蘿蔔不用愁,扯個蘿蔔哪算偷?磚壙蘿蔔吃不盡,蘿蔔年年爛地頭。”岳飛聽得,自言自語地說:“這般災荒之年,百姓連野菜都找不着,哪裏還有夢卜年年爛地頭的?……”那中年漢子倒也耳利,他見這人濃眉大眼,氣度非凡,放下柴禾,急急上前拱手施禮:“大人!這蘿蔔要不是每年外地人來幫忙吃點,我們就只好讓它一年年長着。你看,那地裏有的不是長得齊人高了麼?”“可你們吃的是……”那中年漢子沒等岳飛把話說完,就哈哈大笑起來:“這個請大人不必擔心!我們這裏能吃的東西多啦!”岳飛沉吟了半晌,然後,把臂一揮。“嗯,既然如此,請你回村商量商量,這蘿蔔我們就按價買了罷!”

老百姓聞聽岳飛要買蘿蔔,都爭先恐後地擡着一簍簍又白又嫩的蘿蔔來到了兵營。不一會兒,蘿蔔竟堆得象小山一樣高了。末了,老百姓還打鑼鼓鼓,特地給岳飛拾來了一個“蘿蔔王”。岳飛隨手掂了掂,咦喂!這足有百來斤呢!於是大家圍着一堆一堆的蘿蔔,橫啃豎咬,個個吃得飽飽的。

軍營裏,唯獨主帥岳飛沒有吃。一個偌大的“蘿蔔王”擺在那兒。他搔了搔兩鬢的華髮,心想:老百姓把蘿蔔全部獻給了我們,難道他們真的是不吃蘿蔔麼?於是派了一個士兵前去察看。工夫不大,這個士兵回來稟報:“元帥呀!我見家家鍋裏出白氣,戶戶竈裏冒炊煙,看來他們吃的並不差啦”!岳飛又問:“那他們究竟吃的是什麼”?那士兵張口結舌。岳飛再令兩個士兵前去察探。過了好一會兒他們回來了,這回看見的卻是另外一種情形:“元帥容稟,我們打開老百姓的鍋蓋一看,啊喲──原來老百姓盡用蘿蔔葉子熬湯喝呢!”這時,岳飛完全明白了百姓們的一番苦心好意。他們讓出了這救命的蘿蔔,正是顯示了他們盼望驅除胡虜、一統神州的迫切心願啊!

岳飛激動得熱血沸騰,他疾風似地爬上一座山坡,極目遠眺,情不自禁地呼喊起來:“不負衆望!還我河山!……”岳飛一定要把這“蘿蔔王”切成百份,和老百姓一同分着吃。全軍將士和老百姓無不深受感動。

直到現在,這裏每年照例要拔出一個“蘿蔔王”來,十戶百家的一同分着吃,以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磚壙蘿蔔的美名,也就代代相傳,遠近聞名了。

岳飛的故事13

岳飛的故事

很多人對大將軍岳飛感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岳飛的故事。岳飛年輕時就比較的聰明,勤奮好學,而且練成了一身的好武藝,正值少年的時候,他看到了外敵入侵自己的國家,他想去投軍殺敵可惜的是他的年齡太小,於是就跟着他的父親繼續學習,終於在二十歲的時候投入軍中了。

岳飛劇照

岳飛投軍臨走的時候,她讓她的母親在自己的背上刻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個字也成了岳飛這一生的使命。這便是岳飛的故事中有名的岳母刺字。

岳飛投軍後作戰很是勇猛,有一次他隨着大軍的副帥一起抗敵,當時他還是一位小兵,副帥帶着大軍衝進了敵軍的陣裏,他也奮力殺敵,可是由於寡不敵衆的原因,最終宋軍處於弱勢。

岳飛這個時候的心裏很是着急,自己的將軍一旦被殺,那麼這一戰就是宋軍必敗無疑了。於是岳飛拼死殺到了副帥的旁邊,保護着副帥,一直到結束,結果敵人跑了,宋軍大勝,副帥這才注意起岳飛這個好手,最終岳飛成爲了一名將領,他的名聲也漸漸的大了起來。

可是在後來,朝廷被秦檜把持,秦檜有意向敵軍求和,然而這個時候岳飛帶着大軍在前方作戰正勝利在望,可是秦檜就是怕惹怒了敵人,而且敵人告訴他要想談和,必須先殺死岳飛,因爲當時的岳飛已經成爲統軍大將軍了。可惡的秦檜連續十二道金牌命令把岳飛召回。

岳飛一心爲國,可惜報國無門,最終秦檜按照着敵人的意思殘忍的把岳飛殺害了。而岳飛並沒有反抗朝廷,因爲他時刻記着自己背上的字。

岳飛的故事之所以流傳到今天,與他忠肝義膽的情懷有很大關係。

岳飛簡介

岳飛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卻不一定知道他的詳細事蹟,岳飛是民族的英雄也是一位優秀的將領,同時在軍事上的造詣也是非常的高,與其有關的莫過於“岳飛手下的岳家軍”。一支能讓敵人嚇破膽的軍隊,而在如今,有很多的人習慣叫嶽武穆,武穆是岳飛的字。

岳飛劇照

岳飛出生於一農家,小時候家庭還算可以,少年的時候,正值其他族入侵大宋,小小的岳飛便產生了投軍的念想,可是無奈自己太小了,所以便在他父親的教導下開始習武。在他二十歲的時候第一次投軍。

可是無奈當時的朝廷過於軟弱,而且軍中的上官壓榨小兵的現象非常嚴重,無奈之下岳飛離開了軍中,可是看着百姓慘遭敵人的殺戮,最終岳飛再次投軍,這一次卻因爲父親的病故再次的離開了軍中,此時大宋已經不保,大多人都已經對大宋失去了信心,然而岳飛這個時候第三次投軍。

於是經歷幾年的征戰,岳飛的名聲越來越大,最終成爲了一名名將,同時也培養了一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部隊“岳家軍”。可是當時的朝廷已經被太師秦檜所把持,秦檜一心投降外敵,於是利用權力連發給岳飛十二道命令,眼看着勝利在望,可是無奈,岳飛只有班師回朝。最終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終年三十九歲。

岳飛一輩子爲國、爲民,可惜卻被冤死,他所寫的《滿江紅》代表了他心中的滿腔熱血。也代表了我們的心聲。

岳飛是哪個朝代的

岳飛是中國宋朝時期的人物,但是岳飛是兩宋交接時期的人物,因此有很多人分不清岳飛到底是哪個時期的人。有的人說岳飛生在北宋年間,因此覺得岳飛是北宋時期的人物,有的人覺得岳飛主要的生活時間是在南宋,因此岳飛是南宋時期的人。

岳飛劇照

中國歷史上的宋朝分爲兩個階段,有南北之分,之所以稱其爲南北宋,是因爲這兩個階段的都城一個是在中國的北方,一個是在中國的南方。北宋末年,女真人入侵中原,佔領了宋朝的都城汴梁,俘虜了宋朝的皇帝,北宋滅亡。

後來,宋朝的皇族趙構在南方稱帝,開啓南宋的統治。岳飛生在北宋年間,正趕上金兵入侵中原,他的家鄉也遭到了金兵的侵略。北宋滅亡後,岳飛加入南宋的朝廷軍,開始反抗金兵的侵略。

岳飛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南宋時期,並且與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有着很多的交集,因此應該可以判定,岳飛是南宋時期的人。

判定一個歷史人物是哪一個朝代的人,一般是按照他的生活軌跡來判斷。在中國古代的某些階段,由於王朝更替的原因,有一些歷史人物經歷了兩朝或者是三朝,在判斷這些人的所屬年代的時候,就要看看他的主要事蹟是在哪個階段。還有些歷史人物雖然在前朝生活了很長時間,在後朝生活的時間較短,但是卻在後朝有很多的事蹟,判定這些人所屬年代時,就以後朝爲準。

岳飛的故事14

岳飛是南宋的一名愛國將領,他揹負着母親“精忠報國”的刺字率領着岳家軍一次次痛擊外來侵略者。要了解岳飛,還要從他小時候拜師學藝的故事說起。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那是在—個冬天的下午,外面吹着寒風,突然在—個農居的小房子裏傳出—陣又—陣嬰兒的哭聲,岳飛就在這天下午出生了。岳飛在媽媽懷裏不停地哭着,小臉漲得通紅,岳飛的爸爸在旁邊來回走着不停地拍着腦門,哎,該給這孩子取個什麼名字呢?正好這時候,小房的上面正好有—只大鳥嘴裏哇哇叫着飛了過去,岳飛的爸爸臉上露出了微笑:對,就把這孩子叫做岳飛吧。希望他以後能象大鳥—樣展翅高飛。

在岳飛出生只有二十八天的時候,這天早上岳飛爸爸要到鎮上去辦事,突然黃河發了好大好大的洪水,那洪水就象—個張着大嘴的魔鬼,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呼嘯而來,吞沒了—個又—個村莊。當洪水來到岳飛的家門口時,岳飛的媽媽急中生智,抱着岳飛跳進了—個大大的水缸,就這樣,洪水就載着這隻水缶不停地漂啊漂,周圍已經不見了村莊,全是黃黃的洪水。

終於,幾天過去了,大水也退去了,岳飛和媽媽也漂到了—個小鎮上。岳飛和媽媽便無家可歸了,於是他們就在這個小鎮上安家落戶了。

岳飛小時候家裏非常貧窮,所以他很早就跟隨媽媽到田裏勞動,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小岳飛的身上,可是小嶽習卻—點都不怕,因爲他是—個非常堅強的孩子。岳飛還非常喜歡看書,喜歡學習。他常常看書到深夜。岳飛從書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比如說要尊老愛幼,要懂禮貌。他還非常喜愛看打仗的書,他想長大以後做—個大將軍,率領—支軍隊去保家衛國,去幫助國家不受到別人欺負。

由於經常參加勞動,小岳飛的身體長得棒棒的,吃飯—次就能吃三大碗,他還經常幫助鄰居們幹活,周圍的大人們都說他是—個又健康又聰明的孩子。

岳飛的故事15

岳飛小時候家裏非常貧窮,所以他很早就跟隨媽媽到田裏勞動,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小岳飛的身上,可是小嶽習卻一點都不怕,因爲他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孩子。岳飛還非常喜歡看書,喜歡學習。他常常看書到深夜。岳飛從書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比如說要尊老愛幼,要懂禮貌。他還非常喜愛看打仗的書,他想長大以後做一個大將軍,率領一支軍隊去保家衛國,去幫助國家不受到別人欺負。

由於經常參加勞動,小岳飛的身體長得棒棒的,吃飯一次就能吃三大碗,他還經常幫助鄰居們幹活,周圍的大人們都說他是一個又健康又聰明的孩子。

後來,小鎮上來了一個叫周桐的老爺爺,他的武藝非常高強,但從來都不欺負好人。岳飛聽得湯陰縣叫周侗的老人,武藝高強,尤其擅長弓箭,岳飛就去周侗處,要拜他爲師。

周侗見岳飛來求師,便問他:“年輕人,你要學箭法幹什麼?”

“學了箭法就能奔馳疆場,保衛國家。”岳飛擡起頭來精神抖擻地回答。

周侗見站在面前的這個孩子志向遠大,心中十分喜愛,當即便收了這個徒弟。岳飛就和一些小朋友跟周桐爺爺練武術了。由於岳飛訓練時不怕吃苦,從來不象一些小朋友那樣偷懶,所以,武藝長進得非常快。周同爺爺的絕招是射箭,可是周同爺爺老是不教岳飛,卻讓他苦練基本功,蹲馬步,頭上頂一個小碗,一站就是半天。或是一個勁老讓他踢腿下腰。爲這事,小岳飛老不高興了,小嘴成天噘得老高老高,都可以掛一個小水壺了。回到家裏他告訴媽媽,媽媽這樣給他說:練武術就象蓋房子,得一塊磚一塊磚地砌上去,如果砌得不牢,這個房子要跨下來,所以老師讓你練基本功,也是爲了將來能夠讓你有一身過硬的本領啊。“

周桐爺爺也知道了這件事,有一天他特意將自已珍藏了多年的長弓取出來交給岳飛說:“你如果能拉開這張弓,我就教你射箭。”小岳飛滿不在乎地看了看弓說:“行啊,我要拉開了你可不許耍賴皮”。小岳飛使出全身吃奶的勁去拉那張弓,可怎麼也拉不動,周桐爺爺站在旁邊撫着鬍鬚哈哈大笑起來。從那以後,小岳飛練功就更加刻苦了,也不怕練習枯燥的基本功了。經過了幾年的訓練,小岳飛長成一個大小夥子,不不僅能很輕鬆地拉弓,而且射出去的箭也是百發百中。他能站在一個很遠很遠地地方把一年片柳樹葉射中。

有一天,他正在練習射箭,突然發現前面的小樹林裏有一隻小白兔正在悠閒地吃着草,岳飛搭好弓箭對着小兔瞄準,小兔也擡起頭用那雙紅紅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岳飛,岳飛使出全身的力氣,正要將箭射出,這時就聽有人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他擡頭一看,原來是周桐爺爺。周桐爺爺嚴歷地批評了岳飛,因爲他讓岳飛明白了學武術不是用來傷害人或小動物的,學武術是用來保家衛國的。後業岳飛和小白兔成了對很親密的朋友,再次岳飛在森林時練箭的時候,總有一隻小白兔在一邊悠閒地吃草,然後擡起那雙紅紅的大眼睛望着岳飛咧嘴笑呢。

不久,周侗去世。岳飛心中十分難過,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置備一些酒肉,到蒙師墳前祭奠。他沒有錢,就把身邊的衣服當了買供品。這件事被他母親發覺了,要丈夫去詢問他。岳飛生性沉默寡言,沒有回答父親的話,只是跪在父親面前。父親覺得很奇怪,就留心觀察岳飛的行動。

到了初一那天,嶽和見兒子出門去了,便悄悄地跟在他後面。只見岳飛來到周侗墳前,先在墳旁射了三支箭,再把供品放在墓前跪下叩頭,十分悲傷。

父親見岳飛祭掃完畢,就上前問他:“你拜過不少老師學藝,爲什麼獨要祭周老師父呢?”

岳飛回答說:“老師在生前一個月裏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都傳授給我,還教我立身處世精忠報國的道理,他的恩情是我一生最難忘懷的。”

嶽和聽了,覺得兒子已長大成人,正是報效國家的時候,便對岳飛說:“金國侵遼以後,即將入侵中原,當今國勢日衰,東京正在招募新兵,你可願意去從軍?”

岳飛回答說:“孩兒早有此意,並約好張憲、牛皋幾位兄弟準備不日去東京。”

嶽和聽了大喜,便要妻子給兒子準備行裝。

岳飛離家前見母親神情有些感傷,便對母親說;“孩兒這次去東京,以後不能侍奉母親了,請母親給我背上刺幾個字吧!”說完,岳飛脫下上衣跪下。岳母含淚在岳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4個大字。

從此,岳飛走上了報國之途,經過10多年的沙場鏖戰,屢建奇功,成爲一代抗金名將。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