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

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我們常說“嬰兒一天一個模樣”,這就代表着嬰兒階段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和特徵。下面爲大家介紹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

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1

嬰兒在出生以後,他的發育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的過程。

一般在出生一個月左右,能向一側轉頭,但不會擡頭。

2到3個月的時候俯臥的時候擡頭45度可以持續片刻,直抱時頭逐漸能豎直。

4到5個月的時候,俯臥時前臂支撐,可以擡起前胸能夠翻身。

6到7個月,能夠獨坐,兩手支撐腋下能直立並有跳躍的動作,玩具在手時可以交換。

8到9個月,會手膝向前爬行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比較細小的物品。

10到11個月,拉着成能手搖晃着走能彎腰拾東西。

一歲的時候能夠獨立走路,會爬上椅子爬上樓梯。會簡單的喊爸爸媽媽等。 這是孩子出生,一歲以內,也就是嬰兒期各個階段的正常發育表現。

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

嬰兒各階段的表現

1、兩個月。寶寶出生時後腦會有一個特別柔軟的地方,是因爲當時的還沒有閉合,兩個月時,寶寶後滷已經閉合。會出現一些新生兒反射。比如將寶寶直立在地面上,腳會有跳的動作。嬰兒慢慢能感覺到周圍的聲音,會發出簡單的咿呀聲音。

2、四個月。嬰兒在四個月後會慢慢減緩體重增加的速度,這時候體重大約爲出生時兩倍。頭部可以在坐着時保持直立狀態。已經會有意識的伸出手去觸摸想要的東西。手部已經能協調抓放的基本動作。開始和人們有交流活動。

3、六個月。六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直立。在餵奶的時候,寶寶已經能抓住自己的奶瓶子。有些寶寶這個時候開始長牙,會有磨牙的需要。這時候嬰兒能感知附近的人,會對陌生人有害怕的狀況。對鏡子有好奇心,能分辨出最親的人是誰。會經常發出聲音。

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2

嬰兒期每個階段的特徵是怎樣的

寶寶從出生那天開始到寶寶一週歲之前即爲嬰兒期。在這個時期我們的寶寶生長還有發育的很快哦。這個時候我們家長一定要注意寶寶的營養需要很高很高,我們一定要適時地跟上寶寶的需要。

寶寶的生長很快,但是寶寶的消化系統沒有生長完善,所以寶寶對大量的食物會出現消化不良,腸道消化功能紊亂。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飲食補充的及時充足,但是不可過多,不要在不適合的時間吃不能吃的東西。

寶寶出生了,離開媽媽肚子的保護,免疫力就會開始下降,而且寶寶自己的棉衣功能還沒有完全長大,所以很容易感染和好、被傳染各種疾病。爸爸媽媽一定在這個時候適合的母乳餵養,適時地添加輔食,還要斷奶。

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 第2張

嬰兒期如何添加輔食

一般來說,4~5個月齡添加食物包括米糊、粥、水果汁、菜汁、蛋黃、魚泥、豆腐及動物血等。到了6~9個月齡就可以添加餅乾、麪條、水果泥、菜泥、全蛋、肝泥和肉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10~12個月齡:添加稠粥、爛飯、麪包、饅頭、碎菜及肉末等食物。

嬰兒期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家長要重視飲食。科學地添加輔食,這樣孩子長大之後纔不會出現挑食的情況。但是添加輔食時注意順序,因爲嬰兒愛吃甜食,若是先添加水果,那麼,嬰兒對於蔬菜也能就不好接受,所以說要先添加蔬菜。

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3

寶寶各年齡階段發育表現

囟門閉合

通常,後囟門在出生3~4個月閉合。而前囟門,大多數孩子在2歲前閉合,少數孩子會在3歲前閉合,如果滿3歲還沒有閉合,就需要去醫院檢查。

具體什麼時候閉合,不同寶寶間存在個體差異,只要在這個範圍內,比別人早一個月晚兩個月都不用着急,也別急着補鈣,缺鈣跟囟門閉合沒關係。

嬰兒每個階段的表現是如何的 第3張

乳牙萌出

不同寶寶第一顆乳牙的萌出時間相差很大,有4個月就開始冒頭的,也有1歲纔開始長的。大部分寶寶會在4~10個月時長出第一顆乳牙。

有的寶媽看別人家寶寶4個月就出牙,就覺得自家10個月出牙的寶寶發育晚了,擔憂焦慮的很。其實完全沒必要,出牙受遺傳等多個因素影響,早晚差異大是正常的。

但如果13個月後,寶寶還沒有長出一顆牙,就真是出牙晚了,需要去醫院進行檢查。

等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後,通常後面的牙齒也會按照下面的順序和時間,一一長出來。

受牙和牙周組織生長狀況的影響,有的寶寶出牙順序會有不同,不過這種情況通常沒什麼影響,寶爸寶媽不用緊張。

其實,與其擔心寶寶的出牙時間和順序,不如多關注寶寶的牙齒清潔,從第一顆牙萌出時就開始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纔是保證寶寶一口小白牙的關鍵。

大運動

類似很多有關寶寶大運動表,估計寶媽寶爸們都見過,但大家肯定不知道它其中的祕密。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大運動時間表只是概括了大多數孩子大運動開始的時間,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用。

9個月30天會站是正常,10個月1天會站就是發育晚了?這樣荒謬的結論相信沒有爸媽會認同。

但是,如果時間間隔拉長一點,鄰居家寶寶10個月會走了,自家寶寶1歲多還不會走,有的家長就該着急了。

實際上,這樣的焦慮跟“差一天就不正常”一樣,毫無必要。

與其糾結寶寶怎麼總比別人慢一點,不如佛系一點。只要寶寶的大運動不超過下面這個時間,就不用擔心。

4個半月還不會扶坐

6個月還不會翻身

8個月還不會獨坐

10個月還不會扶站

18個月還不會行走

說話

遇上說話晚的寶寶,很多人習慣性會說:貴人語遲。

大部分寶寶在13~15月齡時開始能說出一兩個詞,會叫“爸爸”“媽媽”等,至少掌握25個詞。

19~24月齡時能學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比如“想喝奶”“想騎車”“找媽媽”等。

當然,不同寶寶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寶寶晚一點會也是正常的,一般延遲時間在6個月以內,就沒什麼事。

如果寶爸寶媽想早早聽到寶寶叫“爸媽”,可以從這些方面下手。

多和寶寶說話,以當話癆父母爲榮。

爲寶寶創造說話的機會,詢問寶寶的意見,不要太“秒懂”寶寶的需求,讓寶寶不用開口就能滿足需求。

多鼓勵,哪怕寶寶開始說得不清說錯了,也不用太着急糾正,日子還長着呢,以後有時間慢慢改。

如廁訓練

寶寶學會上廁所,意味着寶媽可以離屎尿屁遠那麼一丟丟了,還能省下紙尿褲的錢,簡直不要太高興。

雖然是件高興事,但如廁訓練這事,卻不是早早訓練就能早成功的。

大部分寶寶在1歲半至2歲時,控制膀胱和肛門的能力才趨於成熟,也能夠明確告訴父母大小便的意願。

這時候進行如廁訓練,寶寶的心理和生理準備都比較好。提前進行訓練,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肌肉,就算有心,也是無力。

寶媽再費勁,訓練效果也不一定好。屢屢失敗反倒容易讓家長失望,進而批評寶寶,增加了寶寶的壓力,學起來更慢,形成惡性循環。

上廁所這事這麼簡單,早學會一些又有什麼可驕傲的呢?晚一點也沒什麼需要羞愧的。尊重寶寶的個性差異,比讓寶寶早早學會更重要。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