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

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在職場上難免遇到很多的坎坷,職場上的暗示要學着聽懂,提升自己的能力纔是頭等大事,要學會職場的規則才能夠如魚得水,在職場上,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職是很重要的。

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

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1

一、與領導相處:

1、忠誠第一,才幹其次

松下幸之助講過:「忠誠的表現是坦率和誠懇,而不是一味迎合他人,一個信守忠誠的人必能經常保持自己的作風,不會搖擺不定,所以內心不會有愧疚之感,也才能無憂無慮,正正當當地做自己的事,如果不忠誠內心會有愧疚,表現的態度也不自然,而使人覺得無法信賴。」

2、勿忘領導的存在,也讓領導知道你的存在

一般的部屬普遍有「恐懼上司症」,連我也一樣,若不是情非得己大都不願主動接近主管,可能是怕被人扣上「巴結」、「拍馬」等帽子,或是會不知道如何應對。

在職場中那些能獲上司特別寵愛的人,往往在承上之道上有其特別的用心,從不忘領導的存在,並且以溫馨感人的具體行動表現出來,其結果上司也知道了他的存在,在下面的例子裏可以得到證實。

3、勸諫領導要有技巧,不要當面給難堪

與上司溝通有兩個危險點,一是當彼此意見相左時,爲人部屬「據理力爭」;一是當上司決策有偏差行爲有缺失時,部屬「犯顏直諫」。雖然古往今來所謂「直臣」者其氣節可嘉,但說服上位的效果卻大有疑問,而且個人下場除非碰上老闆大人有大量,否則都不是很好。

4、與領導意見不合的應對模式

第一種應對方式:當個點頭人,唯上司馬首是瞻,這個方法是爲了自保,但將來決策錯誤,要死一起死。

第二種應對方式:當場站出來指出上司的錯誤,不怕得罪人,可是雖然說是爲了公事,但卻也時播揚了上司的愚昧和偏失,你若是直臣,那上司就成了昏君嗎?他怎麼會不難堪呢?

第三種應對方式:嚴守禮節,尊重上司的立場,先讓他明白你已充分了解他決策的背景,然後再不存半點私心,委婉說出自己的看法,而且在說明過程中不可指上司的錯誤,以保留其面子。

上述三點應對方式以第三點最適當,但在我的工作場所中,本身的職位自覺沒有什發言的權力,所以如果上司有任何的錯誤,也不會去表達出來,這算是第一種自保的方式。

5、不要輕言辭職

社會就業機會一多,換掉老闆就像換一家餐廳吃飯一樣平常,尤其是年輕一輩的人崇尚感性,稍有不如意即拂袖而去,而且還都是呼朋引友來來去去相當講義氣,年輕人敢於換工作除了個性較衝動外,年輕是最大的本錢,他們社會生活纔開始,沒有太多的壓力和包袱。

6、八十分理論 —— 做事不忘留餘地

職場中力求表現好像是上班族的金科玉律,可是若不論時機、不看情況,盲目的使出全力衝刺,有時也會帶給自己壓力和痛苦,甚至因光彩外爍,引起老闆或長官的疑慮呢!

二、與同事相處:

對公司來說,同事之間氣氛越好,大家的心情自然越好,工作自然效率越高,領導自然高興。

問題是 “ 一樣米養百樣人 ” ,人是很複雜的,同事之間要永遠一團和氣,不過是奢望而已。那麼,同事之間應如何處理關係呢?

1、親密但不能無間。要想在這個公司工作下去,自然不能把同事關係搞得一團糟,保持友好關係是必須的'。但是同事之間畢竟存在競爭,也就是說有利益衝突,那就是不能“ 無間 ”,別人自然就瞭解你的長處與短處,甚至掌握你的隱私,關鍵時候就有可能擊敗你。人往往在沒有利益衝突時可以稱兄道弟,一旦有利益紛爭,就可能反目成仇。

2、不要與同事形影不離。同一戰壕的戰友,往往容易 “ 同仇敵愾 ”,一個人開口罵領導,抱怨工作太多,待遇又差,同事大多隨聲附和。對公司有消極影響的事情,最好要三思而後行,除非你不想在這間公司再幹。正確的做法是對領導提出自己的見解,如果你的想法獨特可行,對公司有利,這樣對提高你的威信會產生積極作用。

3、維護自己的成績。要靠成績來證明你的出類拔萃,這不是犧牲同事來突出自己,踩住別人來謀求自己的利益會被人恥笑。你要真正得到你應得的讚賞。要知道,在下一次你得到提升時,身邊最要好的同事圈子也可能散夥,你只能做到問心無愧。

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2

1、確定自己處在一個舒服的狀態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日久見人心,當舒服地對待他人成爲一種本能,便成爲人品。

用到自己身上也是一樣,如果你想讓一個人對你產生好感,刻意的討好並不是明智的做法。相反,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示給別人,既能讓你進入到最舒適的狀態,也能讓其他人避免陷入尷尬的境地。

我記得小品演員賈冰原來演過一個小品,講得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幫助當地政府解決了幾千個就業的崗位。爲此,政府部門的領導爲了表示感謝,便邀請他來做一次優秀個人事蹟的宣傳會。

可是這個企業家管理企業和員工很厲害,但卻有演講恐懼症。一上臺講話嘴巴就不聽使喚,說話斷斷續續的,而且額頭上還直流汗。於是他便希望讓自己的祕書代表他去,但祕書這次剛好也因爲臨時狀況去不了。最終賈冰飾演的企業家,只能自己硬着頭皮上。

果然到了現場後,還沒正式開始演演講,他就直打哆嗦,原先備好的稿子早已經被忘得一乾二淨。眼看臺下的人都開始騷動了起來,他也急得額頭直冒汗。

後來,他乾脆把稿子扔在一邊,用自己有點蹩腳的普通話把自己最想說的說了出來。沒想到,他的演講恐懼症瞬間消失了。說出的話也更加流暢,底下的領導和觀衆數次用掌聲打斷了他的演講。

其實,我們都知道他只不過是丟掉了那些高大上的官方腔調,而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了大家。一個人只有在展現最真實的自己時,纔會進入到最舒服的狀態,而那個時候的表現往往是最佳的。

就像有人在評價汪涵時,說到的一句話:他就像一個砌臺階的人,手裏拿着磚,幫別人鋪好一條條路。無論走在哪裏,都感到非常舒心。

因此在工作中,如果你也想做一個讓領導、同事都感到舒心的人,首先要看看自己是否正處於最舒服的狀態。

2、不要刻意加入對話,選擇傾聽也很重要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強行加入話題討論的“第三者”。

有一次我和同事老胡在茶水間閒聊,因爲兩個人平常都比較愛喝茶,所以經常就會聊到一些關於茶葉的話題。新同事這個時候從旁邊端着一杯水走了過來,笑着跟我們打招呼。聽到我說自己喜歡白茶,他就趕緊補充了一句:“我也喜歡喝白茶,尤其是那個安吉白茶真不錯。”

當時我和老胡就笑得差點噴出來了,因爲喜歡喝茶的人都知道安吉白茶可不是白茶的品種,而是地地道道的綠茶。看着一度尷尬的局面,這位新同事也就慌忙地退了出去。

如果你很想融入到某個圈子中,找共同的興趣當話題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但假如自己對談到的話題根本沒有了解過,這個時候就不要貿然地加入進去,否則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給別人留下負面的印象。

有時候,學會做一個傾聽者遠比掌控全場的發言者更重要,在職場中也是如此。

鋼鐵大王戴爾·卡耐基就是這麼一個善於傾聽的人。有一天,戴爾·卡耐基去紐約參加一場重要的晚宴,在這場晚宴上,他碰到了一位世界知名的植物學家。戴爾·卡耐基從始至終都沒有與植物學家說上幾句話,只是全神貫注地聽着。

然而等到晚宴結束以後,這位植物學家向主人極力稱讚戴爾·卡耐基,說他是這場晚宴中“能鼓舞人”的一個人,更是一個“有趣的談話高手”。其實卡耐基沒怎麼說話,只是讓自己細心聆聽,卻博得了這位植物學家的好感。

被傾聽既滿足了自我表達與他人溝通的需要,也讓說話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認可。因爲當內心的感受,得到別人明確的迴應後,我們會心生寬慰。

事實上,傾聽也是人存在的核心。因爲它不僅鞏固了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也讓我們可以有時間理清自己的想法,並發現自己內心的感受。

所以和領導、同事相處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夠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

3、要主動爭取,但不要冒失

工作中是不是越積極主動就越好呢?答案是不一定。

對於有上進心的人來說,他們會給自己主動爭取來之不易的機會,但有時也會超越那個“度”,反而給領導留下了“操之過急”的標籤。

朋友老馬之前就和我說過他的經歷,去年他們公司有一個關於領導力的培訓,老馬一看到通知就趕緊找到領導表明自己想參加的意願。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領導並沒有馬上答應下來,而是告訴他:“這個領導力的培訓,是在內部的HR中,有着嚴格的人才培養計劃,還有評分的標準······”

雖然領導說了那麼多,但老馬心裏清楚,領導其實是有些合適的人選,但這些人裏面目前還沒有老馬的位置。很顯然,老馬的積極主動在老闆的眼裏反而成爲了一種冒失。

老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在領導面前表現出自己主動積極的一面固然重要,但過於冒進則會顯得不成熟。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自己的行爲有沒有過度激進,或者說冒失呢?

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問問自己,你的加入是否有合理性?

比如,當你個人的條件還沒有完全達到領導的期待的時候,“主動爭取”就會變成不合理的選擇。

和同事協作也是如此,對於一個新人而言,領導在最開始安排你從事一些最基礎的工作內容,這就是基於合理性的考慮。因爲只有當你完成了一些基礎工作後,他們纔會給你設置更高一級的任務。而你要做的就是像個蘑菇一樣,在“角落”裏面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等到時機成熟後就能破繭成蝶。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