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

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雨天最適合倚窗讀書,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查查註解,書籍是我們的精神糧食,學會精讀是把書讀透的重要途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閱讀,歡迎大家閱讀。

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1

《五味》中,只聽得汪老把中華美食,各地小吃小菜娓娓道來,不僅講它們的做法,還講它們的來歷。我驚訝於他的博學,好像一本活字典,不需要百度。或者說,他的腦子裏有無數的線。線頭往外一扯,就扯出很多很多相關的知識。關於美食,奇聞趣事,古今中外,出來很多嚴肅的論證。

在對待食物歷史的考證上,汪老是一副老學究的摸樣,嚴肅的很。一轉身,你又會看到這樣的句子:“我曾經誇口,說我什麼都吃,爲此捱了兩次捉弄,一次在家鄉,我原來不吃芫荽(香菜),以爲有臭蟲味。……鋪中管事弄了一大碗涼拌芫荽,說:‘你不是什麼都吃嗎?’我一咬牙吃了。從此,我就吃芫荽了。”這一段讓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感。因爲我也不喜歡吃香菜,原因也是有股臭蟲味。一個可愛的逞強的老頭就呈現在我們面前了。我也驚訝於他的閱歷,四方食事,娓娓道來,他吃過這麼多菜!他真敢嘗!

汪老的故鄉在江蘇高郵,講起故鄉的食物,他又是那麼深情款款含情脈脈。他有多愛家鄉啊。故鄉的炒米和焦屑、端午的鹹鴨蛋、鹹菜茨菰湯、虎頭鯊、昂嗤魚、硨螯、螺螄和蜆子、野鴨、鵪鶉、斑鳩、鵽、蔞蒿、枸杞、薺菜、馬齒莧,都留在他的記憶裏,留在他的筆下。《故鄉的野菜》中細說了薺菜、蔞蒿、馬齒莧、蓴菜,還提及了一個故鄉在明朝時的散曲作家王磐,重點介紹了王西樓的《野菜譜》,有圖有配詩,多寫人民疾苦。“江薺青青江水綠,江邊挑菜女兒哭。爺孃新死兄趁熟。止存我與妹看屋——江薺”,“抱娘蒿,結根牢,解不散,如漆膠。君不見昨朝賣客船上,兒抱娘哭不肯放——抱娘蒿”。汪老說,這些詩的感情都很真摯,讀之令人酸鼻。的確,汪老告訴我們他的家鄉有一位用野菜記錄百姓疾苦的散曲家,他把他的感動帶給了讀者,也把他對故鄉這片土地的愛帶給了讀者。靠近民間的作品,總有人間煙火的味道,說盡世間人情冷暖,說盡百姓疾苦。

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

汪老年輕的時候在西南聯大讀書,那段在昆明的日子我想他也是印象深刻吧。不然就不會有《昆明菜》、《昆明的吃食》這些文字了。《昆明的吃食》裏描寫飯館“映春時”裏的一位堂倌,很有小說人物的味道。“這是一個兩層樓的飯館。樓下散座,賣冷葷小菜,樓上賣熱炒。樓上有兩張圓桌,六張大八仙桌,座位經常總是滿的。招呼那麼多客人,卻只有一個堂倌。這位堂倌真是能幹。客人點了菜,他記得清清楚楚(從前的飯館是不記菜單的),隨即向廚房裏大聲報出菜名。如果兩桌先後點了同一樣菜,就大聲追加一句:‘番茄炒雞蛋一作二’(一鍋炒兩盤)。聽到廚房裏鍋鏟敲炒的聲音,知道什麼菜已經起鍋,就飛快下樓,(廚房在樓下,在店堂之裏,菜炒得了,由牆上一方窗口遞出)轉眼之間,又一手託一盤菜,飛快上樓,腳踩樓梯,登登登登,麻溜之至。他這一天上樓下樓,不知道有多少趟。累計起來,他一天所走的路怕有幾十裏。客人吃完了,他早已在心裏把賬算好,大聲向樓下賬桌報出錢數:下來幾位,幾十元幾角。他的手、腳、嘴、眼一刻不停,而頭腦清晰靈敏,從不出錯,這真是個有過人精力的堂倌。看到一個精力旺盛的人,是叫人高興的。”現在到哪裏去看這樣麻溜的堂倌呢?有的話,我還真想見識見識,絕對的俗世奇人吶!

回憶了故鄉的食物和昆明的食物,汪老說,食物和文化一樣,要多嘗一嘗。由《五味》這本書的開篇《葵·薤》爲證:

我寫這篇隨筆,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 我希望年輕人多積累一點生活知識。古人說詩的作用: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還可以多識於草木蟲魚之名。這最後一點似乎和前面幾點不能相提並論,其實這是很重要的。草木蟲魚,多是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對於草木蟲魚有興趣,說明對人也有廣泛的興趣。

第二, 我勸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麼都要嚐嚐,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異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點。一個一年到頭吃大白菜的人是沒有口福的。許多大家都已經習以爲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萵筍,其實原來都是外國菜。西紅柿、洋蔥,幾十年前中國還沒有,很多人吃不慣,吃吃,就吃出味兒來了。

你當然知道,我這裏說的,都是與文藝創作有點關係的問題。

汪老把對食物的態度延伸到對人生的態度對文藝創作的態度上。他也講過這樣的話“總之,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這位被稱爲“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作家,我覺得他的思想要比現在很多的人先進的多。

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2

天寒冰凍時暮,

窮親戚朋友到門。

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

佐以醬姜一小碟,

最是暖老溫貧之具。

大概是去年七月初的樣子,在一次瀏覽購書網站的時候,無意間看到網站推薦的一本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集——《五味》。起初只是簡略地看了下介紹,但越看越被它吸引,遂下單購買下來。

這是一本講美食的書,我沒有像往常看小說一樣一口氣將它讀完,而是選擇在閒暇時刻翻個一頁或兩頁,心想或許這樣才能賦予屬於它該有的那種小情調吧。

記得之前在學校唸書的時候讀過樑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當時也甚是着迷,不過我迷戀的倒不是樑先生所寫的那些食物,而是他那一種精緻的生活態度。樑先生可謂是一位真實的小資,一位真實的老派人的小資,骨子裏就散發着一種貴族氣質,有很多東西是我們這輩年輕人模仿不來的。所以,論文字的風格,我個人還是對汪老的雋永清淡更情有獨鍾一些。

汪老的文章,平中顯着奇特,淡中有着滋味,簡潔的話語裏,既有江南秀麗的小橋流水,又有京城獨特的小衚衕。正如世人所評的那樣:“汪曾祺的文、齊白石的畫,都是東方文人的清雅、情趣和人間煙火。沒有衝突,只有對世界的賞析和享受。”

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 第2張

書雖然早已經讀完,但依舊放在牀頭,偶爾晚上休息早了,我就會捧起來再翻一翻,也順便藉着書裏的美食安慰一下蠕動的胃。有時候,我常常問自己,我們在閱讀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除了欣賞書或文章本身之外,還獲得了什麼?我想應該是看待問題或者事物的.角度吧,通過作者獨到穎悟的視角來欣賞他們所在的那個時代特有的人文風貌,再細細地品一品,將之應用到自己平時寫作當中去。正如汪老曾教育後生們在文學創作時說道:“勸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麼都要嘗一嘗。”

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趣、耐讀和接地氣,書裏記錄了汪老一生漂泊祖國南北,所品嚐過的帶有濃濃情誼的各種鄉味食物,但是他並沒有僅僅純粹地寫食物,寫吃之餘還表達了對人生酸甜苦辣寵辱不驚的達觀以及對世間種種滿滿當當的熱愛。汪老是江蘇高郵人,離我的家鄉很近,所以在書中記載的很多食物在我的家鄉也是很普遍的。比如說野菜,小時候,逢到春天,我就會隨着祖母,帶着把小鏟,挎着小籃,漫步在鄉野田頭,不一會兒就能挖滿一小籃。祖母通常會把先前挖好的野菜洗淨,剁碎加上些許調料,放入熱鍋裏煸炒幾下裝盤。這種小菜無論是作爲平時喝粥的佐菜還是用來做包春捲的餡料,都是絕佳的美味。又比如說茨菇、黃芽菜、醃鹹菜、昂嗤魚、虎頭鯊等等,尤其是虎頭鯊,記得小時候祖父有幾張很小的漁網,每天傍晚,祖父都會把他的小漁網撒在村口的那條小河裏,到了第二天早晨去收網時總是會有不小的收穫,其中就有我最歡吃的虎頭鯊。但是,隨着後來環境的越來越惡化,小河中的魚兒越來越少,也再難見到虎頭鯊的蹤影了。

要說書中讓我感觸最爲深刻的一段文字的.話,當屬這一段:“小時讀《板橋家書》:“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冬日,炒米在我們那兒是很平常普遍的食物,只要自己準備好米,花一點點的錢,炸上一小布袋,差不多就能吃一整個冬天了。記得小時候,每到初冬時,就會有一個穿着很樸素的老爺爺,在村頭擺着一個小爐子一樣的東西,爐子後面套着個長長的布袋子,只需把準備好的米放入小爐子裏,生上火,老爺爺在旁邊不停地搖動小爐子,不一會兒聽到“嘣”的一聲巨響,炒米就炸好了。炒米吃起來很方便,開水一泡,馬上就可以吃了。冬天放學回來,搓着凍僵的雙手,祖母幫忙拍打着身上粘着的雪花,然後泡上一大碗炒米,加入一勺白糖和少許香油,吃完全身都暖暖的。

有時候讀讀汪老的文字,覺得他就像一個冬天坐在庭院裏曬着太陽的老奶奶,對着圍坐在一旁的晚輩們帶着些許絮叨慢悠悠地講述着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可能會有些囉嗦,但我一點也不覺得不耐煩,反而覺得他是一個挺可愛的人。若要問爲什麼的話,或許是他的文字,勾起了我對故鄉的思念,對祖母的思念了吧。

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3

讀了好幾本關於寫美食方面的書,覺得寫得好的有梁實秋、汪曾祺、鄧雲鄉、唐魯孫,看完讓人有垂涎欲滴之感,色香味躍然紙上。不過卻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單從食品檔次上說,唐魯孫當列第一,畢竟是貴族出身,吃的好東西多,自然品味高人一頭,食品的歷史流傳變化、做法等等說得頭頭是道。

梁實秋位居中檔,他的文章文人氣質多,精煉而又幽默,讓人回味的時候不禁莞爾,自成一家風格。

汪曾祺和鄧雲鄉鄉土氣息較厚,這和他們的經歷有關,汪曾祺少年在家鄉高郵,青年求學雲南,一個窮學生自然沒有多少機會吃得太精,而且他又喜好家常菜和家鄉菜,尤其是第一次吃過的食物,多年後仍戀戀難忘,顯得富於生活趣味;鄧雲鄉成長與北京,與街頭平民食物有不解之緣,吃得多吃的熟,感情深,同樣的.食物,在別的人眼裏感覺一般,在他那裏卻是無上美味。

上面四個人在北京待得時間都不少,他們的文章中關於北京的食物比重很大,由菜及人及事,娓娓道來,讓人彷彿看到當年的風物,感慨歷史滄桑變化,有京派傳統。

還有一個寫食物的大家是周作人,不過我讀過之後,對他寫的食物並沒有太多感覺,反而覺得他的文字平淡之中多有韻味,好比一杯綠茶,淡淡澀澀。他的文章重點在文字而不在食品本身,文人氣質最濃……

汪曾祺的文章我都喜歡,轉貼一篇別人的評論吧。亦雅亦俗汪曾祺 買到汪曾祺的兩本小書,都是山東畫報出版社在汪氏逝後出版的,一爲《文與畫》,收錄其關於國畫的文字,並配有自作的畫;二爲《五味》,均爲談吃的美文

讀汪曾祺五味讀後感 第3張

其實汪氏小說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購藏,這次再度解囊,實在是這兩本小書裝幀精緻,開本小巧,也便於把玩。在開始回暖的陽光下,不帶任何功利目的地隨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誕辰(3月5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學,當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極少,而汪曾祺是這極少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可是說到喜歡的理由,一時又無從置答。喜歡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歡他於文字中透露的那種彷彿不經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

這回重讀的汪曾祺,均非其專攻所在,不過是其創作之餘事,居然對上面這個連自己也茫然的問題若有所悟。 汪曾祺談吃,一點兒也不氣派。拌菠菜、乾絲、豆汁兒、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辭“美食家”的桂冠時,即以此爲謙謝的理由,說“大菜,我做不了。

我到海南島去,東道主送了我好些魚翅,我放在那裏一直沒有動,因爲不知道怎麼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這本系文人故習,猶如作詩不能露出富貴氣一樣。著有《隨園食單》的清代詩人袁枚在一封書信中就說:“飲食之道不可以隨衆,尤不可以務名。

燕窩、海蔘,虛名之士也,盜他味以爲己味。”他譏諷爲世人所豔稱的“燕窩、海蔘”爲“虛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魚翅”輕輕拋在一邊如出一轍。

不過,文人的這種習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處才行,否則,過猶不及,容易顯出幾分矯飾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點,因爲我們很難想象,時不時要在顯貴府上打秋風的他,會一心把那張饞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筆,我們就知道……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