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投江的故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屈原投江的故事1

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的改革,楚國的內外政策也發生了變化。

屈原投江的故事

楚國的大夫屈原屢次三番勸楚懷王聯合齊國共同抗秦,可是楚懷王專聽接受秦國張儀賄賂過的靳尚和公子蘭這一夥人的話,受秦王的騙,到秦國去,被扣押在咸陽,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國。太子橫立爲國君,就是楚頃襄王。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蘭這批一味向秦國遷就讓步、割地求和的人。屈原擔心楚國要亡在這批人手裏,心裏非常苦悶。他不斷地勸楚頃襄王遠離小人,收羅人才,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爲國家爭氣,替先王報仇。靳尚、公子蘭就怕楚頃襄王反抗秦國,自己不能過好日子。他們把屈原看作眼中釘,非拔去不可。他們勾搭起來在楚頃襄王跟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大怒,就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今湖南洞庭湖一帶)去。

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國強兵的打算,反倒給排擠出去,他簡直要氣瘋了。他不想吃,不想喝,憋着一肚子憂憤沒處去說。他在洞庭湖邊、汨羅江(在今湖南東北部)上,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歌。他面容憔悴,披頭散髮,骨瘦如柴。

有個漁父勸他:“你何必這樣呢?楚國人哪一個不知道你是忠臣!你爲什麼不跟世人一樣呢?”

屈原說:“國王他們是糊塗人,只有我清醒啊!我傷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楚國弄到這個樣兒,我心裏像刀割一般。我怎麼能夠眼看着國家的危險不管呢!只要能救楚國,就是叫我死一萬次我也願意。如今,大王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國家大事我沒法兒管,我的主張沒處去說,我大聲呼喊君王,君王也聽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瘋了。”

屈原在流放中,抱着這樣的想法,經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恨秦國搶楚國的土地的人民,他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地,還是經常受凍捱餓,生病沒錢醫,死了沒錢葬,遇到天災人禍,就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種悲慘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歡把他的歌寫下來,這會兒寫得更多了。《離騷》這首有名的長長的詩歌,就是他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日子過得挺快,十幾年過去了,屈原還沒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他憂慮國家的前途,日裏夢裏,老想回楚國的國都郢都。他想借山川景物來排解他的愛國憂愁,結果反而更加傷心。楚國的政治這麼腐敗,秀麗的河山逐漸被秦國搶去,楚國太危險了。

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勸楚王,事實上已不太可能。有人對他說:“你何必留在楚國受這份罪呢!”屈原說:“我怎能扔了家鄉、扔了父母之邦啊!鳥飛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啊;狐狸死了,頭還向着土山啊!救國的道路漫長漫長啊,我不能離開楚國,我要上下尋找救國之路啊!”

壞人掌權,楚國的大難終於臨頭了。公元前278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楚國,打下了楚國的國都。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傷心得放聲大哭。這時,他已經是六十二歲的老人了。他知道楚國已經沒有希望了,可不願意眼看楚國被毀,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敵人手裏,他要和楚國同存亡,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裏,以身殉國了。

漁民和附近的莊稼人趕緊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子呢?他們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裏的米飯撒在水裏獻給他。他們爲他招魂:“屈大夫,你回來啊!”後來,人們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這一天稱爲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成糉子,把小船改爲龍船在江面上競賽,用這樣的儀式來紀念屈原。再後來,逐漸就變成全中國的一種風俗了。

楚國的屈原死了,趙國呢?趙主父死後,趙惠文王拜他的弟弟趙勝爲相國,封爲平原君。平原君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結交天下各種人物,把他們收留到門下供養着。這種收養門客的做法,當時成了風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都像平原君那樣收養着門客。他們每家都有幾千名門客。連秦昭襄王聽說平原君收養門客,都想跟他結交呢!

屈原投江的故事2

由於在內政外交上與楚國腐朽貴族勢力發生了尖銳的矛盾,遭到上官大夫等人的妒忌、誣陷,最終導致與楚懷王的疏遠,兩次遭到流放,被逐出郢都。但他始終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國,希望楚懷王和後來執政的頃襄王召回自己,爲國盡力,最後在楚國郢都被秦國將領白起攻破之後,他不忍心看着祖國滅亡,投汨羅江自盡。

用生命潛寫了一曲千古悲歌。關於屬原自沉汨羅江的原因,歷來有諸多說法,卻都相差甚遠,恐是所選擇的分析角度不同所致,總括起來看,主要有四說。

一、殉國說。此說以清代王夫之和現代郭沫若爲代表。王夫之在《楚辭通釋》中認爲,屈原所以寫下著名的詩章《哀郢》,是由於哀嘆郢都的陷落,宗廟社稷成爲荒丘廢墟,人民流離失所。頃襄王不能拼死抵抗秦軍。楚國滅亡指日可待。

據此,現代的屈斌研究者大都認爲,屈原投江是因爲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不忍親眼目睹國家滅亡,故而投江殉國。郭沫若在《屈原考》中寫道:就在郢都被攻破的那一年,屈原寫了一篇《哀郢》,他看不過國破家亡,百姓顛沛流離的苦狀,才悲憤自殺的。”他在《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中寫道:屈原的自殺,事實上是殉國難。”

二、殉道說。此說以近人曲沐爲代表。他認爲“屈原的自殺無非兩個方面,一是社會政治的黑暗,一是性格的剛直,是生命在與現實的撞擊中而毀滅”。屈原是出身於華族貴胄的政洽家,其理想中的‘明君”、“哲王”已不復存在。

面對楚懷王、頃襄王這樣的昏君,其抱負與志向無法實現,加之羣小的讒害,因而憤感不平,屈原是戰國時代應運而生的一位別具特色的“士”,他的人格力量在於他堅守“人道自任”的理念和對自身“內美”、“修能”的不可動搖的認知,義無反顧地堅持理想。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所以隻身赴死,以求得精神上的圓滿。

三、尸諫說。此說以近人王之江爲代表。持此說的人認爲屈原看到楚國“黨人”橫行,百姓看不到希望,朝中沒有忠良之臣,國家沒有守備外敵的力量,楚國將面臨亡國大禍。滿懷救國大志的屈原卻遭讒言而被流放,報國無門的他沒有辦法身諫楚王,哀嘆報國之志無法實現。絕望的屈原決心以死來震醒昏君。

屈原在《離騷》篇末有:“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彭咸是殷朝有名的賢士大夫,他曾忠心勸諫國君,遭到漠視,最後憤然投水而死。由此看來屈原之死是尸諫,是向彭咸學習而來的。

四、潔身說。屈原爲國君昏庸而痛心,不願看着“黨人”亂政,葬送楚國錦繡河山。加之長期放逐,身心交瘁,再無重返朝廷、實施理想“美政”的希望。爲了保持清白高潔的操守,捍衛自己所畢生追索的理想,終於帶着不盡的遺憾,憤然投身汨羅江中。淮南王劉安的《離騷傳》曾讚歎屈原不肯在濁世中苟活,故而“蟬蛻於污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綜觀以上說法,屈原憤然自盡的內因似應是理想破滅後的“絕望”,這樣的死,當然不是怯儒或逃避對祖國的責任,而是對現實清醒的認知,是屈原堅守氣節的最終追求。

屈原投江的故事3

屈原生平簡介

公元前340年,屈原在楚國丹陽出生。屈原少年多智,從小就喜歡博覽羣書,18歲之前,屈原先後在樂平裏、昭府兩地生活讀書學習。屈原在昭府求學期間與他後來的妻子昭碧霞相戀,兩人於公元前322年在樂平裏定親成婚。公元前321年,秦國進攻楚國,屈原積的組織領導鄉壯抵抗秦軍的侵略,展現出了超人的才華。此後三年,屈原因功出仕,前往楚國都城爲官。公元前317年到公元前315年期間,屈原主張楚國實行變法,富國強兵,因爲觸犯了傳統貴族的利益,因而與他們交惡。

公元前314年,屈原因爲變法遭到了貴族勢力的反撲,失去了楚王的信任,開始遠離權力中樞。此後,屈原只能通過講學的方式來宣揚變法的思想主張。公元前304年,屈原被流放至漢北,在此地遙思故國作《離騷》。五年後,屈原回返國都參政,任三閭大夫,與昭雎等楚國賢臣主力抗秦,可惜未能如願,楚懷王被秦國劫持囚禁。公元前296年,楚懷王亡於秦國,新王對秦國採取妥協政策,打壓主張抗秦的大臣。屈原被新王罷免官位,流放到江南。此後長期居於流放地。公元前278年,楚國國都被秦國攻佔,屈原預見故國將滅,迴天無力,鬱郁難舒,遂投江以身殉國。

屈原投江的故事

楚國都城郢都被秦國佔領的消息傳來,屈原心喪若死。屈原披頭散髮地遊蕩到了江邊,他在汩羅江邊一邊吟唱着詩歌一邊行走。有一個在江邊打漁的漁夫看到屈原形容憔悴,身如枯槁,於是好奇地問他:“您不是屈原大夫嗎?爲什麼衣冠不整的來這裏?發生什麼事了嗎?”屈原回答道:“衆人皆醉我獨醒,整個朝堂都是昏庸不堪的,只有我一個人是清白的。他們不願聽見正確的聲音,所以我被流放到這裏了啊。”

漁夫追問說:“我聽說古時候的聖人,外界的事物不能影響束縛他,他融入世俗之中隨着世俗的變動而變化。如果朝堂之上都是昏聵不智之人,爲什麼不隱於衆人而要出來反對所有人呢,爲什麼不隨波逐流呢?爲什麼一定要潔身於淤泥之中,顯耀於污穢之上,卻使得自己遭受不應該承受的流放呢?”

屈原正色道:“我們都知道,剛清洗過頭髮的人戴上冠帽之前一定要拍去冠帽上的灰塵,剛剛沐浴的人要穿清洗過的衣裳。誰會忍受自己的清白的身軀蒙受塵土的污染呢?對我來說,我寧可遠離那混沌的廟堂也不能忍受與他們同流合污。哪怕要投入這汩羅江中葬身魚腹,我也不願讓自己的品德沾染上不潔的污垢。”於是屈原懷抱石頭,以身投汨羅江。

屈原的一生充滿了愛國主義的悲傷情懷,他空有滿腔的報國情懷卻鬱郁不得志。兩度遭到流放,眼見故國淪喪卻無能爲力,憤懣之情充溢他的胸懷,最後只能以身殉國。

屈原投江的故事4

戰國時期一度曾經很強大的楚國,因爲當權者不圖進取,漸漸衰弱了,在和秦國的競爭中屢遭失敗。一到了楚懷王當政的時候,更是急劇地走下坡路。楚懷王缺乏主見,又有一些私心很重的大臣出現歪主意,所以國事很不景氣。

正在這時候,有位博學多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來到楚都郢城,要爲振興楚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與才華。他就是屈原。來到郢都後不久,楚懷王召見了他。

寡人早就知道你有治國興邦的才幹,能言善辯的口才,今天想聽聽你對天下形勢的看法。

大王,當今天下七雄競爭,強者存弱者亡。從現在的形勢看,秦國最強,他想吞併六國是明擺着的事,其次就是東方的齊國和我們楚國了,若不想被秦國吞併,而去擔當統一全國的責任,只有儘快的讓自己強盛起來才行。

嗯寡人的國家,地大物博,利國久遠,兵力也不弱,不怕呢秦國來攻。

可是秦國的野心很大!又一向不講信義,慣於在六國之間,挑撥離間,各個擊破,大王不能不察,我們應當和齊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共同對付秦國。

嗯好好好,和齊國結盟倒是個好辦法,寡人馬上就派使者去齊國商量結盟之事。

再從內部講,大王也應該像秦齊魏那樣做一些變法的事,比如貴族的權利就應該加以限制,以平息百姓的不滿,還應該打破等級界限,重用有德才的賢士。如果大王首先清除身邊一些庸碌自私的人,親近忠勇之臣,楚國就有希望了。

嗯寡人身邊的人都是很忠心的,不過像你這樣才華超羣的賢士也要重用。我現在就封你爲左徒。今後你可以經常和寡人當面商談國事,還要接待各國來客,以應對諸侯,至於你說的變法可以試試!你先擬一道憲令給寡人看過,在頒佈全國。

臣遵命。

從此,屈原主管齊楚國內政外交的各項事務,精力充沛地籌劃改革的具體辦法,他成了大臣們注意的關鍵人物。

這一天,他正聚精會神地起草變法的憲令,沒有覺察到從外面走進一個人來。

呵呵,左徒大人,這麼專心寫什麼呢?

哈哈,是上官大夫,來來來來,請坐。

哈哈哈不要客氣,我是順便來看看,也沒有事先通報。這是在起草變法的憲令吧,大王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左徒大人,可見你在大王心目中的地位。

哪裏,我只是盡我的職責罷了。

快寫完了吧,下官倒想先看一下。

嗯請不要動!變法憲令是國家的機密!而且尚未定稿,更未上報大王批准。上官大夫,這個時候看不合適。

不管是誰都沒有這個權利!

屈原,你不要太狂妄,我知道你知識淵博,可你太目中無人了,你在大王面前把我們說成是是庸碌小人,要大王遠離我們,也太狠毒了。

上官大夫,變法改革,除舊佈新是大王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違抗!至於我屈原奉大王之命,受國家之法,問心無愧。

哈哈哈哈,奉命而行。好,你就等着奉命而行吧。

上官大夫碰了釘子,立刻跑到楚懷王那去告狀。

大王,屈原他他太狂妄了,他連大王也不放在眼裏了。

這是怎麼回事?大王命他草擬變法憲令一本是一件機密大事,可他到處炫耀。臣剛纔去勸他,他又說了些臣難以啓齒的話。

他說什麼?嗯他說除了我屈原,誰也辦不了這件事,大王沒有我什麼事也辦不成,大王這叫什麼話?

他胡說,他竟敢藐視寡人。我我這就下令免去他左徒之職,憲令也不用他起草了。

大王英明。

屈原蒙受了不白之冤,被貶爲三閭大夫,楚懷王對他也冷淡了,變法也夭折了,不久他又被放逐到漢水一帶,雖然離開了都城,屈原仍然時刻關心着局勢的發展。

不久,秦國丞相張儀來到楚國,勸楚懷王與齊國斷交,答應送給楚國600裏土地。糊塗的楚懷王果真和齊國斷交,派人去秦國接受土地的時候,不想張儀矢口否認,只答應給六裏土地。

楚懷王發覺上當發兵攻秦,又打了敗仗,他這才感到屈原聯齊抗秦的主張是正確的,決定召回屈原去齊國復交,就在屈原去齊國的時候,張儀又來到楚國,被楚懷王扣下來要殺他,可大臣進上和寵妃鄭袖,早已經接受了張儀的賄賂力,勸楚懷王放回張儀。

屈原回國聽說以後立刻來見懷王。

大王,您放張儀回國,這這和放虎歸山有什麼兩樣,張欺騙了楚國,欺騙了大王,他是楚國的禍害呀。張儀確實可恨,可是紫蘭進上他們勸寡人放了,是爲了楚秦兩國結爲友好啊大王。

臣這次去齊國,齊王對大王很不滿意,說楚國出爾反爾,不願意復交,是我費盡了口舌,才勸齊王回心轉意,可是大王現在又要同秦國站在一起,齊王會怎麼看,這不是背信棄義嘛?

這個寡人一時沒想到。

這樣下去,如果秦國再來進攻齊國,還會出兵幫助我們嗎?是啊,寡人馬上派人把張儀追回來殺了他。

可是晚了一步,張儀已經連夜趕回了秦國。齊王得知楚王放回了張儀,認爲楚國沒有結盟的誠意,也就不再提結盟的事。楚國連連失策,落了個兩頭空,又過了幾年,秦昭王寫信給楚懷王,請他到秦國五關相會,兩國結盟,去還是不去?懷王猶豫不決,就和大臣們商議。

衆卿,秦王要和寡人在五官會合,各位有何看法?

大王,秦國不講信義是出了名的。這次秦王提出要在五官會盟,一定有詐,大王千萬不能去。

父王,依紫蘭看來去也無妨。秦王的母親就是楚國人。您和強大的秦國結盟,這是天大的好事。

公子說的對,我認爲大王要是不去得罪了秦國,那後果可不堪設想啊大王!

屈原以爲去了纔不堪設想啊,千萬不能去。

好了,不必說了。寡人就去一趟,快些回來就是了。

楚懷王哪裏想得到,他這一去就回不來了。秦國在五關扣留了他,讓他以兩個郡來交換,懷王不肯答應,結果被囚禁在秦國。三年以後死在了那裏。懷王長子即位就是楚頃襄王。

當懷王的遺體運回楚國的時候,楚國人嚎啕痛哭,斥罵秦王無道,屈原更是怒不可遏,楚國的國君,被囚死異國,這是楚國的恥辱,大王當初是聽了紫藍勁勝的話纔去的。楚國的奸佞不除,國無寧日。

我要上書西郎,要求懲治誤國罪人,內修德政外聯齊國,發兵攻秦,爲大王報仇。

屈原奮筆疾書,寫下奏章上報楚襄王。不料奏章偏偏落在了掌握大權的紫蘭勁勝手裏,紫蘭勁勝正在策劃着一個陰謀。

勁勝、秦王派人帶了不少厚禮,讓你我勸說我兄王,不要意氣用事,爲父王,在秦國生天的是發兵去攻打秦國。我已經知道了,秦王還要把情侶嫁給大王,這樣秦楚就成了一家人了。

是,還是和秦國交好,對你我都有好處,不然親王說了,要派大將白起率軍來攻打咱們楚國,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我想大王是會答應的,就是屈原這個人不好對付。

屈原又送來了奏章,要懲處奸佞,誰是堅定?這不是衝着你和我來的嗎,那我們就要先下手爲強。

紫蘭和勁勝馬上進宮,求見請楚襄王。

秦王的信您看過了吧?秦楚結盟從此就太平了。

我也想過了,還是答應了好,可是有人不高興啊。

誰?

就是屈原。他在背地裏議論大王呢,他說,大王不給父王報仇,就是不忠不孝!這樣下去就這……

屈原好大膽,父王在世的時候,他就幾次犯上,如今寡人剛剛即位,他又大放狂言,寡人豈能用這種人爲臣?讓他走,越遠越好,永遠不許回來事。

大王遠離屈原這種人真是英明啊。對英明啊。

於是屈原再次被流放了!

一個熱愛楚國的人反被楚國所不容,他簡直要氣瘋了!懷着滿腔憂憤離開郢都,向南方走去,屈原在流放中看到百姓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地勞作,還是受凍捱餓,遇到天災人禍更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這些悲慘的景象更加深了他的痛苦。他一直喜歡寫詩,這一段時間寫的就更多了。他儘管痛恨奸佞,身處逆境,卻始終沒有離開楚國,時刻想着的是楚國的安寧,他一面走一面數出了自己的心聲。

離開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如今,漂泊來到南方。夢魂中也想着回郢都啊,何曾有一時一刻忘記。

一位打漁的老人聽他沉吟着什麼,就走了過來。

你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到了這步田地呀?

我流放了,如今是衆人都渾濁,是由我一個人乾淨,大家都醉了,只有我一個人清醒。

我是個粗人,可我知道,聖人處世接物要能夠隨和,別人都渾濁,你爲什麼就不讓他清濁不分哪?大家都醉了。你爲什麼不拿點酒來多喝點?你何苦太操心不和羣落了個流放地下場?

呵呵,我聽人說過,洗了頭,要把帽子的土彈彈,洗了澡要把衫子抖抖,哪能讓乾淨的身子沾染上污垢?

我寧願跳進江,葬身魚腹,也不能讓自己清潔的身子蒙上灰塵。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都城,楚國面臨亡國的危險。屈原聽到這令人心碎的消息,再也無法抑制住悲憤的感情,沿着汨羅江往前走,愛國、思鄉、憤恨、絕望,一起涌上心頭。

人爲什麼這樣固執不納忠言吶?如今國破家亡,我還有什麼可留戀?這世上沒人理解我,我又何必珍惜自己呢?我要用自己的'死喚醒醉了的人們,爲後代留下愛國之人的榜樣。

屈原抱起一塊石頭,投入滾滾的汨羅江,屈原的一生是愛國家求進步的一生,是在政治上屢遭打擊的一生,但是他的愛國思想是永存。同時作爲一個偉大的詩人,他的名作《離騷》又是我國文學寶庫裏光輝永存的瑰寶。

屈原投江的故事5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屈平,字原,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糉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另一個傳說是,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所到之處,殺人百萬,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難。這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隻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裏去?”那婦人回答:“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不日就要攻進鄧州。城裏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聽了,就對那婦人說:“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裏,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裏,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爲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的領兵離去,全城因而得以倖免於難。

爲了紀念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節,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項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屈原投江的故事6

屈原勸楚頃襄王蒐羅人才,遠離小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爲國家和懷王報仇雪恥。可是他這種勸告不但不頂事,反倒招來了令尹子蘭和靳尚等人的仇視。他們天天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

他們對楚頃襄王說:"大王沒聽說屈原數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忘了秦國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們不主張抗秦,就是不忠。楚國出了這種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呢?大王,你想想這叫什麼話!"楚頃襄王聽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到了汨羅江濱,披散頭髮,在水澤邊一面走,一面吟詠着。臉色憔悴,身體乾瘦。漁父看見他,便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爲什麼來到這兒?”屈原說:“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白;衆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漁父說:“聖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縛,而能夠隨着世俗變化。整個世界都混濁,爲什麼不隨大流而且推波助瀾呢?衆人都沉醉,爲什麼不吃點酒糟,喝點薄酒?爲什麼要懷抱美玉一般的品質,卻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一定要彈去帽上的灰沙,剛洗過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塵土。誰能讓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而葬身於江魚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潔的品質,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於是他寫了《懷沙》賦。因此抱着石頭,就自投汨羅江而死。

漁父很難受,他對着江面,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當地的百姓想起這是屈原投江一週年的日子,又劃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裏去祭祀他。後來,他們又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爲糉子,劃小船改爲賽龍船。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成爲一種風俗。人們把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稱爲端午節,據說就是這樣來的。

屈原投江的故事7

楚國的大夫屈原早就瞧出秦昭襄王沒安好心,屢次三番勸過楚懷王,要他聯合齊國共同抗秦。但是楚懷王是個糊塗蟲,終於聽了靳尚、公子蘭這一夥人的話,連自己的命都丟了。如今楚頃襄王做了國君,不但沒把這批人治罪,反倒重用他們。屈原看着這批人只圖眼前安樂,目光短淺,膽兒又小,一味向秦國遷就讓步,割地求和,這樣做正是拿肥肉去喂老虎,楚國早晚要亡在他們手裏。

他心裏苦悶得沒法說。他痛恨靳尚、公子蘭這批人,以爲不能跟他們在一起共事,就打算辭職。但是一想到楚國的地位這麼危險,又不忍心就此走開。他勸楚頃襄王收羅人才,遠離個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好爲國家爭氣,替先王報仇。靳尚、公子蘭他們這幾個人就怕屈原在楚頃襄王面前老提起反抗秦國的話,怕打起仗來自己不能過好日子。他們把屈原看作眼中釘,非拔去不可。

屈原還是勸楚頃襄王去聯絡諸侯共同抗秦。靳尚、公子蘭他們就天天在楚頃襄王跟前說他的壞話。靳尚對楚頃襄王說:“大王沒聽見屈原數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不報先王的仇,公子蘭不敢提抗秦,楚國出了這種不爭氣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吶?’大王,您想想這叫什麼話啊!”楚頃襄王問了問公子蘭,公子蘭也這麼說。楚頃襄王大怒,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現在湖南省洞庭湖一帶]去。

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國強兵的打算,反倒給人排擠出去了。到了這時候,他簡直要氣瘋了。他不想吃,不想喝,弄得面容憔悴,身子也瘦了。他憋着一肚子憂憤沒處去說,在洞庭湖邊、汨羅江[在湖南省湘陰縣北,向西流入湘水;汨mì]上,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歌兒。

屈原有個姐姐叫屈須。她聽說兄弟的遭遇,老遠地跑到湘南去看他。她找到了屈原,一見他披頭散髮、臉龐又黃又瘦,不由得掉下眼淚來,說:“兄弟,你何必這樣吶?楚國人哪一個不知道你是忠臣?大王不聽你的話,那是他的不是。你已經盡到了心了。老悲傷又有什麼用吶?”屈原說:“我傷心的不是我自己的遭遇。楚國弄到這個樣兒,我心裏象刀割一般!”屈須說:“但是君王不肯聽你的話,反對你的人又有勢力,你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怎麼鬥得過他們吶?你的脾氣太耿直,我擔心你會吃虧,如今果真落到這個地步。叫我怎麼放心吶!”屈原說:“我知道我忠心耿耿會招來不幸。但是我怎麼能夠眼看着國家的危險不管吶!只要能救楚國,就是叫我死一萬次我也願意。如今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國家大事我沒法兒管,我的主張沒處去說,我大聲呼喊君王,君王也聽不到。

我痛苦得真要瘋了。這樣兒下去,還不如死了好。”屈須搖搖頭,說:“別傻了!要是你一死,國家就能夠好起來,那我也願意跟你一塊兒死。但是你這麼糟蹋自己,對國家不但沒有什麼幫助,反倒還會帶累別人也這樣消沉下去。”屈原嘆了口氣,說:“那麼怎麼辦吶?”屈須說:“將來君王也許會明白過來,那時候你還可以給國家出力。”屈原在流放中,經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他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地,還是經常受凍捱餓,生病沒錢醫,死了沒錢葬,遇到天災人禍,就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種悲慘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歡寫詩,這會兒詩寫得更多。《離騷》這首有名的長詩,就是他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屈原投江的故事8

第一幕(楚國宮殿)

(楚王坐在中央,宮女、侍衛兩邊站,衆大臣站堂前)

旁白:屈原是楚國人。是出身貴族,做過大官,主張改革不願意同小人同流合污,經常遭人排擠。但他依然很愛國。

楚王:現今我們國家不論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都落後於其他國家,就連寡人的錢袋都空空如也,你有什麼好說的呢!

屈原:(側身站,手拿扇子) 大王,要國家富強,同秦國抗衡,就要實施法律改革,還要同其他諸侯國尤其是齊國結成聯盟!

楚王:好,就由你去做啦!

屈原:(彎腰)謝大王。

(衆朝臣退去,剩下兩奸臣)

第二幕(在楚國宮殿外)

(宮女放下扇子並蹲下,士衛站前,擋着楚王,象徵在宮殿外)

奸臣:(面向臺前,不滿的樣子)屈原搞法律改革,是會損害我們貴族的利益的。

靳尚:(自言自語) 哼!是啊!等我想想有什麼計策可以害他!

第三幕(在楚王宮殿內)

(宮女站起來,士衛站兩邊,楚王居中,象徵在宮殿內)

靳尚:(側身站,手拿象芴,奸人樣子) 大王呀大王,你知不知道屈原泄露國家機密呀!

楚王:哦?

奸臣:(側身站,手拿象芴)是呀,大王,屈原中傷大王你心裏有鬼,楚國所以搞不好!

楚王:(大怒) 哼!屈原你太過分了!

第四幕(在楚王宮殿內和外)

(楚王坐在中央, 宮女、士衛兩邊站,大臣站堂前)

旁白:屈原因爲主張改革,得罪好多人,但不肯同流合污,結果經常被人排擠。之後,秦國收買楚王身邊的小人,要楚國取消同齊國的結盟,改同秦國結盟。

屈原:大王,秦國的野心好大,信不過的,千萬不可以取消同齊國的結盟呀!

楚王:(動怒)屈原,我是大王還是你是大王呀!你還是去耕田啦!有多遠就走多遠吧!

(宮女放下扇子並蹲下,士衛站前,當着楚王,象徵在宮殿外)

屈原:(極度失望和傷心,高舉雙手)天呀!(跪倒地上)我那麼忠心,大王你居然不信我,我只有走啦!

第五幕(鹹陽囚室)

(秦國獄卒手拿着槍兩邊站)

旁白:當楚國取消左同齊國既結盟之後,秦國多次攻打楚國,楚國都打不過。之後,秦國引誘楚王去秦國會盟,結果楚王被秦國囚禁。

楚王:(在囚室,座在地上,自怨自艾)都是寡人(自已)不好,信錯小人,早知都聽屈原的啦!(打自己心口)

旁白:三年之後楚王死在秦國。(楚王慢慢倒下,象徵死去了。)

第六幕(汩羅江邊)

旁白:自此之後,楚國元氣大傷,幾乎亡國。屈原非常之傷心。

屈原:(在臺前度步,自言自語,面朝天) 唉楚國搞成這樣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老魚翁:(走近屈原) “您不是楚國的大夫嗎?怎麼會弄到這等地步呢?”

屈原:許多人都是骯髒的,只有我是個乾淨人;將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還醒着。所以我被趕到這兒來了。(極度無奈)

老魚翁:既然您覺得別人都是骯髒的,就不該自鳴清高;既然別人喝醉了,那麼您何必獨自清醒呢!

屈原:我聽人說過,剛洗頭的總要把帽子彈彈,剛洗澡的人總是喜歡撣撣衣上的灰塵。我寧願跳進江心,埋在魚肚子裏去,也不能拿自己乾淨的身子跳到污泥裏,去染得一身髒。(極度悲憤) (抱石跳入江中)

旁白:屈原不忍心見到國家淪亡,終於自殺死(聲線極度傷心)。

第八幕(長江邊)

百姓甲:屈原實在太愛國啦不如我們包一些糉子給他吧

眾平民:(衆和議) 好呀!

百姓乙:我們還要划龍舟,嚇走水怪!

眾平民:好呀!

旁白:人們爲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就在每年端午節吃糉子划龍舟!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