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合集15篇)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合集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合集15篇)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1

【活動設計】

在一次活動課上,我班的小朋友張文達跟我說:“老師,我奶奶家的老母雞領着一羣毛絨絨的小雞,可愛極了。”他又好奇的問:“老師,母雞怎麼一下子生出那麼多小雞呀?”這時,好多孩子也圍過來,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爲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於是我就設計了《小雞出殼了》這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雞出生的過程

2、瞭解《小雞出殼了》故事情節,並根據故事情節進行對話。

3、激發孩子們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剛出殼不久的小雞、雞蛋

2、母雞、小雞、雞蛋頭飾,卡紙製作的母雞翅膀

3、小雞出殼及雞媽媽領着雞寶寶在田野的自制課件

4、《母雞進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老師和孩子們隨着《母雞進行曲》進活動室,幼兒跟着老師做動作。

一、出示小雞,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夥伴(師出示小雞),看,這是一隻多麼可愛的小雞啊,尖尖的小嘴巴,黑黑的小眼睛,渾身毛絨絨的。”老師再很神祕的問:“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樣出生的嗎?”讓孩子們自由議論。

這時老師再出示雞蛋,說:“小雞是雞蛋孵化出來的(教師介紹小雞孵化的過程)。在這21天的孵化過程中,雞蛋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二、按順序出示幻燈片,瞭解小雞是怎樣出生和長大的。

先出示第一幅圖,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小朋友們,這是最初的雞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蛋殼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孩子大膽表達。然後老師再問:“在雞媽媽的孵化下,過了幾天,蛋殼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接着出示第二幅圖,再引導孩子與第一幅圖進行對比觀察,說出雞蛋裏面的變化。依次進行,直到出示完小雞出殼了的最後一幅圖。

三、出示雞媽媽領着雞寶寶的課件,配樂欣賞故事

雞媽媽帶着雞寶寶們來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雞寶寶們快活的抖抖黃絨絨的毛,好奇的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

“這是青草。”

“青草是什麼?”

“青草嘛,是讓我們踩着走路的。”

“哦,那個圓點點是什麼東西?”

“那是露珠。”

小雞頭一低,吃了一滴露珠:“媽媽,露珠是甜的。”

“孩子,青蟲的味道還要好呢!來跟着媽媽去找吧。”

小雞跟着雞媽媽,“悉沙悉沙”踩着青草。它多神氣,生下來就會走路,還會唱歌:“嘰嘰嘰嘰!”它是在唱:“媽媽呀,我真快樂!”

欣賞完故事後,老師再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雞媽媽和小雞的對話。

四、師幼遊戲“小雞出殼”,結束活動。

老師帶着母雞頭飾,胳膊帶着用卡紙製作的母雞翅膀扮演雞媽媽,幼兒帶着雞蛋頭飾扮演蛋寶寶,模仿母雞孵蛋的過程。幼兒隨着老師的口令和翅膀的動作,完成小雞出殼的過程。最後老師說:“哇,寶寶們都出來啦,跟媽媽找青蟲去,嘰嘰嘰嘰…”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來自生活。在活動中,我首先抓住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出示一隻出殼不久的小雞和雞蛋來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然後再以非常形象的圖片,通過引導孩子看、思、說,瞭解小雞出生的過程。再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幼兒欣賞故事,學習語言。最後的遊戲,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進一步瞭解小雞出生的過程。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觀察、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2

教案目標:

1、感受詩歌內容,學習說“……醒來了”“……睡着了”。

2、區分兩段音樂不同的性質,體驗詩歌所表現的“熱鬧”和“靜悄悄”。

教案准備;

1、課件

2、太陽、月亮、小草、花、小鳥、小兔、小朋友圖片

3、音樂:《歡樂頌》、《搖呀搖》

教案過程:

㈠理解詩歌第一段內容:

1、看課件,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

教師小結: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2、太陽出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小結:太陽出來了,……醒來了……醒來了……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⒊小動物、小朋友都醒來了,他們會做些什麼事情呢?

他們會唱歌跳舞真熱鬧呀。讓我們也來唱歌跳舞熱鬧一下。

⒋感受熱鬧的音樂:隨《歡樂頌》的音樂,師生共舞。

㈡繼續看課件,理解第二段內容。

1、提問:看,誰出來了?小草在幹什麼?還有誰在睡覺?

教師用詩歌小結:月亮出來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靜悄悄。

2、提問:月亮出來了,還有誰睡着了?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結構說出來。

3、感受安靜的音樂:黑夜靜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們也休息吧。

在《搖啊搖》的音樂中做花、草、睡覺的動作。

㈢完整欣賞:

1、放錄音,幼兒欣賞詩歌。今天,太陽和月亮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太陽和月亮》。

2、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月亮出來了,誰睡着了?(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3

教案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理解每幅圖的主要內容。

2、看圖說出圖中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分別把樹葉當成了什麼。

3、體驗講述和創編情節的快樂。

教案准備:

1、秋天背景圖,小魚、小蟲、小燕子、樹葉圖片各一張。2、教學掛圖

教案過程:

一、秋天到了

1、小朋友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秋天來了小樹葉會怎麼樣?

2、秋天到了,小樹葉落到地上,他碰到了一條小蟲子,會發生什麼事

情呢?

二、我把樹葉當小牀

1、教師把小蟲把樹葉當牀的圖片,放在背景相應的位置上。

2、小蟲看到了樹葉會說什麼?樹葉會怎麼回答?

3、教師小結:樹葉落到地上,小蟲爬過來說:“樹葉,你當我的小牀好嗎?”樹葉說:“好的,好的。”小蟲躺在樹葉上面,好舒服啊。

三、我把樹葉當小傘

1、我們來看看,小樹葉飄呀飄,有落到了哪裏?

2、小樹葉有碰到了誰?

3、小魚會說什麼呢?(教師邊提問,邊配以小魚把樹葉當傘的圖片,放在背景的響應位置上。)

4、教師小結:樹葉落到河裏,小魚游過來說:“樹葉,你當我的小傘好嗎?”樹葉說:“好的,好的。”小魚藏在樹葉下面,好安全啊。

四、秋葉催我到南方

1、最後小樹葉落到了哪裏?

2、小燕子會對小樹葉說什麼呢?

3、教師小結:樹葉落到院子裏,小燕子看見了高興地說:“秋天到了,我們到南方去吧。”

五、完整講述圖片

1、教師結合圖片完整講述圖片內容。

2、提問:裏的小樹葉碰到了誰?它和小樹葉說了什麼?

3、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

4、幼兒集體講述。

六、創編

1、你們猜猜小樹葉還會落到什麼地方?它還會遇見誰呢?它會對小樹葉說些什麼?

2、教師做小樹葉,幼兒做小動物,鞏固學習對話。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4

教案目標:

1、瞭解《小雞過河》,學習禮貌用語以及詞組:寬寬的、窄窄的。

2、引導幼兒做一個懂禮貌、聰明能幹的孩子。

3、願意積極表現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發展幼兒語言,教育幼兒有禮貌、愛動腦。

教案准備:

1、電腦課件:小雞過河。

2、圖片:小雞兩個、長頸鹿、烏龜各一個。

教案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看課件,欣賞小雞的歌:嘰嘰嘰、嘰嘰嘰,我們小手拉小手,一同去郊遊。

2、幼兒唱小雞的歌。

二、進行部分:

1、分析理解

(1)第一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長頸鹿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麼?長頸鹿怎麼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烏龜有什麼本領?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麼?烏龜怎麼說(再次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小雞要自己想辦法過河,有什麼好辦法呢?(幼兒回答)

2、幼兒完整欣賞。

(1)瞭解的名字,提問:你喜歡誰?爲什麼?

(2)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

三、結束部分:

幼兒和小動物做朋友,出去玩。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故事情節以及動物形象的特點,感受其中的幽默。

2、培養幼兒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習慣和大膽想象創造的能力。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視頻、故事圖片。

2、勾線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們,你們都見過房子,那你見過的房子是什麼樣的?

2、師:你們有沒有見過會動的房子?

小松鼠就蓋了一座會動的房子,會動的房子還帶小松鼠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這是怎麼回事呢?"來;自。屈;老師;教。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二、播放故事視頻、出示圖片,幼兒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播放故事視頻,幼兒欣賞。

師:小松鼠的房子爲什麼會動呢?幼兒個別回答。

2、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師:剛開始,小松鼠住在哪裏?它爲什麼要重新在地面上建造一座房子?

師:小松鼠在大樹底下發現了一塊大石頭,長什麼樣子?

師:小松鼠的房子去了哪些地方?那裏有些什麼?小松鼠的心情怎樣?它說了些什麼?

師:小松鼠把房子造在哪啦?現在我們知道小松鼠房子爲什麼會動了。

引導幼兒討論:假如你是小松鼠,發現自己把房子建在了烏龜的背上,你會怎麼想?怎麼說?

3、教師第二次播放視頻,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師:故事中小松鼠的房子到這麼多地方,那是先到那的呢?

第二次聽故事後整理圖片。

三、遊戲:

會動的房子教師佈置場景和幼兒聽着故事玩遊戲,幫助幼兒更好的體驗故事情節。

四、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1、討論:如果你是小烏龜,你還會將小松鼠的房子移到什麼地方去?在那裏它們還會聽到什麼好聽的聲音呢?小松鼠的心情又會怎樣?它會說些什麼?

2、個別幼兒講述。

五、結束活動:把你的想法畫到畫紙上,然後講給小朋友聽。

教學反思:

《會動的房子》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房子怎麼會動?怎會到山腳、到大海、到草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帶給孩子許多懸念的情節線索能有效引發孩子們大膽聯想,能使孩子在看看、想想、說說中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在經過一番的討論商量後,今天我爲大家展示了此活動,在執教中由於多種因素,有得有失,下面就本次活動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會動的房子》含反思這篇文章共2667字。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導入法、直觀演示法、觀察法、比較法,展示故事內容,讓幼兒瞭解故事內容,感悟繼母的狠毒、七個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麗。

2.激發幼兒同情善良的道德情感

3.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景導入,引出故事《白雪公主》

二、基本部分:

1.播放動畫,欣賞故事。

2.圍繞問題,解決重難點。

3.利用遊戲,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故事內容,激發幼兒同情善良的道德情感。

2、活動延伸:把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

教學反思:

經典故事《白雪公主》一課,我採用了幼兒喜愛的運用動畫的教學手段,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人物,觀察、瞭解故事內容。由於幼兒感興趣,而且是帶着問題去聽故事的,所以聽故事認真,對故事瞭解得透徹,也能輕鬆地回答問題,幼兒能感悟繼母的狠毒、七個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麗,幼兒的道德情感得到發展本節課重難點掌握的非常好,達到了教學目的。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7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自從把《小藍和小黃》一書投放到娃娃圖書館,該書的借閱頻次很高,幼兒非常喜歡這本圖書。前期在美工區做過配色活動,非常吸引幼兒,並且幼兒有一些仿編故事和製作故事書的經驗。《細則》中的注意領域目標提出:“引導幼兒喜歡聽兒童文學作品,會複述故事、續編故事;學習和仿編詩歌。”於是萌生了讓幼兒仿編故事,並在此基礎上共同製作圖畫書的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仿編故事《小藍和小黃》,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2、嘗試以小組形式仿編故事,並製作圖書。

3、鞏固幼兒對i原色顏色變化的經驗。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色玻璃紙及透明塑料片(兩兩重疊後,會呈現另一種顏色)、白紙若干。

重點難點:

1、幼兒合作仿編故事。

2、幼兒合作製作圖畫書。

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小藍和小黃》,激發幼兒仿編故事的慾望。

教師:前幾天,娃娃圖書館又多了一本新書,叫什麼名字?

幼兒:《小藍和小黃》。

教師:上次我們在看這本書時,大家都很想借回去,後來我們想了一個什麼好辦法?

幼兒:做一本書。

教師:你們還記得書裏有誰嗎?

幼兒:小藍、小黃,還有它們的爸爸媽媽。

教師:當小藍和小黃成爲好朋友擁抱在一起後,發生了什麼事?

幼兒:變綠了

教師:除了哭、流眼淚,你還能想到用什麼辦法把它們變回小藍和小黃?(鼓勵、啓發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

教師:小藍和小黃擁抱會變綠,其他顏色的朋友碰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故事?

2、鼓勵幼兒以小組的形式仿編故事,並利用活動材料製作圖書。

教師:看看我這裏有什麼?(紅、黃、藍的小片片)

教師:你們可以從這裏選兩個最喜歡的顏色,也編一個兩個顏色在一起的故事,然後做一本圖書講給大家聽,好嗎?

3、鼓勵幼兒能大膽進行表述。

幼兒以小組形式進行表述,教師重點指導仿編情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及在小組討論時學習協商、合作。

4、延伸活動:將幼兒製作的圖書裝訂,供幼兒借回家,與家長共同分享。

教師:今天我們都編了好聽的故事,而且還製作了一本新書,你們可真棒!

教師:這本書放在哪裏?

幼兒:娃娃圖書館。

教師:好!我們可以把書借回家,讓爸爸媽媽看到我們小朋友的新故事,好嗎?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幼兒能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在仿編故事以及合作自制圖畫書的過程中,幼兒對活動有濃厚的興趣,活動專注。幼兒能夠通過協商、討論的形式解決遇到的困難及問題。在活動最後的分享環節中,幼兒能獨立地講述創編故事,展示自己製作的圖畫書,讓幼兒獲得了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

2、活動中的不足:

由於中班幼兒正處在以自我爲中心的階段,社會觀點採擇能力發展尚不成熟,而本活動又是一個以合作爲核心的活動,導致在具體的合作過程中幼兒遇到了困難。幼兒目前的合作水平以及在合作中體現出來的特點也將成爲一個新的課程生長點。在後期我們將嘗試給兒童多提供類似以合作爲主題的活動,藉助活動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從而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主要內容:

1、故事選擇適合幼兒,活動挑戰性適宜。

教師設計活動的思路清楚,活動節奏把握平穩。教師的指導凸顯其靈活性、針對性,當在活動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及時進行調整,降低難度。幼兒對活動感興趣,在活動中非常自主、自律、專注而有序,享受活動過程。幼兒的持久性很突出,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仿編故事時使用了豐富的詞彙。

教師在材料的選取上體現了創造性和教育性,在活動中幼兒不僅獲得了製作經驗,鍛鍊了技能,同時也啓發了幼兒的興趣。

2、對於“如何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水平的活動”思考不足。

該活動有兩個難點:一是小組合作仿編故事,另一個是合作製作圖畫書。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可能交代不太清楚,講解欠到位,所以活動開始之初幼兒有些茫然,不知道應該做什麼。另外,如果教師事先能對圖畫書的形式、要素等分析得更充分會更好地促進活動的順利開展。

建議:如果教師前期能夠對故事書的講解更詳盡、分析更深人和到位一些,就能更好地幫助幼兒應對活動中出現的困難。建議對活動內容可以做一些拆分,有些活動內容可以繼續延伸下去,在分工和合作上考慮得更周到一些。

綜合評析:

1、活動的題材選取很好,是兒童圖畫書在教育課程方面的運用與嘗試。教師對活動材料的選擇適合本班幼兒。

2、教師對於教育目標的設置,關注到幼兒已有經驗和能力水平,目標的適宜性保證了活動的順利展開。小組活動形式,使教師能夠充分關注到每個幼兒,使每個幼兒都得到與教師、同伴互動和練習的機會,便於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幼兒,並根據情況及時調整指導的方式方法,實現教育目標。

3、教研活動中對仿編故事的適宜性和挑戰性,通過幼兒的現場表現進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活動對於幼兒長遠發展的意義和教師的嘗試。同時針對活動的難點在活動中是否得到解決,提出了很好的建設性意見。例如,對所用圖書的進一步分析、活動前的具體分:過程中的要求應交代清楚等,便於教師在後續活動中進行調整,達到促進幼兒更好發展的目的。

附:故事內容《小藍和小黃》

這是小藍。

小藍的家裏,還有藍爸爸和藍媽媽。

小藍有好多朋友,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黃,小黃就住在街對面。

他們最喜歡玩藏貓貓和轉啊轉圈圈兒!

在學校裏,他們整整齊齊地排排坐。

放了學,他們就又跑又跳。

一天,媽媽要去買東西,她對小藍說:“你待在家裏別出去。”

可是小藍還是跑出去找小黃了。

唉!街對面的房子裏沒有人。

他這邊找找,那邊找找,找呀找呀……突然在拐彎角上,找到了小黃!

他們開心地抱在了一起,抱啊抱啊,結果他們變綠了。

然後,他們去公園玩,他們穿過一條隧道。他們追着小橙玩。他們又爬上一座大山。

啊,好累,他們回家去了。

可是,藍爸爸和藍媽媽卻說:“你不是我們的小藍,你是綠的。”

黃爸爸和黃媽媽也說:“你不是我們的小黃,你是綠的。”

小藍和小黃好傷心。他們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藍眼淚和黃眼淚。

他們哭啊哭啊,直到全都變成了眼淚。

最後,他們把自己收攏到了一起,他們說:“現在,爸爸和媽媽能認出我們來了巴?”藍媽媽和藍爸爸見到他們的小藍,開心極了。又是抱又是親。他們也抱了小黃……但是,快看……他們變綠了!現在,他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於是,他們走到街對面去報告這個好消息。大家高興地互相擁抱。孩子們一直玩到吃晚飯的時間。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8

教案目標:

1、瞭解輪子是圓的、會滾動,能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

2、體驗與同伴合作與不能玩具的樂趣。

3、瞭解輪子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

重難點分析:

重點:瞭解輪子是圓的,會滾動的特性。

難點:如何引導幼兒發現並感受輪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教案准備:

1、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積木若干。

2、課前幼兒蒐集的玩具汽車。

3、各種有輪子的物體的課件

安全教育:教育幼兒在進行操作時做到不爭搶物品。

教案過程:

一、導入:導入激發興趣1、引導幼兒在教師課前準備的裝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積木的"百寶箱"中摸一摸,感知物品的形狀,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積木,在地上玩一玩,滾一滾。

2、教師提出小任務:看看哪個會滾,哪個不會滾。看看誰最先發現它們的小祕密?

3、教師提出問題:想一想,哪塊積木滾得快,滾的時間長,爲什麼?

4、幼兒進行討論,教師適當小結。幼兒通過玩發現了圓形積木會滾,滾得快,滾的時間長,因爲它沒有角是圓形的。從而瞭解到圓形會滾動的特性,爲後面認識輪子和它的作用做好了鋪墊。

二、展開:

1、探索發現認識輪子

①師: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玩具小汽車,啓發幼兒: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小汽車上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幼兒自由觀察討論,通過觀察幼兒認識到輪子是圓形的這一特徵。

②幼兒自由玩一玩自己帶來的汽車玩具。

③教師提出問題:你是怎樣玩玩具的?玩具汽車是怎樣前進的?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輪子是圓圓的,可以向各個方向滾動的。並請幼兒演示輪子的滾動。

2、拓展思維啓發聯想

①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教師與幼兒進行談話:你還見過哪些東西上有輪子呢?爲什麼要安裝輪子?

②引導幼兒發散思維,想一想除了車以外還有哪些東西上有輪子,並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經驗,談一談輪子的作用,感受輪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

③教師小結:輪子可以幫我們"走"的更快,還能省力,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3、輪子自述,拓寬視野

①教師進行小結:這些輪子真了不起,幫我們做了很多事情,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還有哪些東西上有了不起的輪子吧?

②播放課件,以輪子的身份引出進行自述:我是了不起的輪子,你瞧,溜冰鞋上有圓圓的輪子,自行車上有圓圓的輪子,摩托車上有圓圓的輪子,汽車上有圓圓的輪子,火車上也有圓圓的輪子,它們都因爲有了我而跑得很快很快!把大家帶到想去的地方。

4、創設情景感受體驗

①創設情景:請幼兒分組感受搬動滑板車和拉動滑板車有什麼不同。請幼兒說出答案:利用輪子拉動更加省力氣,更加快!

②教師小結:有了輪子,我們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會更加省時,省力,更加方便!

三、結束:教師帶領幼兒手拿大圈,將小車子開到活動室的外面。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9

活動目標:

一、正確認讀:日、月、水、火、山、木、人、口,正確發出捲舌音:山(shn)、水(shui)。

二、在遊戲中產生對識字活動的興趣,增強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

活動準備:

一、幼兒用書、鉛筆人手一隻,實物投影儀。

二、各種報紙每人一張。 已認識的字卡若干張,如:大、小、高、矮、笑、哭、前、後,小貓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貓捉老鼠》,複習、鞏固已經認識過的漢字寶寶。

(一)、(老師戴上貓的頭飾)師:看,老師變成什麼了?(小貓)小貓我又要來捉老鼠了,你們會被我捉到嗎?

(二)、遊戲方法:老師轉身背對幼兒學貓叫三聲後再轉身舉起一張字卡,幼兒必須立刻說出字卡的名字並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做錯者即會被貓捉住。

二、引導幼兒瞭解漢字的變化和發展。

(一)、師:剛纔我們做了好玩的遊戲,今天,有許多別的字寶寶也想來跟我們一起玩,大家拍手歡迎它們出來。

(二)、(展示投影儀上的幼兒用書)師:看,這是什麼圖畫?(太陽)咦!太陽裏面會藏着一個什麼字寶寶呢?(幼兒自由猜想)

(三)、揭開太陽圖下面的一張“象形字”:大家看好了,變成什麼樣子了?

(四)、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太陽的三種變化,教師簡單介紹“象形字”的由來與“現代漢字”的產生

(五)、幼兒依次觀察“月、水、火”的象形字由來與變化,進一步感知、瞭解文字的起源。

三、鼓勵幼兒自己閱讀圖書,根據圖畫和象形字的提示,認讀現代漢字,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及對文字的敏感性。

四、嘗試認讀漢字。

(一)、教師逐一出示字卡,請幼兒認讀,然後帶領全體幼兒一起讀兩遍,並把字寶寶放在黑板上。

(二)、多種方式幫助幼兒認讀:

1.教師讀字音,幼兒舉字。

2.教師舉字,幼兒讀字音。

3.打亂次序進行閱讀。注意糾正幼兒不正確地發音。

(三)、引導理解詞義,如“日”就是太陽、“口”就是嘴巴。

五、操作活動“尋找報紙上的字寶寶”。

六、開展組詞遊戲,幫助幼兒正確理解和運用漢字。

例如:“月”可以組成“月亮、月餅、月光”等等;對積極大膽參與組詞遊戲的小朋友給予表揚和肯定。

中班語言識字教案:《親親她》

教學目標:

一、理解詩歌,體會詩歌中愛媽媽的情感,並會背誦詩歌。

二、能夠正確認讀生字,並會說話運用。

教學準備:字卡、小獎品、課件製作

教學過程:

一、討論法: 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是怎樣長大的?(讓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小朋友說了這麼多,現在我們就來看一幅圖畫,誰能說一說這幅畫上都有誰?媽媽在幹什麼?(餵奶)噢,媽媽用奶把我喂大!我們再看一幅,媽媽在幹什麼?(抱我)媽媽用手把我抱大!把我喂大了,抱大了,我也伸出小手,抱着媽媽 親親她!

二、學習詩歌:

(一)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親親她》。小朋友來聽一聽詩歌裏是怎樣說的?(老師指讀,幼兒聽) (二)這首詩歌表達了小朋友對媽媽的熱愛。你也伸出小手來和我一起指讀吧。(幼兒跟着老師手空中指讀)(幼兒拿書指讀.....)

(三)用節奏和聲勢動作念兒歌。

三、學習生字:

媽:小時候誰把我們喂大?是媽媽。(出示“媽”字卡)小朋友看一下左邊是什麼?(女)右邊是馬,合起來是媽媽的媽。誰能用英語來說媽媽?她:詩歌的名字是親親她。小朋友看這是“她”字。左邊也是“女”,這個她指的是誰?(媽媽)因爲媽媽是女的,所以她表示女的她,如果把"她"換成"他",表示男的他。媽和她的相同點:讓幼兒自由回答。媽媽把我們養大很不容易,我們唱首歌給她聽吧。可以拍手隨音樂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抱:小時候我們還不能走路,媽媽就用手抱着我們。(出示抱)左邊是提手,右邊是書包的包合起來是抱。你能用抱說句話嗎?把:(先出示字卡“巴”)

小朋友這是什麼?(巴)現在我要變把戲,左邊給他添上一把小梳子,看成什麼了?用:直接出示用字。(讓幼兒用這個字組詞說話)親:動作演示法。(出示親字)親字上是立下面是木。伸:現在小朋友聽老師口令做動作,把手伸開,把腿伸開....(出示伸)你怎麼把它記住?(左邊是......右邊是.......)我:先出示找,我們給它戴上一頂小帽子,變成什麼了?(我)

四、鞏固練習:

(一)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字寶寶,每個字寶寶都有名字,它叫什麼?(老師和幼兒共同複習一遍)我們給它們找夥伴吧,和它找一樣的小夥伴。(從詩歌中找出和字寶寶一樣的字)

(二)摸字字寶寶都有了夥伴它們很高興,要和我們做遊戲,你們願意嗎?那我們開始吧。

(三)送字寶寶回家:字寶寶很累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好嗎?這些字寶寶很調皮,你要叫着他的名字才肯回去。(將字卡送到樂園裏)結束:好了,字寶寶都回家了,我們用英語和它說再見。小朋友別忘了,要時常來看看它們,好嗎?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在傾聽、猜想、講述的過程中,理解故事情節發展及角色的形象特點。

2、能比較清楚完整地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3、初步懂得同伴之間應該友好相處。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故事PPT、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發認知衝突:

你們都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吧?在你印象中,它們是怎樣的動物?它們兩個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出示圖片:這兒有一隻小老鼠和大老虎,看看他倆的關係怎麼樣?你從哪裏看出來的?這兩個好朋友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來聽一聽小老鼠是怎麼說的吧!

(二)在傾聽、猜測、講述中感受理解故事

1、教師講述P2——P9

提問:你聽出來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問題?(幼兒回答)

小結:雖然這些只是小問題,可是時間長了會發生矛盾,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呢?我們接着往下聽!

2、教師講述第二段

出示P10——P11,教師講述:

“有一天……突然,發生了什麼事情?”

出示P12——P13,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小老鼠看到自己搭的城堡被大老虎踢飛後,會怎麼樣?

3、師繼續講述P14——P15

一對好朋友就這樣分手了,和好朋友分開後,小老鼠會有什麼感覺呢?(說出理由)

4、師繼續講述P16——P21

他們還會成爲好朋友嗎?

你和好朋友發生過什麼爭吵的事情呢?最後你們互相原諒對方了嗎?你們現在還是好朋友嗎?

小結:原來原諒朋友和得到朋友的原諒都是件開心快樂的事情。

5、聽老虎心聲,講述故事第三段

大老虎爲了和小老鼠和好,做了哪些事情?(根據幼兒回答逐步出示PPT)

最後小老鼠會原諒大老虎嗎?爲什麼?(先問再放ppt)

小老鼠最後原諒了大老虎,他們又是好朋友了,我們爲它們的和好鼓鼓掌。(幼兒鼓掌)

(三)完整邊看繪本邊聽故事錄音。

活動延伸:

它們之間又出現了什麼問題?來的這個更高更壯的傢伙是誰呢?它們三個之間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請你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把這個故事編下去。

活動反思:

雖然說每一個人對每一個繪本的解讀都有不同之處。但是,我們在帶着孩子走進繪本時,一定要清楚,要從哪一個點帶兒童去走?以怎樣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或體會怎樣一種情感?這就需要執教者對文本有更爲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穫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從外表看看這兩隻動物,似乎不可能成爲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這個故事中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但這對看上去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也存在着一些小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我們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積木弄倒,和好朋友絕交後,會做一些好的事情讓之感動原諒。這些情節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貼近。在第一環節中,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講小老鼠和大老虎它們倆是怎樣的兩種動物,並讓孩子們來猜想它們倆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在激起孩子們興趣的同時也爲後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環節是分段講述,主要是讓孩子們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樣從一對好朋友,慢慢出現問題,小老鼠和大老虎絕交的事情,爲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來贏得小老鼠的原諒。

在我講述完大老虎爲小老鼠做的事情後,幼兒根據聽到的來回憶事件,加上之前的講述,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都基本能講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這環節中,孩子們的傾聽還是比較好的。在這個活動中,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導入環節時間過長可以採用直接導入的方法,讓孩子來觀察圖片上的兩個小動物。在讓孩子理解故事發展情節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讓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學學它們說的話,說話時的語氣等等。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標達成效果好。

經過這次活動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爲老師,一定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經驗背景、情感體驗、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並要從多個角度去設想應對策略,爲活動中的有效迴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時,要善於賞識和鼓勵孩子。因爲老師的認可能喚醒孩子們潛在的自信,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語:彎來繞去、筆直筆直。

2、初步瞭解彎繞的作用,以及彎繞的立交橋給城市交通帶來的便利。

3、教育幼兒要學會互相協作,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1、故事磁帶。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活動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小朋友們都走過路,路是什麼樣的?原來有的地方路是彎的,也有的地方路是直的。你們覺得彎路好,還是直路好?

2、幼兒討論,老師巡迴傾聽,鼓勵幼兒大膽說說自己的想法。

3、小朋友有的說彎路好,有的說直路好。現在有兩個修路的人,一個叫彎彎,喜歡修彎路,一個叫直直,喜歡修直路,我們在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彎彎的路、直直的路》。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一)、聽故事第一段至第十二段。

1、幼兒看幼兒活動材料,放錄音,欣賞故事第一段至第十二段。

2、聽了故事後,你現在喜歡彎來繞去的路還是筆直筆直的路?爲什麼?

3、汽車從山腳開到山頂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爲什麼會這樣呢?

4、彎彎來到城裏修了一條怎樣的路?這次彎彎的路有沒有受到大家歡迎?爲什麼?

(二)、討論。

1、直直修的筆直筆直的山路不受歡迎,彎彎在城裏修的彎來繞去的馬路也不受歡迎,這可怎麼辦呢?

2、請小朋友們幫助他們想辦法。幼兒討論後發言。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彎彎和直直真的想了個好辦法,讓我們聽一聽吧!

2、幼兒認真傾聽故事一遍。

3、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彎彎和直直想了什麼好辦法?有什麼好處?

4、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

4、聽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三、結束部分

1、複習兒歌《學好樣》,要求幼兒有表情地表演兒歌。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課後反思:

《彎彎的路直直的路》是一節語言活動,其重點在於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懂得彎路和直路各有不同的用處。這個故事用了彎彎和直直兩個有趣的人物造路引出故事,幼兒語言故事理解能力強,在聽故事過後能很快地理解故事內容。本活動的難點在於引導幼兒分清彎路和直路所在位置,告訴他們爲什麼這樣修路?進而將彎路和直路聯繫在一起,想到彎路和直路連在一起的立交橋能給城市交通帶來的便捷作用。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了彎路和直路的聯繫和用處,在陡的地方走彎路比較適合,在平的地方走直路更方便。城市立交橋是由彎路和直路連成的,是城市交通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整個過程的語言教育部分主要從幼兒生活中親身經歷的彎路和直路,以及見過的立交橋的直觀形態去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和探索彎路和直路的聯繫和用處。活動結束了,但幼兒的思緒和情感並沒有結束,在社會中有很多機會讓幼兒去親身體驗真實的立交橋,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感知能力。

現實生活中,很多物體都以一定的形態呈現在小朋友的面前,彎和直就是富有變化的形態,比如:小朋友的中餐香蕉、笑臉上彎彎的眉毛、媽媽(媽媽食品)用過的毛線團、卷卷的頭髮;桌子、黑板、凳子和門窗的邊緣處處都是直的形態。這些都告訴小朋友,彎和直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看似簡單的直接形態,對小朋友來說,還不能去感知和探索到彎和直在生活裏真正的影響,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他們的想象讓他們在彎和直的世界裏發掘和體驗,用他們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創造一片彎彎直直的天地。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知幽默有趣的故事情節,體驗童話故事中誇張的情節所帶來的樂趣。

2、學會仔細觀察畫面,比較畫面上出現的動物形象和大小,把握故事情節發展的順序,並樂意講述畫面和情節。

3、能簡單複述故事。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1、角色圖片:蛇、小老鼠、小狗、小猴子、小熊、老虎、獅子、大象。

2、ppt課件。

3、一段歡快的《看那大蛇》音樂,馬戲團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猜猜會是誰嗎?(小蛇音樂)

教師演示圖1邊說:哈哈!你們猜對了。它就是一條蛇,名字叫斯萊克,而且它還是一條貪吃的蛇呢!誰能說說“貪吃”是什麼意思?

(導入故事主角,孩子們喜歡並熟悉這條小蛇,因爲這是蛇年送給孩子的禮物,陪伴在孩子們許多活動中。這裏,老師拿出“貪吃”,孩子們能夠結合自己切身體會,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對詞的理解,進入繪本的情緒被充分地激發出來了。)

二、猜測畫面,感知故事。

1、師:小朋友說得真對!這不,今天一大早斯萊克就出門去找東西吃了。你們猜猜看它找到東西吃了嗎?會是什麼東西呢?

2、打開課件(圖三)設置懸念讓幼兒看着剪影猜測它的肚子裏有什麼?師:呀!這是什麼地方?(黑洞洞的,原來是在斯萊克的肚子裏呀!)快看,斯萊克吃了些什麼呀?

幼:大象……

師:哦!從哪兒看出來的?

(通過繪本前置,讓幼兒先觀察剪影,初步感知、猜測被吃進肚子的動物,爲後續情節買下伏筆。孩子觀察非常細緻,甚至找出動物明顯特徵,以及肚子凹凸的不同,在肚子裏閃爍的幾雙眼睛等等。)

三、集體閱讀,理解故事。

1、師:它到底吃了些什麼呢?又是怎樣吃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教師打開課件,引導幼兒逐一仔細觀察畫面,對故事進行大膽猜想和講述。

3、師(出示圖一(老鼠):畫面上有誰?發生了什麼事?從哪裏看出的?假如你是小老鼠,你會怎麼做?

4、斯怎麼吃小動物的?學一學。爲什麼要說吞着吃呢?(幼兒理解並學做“吞”的動作)

5、老師做小老鼠,小朋友扮斯萊克,學一學。

(第一次的吃,師幼重點觀察圖片細節描述,有的幼兒說小老鼠在抖,非常怕;有的說小老鼠嘴巴張得大大的,好像在說:“別吃我。”;有的說斯萊克好開心,說明孩子樂意講述細化的畫面和情節,這時,老師有針對性地追問,有助於幫助幼兒調整觀察範圍,提高仔細觀察的能力。)

6、接着引導幼兒觀察圖二、圖三(小狗小猴):斯萊克又發現了誰?(出示剪影)?猜猜看,小朋友一起喊出來,斯萊克會怎麼做呢?一起學一學,(幼兒用叫出出示狗、猴,並模仿兩動物特徵,模仿“啊嗚”一口,誇張的“吞”的動作,師幼互動)

(這裏的情節與前面的基本一樣,這次以動作語言並存,師幼積極互動鞏固、進行情節發展,則是讓幼兒講述願望得以滿足基礎上的一次再提高,是一種講述能力的提升。)

7、師做蛇摸肚子狀:我一口吞下了小老鼠、小狗、小猴,肚子還是餓餓,再去吃點啥?

8、幼兒自由討論、猜測。

9、觀察圖四(小熊、老虎、獅子、大象):呀!你們看!貪吃的斯萊克又一口氣接連着吃下了那些動物?(教師演示課件逐一出示各個動物讓幼兒說出名字來)(先出示剪影讓幼兒觀察後猜測,再呈現原形)

(《綱要》指出:教師要做幼兒活動的支持者,採用自由講述在前,個別講述在後的方法,主要是滿足幼兒當時急切想講述的願望,較好地滿足了幼兒急於表達的內在需要。)

10、師:貪吃的斯萊克總共吃了哪些動物?

(隨幼兒的回答教師逐一出示角色圖片)。

師:那它第一個吃掉了誰?第二個吃掉了誰???誰願意上來排列一下呢?(請個別幼兒上臺按動物出場順序排列圖片)

師:你有沒有發現斯萊克吃的動物有什麼有趣的地方?

(引導幼兒感知比較畫面動物的大小,把握先後順序。通過回憶、排序,比較畫面上出現的動物形象和大小來梳理故事發展情節)

11、斯萊克吃得飽飽的,你們猜猜看它吃飽了會幹什麼?

幼兒自由說。

呼嚕聲

師(出示圖六):這時,小動物們在斯萊克的肚子裏會幹什麼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上的動物的眼睛)(出示圖五同時伴隨打呼嚕的聲音幼兒學)

12、師(出示圖七):我們再來看看斯萊克。咦?這是什麼呀?毛毛蟲爬到了斯萊克鼻子上,你們覺得斯萊克會有什麼感覺呢?肚子裏的小動物們呢?(讓幼兒結合平時生活談談並學打一聲響亮的噴嚏)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讓幼兒猜測後出示圖八)

(對幼兒提出了推想性的問題,是爲了讓幼兒對畫面以外的內容進行有根據的合理猜想,進行由表及裏的分析。)

13、師(出示圖九):快看!小動物怎麼了?它們會被噴到哪裏去呢?

播放歡快的馬戲團音樂

幼兒與同伴開展討論,自由猜測小動物會去哪裏?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說後教師點出在音樂聲中的馬戲團外觀,讓幼兒觀察後得知是馬戲團

14、師:小動物們在馬戲團會做些什麼呢?幼兒猜測

15、小朋友是團長,開始宣佈,幼說。

(教師點擊鼠標逐一出示小動物,讓幼兒再次感受動物形象的從小到大疊羅漢的排列順序。)

師:小朋友們看到了這樣的表演會怎們說呢?馬戲團的團長會說些什麼呢?

四、完整欣賞,加深理解。

五、開展討論,提升經驗。

師:你覺得故事裏哪裏最有趣?爲什麼?

師:你喜歡斯萊克嗎?說說你的理由。

活動延伸:

師:現在貪吃的斯萊克肚子裏又空蕩蕩的了,它又要去找東西吃了。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讓我們也變成一條小蛇跟着斯萊克到外面去看看吧!(音樂,師幼一起隨音樂邊做小蛇邊游出教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剛剛升入中班的幼兒在語言表達上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們能夠做到想說、敢說、願意說,可是他們還不能做到很好地組織語言與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做到按順序一頁一頁地翻看,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爲對閱讀有興趣,初步感知故事的幽默、有趣,學會認真看圖尋找故事情節的發展,能大膽而合理的想象,學會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把握故事情節發展的順序,並樂意講述細節畫面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1、環節緊扣、設置懸念。教師在每一個環節都能及時的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講述畫面,進行對話閱讀、猜想閱讀、共情閱讀。能抓住閱讀活動的主要教學特點,閱讀中教師真正把自己也變成了孩子來閱讀畫面,並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去觀察、對比、想象、猜測、驗證、最終獲得與猜想吻合的的驚喜或不符的驚奇。很好的調動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的積極性較高。

2、關注細節,動靜結合。本次活動的設計是一節以閱讀教學爲主的語言集體教育活動,故事中很多擬聲詞“啊嗚”、“吞”的反覆出現,使故事充滿了趣味性,斯萊克滑稽、貪吃的模樣深深吸引着孩子,適合孩子的模仿與表演。整個教學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教師牢牢抓住故事形象斯萊克“餓、貪吃”的特點,引導孩子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感受斯萊克的滑稽,體驗斯萊克的貪吃,模仿斯萊克的稚笨與好玩,並支持幼兒用簡短的詞語、短句去描述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及表述自己的猜測與想象,強調發生在斯萊克身上的一系列的有趣事件所帶給孩子們的童真與童趣,讓孩子真正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最終體驗到繪本閱讀的快樂。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13

幼中班半日活動安排

一、 來園活動

1、親切接待每一位幼兒,師生互相問“早”

2、帶領早來的幼兒給自然角換水。

二、 遊戲與生活

早鍛鍊

自選室外活動(塑料圈、高蹺、皮球、沙袋等)

1、幼兒學習一物多玩法,重點指導幼兒單腳跳。

2、鼓勵同伴間交流、互相學習。

盥洗(洗手、喝牛奶)

1、洗手前將袖口捲起來,注意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能較快的喝完自己一杯牛奶,最後用紙巾擦嘴。

升旗、早操

1、幼兒一個跟着一個走到做操的地點,不大聲吵鬧。

2、提醒幼兒有精神有節奏地做動作。

三、 學習活動

活動名稱:圖形找家

目標:

1、能根據形狀、顏色標記對圖形進行雙維排列,

體驗給圖形定位的法方法。

2、通過活動,提高幼兒觀察比較能力。

準備:不同形狀、顏色的圖形若干、底板人手一份重點:學習按二維特徵找相應的“家”難點: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流程:

導入活動觀察特徵幼兒操作延伸活動引起興趣圖形找家識別圖形拼拼玩玩

活動環節: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老師:“今天,有許多圖形娃娃來我們班上做客”

逐一出示各種圖形,幼兒一一說出圖形特徵。

老師小結

(二)根據圖形特徵進行雙維特徵

1、老師出示一張底板 :“最上面一排是形狀標記,最左邊

顏色標記,中間格子是圖形片的家”

任取一張圖形,提問:

“ 這個圖形是什麼形狀?”“是什麼顏色?”

“它的家在哪一格?”

2、老師示範在形狀和顏色交匯處找家(反覆提問,強調)

再取一片圖形與幼兒討論,怎樣來找家。

3、請個別幼兒練習,其餘幼兒檢查他送得對不對

邊送邊說如“藍色的長方形我送你回家”

(三)幼兒操作、鞏固,幫圖形寶寶找家

老師巡迴指導、檢查,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請幼兒說說是怎樣幫圖形找到家的,提醒幼兒用語言來講述

自己的操作過程

(四)延伸活動,合作拼圖

老師:“圖形寶寶找到了家真高興,現在請小朋友動腦筋給

圖形寶寶拼一幅好看的畫”

四、 運動與生活

體育遊戲

活動名稱:套圈比賽

目標:

1、幼兒練習快跑,增強腿部力量。

2、提高幼兒身體敏捷性。

準備:塑料圈人手一個,場地佈置(小椅子)

重點:套圈的方法

活動環節:

1、幼兒自由玩圈,引導幼兒多種玩法

對有創意的玩法及時向小朋友介紹,相互學習

2、集中幼兒,老師介紹遊戲名稱“套圈比賽”

交待玩法:幼兒分成五組,每隊排頭幼兒聽到信號,向前快跑至圈內從頭至腳套出,放回原處,繼續向前跑繞過椅子,原路返回,依次接力,先跑玩的一隊爲優勝隊請二名幼兒示範,強調規則:套圈時從頭至腳的順序

3、幼兒進行遊戲,老師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4、講評,小結。

自由活動:小便、飲水

區域活動:

美工區:剪剪貼貼、撕紙、玩泥

益智區:按大小給數字排隊,拼圖、圖形找家

建構區:搭積木

生活區:分豆豆

語言區:認讀漢字“爺爺、奶奶”等

晨會“保護眼睛”

午餐:

1、提醒幼兒吃飯時不要東張西望,安靜進餐。

2、保持桌面清潔,飯後不忘漱口、正確擦嘴。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能完整連貫地介紹小紅的家。

2、在教師的示範指導下,能按照一定順序介紹小紅家的東西和小紅家人的活動。

3、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述,嘗試發現講述的不同之處。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教學準備

圖片一幅、圖示三張。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圖片的內容。

引導幼兒整體感知小紅的家。

1、教師:有一個小朋友名字叫小紅,今天祁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參觀她的家。小紅家是什麼樣子的?你在小紅家看到了什麼?

引導幼兒細緻觀察小紅的家。

2、教師:小紅的家有幾間房間?一間怎麼樣,一間怎麼樣?

3、教師:大房間有那些東西?小房間呢?

4、教師:小紅家有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

幼兒活動

幼兒自由觀察圖片。

幼兒按一定順序細緻觀察小紅的家。

二、運用已有經驗幼兒嘗試講述。

1、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參觀完了,我們怎樣來介紹小紅的家呢?要把參觀到的說清楚、說完整,先請你們自己大聲的說一說。

2、個別講述。

教師:誰願意來說一說小紅的家?

幼兒活動

幼兒嘗試完整、連貫講述。

三、引進新經驗。

1、教師示範講述。

教師:他說的很完整但是說的有點亂,一會說這一會說那,現在祁老師也來說一說小紅的家,你們仔細聽一聽,我和你們說的有什麼不一樣?

2、引導幼兒討論講述思路。

(1)引導幼兒瞭解需要介紹的內容。

教師:我先說的什麼,然後說的什麼,最後說的什麼?(邊說教師邊出示圖示)。

(2)引導幼兒有序介紹東西和人的活動。

教師:小紅家這麼多東西,我是怎樣一個一個說清楚的?(教師邊指邊按照一定順序說)

教師:我這樣按照一定順序,邊指邊說,這樣就能說的很完整很清楚,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小手和我一起試一試。

教師:誰能用這種辦法,把小房間的東西說一說?

教師:最後我是按什麼樣的順序說人的?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3)教師:誰能用上我的好辦法,完整的把小紅的家介紹給大家聽?

幼兒活動

幼兒傾聽教師講述,對比發現不同之處。

幼兒觀看圖示,理解應該把房間、東西和人都說進去。

幼兒與教師共同按順序邊指邊說。

用同樣的方法說小房間的東西和人,鞏固新經驗。

四、鞏固新經驗。

教師變化圖中的物品,引導幼兒遷移。

教師:過了兩天,小紅家又發生了點變化,現在你們還會介紹嗎?請每個小朋友自己找一位客人老師,來說給他們聽一聽吧。

五、結束活動。

教師:回去後,我們可以向自己的好朋友介紹小紅的家,好嗎?

示範講述:

今天我來介紹小紅的家。

小紅的家有兩間房間,一間是打房間,一間是小房間。

大房間有牀、有椅子、有桌子,桌子上放着檯燈,還有櫃子,櫃子上放着水瓶、花、鬧鐘和玻璃杯。

小房間有落地燈、有沙發、有小牀,還有小桌子,桌子上放着電視。

爸爸在寫字、小紅在玩很多玩具、爺爺在邊喝茶邊看電視、媽媽在邊打毛衣邊看電視。他們真是幸福的一家。

活動反思

通過看孩子們的這次看圖講述活動,發現每個孩子能大膽參與活動,有勇氣敢於在集體面前上臺亮相,完成理解、排圖、思考、想象、表達的一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孩子的參與活動率非常高,形成積極參與,大膽表現良好局面。

幼兒年齡小,對老師依賴,對環境敏感,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端正教育觀、兒童觀,把孩子看成和自己一樣平等的人,站在孩子的引導者、觀察者、鼓勵者的立場去指導孩子們的活動。

不足:

不能完整講述

有的孩子在講述過程中,沒有按照講述的順序,缺乏完整講述圖畫內容的能力,有的只講了一半就說講完了,有的講到第三幅圖,還留有一幅圖就說自己講完了,講述時間短,有的一幅圖就用一句話來說,內容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聲音太小聽不清

孩子在講述過程中,有的孩子聲音太小,加上許多孩子都在活動賽場內,人太多,沒有達到讓所有的人都能聽清的效果,儘管主持教師一再提醒孩子要把聲音放大,但是孩子可能是由於環境的原因不能語言清晰地表達。

總之,通過幼兒的看圖講述活動,使幼兒受到一次鍛鍊和提高,使教師在語言看圖講述教學組織中有一定的目的性,嘗試探索適合本班孩子發展的、有效的教育教學新方法,或是實踐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全市孩子的語言綜合素質。

幼兒中班語言教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新奇有趣。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場景的變化進行想象,培養幼兒愛動腦筋,大膽想象的能力。

3、讓幼兒懂得做事情不能粗心,要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會動的房子》的電腦課件;風聲、海浪聲、馬蹄聲的錄音。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松鼠圖片。

提問:

1、小朋友你們認識這隻小動物嗎?你們知道它的名子叫什麼嗎?

2、小朋友你們知道小松鼠的家在哪裏嗎?(小松鼠的家住在樹洞裏)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

小朋友這隻小松鼠在樹洞裏住膩了,它想到地面上重新建造一座新房子。小松鼠會把自己的新房子造在哪裏呢?小朋友你們猜一猜小松鼠會把房子造在什麼地方?出示圖片

小松鼠在大樹底下,它發現了一塊大石頭,由七塊小石頭拼成,很硬,也很光滑,小松鼠說:“嘿,就在這上面造一座房子!”小松鼠說着就動起手來,忙了一整天小松鼠的房子終於造好了。出示圖片

1、播放風聲。

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風聲)

小松鼠被這“呼呼呼”的風聲給吵醒了,小松鼠急忙推開窗一看,小松鼠看到了什麼呢?小朋友你們猜一猜小松鼠看到了什麼呢?(幼兒自由發言)

出示圖片

小松鼠推開窗戶一看,呀!自己是在美麗的山腳下。真奇怪,昨天還在大樹下,今天卻來到了山腳下。可小松鼠又一想:沒關係,山腳下挺好的,有動聽的山歌做伴。還有好多好玩的。

小朋友你們說一說住在山腳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呢?(幼兒自由發言)小松鼠聽着這動聽的山歌慢慢的又睡着了。 2。播放海浪聲。

2、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

小松鼠被這“嘩嘩譁”的海浪聲給吵醒了,怎麼會有海浪聲呢?真奇怪,小朋友你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小松鼠也特別想知道於是它急忙推開窗一看,小松鼠這次又看到了什麼呢?小朋友你們猜一猜小松鼠它推開窗它看到了什麼呢?(幼兒自由發言)

出示圖片

小松鼠推開窗一看,自己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這下小松鼠可樂了,高興地大叫起來“我的房子會動。我的房子會動。”小松鼠看着這美麗的大海在想我可以在這裏幹嘛呢?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在大海邊我們可以幹嘛?可以做什麼遊戲呢?可以玩什麼呢?(幼兒自由發言)

小松鼠看着這美麗的風景,它在想我的會動的房子明天會把我帶到什麼好玩的地方呢?它想着想着又睡着了。

3、播放馬蹄聲。

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

小松鼠被這“噠噠噠”的馬蹄聲給吵醒了,小松鼠想我這是到了什麼地方呢?小朋友你們猜一猜這次小松鼠的會動的房子把小松鼠帶了什麼好玩的地方呢?(幼兒自由發言)這次小松鼠迫不及待的推開窗一看,呀!它會到了什麼地方呢?原來它的會動的房子把它帶到了美麗的大草原。

出示圖片

小朋友你麼說一說在美麗的大草原上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還可以吃到什麼好吃的東西呢?(幼兒自由發言)

小松鼠有了這會動的房子真好,可以帶小松鼠到許多許多好玩的地方。那小朋友你們知道小松鼠的房子爲什麼會動呢?(幼兒自由發言)小松鼠有了這會動的房子樂的在自己的房子裏手舞足蹈,就在這時傳來一個聲音“小松鼠呀,快別亂動。”

是誰在說話,難倒是這塊硬硬的大石頭,小朋友你們猜是誰在說話?(幼兒自由發言)小松鼠急忙低頭一看,出示圖片

“小松鼠你真粗心,把房子蓋在我的背上,我馱着你走過了許多地方。”小松鼠愧得臉都紅了,趕緊說:“你,你累壞了吧?”烏龜說:“不,這下我們倆可以做伴了。”

從此小松鼠和小烏龜成了好朋友,他們一起遊玩了好多好多的地方。

小朋友現在你們知道了小松鼠的房子爲什麼會動了嗎?小松鼠把房子蓋在了烏龜的背上,這隻小松鼠可真粗心。我們可別學習小松鼠這麼粗心呀!

三、看動畫、聽故事。

和幼兒一起聽完整的故事。

四、給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字。

五、活動延伸:故事表演。

活動反思:《會動的房子》是一個動聽的故事,故事向幼兒展示了一個生動美麗的童話世界。生動有趣的動畫把孩子們帶進了有風聲、海浪聲、馬蹄聲的美麗的大自然中,孩子們在活動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故事詼諧有趣,孩子們非常喜歡。整個教學活動圍繞一個線索,一個懸念環環相扣,層層深入。這節課整體來說比較成功,孩子們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目標,活動中通過逼真的大自然聲響、有趣的PPT畫面在加上我的正確引導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地方是孩子的表演的時候不過大膽,不過自信,在今後要多給孩子自由表現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的去展示自己。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