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國家衛健委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披露,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中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持續走低。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1

20日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等和人口領域專家出席,介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的進展和經驗做法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20日表示,“十三五”時期20-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減少340萬,2021年相比2020年減少了473萬,這是帶動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此外,當前,90後、00後作爲新的婚育主體,絕大部分成長和工作在城鎮,受教育年限更長,面臨的就業競爭壓力更大,婚育推遲現象十分突出。婚姻推遲增加了女性終身不婚的可能性,進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時,生育意願持續走低,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2017年調查爲1.76個,2019年調查爲1.73個,2021年調查降到1.64個。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

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在發佈會上表示,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推進優化生育政策任務落實。一是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做好有關行政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二是各部門積極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教育“雙減”、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費用納入個稅專項扣除、三孩生育保險待遇、普惠托育服務、優生優育服務、提高特殊家庭扶助金標準等。三是各地依法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積極出臺支持措施。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各地組織實施好三孩生育政策,研究出臺更多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我們也將及時總結各地的先進經驗,做好宣傳推廣。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2

國家衛健委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披露,中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持續走低。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2017年調查爲1.76個,2019年調查爲1.73個,2021年調查降到1.64個。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爲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爲7.18‰;人口然增長爲0.34‰。2021年末中國總人口比上一年末僅增加48萬人。

國家統計局此前曾發佈2020年的出生人口爲1200萬人,這意味着,2021年的出生人口又較此前一年下降了138萬人。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 第2張

“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楊金瑞表示,首先是我國育齡婦女特別是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十三五”時期20-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減少340萬,2021年相比2020年減少了473萬。“這是帶動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當前,90後、00後作爲新的婚育主體,絕大部分成長和工作在城鎮,受教育年限更長,面臨的就業競爭壓力更大,婚育推遲現象十分突出。婚姻推遲增加了女性終身不婚的可能性,進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

生育意願持續走低,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2017年調查爲1.76個,2019年調查爲1.73個,2021年調查降到1.64個。

此外,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顧慮。“相關配套支持政策還不太銜接,托育等公共服務不太健全,讓許多年輕人在生育問題上猶豫不決、望而卻步。”楊金瑞說,新冠肺炎疫情也對部分羣衆婚育安排產生一定影響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3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宏觀數據,最讓人關注的是人口數據。

最新公佈的人口數據確實發人深省,具體體現在以下幾組數據:2021年人口淨增長48萬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出生率0.752%,人口自然增長率爲0.034%,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預計1.15,低於2020年的1.3;2021年新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43%,預示21~35歲生育旺盛期婦女的生育意願相對更低。

數據佐證我國確實正在進入低生育狀態。爲此,很多學者紛紛獻計獻策,最新的是任澤平團隊,建言央行每年多印2萬億元設立鼓勵生育基金,讓全民補貼生育人羣。

這些鼓勵生育的建議出發點是善意的,其立論建立在低出生率是一種“災難性”現象,具有不可逆性。但筆者認爲,我們在面對人口低出生率現象時,需要更加謹小慎微地對其進行定義和評價,否則很容易扭曲人口自然增長規律,增加不必要的經濟社會成本。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 第3張

其實,家庭規模是一種微觀決策,人口規模和結構是影響宏觀決策者的一個重要因素和參數,用宏觀決策機制去影響家庭微觀決策,容易造成扭曲,因爲宏觀決策在立意上就帶有明顯功利色彩。

用“適者降臨”對人口自然增長狀態進行解釋性評價,可能要比單純的人口數量決定論,能更好地解釋人口自然增長現象:在經濟和技術欠發達時代,人們將人口作爲一種耐用品投資看待,人丁興旺是短缺經濟下人們追求更好生活的必要條件,適齡婦女的生育率普遍較高;隨着經濟快速發展,生產技術進步,人均產出獲得極大提升,人們對時間愈發敏感,尤其是婦女逐漸進入勞動力市場,變成職業女性,人們具有了節育意識,再加上避孕等醫療衛生技術的完善,人口增長開始由高增長轉向中低增長。

這種人口自然增長狀態的變化,集中反映在家庭的成員決策函數,正從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轉型,人口數量紅利正在逐漸被人口質量紅利更替,這種理念的變化直觀地體現爲家庭生育成本的上升,即人們在決定家庭成員規模時,更強調人力資本的投入和追求,而非人口數量的滿足。

與此同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技術更新換代頻率的提升,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強度日益激烈,所有適齡勞動力都體現出對時間敏感的特性,即適齡勞動力在市場競爭中要提高其適應能力,避免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需要具有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信條。這意味着處於生育期的父母,缺乏更多生育和養育的精力,因爲擴大家庭成員規模的機會成本太高了,小孩從成長到成才,需要支付的'成本和投入的精力是過去家庭難以比擬的。

我國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下降340萬 第4張

當前人們就家庭成員規模的決策,在降低總和生育率的同時,卻給社會帶來了更高的人口質量和人口成才率,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人力資本的產出率及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總和生育率雖然都維持在低位,但所帶來的經濟增加值卻是過去無法比擬的,因此一些人認爲的少子化與老齡化的遭遇,會放大社保缺口,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等,並不一定站得住腳。

不過,即便低生育率不可逆,鼓勵生育的扭曲操作也不可取。要有效鼓勵人們生育,政府需要做的不是“鼓勵生育基金”,而是不斷完善公共治理能力,搭建完善的擔保和防護型保障體系,爲人們提供免於匱乏和恐慌的自由。通過實現財政由建設型向公共服務型轉型,完善社保福利體系,爲人們提供敢生、願意生的保障體系,將更有利於激勵人們將生育納入家庭決策。現在很多問卷調查發現,生不起、不敢生是人們不願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這恰揭示出我國在公共服務社會保障體系上的缺位和不到位。

總之,人口低生育率是現象而非原因,撥開現象迷霧,找尋並矯枉導致低生育率的原因,摒棄扭曲操作的方法論,完善公共服務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讓家庭在家庭成員規模的微觀決策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可能纔是正途。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