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祠堂是在歷史上順應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因爲我們中國自古有尊宗敬祖的優良傳統,而祠堂裏面傳承的文化非常重要的,下面是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1

祠堂的由來

祠堂起源於氏族社會逐步解體之後,是由同一個祖先所生、自成系統的血緣親屬集團與地緣組織統一而成的宗族組織,在居室外獨立建造的祭祖、尊賢、求神的場所。漢代正式出現祠堂的名稱。

宗族通過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來體現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則,顯示宗族至尊的族權。祠堂也就成爲宗族祭祀的聖地,它象徵着宗族的團結。當然,也有些人通常把祠堂簡單理解爲死去祖先的家,神靈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陰靈的場所。

祠堂的主要功能

祠堂既然是祖宗神靈聚居的地方,供設着祖先的神主,那麼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祠堂的另一種重要功能是珍藏宗譜、纂修宗譜。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

祠堂還是討論族中事務的會場,也是教書育才之地,亦是家庭法庭,每當風俗年節或族內重大的喜慶活動,祠堂又是全族歡慶或娛樂的場所.

祠堂的文化意義

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權力和經濟文化的象徵和標誌。它在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中,國家統治集團起着核心作用,宗族地域集團及家族血緣組織也起到了一定的歷史作用。

它們在對封建法制的輔助和補充,維護封建統治的穩定起着重要作用,也長期起到所謂治國安邦的社會作用,所以它仍然是歷代統治者確認的保障的一種輔助統治。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2

祠堂的主要功能

(一)祠堂既然是祖宗神靈聚居的地方,供設着祖先的神主,那麼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會,齊集桐堂,由族長或宗子主持,作禮設祭。清明掃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後分別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掃。

(二)祠堂的另一種重要功能是珍藏宗譜、纂修宗譜。宗譜是一種通過記傳、論志、圖表等形式,將宗族的血緣親疏、輩分、家規、家法等情況和譜系等記載下來,以爲本姓宗親們掌握、遵照的特殊史籍。

(三)祠堂的助學育才功能。祠堂裏.在族人所捐贈的公田中,有助學的作用.專門用作對本族子弟助學、獎學或開設義學、義塾之用,通過讀書走上仕途,也是光耀門庭、榮宗耀祖,提高整個家族聲望的大喜事。

(四)祠堂又是宣講學教禮法的課堂。祠堂在祭祀儀式開始之前,專人向族衆進行“讀譜”,講述祖宗艱難創業的歷史,定時讀家法族規,宣講勸戒訓勉之辭和先賢語錄。

(五)祠堂還是討論族中事務的會場。族中遇訂重大興革事宜,關係全族之厲害者,如推選族長、興建柯堂、維修家變、購置大片族產、同鄰族打官司等等,都由族長召集全體成年人在祠堂開會討論。

(六)祠堂又是家族的法庭,如果說家法族規是家族的法律。那麼家法也是封建國法的補充。族長就是家族法官,可以在祠堂執行家族的法律。在柯堂裏判族中違反家法或族長認定違反家法的民刑案件,從公處分懲治。

(七)其他,祠堂裏每當風俗年節或族內重大的喜慶活動,祠堂又是全族歡慶或娛樂的場所.大一些的祠堂,通常有戲臺建築.好戲連臺,既是唱給先祖們聽的,更是演給宗族內男女老少們看的。

農忙收穫季節,大大小小的祠堂,都成了豐收的庫房或臨時堆棧。還有在戰亂或應急突然事件時,祠堂裏也就成了本族應急指揮的中心。

由此可見,襉堂是一個地域裏家族的活動中心.通過捌堂祭祖和封建宗法等其他活動,用血緣關係作紐帶,把族衆牢固地扭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嚴密的家族組織。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 第2張

一、教化意義:

祠堂,以宗族血緣爲基礎,建構的目的是通過對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強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興旺發達,通過祠堂之築、堂號堂聯、儀式活動、配以宗譜家譜的修訂和族規民約的制定嚴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脈源流關係,

達到明彝倫、序昭穆、正名份、辯尊卑的目的,向後人宣傳了以孝悌忠信爲核心的倫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對父母、子孫對祖先的孝道。這樣家族的兒童成員從幼年起,長幼之序,孝悌之禮等禮儀就在其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 爲後人樹立起效法的楷模,以激勵後人奮發努力,耀祖光宗。

(二)規範意義:

指祠堂文化對族衆中每個成員的行爲方式所起的約束作用。其作用在於根據特定條件,將某種方式予以肯定和強化,使之成爲一種羣體或標準模式,從而使社會生活有規則地進行。

有祖先對子孫的審視,族長在這裏代祖宗立言,對犯錯子孫進行懲罰,同時也對其他子孫有警示告誡的作用。祠堂是傳統倫理道德的載體,對社會越軌行爲起控制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祠堂是一種“規訓和懲罰”的空間。

(三)維繫親情意義:

指祠堂文化起着統一族衆的行爲與思想的作用,使社會生活保持穩定,使族衆羣體內所有成員保持向心力與凝聚力。 祠堂就這樣把不同地域的有血緣的族衆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祠堂祭祖有季祭、節祭、生辰忌日祭等。一般來說,無論巨族或寒族,對祠祭都十分鄭重。

如精心安排日期,定有莊嚴司祭儀式,一般要讀族譜,使族衆瞭解家族的光榮歷史,講述先祖的“光輝業績”,以勵族人;還要宣讀族規、家訓,以教育族衆;參加祭祀的人要思念祖宗遺訓及其遺範,以教育自己下一代,祭畢,族人間還要行禮,後輩向前輩行禮。

可見,祠堂祭祀是一個精神聯繫的韌帶。通過祠堂祭祖活動,加強了血緣關係,聯繫了族屬感情,強化了家族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把祠堂文化建設作爲引領家文化的發展重要內容,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補充,祠堂文化也被賦於了新的'內涵。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3

古代的祠堂,既是紀念列祖列宗的紀念館和家族歷史博物館,也是社會治安和民事糾紛的調節機構、家族扶危濟困的慈善機構。

“崇宗祀祖,敦睦族誼”,這是祠堂作爲紀念列祖列宗的紀念館和家族歷史博物館承載的重要功能。祠堂,在以血緣爲座標的宗族關係中,是尊祖敬宗的聯結點,是確立宗族源脈、守護子孫的根本,從精神上團聚了宗族。祠堂和族譜一起用以尊祖敬宗,增強血緣聯繫,維繫着家族制度。透過承載着鄉土文化的祠堂,我們往往能夠辨識出地方習俗、社會紐帶、個人感情等原生接續的元素。

“教訓子孫,各安生理”,這是祠堂作爲社會治安和民事糾紛調節機構發揮的重要作用。明太祖“聖諭六言”有云:“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做非爲。”祠堂作爲本族的禮儀實踐空間,是處理家庭內部事務、樹優立榜、賞勤罰懶、化解糾紛、處理矛盾的地方。

祠堂承載着“上奠祖先之靈,下規後嗣之則”的重要功能,是族人的道德法庭。違反族規之人在祠堂接受教育、受到處罰,死不悔改者甚至會被驅逐。

“互助族裏,扶危濟困”,這是祠堂作爲家族經濟互助的慈善機構承擔的重要角色。“祠堂者,敬宗也;義田者,收族也。”義田、族田作爲公產,爲祠堂提供了獨立的經濟來源。清道光《增城縣誌》記載:“祭田所入,蒸嘗之外,子孫應試者給其斧資,餘則販兇飢,恤孤寡。”無論讀書應舉、還是外出就賈、抑或經營田土,宗族組織往往都是族人奮鬥背後的精神支撐和經濟後盾。

傳統社會的祠堂有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和不合時宜的落後成分,如規定婦女和兒童不得入內等。但總的來說,隨着祠堂功能的變遷,祠堂以及祠堂文化在現代文明建設中仍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在家風培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洪流中,祠堂文化依然以其獨特的存在演繹着現代文明。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現實意義 第3張

就實踐而言,祠堂文化支持良好家風的培育。家有家的記憶,族有族的傳承,祠堂是祭祖的場所,是找尋併發揚華夏先民的優良傳統、質樸品德的場所,是遊子們回家尋根訪祖和釋放鄉愁的場所。族人在春節、清明、冬至等傳統節日或平日休憩之餘來祠堂祭祖,在重溫家訓、祈求和順、傳承良好家風家訓的同時,也在近距離觸摸歷史肌理、感受歷史心跳。

人們的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被這種天然的親近感薰陶,時代新風尚由此激盪並生髮,正能量由此凝聚,而激活這些文化基因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家風,連着民風,連着黨風,連着國風,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千千萬萬個家庭就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小祠堂裏有着大文化,老樹發新芽,祠堂不應是舊物,而是歷史傳統賦予我們的文化信條。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下,能否將祠堂變成農村基層的文化宣傳陣地,變成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場所,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據媒體報道,現今有些地區的祠堂設立了諸如理事會、監事會、老人會等民間管理機構,爲拓寬文化內涵、調解鄰里糾紛、灌輸新鮮血液、宣傳思想道德和科普知識作出了積極貢獻。有些地區的祠堂變身爲農村文化室、老人之家、農家書屋等,祠堂文化以其獨特的“以德育人”功能融入並滋養着現代文明。

我們應充分重視祠堂這個文化空間,發揮祠堂文化“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時代道德風尚,讓祠堂成爲鄉村的文化禮堂,成爲傳播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陣地。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