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音樂圈 > 鮑勃

鮑勃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在歷經了一年多歌迷的熱切期盼之後,今晚,被音樂圈和大小文藝青年期待許多年的鮑勃·迪倫北京演唱會終於要在工人體育館登場了。

鮑勃

鮑勃-迪倫

 鮑勃·迪倫Bob Dylan

生日:1941年5月24日 星座 :雙子

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

身份: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唱作人,民謠歌手,音樂家,詩人。

代表:《答案在風中飄蕩》《像一塊滾石》《暴雨將至》《敲響天堂之門》《重訪61號公路》

嘉獎:1988年入選搖滾名人堂,200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2008年4月7日獲得美國第92屆普利策獎。

今晚,被音樂圈和大小文藝青年期待許多年的鮑勃·迪倫北京演唱會終於要在工人體育館登場了。對於前去觀演的絕大多數人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場普通的小長假後“壓軸娛樂”,當然更不是什麼K歌大合唱之夜,大家一本正經的態度足以用“朝聖”二字概括。儘管無法預期所“朝拜”的那個流行文化聖人將會戴着怎樣的面具去演唱,即便是擁躉未必真正明白其面具背後的多重身份。

鮑勃 第2張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洞悉其神祕的軌跡,哪怕是迪倫的鐵桿歌迷,抑或是擁有無數張他的正式專輯以及Bootleg的人,也沒有人敢說自己懂得了謎樣的他。這種“不明白”除了因爲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具有豐富的人生體驗以及他天生低調的性格 以外,還因爲他在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年代就已經被賦予了許多個縱橫交錯的標籤。他是搖滾歌手,他是和平鬥士,他是詩人,他是“垮掉的一代”代言人……就像每個人心裏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我們也可以說,每一個聽過鮑勃·迪倫聲音和故事的人,都完全可以拼湊出一個屬於自己的鮑勃·迪倫。

關於他的故事和歌詞,你無需真的懂,因爲那個時代的故事從來都沒有明確的答案。關於今晚的演唱會,無論是“到此一遊”還是“多年圓夢”,你只需坐在現場,從他不復當年的歌聲裏擷取到一點屬於自己的感性認知,錄一張屬於你自己的Bootleg,已足以算是經過了寶貴的時光通道,彌補上一點“身不在此”的遺憾了。如果你還準備爲自己的“朝聖”做些什麼,不妨去做足功課,在//參考一下鮑勃·迪倫過去十多年的現場曲目單,讓這個即興的老歌手在轉換調門的時候,不至於和現場其他人一樣猝不及防。總之,他不在那兒,他在這兒,北京。沒錯,鮑勃·迪倫,他來了。

鮑勃 第3張

1 他來了

演出是怎麼成行的?

滾石樂隊、林肯公園和殺手樂隊的北京之行都因爲種種原因而宣佈告吹,這讓鮑勃·迪倫的開唱在衆人眼裏從開始就是一個讓人半信半疑的傳言。前年,音樂圈裏瘋傳迪倫要在臺北和京滬開唱,後來被證實是個泡影。上海樂評人孫孟晉曾撰寫博客稱是因爲臺灣某演出公司要的“轉手費太高”而未能成行,這使得迪倫的中國之行曾經一度被認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3月3日,北京歌華萊恩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微博宣佈,70歲的鮑勃·迪倫將於4月6日、8日分別在北京、上海舉辦中國演唱會,消息瞬間被轉發了上萬次。歌華公司總經理魏明表示,迪倫的演出從未在報批上出現任何問題,而和迪倫經紀公司的接觸也並沒有通過香港和臺灣的公司,整場演出都是歌華萊恩利用自己的海外資源促成。

消息一經發布,在媒體圈和搖滾樂圈都掀起了軒然大波,第一時間訂票的歌迷有不少,各家媒體也都認爲迪倫的北京行是個“繞不開的選題”,上海一家報紙甚至把另一位鄉村歌王威利·尼爾森的照片配以迪倫來華演出的稿子刊發,證明了國人對這位標誌性的人物欠缺瞭解但又不得不作爲議題去討論的尷尬。

鮑勃 第4張

2 他看到了

 偶像是怎樣煉成的?

鮑勃·迪倫究竟是誰?所有的說法都把他捧上一個“里程碑”的高位,究竟該如何在他看似晦澀的歌詞中觸及他可被理解的實質?

要了解迪倫,首先必須沉下心思讓自己回到50年前的美國。對於當時的美國年輕人來說,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去享受父輩夢想中的“美國夢”,但豐富的物質生活卻帶來了精神的空虛,不少中產階級的年輕一代把目光投向了政治領域,積極參與反戰、民權、女權、環境保護等社會活動。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反社會、古巴革命、民權運動和歐洲左派思潮影響下誕生的“垮掉的一代”的基礎上,形成了新一代的思潮。

這個時代背景也影響了當時的音樂創作者們,他們以紐約的格林威治村爲平臺,寫了大量針貶時事並且充滿火藥味的“抗議歌曲”,讓流行音樂的娛樂功能,讓位於文學功能。鮑勃·迪倫開始以翻唱老民歌和布魯斯起家,後來以領導者的語氣告訴聽衆“時代變了,未來屬於我們年輕人”。對於迪倫本人和他忠實的歌迷來說,領袖、鬥士等“代言人”的身份只是他不斷剝離的身份而已,他對自己的真正定位是“60年代的行吟詩人和一個從逝去時代過來的詞語匠人”之類去社會化的身份。

鮑勃 第5張

3 他征服了

 瞭望臺是怎樣築成的?

被歌迷們最津津樂道的故事是他徹底對抗議民謠的背叛。出現在1965年新港民謠音樂節現場的迪倫,雖然依然還是在脖子上套了口琴架,保持着許多傳統美國民歌手的演出特色,但在他的身旁,卻出現了一支由吉他、貝斯和鼓組成的搖滾樂隊。當一曲暴烈的《Maggie’s Farm》結束後,現場歌迷發出了經久不息的噓聲。即使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歌迷們都難以忘記迪倫的離經叛道,以及對傳統民謠精神的背叛,爲他取了個“猶大”的綽號。

從民謠到背叛民謠的搖滾樂,再到藉助毒品的力量瘋狂巡演。1966年,迪倫在伍德斯托克附近出了一場差點要了他的命的車禍,此後的他又一次背叛了之前的自己,他結婚生子,讓自己迴歸家庭並貼近神性,一頭扎進內心世界。同時他的音樂再次迴歸鄉謠和情歌,火紅的60年代在他後來的音樂裏,不過是一場沒做完的夢。年近七旬,迪倫又一次開始了他的巡演之路。當然你不可能從一場演唱會上窺視到一個人豐富的一生,甚至抱着“補課”的心態去看一個老人的吟唱也似乎有些太上綱上線,或許最好的對於他的觀看方式,就是隻是把他當作一個吟遊詩人,聽他哼唱那些在歲月裏模糊的字句,而他的人生有多麼重或是多麼輕,答案依然在空中飄。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