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東莞點燈儀式

東莞點燈儀式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莞點燈儀式,在現實生活中,張燈結綵裏面的燈說的就是點燈籠了,掛燈籠大家都會覺得是非常喜慶的一件事情,這也是一種傳統習俗了,下面就爲大家下東莞點燈儀式。

東莞點燈儀式1

點燈”是橋頭人過年風俗中一項重要的活動,按照約定俗成的風俗,凡在去年出生的男丁,照例要在今年春節期間熱熱鬧鬧地舉辦“點燈”儀式。從年初三開始,父親就忙着來到橋頭老街採購“點燈”用品,因此一大早橋頭老街就熱鬧非凡。

按照風俗,一般都是父親爲孩子置辦“點燈”用品,一大早,記者在橋頭老街看到,賣點燈用品的店鋪生意非常火爆,到處都圍滿了男客人。今天早上七點半左右,來自惠州市瀝林鎮就有十幾名父親結隊過來橋頭鎮買“燈公”。

惠州市民:“我們那邊的村例,一直在橋頭這邊買,凡是生了男丁就添丁,就過來買這些泥公仔,買回去然後派給那些村民。”

東莞點燈儀式

據店主介紹,每年年初三,橋頭本地及博羅、惠陽鄰近橋頭的農村的村民來橋頭老街買“燈公”已成俗例。從昨晚半夜兩點左右開始,來橋頭老街買燈公的客人就絡繹不絕,每年年初三都可以看到這一歡騰喜慶的景象。去年添男丁的父親都會浩浩蕩蕩提着一對鬥谷籃結隊而來,沿路談笑風生,鞭炮齊鳴,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店主:“我兩點鐘在這裏,一點半就有人在這裏等排隊啦,惠陽,東莞,博羅三縣都有人來這裏買。橋頭的人多數三兩家來買,博羅惠陽那邊就成羣結隊。”

據介紹,橋頭“點燈”習俗,就是誰家喜添新丁,來年正月便要舉行“點燈”儀式,大擺筵席,宴請宗親兄弟飲燈酒,“點燈”的日子按姓氏不同而不同,年初一到年初九不等,以這種風俗形式分享添丁之福,對新生男丁的美好祝願。“點燈”儀式一定要有意頭好的用品,如燈籠、燈公、禾碌燈、燈盞,香芹、蔥和大桔等。

惠州市民:“泥公仔也叫燈,買燈代表男人啦,我們都是歷史遺留都要這樣了,添一個男丁都要買這些燈回去點燈,過了正月十五都要送給別人,今年我添丁明年你又添丁,大家添丁,所以有這樣的傳統這樣的風俗,我們那條村就好快繁育了幾千人。”

東莞點燈儀式2

只要家裏添了一名男孩,下一年的春節,就會參加村裏的“點燈”儀式~ 廣東話中“添丁”和“點燈”諧音,寓意“添丁發財”,不知道除了東莞,還有哪些地方也保留着類似的傳統習俗呢?

流程大概是爸爸到村裏祠堂挑回來一個大燈籠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茶山泥公仔,年初八正式點亮掛在家門口,元宵節再把燈撤下~每年村裏有多少個男寶寶出生,祠堂也會掛上同數量的燈籠~

雖然點燈儀式繁瑣(點完我就忘了),但不得不說,也是充滿了長輩們美好祝願的'儀式。我們常說對傳統文化需要批判繼承,如果哪天,生女兒也能有同樣的慶祝儀式,會有更多年輕爸爸媽媽願意去參與其中~

東莞點燈儀式 第2張

點燈習俗始於明代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喜歡掛燈籠以慶祝家裏的大小喜事——婚慶時掛燈,壽誕時掛燈,喬遷時掛燈,燈籠似乎總是與喜慶相聯繫,那閃爍不定的點點燈光中蘊含的是悠久的歷史文化。

在佛子凹,每逢新春佳節,村民也會掛花燈來慶祝他們的喜事。“燈”與“丁”同音,村民所掛的是“繼後香燈”的“燈”,是村內慶賀弄璋之喜的一種燈,他們把這一禮俗稱之爲“點燈”。新丁只有通過了點燈儀式,才能被載入族譜,成爲家族的正式成員。因此,“點燈”被視爲是家族添丁的慶祝儀式,也是入族入譜一種重要儀式。

佛子凹的點燈習俗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明朝中期。在農耕時代,男丁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尤爲重要,男丁的數量決定了農耕家庭勞動力的大小,因此,添丁是一大喜事,弄璋之喜必定要以隆重的形式來慶祝。點燈這一祈求人丁興旺的祝賀儀式隨着家族的發展,代代相傳,流傳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東莞點燈儀式3

湛江正月點燈習俗介紹

在湛江龍頭鎮,在正月裏點燈是一個擁有500多年曆史傳承的習俗。

“點燈”就是擡着村裏的神相到家裏來祭拜,祭拜儀式上會有道士穿着道袍、帶道冠,雙手俸“朝講”,在神像面前背涌道文做“法事”。每年春節期間各村莊因各自的“村俗”不同而自定不同的“點燈”吉日。

“點燈”在湛江有些地方是隻有生的是男孩纔可以點,村裏每年第一個出生的男孩稱之“燈頭”,第一盞燈點的就是他的燈,隨“燈頭”後出生的稱爲“燈仔”,“燈仔”們是抽籤來輪點的。每年出生的“燈頭”必須在來年的春節完成“點燈”法事,不可以延期下一年,而“燈仔”則可以。

“點燈”在龍頭鎮當地可是村村有,祭品大略相同,不同的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好過了,有些村民還定製了蛋糕一起祭拜,有步步糕(高)升的寓意!還有些村莊“女丁”也可以點,但要“男燈”點完纔可以點“女燈”,因爲男人是“先生”。

在點完“小燈”後第二天,“燈頭”會得到彩旗開路,鑼鼓喧天、樂器齊鳴、獅子歡送的待遇,將“燈頭”護送到該村的土地廟(又稱境址廟)裏高掛。據說,誰家想來年想喜添男丁的話,就等“燈頭”在土地廟掛好後,去搶花燈底下懸吊的“燈卵”。

元宵節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村裏的大小花燈都會彙集在土地廟前,連同“燈頭”的花燈(俗稱“大肚燈”比“燈仔”的花燈大許多)一起燒燬,這樣就結束了該年的“點燈”會事。

東莞點燈儀式 第3張

元宵的點燈由來

正月十五又被稱爲燈節,寓意就是在這一天街上的花燈衆多,由此也產生了點燈的傳統。元宵節點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另有一說是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

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的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點燈又是情人節

人們提到正月十五印象當中就是可以在街上進行遊玩賞花燈等。同時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

未婚男女藉着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爲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而不是有人膚淺臆想的七夕。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