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幫助孩子從玩具迷戀中走出來

幫助孩子從玩具迷戀中走出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幫助孩子從玩具迷戀中走出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培養寶寶的智力是刻不容緩的,對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揠苗助長”,此時的耕耘會讓孩子在未來受益良多。下面小編分享幫助孩子從玩具迷戀中走出來方法。

幫助孩子從玩具迷戀中走出來
幫助孩子從玩具迷戀中走出來1

一位朋友最近向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她的孩子這幾天變得對玩具特別感興趣,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裏,她已經陪兒子上玩具店買了3次玩具,每次都要花上一百多元,兒子還嫌不夠,吵着要買那個兩百多元的大電動汽車……朋友說,兒子已經不再滿足於十幾元錢的小玩具了。她感到有些“苦惱”,兒子的胃口該不該滿足?如果一味地滿足,會不會出什麼問題?

這位母親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兒子對玩具的過分“追求”意味着他陷入了對玩具的迷戀當中。如果一味地滿足其需要肯定不好:一方面刺激增長了孩子對物質的佔有慾,讓孩子形成一個“自己想要的就能夠得到”的霸權心理;另一方面,孩子迷戀的玩具並不一定符合其心智發展,很容易錯過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必要的知行教育時機,造成孩子的認知缺失。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從對玩具的迷戀中走出來呢?家長應該主張給孩子選擇玩具時突出”三性“:必要性、控制性、針對性。現在的玩具的確越來越智能化、精細化,高級化、聲、形、色都撩動着孩子的感官。家長不防試試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增長孩子見識,分散其對玩具的依賴性。

別總把孩子總留在屋裏玩玩具

當家長忙碌時,很可能就會想到給孩子多買幾件玩具,讓他自己一邊玩去。長此以往,孩子沒有機會接收其它信息,只有與玩具爲伴了,當舊玩具吸引力的喪失,自然會渴求新的、更高級的玩具。所以,應避免把孩子經常留在屋子裏玩玩具,一方面很可能導致孩子對玩具的不斷需求和迷戀,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孤獨感、見識的狹隘性、交往的缺陷性通常就是這樣引起的。

讓孩子多融入集體活動之中

參加集體活動是孩子獲取交往技能的重要課堂,也是把孩子從對玩具的迷戀中轉移出來的好辦法。在集體活動中,孩子們會獲得玩具之外的更大樂趣,這就是遊戲和交往。可以說,通過交往活動中多變的、豐富的、互動的情感交流,孩子獲得的樂趣將遠遠超過玩具本身。

陪孩子多做些強身健體的活動

我們要有意識地帶孩子做些運動,除了簡單的爬一爬、跑一跑、跳一跳等之外,羽毛球、游泳等帶有競技性的體育運動也十分適合大人孩子一起進行,這是轉移孩子迷戀玩具的好辦法,還能鍛鍊身體,一舉兩得。

給孩子講些童話故事

孩子都是聽着故事長大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爲它入情入境,小主人翁的命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們的心,同時還可以豐富孩子的見識,開啓孩子的智慧,而這一切,是再高級的玩具也無法激發出的情感。

帶孩子到戶外走走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眼前的事物是新奇的,自然會激起其探索的慾望。帶孩子到野外、公園走走,讓他們瞭解自然、熱愛自然,從自然中獲得樂趣,這對陶冶孩子的審美情操尤爲重要,還能增長孩子的見識。

孩子的興趣應該是多元化的,決不僅僅限於玩具本身,孩子迷戀玩具,只是家長沒有及時培養和發展孩子的愛好潛能和情趣。只要我們多花時間來教育引導孩子,合理培養孩子的學習、娛樂、交往、參觀等的情趣,一定能幫助孩子走出迷戀玩具的狹小空間。

幫助孩子從玩具迷戀中走出來2

玩具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夥伴,能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喜歡玩玩具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在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玩具起着極大的作用,能促進思維發展和動手協調能力,視聽感知和感性認識等。在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選擇讓玩具陪伴孩子,這樣自己就可以放輕鬆去工作

因此,很多家長都會精心給孩子挑選各種玩具,孩子也玩得不亦樂乎。

但是,過分依賴玩具,有沒有副作用呢?

比如,有的孩子玩遊戲玩得非常投入,到了該吃飯或該睡覺的時候,家長叫了好幾次,孩子還是不管不顧,一直在玩。久而久之,只要是玩玩具,孩子玩得就非常投入,幾乎是屏蔽外界的信號。或者,玩玩具時孩子有耐心和專注度,但讓幹其他的事情,立刻就會表現出不耐煩和不情願。這就是沉迷玩具給孩子成長帶來的不利影響。

家長們要注意了,一旦孩子對玩具失去自控能力沉迷玩具的副作用就會顯現

①當孩子做其他事的時候,一直想着什麼時候可以玩玩具,就會不集中精神,長期下去就會對日後的學習生活都造成影響;

②孩子與玩具相伴的時候過長,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利,不能很好地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愛好;

③長時間玩玩具,與人的溝通交流機會就會減少,不利於孩子的語言智能的發展。也會減少到外面身體運動鍛鍊的機會,孩子的身體運動智能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那麼,當孩子開始有這種傾向時,作爲家長

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家長們需要合理滿足孩子對玩具的需求,有原則、有計劃地科學引導孩子對玩具的認知和理解,努力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讓孩子真正體會到玩具帶來的樂趣。

01適當控制玩具的數量

KD爸爸並不認爲,你每週都去kidsland給孩子買玩具,就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喜愛玩具是孩子的天性,因此看見玩具的孩子,經常想買個不停。現在很多家庭生活條件好了,想要玩具?買買買啊。有時候父母想阻止,卻經不住孩子的哭鬧最終妥協。

但是,過多的玩具對孩子真的好嗎?

牛津大學專家指出:玩具成山的孩子智力比玩具少的同齡孩子智力水平低。此外,不適合孩子年齡段的玩具還會損害幼兒的認知能力。更嚴重的是,孩子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難纏、任性、不懂珍惜,對各種事都是三分鐘的熱度,無法集中精力。

因此,家長不是不能給孩子買玩具,而是要適量滿足他們。當孩子開口想買無意義的東西時,父母可以先說道理,比如說類型相同的玩具已經有了;孩子對於玩具有種佔有心理,一些閒置玩具可以和其他人交換,實現有效利用;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堅守原則,不能輕易妥協。

02樹立明確的時間觀念

家長平時就要給孩子灌輸時間概念。比如,剛開始來到玩具館時,就和孩子先商量好,我們只能玩40分鐘,到時間後,就必須收拾好玩具。在家裏玩玩具或看動畫片都要有時間限制。這樣下來,時間一到孩子就會按照承諾收拾好玩具,然後專心做其他事情。

家長可以以此事爲契機,引導和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和管理時間的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玩玩具的規則,如果違反,則需要接受懲罰,取消週末玩玩具機會。

03引導孩子別的方面的興趣

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發展其他興趣,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如親子閱讀、種花種菜、戶外活動等,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當孩子在這些活動中,感受到自己對社會的用處後,自然而然會減弱了對玩具的癡迷,會明白在社交活動中,與他人的交往更加有趣,更有意義。

要知道,對孩子粗暴的壓制是無效的,甚至可能產生更加嚴重的後果,放任自流也不是負責任的行爲。家長必須努力找到一種對自己孩子有效的方法。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方法溝通至關重要。

家長鬚知Tips

①多抽時間陪孩子,可以用其他的事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與孩子一起看繪

本,給孩子講講小故事,從而形成一個互動,增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

②鼓勵孩子去找夥伴玩,從而體會到集體玩耍的樂趣,在玩耍過程中也讓孩子的語言智能得到發展。

③週末多帶孩子出去接觸外面的世界,去公園看花花草草,觀察雨後爬行的蝸牛,感受大自然的美,體會細小事物的樂趣,同時這也可以增強親子關係。

④培養孩子的一個興趣愛好,例如畫畫、唱歌、跳舞,但這個過程最好父母能陪伴,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

家庭教育最大的挑戰是,做父母的面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必須經常反思,尋求對自己孩子有效的指導。父母的示範作用也很重要。如果父母自己就是“遊戲迷”或者低頭一族,要求孩子不沉溺其中就難以實現。

最重要的是,爸媽必須清楚,玩具只是孩子認知世界的其中一種方式,並不是唯一方式。即使再多的玩具也比不上父母的愛和陪伴。想讓孩子健康發成長還需要父母陪伴孩子再多一些。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