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心靈成長定律一成爲自己

心靈成長定律一成爲自己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靈成長定律一成爲自己,我們生命根本動力是成爲自己,因此必須爲你的決定負責,如果選擇錯了,你受傷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來詳細看心靈成長定律一成爲自己。

心靈成長定律一成爲自己1

定律一:成爲自己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馬斯洛稱,人有五個層次的心理需要:飲食與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羅傑斯的話來說,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是成爲自己。

什麼是自己,我們又怎樣可以成爲自己?

羅傑斯認爲,所謂自己,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的生命體驗的總和。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那麼我們會感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主動參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麼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或憂傷,我們都會感覺是在做自己。

心靈成長定律一成爲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這一點極爲關鍵。

如果我們感覺不是在做自己,那麼不管別人的意志看似多麼偉大或美好,我們都會感覺很不舒服,並會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這些事情像是自毀或傷害別人,但其實我們不過是在用這些事情來喚醒自己的意志。

譬如,美國明星“小甜甜”布蘭妮·斯皮爾斯,她在演唱事業上獲得了極大成功,但是,這個成功不是她的意志的勝利,而是她媽媽林恩的意志的勝利。從兩三歲開始,媽媽一直帶着她轉戰美國各地,用盡各種辦法爲她謀取演唱的空間。爲此,她沒有了童年,只有13~15歲期間,過了兩年女孩的普通生活,還有了初戀男友。但林恩爲了在女兒身上實現自己的野心,迫使這個男孩離開了布蘭妮。這只是布蘭妮母女關係的一個縮影,其實布蘭妮的媽媽在各個方面都想操控女兒的一切。

按照通常的觀點,布蘭妮的媽媽在教育布蘭妮上是無比成功的,她用非凡的手腕和堅強的意志把女兒塑造成了超級明星。從布蘭妮的角度看,媽媽這樣的塑造似乎也是值得稱道的,畢竟她是在媽媽的推動下獲得了非凡的成功。然而,布蘭妮的內心深處不這麼看。譬如,在精神近乎崩潰的時候,布蘭妮在一家療養中心不斷對別人說:“我是騙子!我是冒牌貨!”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意思就是:你們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謂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媽媽的,她通過我的身體實現了她的夢想。這看似很好,但布蘭妮的意志卻被剝奪了,她遠遠沒有成爲自己,而只是媽媽的“自己”的延伸。

類似的例子還是邁克爾·傑克遜,他的名聲、才華和影響力都勝過布蘭妮。但是,他開始的成就也是父親粗暴的塑造方式的結果。並且,和布蘭妮一樣,他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對記者說,他的童年被剝奪了,這是令他最耿耿於懷的事情。

後來,傑克遜成爲戀童癖。這一點都不難於理解,他迷戀小男孩,是因爲他自己不曾做過真正的小男孩。他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經逝去的童年似的。

在爸爸的粗暴的意志控制下,傑克遜失去了童年。但他自己的意志渴望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於是,他迷戀男童。只是,當他把他的渴望強加在那些被他迷戀的小男孩身上時,他也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們身上,他是在剝奪這些小男孩的做自己的機會。

破碎一:我們被選擇,被決定

人本主義心理學將自我實現視爲最高價值。相應的,存在主義哲學也將“選擇”視爲最主要的命題。

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存在與選擇的關係就是,你選擇,你才存在過。如果你總是被選擇,那麼你就是不曾活過。

但問題是,太多的人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甚至,一個哲學家稱,一個生命的過程,就是不斷與別人的個人意志做較量的過程。別人會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自己,自己同樣也會這樣做。

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名堂,最簡單的說法是,我這樣做,是爲了你好。

對此,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稱,一旦你將對方視爲實現你的目標的對象和工具。那麼,不管你的目標看似多麼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著名的寓言小說《盔甲騎士》中,騎士對導師梅林說,他愛妻子和兒子,但梅林反問他:“你有沒有把需要當作愛。”騎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愛”妻子和兒子,不管妻子和兒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愛”他們。其實,妻子和兒子只是騎士的愛的對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說,騎士只是想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妻子和兒子身上罷了。難怪,妻子和兒子都對他的愛沒什麼反應,因爲這種愛其實是傷害。

不過,自己爲自己的人生做決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這聽上去很動聽,有一些偉大的味道。然而,這樣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須爲你的決定負責,如果選擇錯了,你受傷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很多人懼怕這一點,於是寧願放棄自己的意志,寧願被別人決定。

由此,他們自己阻斷了自我實現之路。

心靈成長定律一成爲自己2

親子關係是一門累世的功課,學習讓孩子獨立,信任孩子,與孩子一同成長,是現代父母一項身心靈的健康作業。

人生有幾個大學習,一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這是我們來到人間的第一個功課。慢慢長大之後,我們開始學習跟親密伴侶相處,第三階段就是與我們的孩子相處。這三種功課是所有人的必修功課。

孩子與你是累世的因緣

會來當你孩子的人,可能是透過與你的親子關係來解決累世的糾纏。累世糾纏有好有壞,假設你有兩個或三個小孩,其中有一個小孩跟你的累世因緣比較助緣,你會發現這小孩很貼心,很多事情他都能夠帶領你,他脾氣比你好,他比你懂事,甚至可能是你的恩人,你的良師益友。你跟這一類的孩子,在過去累世的關係中基本上是彼此互助合作而成長的。

你也會發現有些小孩特別會找你麻煩,你這輩子都在爲他煩惱,即使走到生命盡頭都還放不下,以前佛教稱這叫做逆掙上緣,雖然他帶給你煩惱跟痛苦,可是在你心靈的某一個角落,你會覺得其實跟這個孩子最親,因爲他是你這輩子最艱苦的功課與挑戰。這孩子之所以特別容易激怒你或特別讓你操心,可能因爲你們過去的關係是互相的報復或仇恨,但這一輩子你們結爲親子,你當父母,他當小孩,就是要在家庭的架構裏,解決過去彼此的怨恨跟不滿,所以你對這樣的孩子會有兩個力量,你很愛他很想幫助他,可是又很擔心、很氣他,你這輩子心靈要成長,可能就必須先搞好跟他的關係。

心靈成長定律一成爲自己 第2張

我一直都講家庭是最紮實的道場,你有辦法跟自己的父母關係搞好,你有辦法跟自己的先生、太太親密關係搞好,你有辦法把跟孩子的關係搞好,基本上你就開悟了;不但開悟,其實也就離開輪迴,因爲這三個關係能夠搞好,你會開始慢慢把你的愛傳達出去,傳到周遭的鄰人、朋友身上。

藉由當父母來學習當父母

我們最大的挑戰都是在親人之間,有些孩子「不想念書」,因爲他覺得是在爲父母唸書,有些父母常讓孩子覺得他是在爲大人的價值觀負責,臺灣的父母-尤其大概四、五年級這一代,童年都比較辛苦,所以會想把最好的教育環境、最多的學習機會給孩子,可是給孩子這麼多東西,到底是他想要的,還是父母想要的?父母認爲孩子應該有所感謝,其實他可能只是無奈地接受。

許多父母教育孩子,往往過度保護、過度干涉、過度期望,這對孩子的身心都很不健康。我們這一代的父母正在學習怎麼樣作一個「最健康」的父母,其實所有的人都是在過程當中,不只孩子要學習,父母也在學習,而且父母的學習沒有比孩子的學習還少,我們都是在藉由當父母來學習怎麼樣當父母。

從身心靈的角度來看,好父母的第一要務是把孩子當作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你生下來的孩子並不屬於你,他是藉由這輩子與你成就一個親子關係而來互相學習的,他是投胎來跟你成就一段親子關係以完成靈魂上的'一種成長跟彼此情感的交流。你一定要用一個很寬闊的身心靈的觀點來看這件事:你的孩子是人類的一個孩子,你的孩子是大生命宇宙本身新誕生出來的生命。你的孩子有自己所有轉世的歷程,有自己過去生命的旅程的一個個體,他是因爲跟你有一種共同心靈上的契約而加入這個家庭,是彼此成長,彼此學習,還有互相包容跟愛的一個功課。

孩子其實是古老的靈魂

不要以爲你的孩子是張白紙,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很快就知道怎麼和你應對,他永遠知道怎麼和你應對,你永遠不知道怎麼對付他。每代人類的子女是承先啓後,事實上在孩子的心靈深處,他是比父母還要古老的靈魂,他比父母還要有更豐富輪迴轉世的經驗,所以他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比父母還強。

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代社會愈來愈複雜,信息愈來愈多,如果是我們出生在這個年代,你會應付不了。可是現在的小孩子相對上來講,他是所謂的老靈魂,他們在地球上已經走過很多的歲月,很多的輪迴,經驗都比我們豐富。藉由出生當我們的小孩,他承接了我們給他的俗事經驗。

讓孩子懂得爲自己負責

孩子是來陪父母一同心靈成長。從身心靈的觀點來講,孩子其實不是父母的,他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獨特的人生觀,有他自己所有轉世的歷程,還有他內在生命的智慧。如果我們在跟孩子的相處上面沒有看到這一點,就會不斷爆發衝突。因爲在整個身心靈的觀念裏面,當每個靈魂要來投胎時,他大致已經對他想生存的這個年代、環境等作了調查,所有信息都已經儲存在他的潛意識中。所以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面,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叫做信任,因爲你對他的信任將會幫助你的孩子釋放出他自己的心靈能力。

很多中國父母總把孩子留在身邊,捨不得孩子受苦,捨不得孩子受傷,用最大的力量去保護他們。結果你愈干涉孩子選擇他的科系,選擇他的前途,選擇他的伴侶,你就愈是在擾亂他的未來,孩子不是來完成你生命的期待,任何想強勢安排孩子未來的父母,孩子的發展反而不盡理想,當你愈早讓你的孩子明白他必須爲自己負責的時候,你的教育就愈成功。今天如果你教育出來的孩子對自己有安全感,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那麼到世界各地他也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長、去克服難關。

信任他真的做得到

父母要成爲孩子的踏腳石而不是絆腳石,要信任你的孩子。他敢來投胎就表示他有兩把刷子,他敢來當你的小孩子就表示他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也許我們現在還看不出端倪,也許他們現在還好吃懶做,可我常常堅信一句話: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所以你要給予的是機會、關心、愛,還有信任,你給予這些愈多,生命就長得愈好。真正的愛是告訴孩子你會做的很好,而不是不斷的去伸出援手。

你開始讓孩子爲自己的生命做決定,你會發現這個孩子活得很開心,然後因着做決定的時候,他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收集資料,你的孩子絕對跟人家不一樣。因爲這個教育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這是個非常棒的孩子。

一個身心靈真正的親子關係是無條件的關係,父母爲孩子付出,不需要回報,孩子也不必因爲覺得虧欠父母而必須做些什麼來報答。所有的生命都是由宇宙所賜與的,對於我們的孩子,我們愈能展現一種無條件的愛,愈能鼓勵孩子去過他自己快樂的人生,就愈對彼此的成長有幫助!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