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座談會發言技巧

座談會發言技巧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座談會發言技巧。在職場上,很多公司都會定期的舉辦座談會,座談會是交流工作心得的,我們需要上臺發言,很多人不知道怎麼發言。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瞭解座談會發言技巧的相關內容。

座談會發言技巧1

座談會發言技巧

會議的類型多種多樣,但其目的歸結起來無外乎兩個:傳遞信息和形成決策。

先說第一種。以傳遞信息爲目的的會議,是團隊合作中常見的一種形式,是不同分工的合作者之間通過交流達到信息共享的過程。比如,企業的生產部門需要通過會議,向市場部和銷售人員講解產品的性能和賣點;市場部需要通過會議,向銷售人員傳達產品推廣戰略,統一行動步伐;而銷售部門也需要通過會議,向生產部門反饋來自市場的聲音。

這時候,無論願意與否,只要身處這條信息鏈上的某一個環節,你就需要在會議上發言——你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所在的崗位。

例子不勝枚舉。一年一度的校園宣講會,負責招聘的HR需要站在幾百人面前發佈招聘信息;辦公室裏專業電腦軟件升級之後,客服人員都會上門開個培訓會,幫助每個員工儘快適應新系統;高考前,班主任老師通常要召集家長們開個會,囑咐一下備考的注意事項;或者僅僅是因爲你工作成績卓著,也有可能被單位領導拉進會議室,讓你在同事們面前介紹介紹經驗。

再來看第二種。在職場上,很多問題在常規流程中無法解決、無法協調的時候,就需要通過會議的形式,藉助團隊討論達成一致意見。在這種以形成決策爲目的的會議中,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都希望通過溝通、交流甚至是交鋒,獲得一個儘可能對自己有利的決策結果。

無論是企業制定新規章新制度之前的意見徵求會、某個產品發佈之前的策劃會,還是廣告公司對設計方案進行闡述的競標會,抑或評選先進工作者的部門年終總結會,在這些場合,每一個與會者都有可能獲得發言的機會,闡述自己的想法,適度地自我展現。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躲在角落裏保持沉默——如果你想在職場中一直這麼“低調”下去的話。

言不及義空話套話都是忌

冗長的會議除了是對與會者的一種精神消耗之外,更會導致真金白銀的損失。

日本太陽工業公司曾經算過這麼一筆賬:會議的機會成本=每小時平均工資的3倍×2×開會人數×開會時間(小時)。之所以平均工資要乘以3,是因爲參會人員創造的勞動產值通常是平均工資的3倍;而乘以2是因爲參加會議要中斷日常工作,因此損失要以2倍來計算。

效率是衡量一個會議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籠統來說,一切圍繞效率二字的規則,比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主題清晰、言之有物等,都是對會議發言者的最基本要求。

如果你需要當衆進行主題發言,或者作爲消息源在某個以傳遞信息爲目的的會議上講話,那麼你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有備而來。具體來說,有準備表現在:在進入會場之前,弄清楚參加會議的都有誰?自己爲什麼來開這個會?會議內容大致是什麼?會議要解決什麼問題?針對這些,提前查閱相關數據、材料、歷史記錄,並且事先思考一下會議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聽過一個真實的笑話。單位裏兩個同事同名同姓,分屬不同部門。一次開會,不知怎麼就通知錯了人,結果該來的沒來,不該來的卻莫名其妙地在會場裏坐了半個小時,白白耽誤了時間。其實,他如果在走進會場之前有所準備,瞭解清楚會議的主題是什麼,跟自己有什麼關係,這個誤會就完全可以避免。

在會議上發言,尤其是佔用大塊時間進行主題發言時,切忌套話、空話,要儘量做到提綱挈領,先講主張再說理由,按照一定的邏輯把自己想說的內容列成條目,每個條目都能用幾個詞或者一句話概括重點。如果時間充裕,則可以在相關條目下用事先準備好的數據、材料展開論述。

別人剛剛談了對任務量考覈方案的建議一二三四,其中三條與你不謀而合。這時候,即便你針對這三條建議做了充分的發言準備,論點論據也更爲有力,但無論如何也沒必要展開來再重複一遍——否則只能是浪費大家的時間,並且是對之前發言者的不尊重。

要知道在會議上,當你的身份從發言者轉變爲聽衆的時候,認真聆聽別人的講話是必需的——尤其是在討論環節。因爲只有瞭解別人說了什麼,纔會讓你在隨後的.發言中有的放矢。

認真地聽別人在說什麼,適當地做些記錄,在會議過程中不斷調整、理清自己的思路,這些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你完成一個得體的發言。至於那些被別人搶先提到過的內容,其實也並非雷區——你再次提到它們的時候,儘可能地用三言兩語概括核心觀點,並且加上一些“正如剛纔××談到的那樣,我還想補充一點”,或者“在這個問題上,我特別贊同××的意見”。這種對他人發言的承接,不僅能強化自己的觀點,更重要的是,這充分體現出你在會議上有準備、專注、尊重他人、思路清晰和富有創見的良好職場形象。

承擔與自身角色相匹配的責任

有句話說,成功的關鍵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依照這個邏輯,除了“正確地說話”之外,恰當地選擇說話時機也是一次成功的會議發言的關鍵。

發言的時機選擇,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和位置。

在決議形成之前,核心成員或者意見領袖通常習慣於率先表態,而他們的意見往往會決定整個會議的走勢。接下來說話的是資深員工,他們會針對先前發言者提出的意見做進一步闡釋,或是贊同,或是委婉地提出不同看法。然後才輪到新人,這時留給他們的討論空間已經十分有限,多數人只能“跟票”表態,很難再提出什麼新的見解。到了會議的最後階段,團隊大佬會根據大家的意見進行總結髮言,並結合他自己的態度形成最終的決議。

實際上,發言的時機更像一個“潛規則”——沒有成文的規定,卻實實在在地存在於每一間會議室裏。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有着十幾年工齡的資深員工僅僅在會議後半段表態“同意,沒意見”,很可能會被認爲是敷衍了事,不是帶着情緒,就是態度不端正;相反,如果一個職場新人在衆目睽睽之下第一個跳出來說話,則很可能被詬病爲“不知深淺,自以爲是”。

如何選擇合適的發言時機,需要判斷力——你必須搞清楚自己在團隊裏究竟佔了多大的權重,自己的意見到底有怎樣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你才能通過對發言時機的把握,承擔與自身角色相匹配的責任,並且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這麼說起來,職場新人要想在會議上一鳴驚人,確實存在一些難度。作爲菜鳥,更切實可行的做法是,在會議之前認真準備,在會上抱着學習的態度多聽聽別人怎麼說;在需要自己說話的時候,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必過分謙卑,更不能過於自信。至於那些憋着通過一次會議躥紅的年輕人,雖然這種進取心值得肯定,但切忌不能從一開始就盯着別人這兒說得不對那兒說得不好。會議室裏確實有可能給新人提供機會,但癡迷於此難免導致用力過猛,傷及他人,讓自己在職場起步階段就陷入困境。

隨機應變是一種能力

會議室是職場生態的濃縮版。在這裏,人與人的關係,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解讀,以及人們處理事情的不同方法,都會被集中在小小的一張會議桌上。面對層出不窮的狀況,如何隨機應變從容應對,是對情商的重大考驗。

在會議上發言,切不可以爲有理就能走遍天下。要知道,這種時候,用怎樣的方式表達纔是更重要的。尤其是在意見相左時。

某地的公務員面試中就有這麼一道題:假如讓你組織一次會議,在會上同時有幾位同事就你的發言提出反對意見,使你很難堪,你該怎麼辦?當然,標準答案無外乎“虛心聽取大家的不同意見,認真調查和了解各方面的情況”等等。但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在這個尷尬的場景中,那幾位提出反對意見的同事是不是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呢?

當別人發言時,就算你再反對、再鄙視、再想辯駁,表面上也要保持克制,不動聲色。輪到你說話時,首先要提到的不是“我不贊同……”,而是在對方的發言中,尋找你和他可以達成共識的部分。隨後再以恰當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既達到了討論的目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又不至於傷及同事。

而所謂“恰當的方式”,就是說話的藝術了,這在職場的人際交往中尤其重要。試着在開場白裏,向那位和你意見相左的同事說“我認爲××提到的這種方式很獨特”,“在這次活動中的積極態度非常值得我學習”,或者“感謝××對我工作的關注”。誰都好面子,因此說話的時候就必須體察周圍的氣氛和對方的情緒——是該直抒胸臆,還是點到爲止,或者暫時擱置。

總之,要把握一個原則:針對事,而非針對人。畢竟,人在職場,大家想的都是怎麼把事情做好。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否定了別人的方案,就一定要再至少提出一個新的想法。畢竟,破壞總是比建設來得容易,只破不立並不能解決問題。

在會議中發言時還有個小技巧。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們讓發言者頻頻注視會場上的某一個人。試驗結果發現,對於發言者頻繁的目光注視,被注視的人在心理上就會覺得自己必須有所反饋——或是頻頻點頭,或是在那人發言後表達補充意見。

這個試驗告訴我們,在會議上發言時,可以一邊進行自己的闡述,一邊注視着會場裏的聽衆,尤其是那些直接關係到你此項工作成敗的“主要聽衆”,把自己和他們的關注點聯繫在一起,這樣沒準兒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發言效果。

座談會發言技巧2

座談會發言八忌

一忌照本宣科

照着稿子念固然省事,卻很難抓住聽衆,感染力也不會強。如果聽衆手中也有一份稿子(比如今天的我),聽起來就更乏味。而脫稿演講,不僅惹人注意,還能加強表達效果,那份自信、生動、真誠無疑會加深聽衆對信息的理解與記憶。鑑於此,發言時,即使記不熟,也不應埋頭死讀,要學會用眼睛的餘光觀察現場,不時擡起頭來,用肢體語言交流、會意。

二忌自以爲是

農村有句俗話,叫“照人下菜碟”,意思是說根據來客的身份安排招待的檔次。其實,座談會發言也是如此。發言的內容,首先要考慮聽衆的需求,淺顯的道理就不要再講解,衆所周知的典故一帶而過,多數人不感興趣的話題也要少講。總之,準備發言時要明確,我發言的目的是什麼,哪些內容不合時宜,哪些段落可以化繁爲簡,怎樣與受衆達成共鳴。千萬不要自以爲是,想啥說啥,對別人最好的尊重往往從珍惜對方的時間做起。充分考慮別人的感受,才能圓滿完成交流的初衷。

三忌小題大做

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有些井底之蛙,逢人便想說“天真大啊”。儘管說得真誠,流露的也是實感,但對那些見多識廣之輩,聽起來就是笑話。今天,有位副校長大談特談集體備課的重要性,還在備課流程及管理策略上表現出發現新大陸般的興奮,聽得很多人離席上廁所。儘管,他講得熱情投入、聲情並茂,卻忽略了“備課”的話題實在太小,在非專業會議上交流,顯得小題大做,有些迂腐。

四忌超時聲小

最近常說,兒童有好奇心與展示欲,其實,成人的表現欲一點也不差。KTV唱歌時,“麥霸”的表現就是最好的例證。今天,原定每人5分鐘的發言時間,可有好多人超過了20分鐘,主持人提醒過後,還能再講3分鐘,好似不講完憋得難受一樣。而且,越是超時者,越是發言水平一般的,真正的高手是遵守規則的。還有幾位發言者聲太小,不管別人能否聽清楚,這都是發言者的忌諱。

五忌旁若無人

一般在大衆場合發言怯場時,有經驗者往往開導說,你就當聽衆全是泥丸,這樣一來,你能戰勝自我,充分發揮了。這作爲一種心理暗示,調節一下情緒,是可以作爲權宜之計的。但真要旁若無人,毫不避諱,甚至得意忘形,爲所欲爲,必然遭受衆人厭惡。凡發言者,必定是想推銷自己,給別人留個好印象,殊不知,細節決定成敗,舉手投足都是語言,眼神最會說話,內心裏如果不尊重聽衆,無可避免地會在言語中流露出來。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一句不當的話,壞了好事。

六忌脫離主題

這一條是很關鍵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到第六條纔想起它。大凡成功的座談會,一定是主題集中,討論熱烈,點評中肯,交流充分。那種信馬由繮的漫談,或節外生枝的延展,都有可能沖淡主題,讓人不知所從,沒有收穫。其實,發言和寫文章一樣,中心思想不明確,或鬍子眉毛一把抓,就可能導致語無倫次,讓人不知所云。跑題是作文之大忌,也是演講之大忌。希望,發言時要捨得“割愛”——與主題無關的,你再想講也要閉嘴。

七忌言之無物

有些發言者倒很謙恭,上來就是一通吹捧,結尾還要再三請教……須知,過度的謙虛就是驕傲,有些俗套話還要點到即止。如果你的下半句能被多數人猜出來的話,就不要說了,省得拾人牙慧,自討沒趣。要想言之有物,除了在有理有據上作文章外,還要實事求是,不必講求非得用完時間,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沒有多少感想,不說就是了。那些扯東拉西,類似灌水的發言,還是要注意質量的。

八忌缺少互動

這點是說給主持人的。我觀察,當一位發言者一旦超過一刻鐘,無論他演講得多麼精彩,都會讓人厭倦。再就是,發言過後,多數人懶得認真聽,而那些遲遲臨不到機會的,則等得不耐煩。如果每人先來個一分鐘自我簡介,第二輪嚴格限時5分鐘,再讓表現出色者在第三輪盡情發揮,我想,全場的注意力都會調動起來,效果要好得多。當然,這對主持人的掌控能力要求比較高,也需要發言者自覺配合。真正的精彩都是在互動中形成的,缺少了互動就減少了生成。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