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

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孩子的健康對於父母來說是很重要的,寶寶是不是健康,不用去看醫生,有些症狀都可以自己看出來,下面分享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及相關資料。

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1

首先,要爲孩子制定合理的家庭生活作息制度,對孩子一天的生活,如飲食、睡眠、遊戲、學習、體育鍛煉等,都要作出合理的安排,使孩子的生活規律化。現在有不少家庭,往往因爲讓孩子無節制地看電視,影響孩子的睡眠、學習以至視力,就是一個常見的違反兒童保健的事例。

第二,要從實際出發,保證孩子有一定的營養。乳嬰兒時期,身體生長髮育最快,半歲時的體重比出生時約增長一倍,滿週歲時就要增長兩倍。如果缺乏一定的營養,就會引起各種身心缺陷和疾患。

幼兒園兒童,小學和中學學生,都是長身體的時期。適當的營養是非常重要的。所謂適當的營養,並不是要求大魚大肉,而是要求多吃一些價廉物美的、新鮮的、具有多種營養成分的主食和副食,如蔬菜、豆製品、蛋類、水果等等。

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

第三,要教育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孩子本來是熱愛遊戲和鍛鍊的。要鼓勵孩子多從事戶外活動,如跑步、做操,打拳等等。不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是不對的。對於孩子的體育鍛煉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也是不好的。

第四,注意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逐步養成各種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要洗手,要經常洗臉、洗澡、剪指甲,要保持周身整潔,要保持室內整潔衛生,少吃零食,不喝生水等等。

第五,要預防疾病。要結合日常生活對孩子講解預防疾病的道理和方法,如怎樣預防感冒,怎樣預防傳染病,怎樣頓防近視等等。

除了身體健康之外,心理健康也同樣重要。如有的孩子挑食、偏食,有的孩子愛哭、愛鬧、愛發脾氣,有的孩子愛過分打扮,有的孩子愛撒嬌,有的孩子性情孤僻,不願和別的孩子玩,有的孩子非常自私,凡事都先想到自己,都想自己佔便宜……等等。

這些心理疾病,不但對孩子的身體有害,對孩子的思想品德的發展也很不利。做父母的,千萬不可輕視這些問題,爲了孩子能有健康的心理狀態,主要的是父母能夠以身作則,同時對孩子的行爲習慣要時時注意加以正確引導。

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2

1、鼓勵法。兒童有一種需要承認、需要鼓勵的心理,他們喜歡成功,喜歡得到大人的認同和讚揚。因此,家長就要經常鼓勵孩子,孩子通過不斷地被鼓勵和讚揚,自身的行爲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產生心理昇華。

2、反問法。語言是溝通兒童心靈的工具,因此,家長和孩子談時要試探、發問、反問,這樣纔有利於提高兒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斷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3、出難題法。給孩子出點難題,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困難,並要讓其自己解決,只有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經受失敗和挫折,才能產生經驗和教訓。

4、講故事法。兒童都愛聽故事,家長應該抽出時間給孩子講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個好故事能使孩子進行一次心理上的調適,還能鼓舞孩子上進。

5、興趣引導法。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氣質和*格去發現其興趣和愛好。

6、反面教育法。家長利用反面教材讓孩子分清是非,對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長要給予引導,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於其心理預防。

7、寬嚴結合法。對孩子過寬過嚴都是不正確的,要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康心理狀態和較強的心理素質,既需要嚴教又要寬容,既有組織紀律又有個人的愛好,一旦孩子犯了錯要批評的嚴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給予愛護和關心。

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爲,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爲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希望孩子*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 第2張

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爲中心,認爲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爲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爲。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衆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健康飲食從早餐開始

如今,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對孩子都特別疼愛。可是現在的孩子都不好好吃飯,甚至不會吃飯。據有關調查發現,有50%的兒童早餐安排不科學。

一般都是牛奶加雞蛋。營養專家認爲,營養質量好的早餐應包括穀物、動物*食品、奶類和蔬菜水果四大部分。研究表明,進食能量充足、配比均衡早餐的學生,在數字運用、創造力、想象力及身體耐力等方面,均優於早餐質量差的學生。

常吃零食致使營養不良

兒童對食物的選擇一般都偏於感*,覺得某些食品外型好看、*澤鮮豔或是口感比較好就會選擇。正因如此,一些商家就投其所好大量生產形狀奇特、顏*明亮的食品,殊不知這些食品往往是添加了過多的*素或是其他有害物質不僅導致肥胖還會危及生命。疼愛孩子,但不要一味遷就孩子,不要讓孩子多吃零食。

長期吃小食品除了會影響食慾外,還會攝入過量的食品添加劑,有關專家指出,很多小食品,屬於“五高一多”食品,即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高糖、多味精。孩子經常吃這些東西,不願吃蔬菜、正餐而導致營養不良,還會誘發肥胖等病症。建議孩子吃東西儘量要全面,不要養成吃零食的習慣。

盲目滋補破壞營養平衡

“看着羽凡吃飯這麼香,真好,我家孩子怎麼就不行呢?”小高無奈的對記者說。很多家長看着孩子不好好吃飯,怕孩子營養不足,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想辦法給孩子買補品。其實,這樣對孩子更不好。因爲,補品不能替代食品,各種營養成分吸收利用都有協同作用,盲目補充某些保健品,可能破壞營養素之間的平衡。

再說,補品中除了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之外,可能還含有其他成分,這些成分有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如激素會造成兒童*早熟。天然、新鮮、營養均衡的食物,纔是兒童食品的最佳選擇。

莫把“飲品”當“乳品”

目前,在市場上,有些生產企業在商品名稱上玩“文字遊戲”,實際是價格較便宜的`含乳飲料,卻在外包裝的顯著位置用突出字體標上“牛奶”、“純牛奶”、“*牛奶”字樣,而在不起眼的地方用很小的淡化字體標着“飲料”或“飲品”字樣,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判斷,甚至使消費者受騙,把含乳飲料當成牛奶飲用。

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乳製品時,首先要正規品牌的產品,像伊利、光明等;其次,一定要仔細查看食品標籤和配料表,分清是含乳飲料還是牛奶;再次,要辨清生產日期、保存條件及保質期。

告別兒童食品消費的四大誤區

兒童食品是塊大市場。目前的兒童食品存在不少誤區,值得引起關注。

誤區之一:高熱量爲主,營養成分單一。膨化食品,因其口味鮮美而受兒童喜愛。這些高熱量的食品,大多無法達到綜合*營養指標的要求,經常食用會影響兒童的正常食慾,引起平衡失調。

誤區之二:食品中的添加劑未引起重視。“三精”糖精、香精、食用*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國家規定標準的,好多上櫃的兒童食品也確實符合有關標準。但食之過量,會引起不少副作用。

誤區之三:分不清食品的成份和功能。奶乳製品,不少家長在選購時往往分不清乳*飲料與乳*菌類飲料的區別,其實兩者的適用對象是不一樣的。選擇不當,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等症狀。

誤區之四:過分迷信洋食品。從日前有關部門的抽檢可以看出,進口的兒童食品也並非百分之百完美的。客觀地說,如今的國產兒童食品,從質量和包裝上來看,較前幾年已有天壤之別了,有不少已達出口標準,因而不能迷信於一個“洋”字。

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3

這些冷暴力正在傷害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1、你正生氣的時候,不搭理孩子

現實中有很多父母,自己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孩子做的事惹父母生氣的時候,父母自己在一旁生悶氣,餘怒未消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不搭理孩子,對孩子的親近和問題視而不見,用作對孩子的懲罰。

但孩子還小,意識不到這些,孩子只會覺得父母不喜歡自己,更認識不到爸媽生氣的原因跟自己的錯誤行爲有關,不會有效反思自己的錯誤,從而影響親子關係。

如何培養一個身心健康孩子 第3張

2、父母忙的時候,對孩子的需求置之不理

很多父母在比較忙的時候,或者正在全心全意做自己是的事,孩子的需要對父母來說就是一種打擾。很多父母就選擇對孩子不耐煩,或者故意裝作不存在。

孩子覺得受到父母的忽視,可能就會採用粘人,淘氣和破壞性行爲吸引家長的注意,或者直接就與父母遠離。

3、表面與與孩子玩耍,其實心不在焉

現在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都是這種狀態,看着電視,或者低頭看着手機,看起來在陪伴孩子,實際上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

這樣的行爲不僅疏遠親子關係,還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導致孩子仿這種與人相處的行爲模式,從而形成不良的社交習慣,長大後會用這種模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陪伴孩子請高質高量,讓孩子感受到全身心的陪伴。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