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八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八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八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發現油和水倒在一起,油在上水在下互相不相溶的現象。用較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2.初步嘗試用繪畫記錄的方式。

3.通過調查表瞭解哪些物品可以去除油漬,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備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記錄單、記錄筆、黃色油畫棒等、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猜物遊戲導入

1.師:還記得我們之前玩的猜物遊戲嗎?今天方老師帶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猜猜看它是什麼?

2.幼兒進行猜物遊戲。

3.師小結引出油。

二、猜想記錄

1.師:油是黃色的,像水一樣可以流動的。那如果把它和水倒在一起會怎麼樣?油會在水的哪裏?

2.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猜想,教師出示幼兒猜想結果。

3.幼兒進行試驗驗證結果,師小結。

三、油和水混合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認真觀察,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2.幼兒實驗,老師觀察實驗情況,提醒幼兒進行記錄。並進行交流,

四、延伸活動

1.師:因爲油和水不能融合所以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了油漬很難去掉,前幾天我們發了張調查表,誰來介紹一下?

2.幼兒介紹調查表內容。師小結。

3.師:還有好多小朋友不知道油和水的祕密,我們拿着調查表一起去給他們介紹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初步感知活動: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裏有許多樹葉和花,請你們來看一看、玩一玩,讓幼兒初步感知。

幼兒有的拿着樹葉玩耍,有的圍着仙人球看,最吸引幼兒的是仙客來和燈籠花這兩種特殊的花卉,孩子們圍着它們討論着。

2、在幼兒玩耍過程中,教師個別提問幼兒:你手中的樹葉它像誰?

幼兒紛紛拿着手中的樹葉,有的說像小船;有的說像彎彎的月亮;有的說像花瓣;有的說像圓形、橢圓形;有的像扇子等等。

(二)擴散思維活動:

1、教師提問:你玩的樹葉像什麼?這裏的花有的像什麼?

孩子們想象力豐富,有的說像牙籤;有的說像縫衣服用的針;有的說像刺蝟身上的小刺;有的說像大頭針;有的說像心、扇子、小手等。幼兒擴展思維,展開想象,幼兒爭搶着說出自己看到的花,有的說菊花像頭髮;有的說荷花像彩色的燈墜……。

2、教師發散幼兒想象還見過的樹葉或花像什麼物品?

幼兒說有的樹葉像小船、月亮、箭、胡蘿蔔、圓形等等。

幼兒說出了有的花像美麗的蝴蝶;有的說像髮卡;有的說像衣服上蝴蝶結、雞冠、喇叭、太陽等。

引導幼兒活躍思維,發現兩種物體的相似之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幼兒的創新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三) 創新想象和操作活動:

1、出示雞冠花、梧桐樹葉、鬱金香、小手、酒杯、公雞頭等的圖片。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兩種物體的相似之處,發揮想象空間,找出兩種相似的物體並進行粘貼。

本環節,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中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幼兒能將兩種相似的物品進行正確的對應粘貼。

(四)創新思維活動:

1、教師:人們很聰明,他們通過觀察物體的某個特性或本領,做了相似的發明。出示實物雨傘、小鋸、鉗子讓幼兒觀察,讓幼兒瞭解這些東西是根據荷葉、小樹葉兩邊的小齒以及螃蟹的大螯能夾住東西的本領發明出來的,爲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教師引導幼兒開拓思維,想象出還有什麼物品是根據物體的某種特性或本領發明的。

本環節要讓幼兒知道是根據物體的特性發明的用品或工具。

3、教師: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做小小發明家設計發明來方便人們的生活呢?

請幼兒自己講一講要設計什麼樣的發明,是根據什麼物體的什麼特性發明的。開拓幼兒的想象空間,大膽說出自己的創新想法。

4、讓幼兒繪畫出想要發明的物品或工具等。本環節只讓幼兒用幾分鐘的時間簡單設計出自己的構想。將自己的創新想法展示出來。

本環節讓幼兒進一步開創思維,展開創新思維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古代造紙術的由來,知道紙是中國人發明的,萌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2、嘗試造紙,體驗製作再生紙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提前一天將廢舊紙巾、報紙碎片用水泡好做成紙漿,小篩子,白棉布,網紗(見幼兒活動資源包),水,盆,擀麪杖,《現代造紙》教師教學資源,幼兒學習資源4第18—21頁。

活動過程

1、感受造紙的現代化。

(1)觀看教師教學資源或閱讀幼兒學習資源4第18—19頁,觀察現代造紙機的械化流程。

(2)請幼兒說一說現代人們是怎樣利用機器造紙的。

2、瞭解古代造紙術的由來。

(1)教師:你們知道最早的紙是怎樣造出來的?是誰發明的?

(2)教師講故事《蔡倫與造紙術》。

(3)師幼交流:說一說古代人是怎樣造紙的。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4第20-21頁造紙步驟圖,教師示範講解手工造紙的過程。

3、幼兒分組嘗試造紙。

(1)現將浸泡在水裏的紙用手揉碎,撈出來,在教師指導下用攪拌器攪拌成糊狀做成紙漿。

(2)將紙漿倒入放了水的大盆中,攪拌均勻。

(3)把帶細網的小篩子上面鋪上軟棉布,浸入盆中,將紙糊平平的篩起,一層紙漿就會留在上面,過濾掉多餘的水,這就是一張紙胚,把紙胚進行晾曬。

(4)紙胚晾曬成半乾時,用擀麪杖將紙胚壓平,和軟棉布分離。

(5)將紙胚放在陽光下徹底晾曬乾。

(6)用剪刀修剪紙邊,一張紙就做好了。

4、活動延伸。

(1)請幼兒在自制的再生紙上畫畫、寫字,感受成功的喜悅。

(2)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愛惜紙,節約用紙。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借助物體來辨別前後、兩邊等方位。

2、在遊戲中學習完整講述句子,學習方位詞:上下、前後、裏外

活動準備:各種毛絨小動物或頭飾

活動重點:感知前後、兩邊等方位。

活動難點:能完整的講述句子。

活動過程:

1、初步辨認以自身爲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裏?”(在前面、在後面、在旁邊)

2、遊戲—找方向:

—“你們做兔寶寶,我來做兔媽媽。我捏捏鼻子你們就到我的前面來;我拍拍屁股你們就到我的後面來;我拉拉耳朵你們就到我身體的兩旁來。好,我們現在來試試吧。”

教師邊拍屁股邊說:

—“快到我的後面來。”

依次:邊捏鼻子邊說:快到我的前面來。

邊拉耳朵邊說:快到我的旁邊來。

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行動。

教師轉身,改變方向,只拉耳朵不說話。

—“爲什麼還是拉耳朵,你們要變方向?”

師生共同小結:改變了方向,旁邊也跟着變了。

3、遊戲—捉迷藏:

—“動物們在森林裏玩捉迷藏遊戲,讓我們趕快把它們找出來!”

請幼兒找出並說出小動物躲藏的準確位置。

分組遊戲:請一半幼兒抱着動物們躲藏,另一半幼兒尋找並說出躲藏地。輪換進行遊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形式:

分組教學

活動目標:

1、幼兒有濃厚的動手興趣,瞭解橙汁的由來,並能積極思維。

2、幼兒能親自動手,採用各種方法取橙汁。

3、幼兒能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鮮橙若干、榨汁機、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碟子、杯子、抹布、小刀、磁帶、記錄表、彩色筆、鮮橙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生相互問好。

二、基本部分:

1、老師揭示課題:今天教室來了客人,老師爲客人和小朋友準備了禮物,出示橙子。

2、提問:橙子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味道?橙子裏面有什麼?

3、教師小結,橙子還可變成飲料,即橙汁。

4、老師展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小刀、抹布、碟子、杯子、榨汁機等給小朋友,請小朋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什麼工具能榨出橙汁?

5、幼兒把黑板上的記錄表按自己的想象填寫。

6、老師交待實驗要注意的事項。

7、請幼兒在《小燕子》的音樂飛到桌子的兩旁,動手操作取橙汁。

8、幼兒動手、老師記錄,並適當引導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

9、取橙汁時,老師總結,並延伸到課餘,小朋友可以回家榨果汁。

三、結束部分

師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勞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雷陣雨是一種夏天特有的自然現象,對雷陣雨帶來自然界的一些變化發生興趣。

2、能從閃電、雷雨的全過程中感知自然現象的變化。

3、懂得雷雨天自我保護的一些方法。

重點:懂得雷雨天自我保護的一些方法。

難點:能從閃電、雷雨的全過程中感知自然現象的變化。

活動準備:

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回憶雷雨前的景象和感受。

1)“你見過下雷陣雨嗎?”“天空是什麼樣子的?”“你們還看到和聽到些什麼?”“這樣的天氣你們感覺怎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1) “從圖片上看到什麼?圖片上還有哪些和平時不一樣的景象?”“這樣的天氣會發生什麼事?”

2)教師小結雷雨前的自然徵兆。

2、觀看視頻雷陣雨,懂得自我保護:

1)聽雨:“雷雨聲聽上去是怎樣的?你害怕嗎?”

2)交流雨:“雷雨從天上落下是怎樣的?(豐富詞彙:傾盆大雨) “想象雷雨中幼兒園的操場、花園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住的小區又會是什麼樣子的?”

3、瞭解雨天的自我保護方法:

1)“下雷陣雨,小朋友能不能出去?”“閃電打雷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2)小結:下雷雨時儘可能不要在室外,不要在樹底下或電線杆旁避雨,遇到響雷時可以捂住耳朵,張開嘴巴,保護耳朵。

4、觀看雷雨過後的景象。

1)出示可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雨後的天氣怎麼樣?”(適時豐富雨過天晴)“雷雨過後感覺怎樣?”

2)討論:“雨後天空是什麼樣子的?周圍有些什麼變化?”

3)教師小結

三、結束部分

“你喜歡不喜歡雷陣雨?什麼時候下雷陣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感受大自然的美,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係

能正確運用“高”、“矮”、“粗”、“細”來描述物體的差異,知道高矮、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比較樹木的高矮、粗細,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係

難點: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高矮、粗細的初步概念

物質準備:學具:小紅旗、小綠旗若干。場地:附近樹木較集中的公園

活動過程

一、遊戲:親親小樹

1.看一看,認一認,公園裏都有哪些樹

2.幼兒集體遊戲。如: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楊樹跑回來;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桃樹蹲下來。

二、比較高矮

1.老師指定兩棵樹,請幼兒目測兩棵樹的高矮,在高的樹下插上紅旗,在矮的樹下插上綠旗。

2.請幼兒比一比這兩棵樹是不是周圍最高的樹或最矮的`樹,如果不是,請幼兒把紅旗插到最高的樹下,把綠旗插在最矮的樹下。

三、比較粗細

1.教師指定兩棵樹請幼兒討論:怎樣比較他們的粗細。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想出來的方法(如抱一抱、比一比)來感覺樹的粗細。

3.請幼兒找找周圍的樹,哪棵最粗,哪棵最細。

4.組織幼兒遊戲:請幼兒按教師指令行動,如:摸摸最細的樹幹跑回來,親親最粗的樹幹蹲下來。

四、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

1.組織幼兒討論:爲什麼比較的結果會改變

2.教師小結:隨着比較樹木的變化,比較的結果(樹的高矮、粗細)也會發生變化。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在角色遊戲中,我發現孩子們對餐廳的遊戲情有獨鍾,特別喜歡穿上廚師服,戴上廚師帽,模仿廚師的模樣大展身手。因此,我設計了中班科學活動《快樂的小廚師》。這一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其中涉及的各種工具均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如榨汁器、塑料刀、小勺等都是幼兒生活中常見、常用的工具,此次活動是建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的工具產生興趣,知道工具是我們的好幫手。

2、感知現代工具的方便、快捷。

3、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工具(榨汁器、小棒、刨子、塑料刀、勺子等),幼兒在收集工具的過程中已掌握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

2、小碗、茶杯、簍子、麪粉、水果若干。

3、錄像機、電腦、廚師服若干。

活動過程

一、佈置任務,直接引出課題

提前佈置遊戲場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我是廚師長,你們是一羣快樂的小廚師。知道嗎?過幾天,我們要參加美食大賽。這一次,我想做一個很大很大的比薩餅去參加比賽。今天可要好好地練一練做比薩的本領呦!

二、介紹需要完成的任務及準備的工具

師:做比薩需要很多的配料,走!跟我一起到這邊來看一看都需要準備哪些配料呢?這兒有一號桌、二號桌、三號桌,我們先來看看桌上有什麼?

師:一號桌請你們用小棒、榨汁器變出西瓜泥和西瓜汁。將西瓜汁倒在杯子裏,西瓜泥倒在小碗裏。二號桌請你們用塑料刀和刨子變出黃瓜絲。三號桌請你們用刨子和勺子變出蘋果醬。

三、幼兒操作並交流操作過程和結果

(一)提出第一次操作要求

1.幼兒比較兩種工具。

師:你們仔細想一想,你想用什麼工具做什麼事情呢?每張桌上都有兩種工具,你試好一種工具以後,還要試試另一種工具,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想好了,我們就把袖子捲一捲,幹活去吧!(放音樂《加油幹一遍》)

[第一次安排了兩次自主操作。讓幼兒嘗試用兩種工具做同樣的事情,要求幼兒試好一種工具以後,跟同桌的小廚師交換另一種工具,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

2.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迴指導。(請配班老師幫忙攝像)

師:兩種工具你都試過了嗎?你發現哪種工具更方便?

3.請幼兒交流第一次操作過程和結果。

師:大家把小手擦一擦,把手裏的活放下來休息一會兒吧!誰能告訴大家:你用什麼工具做了什麼事情?

幼1:我用刨子刨了許多黃瓜絲。

幼2:我用塑料刀切了許多黃瓜絲。

幼3:我用小勺刮出了蘋果醬。

師:你們想知道別的小廚師是怎樣幹活的嗎?那跟我一起來看看吧!(回放錄像小朋友觀看現場幹活的情景)

師:這是誰呀?你來告訴大家,你用什麼工具做了什麼事情?

幼:我用榨汁器榨出了西瓜汁和西瓜泥。

師:你有沒有試試另一種工具小俸呢?你覺得哪種工具更方便?

幼:我用小棒試過了,我覺得榨汁器更方便。

(二)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

1.幼兒輪換探索材料。

師:這次要做的比薩餅特別大,你們準備的配料還不夠呢!等會兒請你們再去做一點。這次做的時候,你去試一試剛纔沒做過的事情。如果你剛纔在一號桌做事的,現在你可以到二號桌、三號桌去做做,桌上的兩種工具都要試一試,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好,現在就去試試吧!(請三四名幼兒講述)

第二次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剛纔沒做過的事情。試一試,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通過操作,使幼兒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2.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瞭解幼兒操作水平,並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幫助。

3.幼兒和同伴自由交流自己的發現。

師:大家辛苦了!配料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擦擦小手,帶上你們的工具到前面來休息休息吧!現在和你旁邊的小廚師說一說,你拿的是什麼工具?做了什麼事情?你覺得它方便嗎?(放音樂《加油幹兩遍》)

4.請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與大家分享,重點引導幼兒發現現代工具的便捷。

師:誰能告訴大家,你拿的是什麼工具?做了什麼事情?你覺得哪種工具用起來更方便?

四、將工具進行分類

請幼兒將方便和不方便的工具進行分類,並引導幼兒檢查分類結果。

師:請你們將你覺得方便的工具送到紅顏色的籃子裏,將不方便的工具送到藍顏色的籃子裏。(幼兒按要求送各種工具)

師:以後小朋友在生活中用不同的工具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也要去比一比,試一試,看看哪些工具使用起來更方便。

[第三次的操作是讓幼兒將工具分類擺放,符合幼兒愛玩弄工具的特性,真正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五、製作並品嚐比薩

1.請幼兒用擀麪杖擀麪餅。

師:現在,配料已經準備好了,做比薩我們還需要準備一張麪餅呢!麪餅在哪兒呢?睜大你們的眼睛,看我怎樣把它變出來。變一變一變!大不大?我們還可以把它變得更大呢!瞧!擀麪杖我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每人拿一根,我們一起來加油幹吧!(放音樂《加油幹一遍》)

[從準備配料——擀麪餅——製作比薩,幼兒參與了製作的全過程,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幼兒品嚐比薩,既是對他們付出辛勤勞動的一種肯定,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滿足幼兒的生理需求。]

2.製作比薩

師:哈哈!我們的大餅做好了!現在可以在麪餅上撒上配料了。注意撤的時候要輕輕地,不要把配料堆在一起,麪餅的每個地方都要撒上配料呦!

師:將你的擀麪杖送過去,每人拿一把小勺過來,再將你剛纔裝配料的碗拿過來,將裏面的配料撤在麪餅上吧!

3.烘烤品嚐比薩

師:現在,帶上我們的比薩,到幼兒園的大烤箱裏去烤一烤,並嘗一嘗我們親手製作的比薩吧!

活動延伸

角色遊戲中,開設比薩店,娃娃家等角色遊戲區,讓幼兒在遊戲中感知更多現代工具的方便、快捷。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