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非文化物質遺產是什麼意思

非文化物質遺產是什麼意思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6.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簡稱“非遺”,與“物質文化遺產”相對。

非文化物質遺產是什麼意思1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爲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羣體,有時爲個人視爲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在不同的國家,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並不完全相同,因爲每個國家的民族、歷史、文化乃至國情都不甚相同,因此,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分類並非完全一致。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人們往往側重於對於個別少數民族的,特別是瀕臨消亡的、人口基數小的.民族文化的搶救,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

非文化物質遺產是什麼意思
  

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如下:

1、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羣衆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

2、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凡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在普查和保護之列。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羣體,有時爲個人視爲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非文化物質遺產是什麼意思2

起源

最早在1960年因爲埃及政府打算修建阿斯旺大壩,可能會淹沒阿布辛貝神殿,於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了“努比亞行動計劃”,將阿布辛貝神殿等古蹟仔細地分解,然後運到高地,再一塊塊地重組裝起來。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同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起草了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協定。

世界遺產名錄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該委員會是政府間組織,由21個成員國組成,每年召開一次會議,主要決定哪些遺產可以錄入《世界遺產名錄》,並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我國世界文化遺產

截至2018年7月,中國已有53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

第一位爲意大利,擁有54項。其中我國較爲知名的有長城,莫高窟,故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等等,世界上其他知名的文化遺產例如日本古京都歷史古蹟、柬埔寨吳哥窟、希臘雅典衛城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上這些文化遺產都是有形的看得見摸得到的,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無形的。

聯合國非遺的定義

1997年11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才被國際社會所認可。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羣體、團體、有時爲個人所視爲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包含方面

公約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

我國入選世界的名錄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已達41個,也是目前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非文化物質遺產是什麼意思 第2張
  

2001年通過的:崑曲

2003年通過的:古琴藝術

2005年通過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

2009年通過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蒙古族《江格爾》、藏族《格薩爾》、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

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2010年通過的:京劇、中醫鍼灸

2011年通過的:皮影戲

2013年通過的:珠算

2016年通過的:二十四節氣

2018年通過的:藏醫藥浴法

我國非遺的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爲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

(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爲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梅花篆字)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

(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五)傳統體育和遊藝;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國保護體系

國務院在2002年發佈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制定了“國家+省+市+縣”共4級保護體系,並先後於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佈了四批國家級項目名錄,共計10大門類,1372個項目,3154個子項。

非文化物質遺產是什麼意思3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羣衆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連結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保護和利用好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非文化物質遺產是什麼意思 第3張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是國家在21世紀初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文化普查,是掌握全國及各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狀況和了解民情民心的重要手段。普查所得的資料和數據,作爲全面分析國情的重要資料之一,是國家或地區主管機構制定文化政策乃至制定國策的重要依據。

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又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地保護,對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的基礎。因此,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對全國各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進行的普查,無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還是對國情的調查,都具有重要意義。

爲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範化,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並制定“國家 + 省 + 市 + 縣”共4級保護體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關部門貫徹“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先後批准分別於2006年、2008年和2011年、2014年命名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