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我們知道精神和心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許多人對這兩者的認知是不一樣的,而精神是指人腦的產物,心理則是對客觀世界的積極反應。下面介紹精神和心理的區別!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1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意思是不同的,側重點也不同的。心理是腦對客觀世界的積極反應,形態感知,知覺,表象,記憶,思維,情感,意志都屬於心理過程,泛指人的意識思想,情感的表現。精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的活動,包括宗旨,側重點不同。

心理是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精神是指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即人腦的產物。在哲學上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人腦產生的觀念,思想上的成果。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
  

心理疾病不是精神病

雖然看心理醫生在國外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國內,仍有很多人對心理疾病存有偏見,不願承認自己或親人有心理疾病,甚至認爲看心理醫生意味着是自己不正常或者有精神病,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

因此,很多人寧願飽受精神心理上的痛苦折磨,以致於夜不能寐,甚至影響到正常工作生活,也不願就診。這種對心理疾病的“病恥感”,其實是源於人們對心理問題的認知不足所造成的',面對“病恥感”應理性看待。

那麼,什麼是心理疾病?什麼是精神病?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心理疾病是由於內、外致病因素作用於人而造成腦功能障礙,從而破壞了人腦功能的完整性和個體與外部環境的統一性所致。

而精神病的基本症狀是精神活動紊亂,導致認識、情感、意志、行爲等方面的異常,以致不能維持正常精神生活,甚至作出危害自身和社會集體的行爲。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 第2張
  

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區別

心理障礙幾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戀、落榜、人際關係衝突造成的情緒波動、失調,一段時間內不良心境造成的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爲異常、性格偏離等等,這些由於現實問題所引起的情緒障礙,成爲心理障礙。

此外,心理諮詢也適用於神經症,包括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經衰弱以及人格問題等,還適用於心理生理障礙(即心身疾病)、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礙、兒童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各種智力發育異常等。

精神病指的是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認識、情感、行爲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的總稱。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遺傳、個性特徵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性環境因素等。

許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哭笑無常、自言自語、行爲怪異、意志減退,絕大多數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尋求醫生的幫助。

常見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執性精神病及各種器質性病變伴發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屬應和精神科醫生積極配合,及早到醫院治療。

還有不少人總愛用嘲笑的口吻說別人:“你有神經病”。其實,神經病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的器質性病變,這些病變往往有明顯疼痛、麻木、感覺喪失、癱瘓等症狀或/和神經系統定位的體徵,並可以通過醫療儀器如腦CT、MRI等找到病變的位置。

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有:腦炎、腦膜炎、腦囊蟲症、腦出血、腦梗塞、癲癇、腦腫瘤、重症肌無力等。患者應去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尋求診治。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 第3張
  

心理疾病≠精神病!常見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心理問題=精神病

人們認爲心理問題就等同於精神病。比如很多人擔心自己出現焦慮、抑鬱情緒會發展成爲精神分裂症,這是典型的認知誤區,心理問題和精神病是截然不同的。

心理問題如同“心理感冒”一般常見,是人的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現象,比如情緒波動、對婚戀情感的困擾、未來職業規劃的迷茫等等,這些心理問題都與現實有關,且保存完整自知力;

精神分裂症或會出現明顯的抑鬱等情緒問題,其大部分多與荒謬的妄想密切相關,而且患者自知力是明顯欠缺的。

誤區二:不接納負面情緒

中國人的文化習慣,已經把心理問題與個人的精神素質聯繫起來,認爲不開心就是想不開,甚至貼上“承受能力差”、“意志薄弱”等精神素質的標籤。

事實上,人的成長路上都可能遇到各種問題,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比如失戀、落榜等挫敗感,這是非常正常的情緒反應,對這些問題如能採取適當的方法予以解決,個體就能更順利的發展,若不能及時加以正確處理,則會產生持續的不良影響,甚至導致心理障礙。

誤區三:拒絕心理諮詢

有些患者有一種極端的認識,就是認爲心理諮詢沒有多大用處,無非是講講道理,做做思想工作,因而忽視或者未意識到心理問題是需要治療的。

事實上,心理諮詢與治療作爲醫學中的一門學科,有着嚴謹的理論基礎和診療程序,它與思想工作有着本質區別,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說服對方服從、遵循社會規範、道德標準及集體意志;

而心理諮詢則是運用專門的心理學理論和技巧找到心理問題的癥結,予以諮詢與治療,治療師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而不是對來訪者進行批評教育。

求助者只要瞭解心理問題的普遍性,正確看待心理諮詢,就可以打消顧慮,克服病恥感。要知道,一個人能夠積極主動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諮詢,這不僅不代表脆弱,相反,意味着他在積極面對問題,是勇敢而有力解決問題的開始。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 第4張
  

對精神心理疾病的幾大誤解

1、患了精神心理疾病一生都得受此疾病的折磨

專家解釋:精神心理疾病可以症狀完全消失並恢復社會功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精神心理疾病可在半年到數年不等的時間內康復。關鍵在於早期發現,並堅持治療。

2、得了精神心理疾病的人都是“瘋子”、“傻子”

專家解釋:精神心理疾病是每個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它就像感冒,只是一種普通的疾病。我們沒理由歧視精神心理患者,也不必爲有心理疾病而自感羞愧。精神心理疾病並不是心胸狹窄、意志薄弱者的專利,只是機率不同。

3、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藥物副作用很多,吃藥是自找罪受

專家解釋:很多患者害怕服藥,怕藥物的副作用給自己帶來痛苦,怕藥物依賴,從不肯吃藥或一好轉就停藥,造成治療不規範,病程遷延不愈。

其實現在很多新型的藥物副作用很少很輕微,成癮性低,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規服用,不但不會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還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2

心理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應,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

精神是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即人腦的產物,在哲學上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人腦產生的觀念、思想上的成果。

簡單的說心理是一系列的動作是我們對外界事物的感知認識消失這一過程,精神是我們思想上的結果也可以籠統的概括爲一系列的動作過程,但沒有心理那麼嚴謹。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 第5張
  

心理問題不等於精神疾病,區別在哪?

最重要的區別就是有心理問題的患者,能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而精神病患者,沒有自制力,不知道自己有病。

從發病因素上,心理問題多爲後天生活環境導致,精神病致病因素主要爲先天遺傳、個性特徵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性環境因素等。

醫學上鑑定兩者標準爲:

第一、是否出現了幻覺(如幻聽、幻視等)或妄想;

第二、自我認知是否出現問題,能否或是否願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療;

第三、情感與認知是否倒錯混亂,知、情、意是否是統一,社會功能是否受到嚴重損害(即行爲情緒是否已經嚴重脫離理智控制)。

不過,應該注意的是,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治療很有可能發展爲精神病。

應該怎麼治療呢?

心理問題幾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戀、落榜、人際關係衝突造成的.情緒波動、失調,一段時間內不良心境造成的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爲異常、性格偏離等等,這些由於現實問題所引起的情緒障礙,成爲心理障礙。

像這些問題大多數人往往自我調節或求助父母、親朋、老師等幫助來調節,假如通過這些調節方法仍無效果時,就需要找心理諮詢醫生尋求幫助。

精神病的治療主要採取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應該去專業的精神科就診,輔助心理諮詢療法。

心理疾病是精神疾病嗎

心理疾病不是精神疾病。兩種疾病在發病期,可能會有相同的症狀,但兩種疾病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不管出現哪種疾病,都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1、心理疾病:

又稱作爲心理障礙,當患者受到外部影響或自身原因,會表現出情緒低落、過分擔憂等症狀,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引發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需採取心理治療,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心理輔導,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消除心理症狀。

一般採用行爲治療或支持性心理治療。在日常生活當中,還要注重調節自身的心理狀態,保持樂觀輕鬆的心情,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養成規律作息;

精神和心理的區別 第6張
  

2、精神疾病:

又稱作精神障礙,大腦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自身的知覺、思維、認知等發生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

精神疾病患者經常表現出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行爲及記憶障礙。精神疾病一般採取心理、藥物、物理等治療方法,心理治療是在專業的心理醫生疏導下,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藥物治療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片、利培酮片等。

當患者精神疾病較爲嚴重時,可採取物理治療方法,包括電抽搐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迷走神經刺激治療、深部腦刺激治療等。

因此,心理疾病不是精神疾病,兩者不能混淆,但當自身健康情況出現問題時,都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具體病因,遵醫囑進行治療。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