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電子產品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電子產品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電子產品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嗎?隨着科技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電子產品越來越普遍,孩子日常就是捧着手機玩遊戲,刷視頻,完完全全沉迷在形形色色的軟件中。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電子產品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吧!

電子產品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電子產品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1

孩子們沉溺於電視,手機,特別是電腦等,往往使孩子們缺少和現實世界的接觸,不願意也不擅長和人溝通,更使孩子們容易被誤導,誤入歧途。下面我們就着重和大家討論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美國非營利機構“常識媒體”對1400名父母進行了調查,發現8歲及以下兒童看電視時間是從事其他活動時間的近4倍,孩子每天看電視1.44小時,而花在閱讀、聽音樂和玩電腦遊戲的時間大約爲半小時。

被動看電視不利孩子健康

牽頭美國兒科學會這項研究的美國得克薩斯州育兒專家阿里·布朗建議:“你得關掉電視才能達到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效果。房間內大家的關注點集中在電視節目時,對話交流時間會減少,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正常發育,孩子日後適應學校生活較爲困難。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報告內容報道:“父母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對孩子而言,構成背景環境。父母被節目吸引,卻忽視了親子互動,或許不利於寶寶從玩耍中學習各種技能。”

一些調查表明,嬰幼兒玩耍時,旁邊若正播放電視節目,將使孩子減少玩耍時間、分散注意力。早期教育專家莉薩·根西說,開着電視做事,大人和學齡前兒童都會注意力不集中。

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人員先前發現,幼兒日後的學業、社交和健康狀況和其看電視時間有較大關係,看電視時間越長後顧之憂越多。其次,睡前看電視可能降低低齡兒童的睡眠質量。

從以上研究結果看來,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有據可依的,而且這種負面影響可能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早發現和改善孩子們對電子產品的沉迷將可能挽救一個孩子。

早教環節中的孩子如一張白紙,一旦發展到沉迷於電子產品甚至無法自拔,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對孩子心理健康更會帶來極大危害。

怎樣才能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家庭教育作用是起決定性的,與此同時,還需要學校,教師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關心,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避免電子產品給孩子們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

電子產品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2

不要只是“制止”

克服上癮行爲的關鍵是用別的東西代替他們。

以咬指甲爲例。好幾百萬人都有咬指甲的習慣,其中不少人試過各種糾正辦法,可惜都沒堅持下去。有些人塗指甲油,還有人賭咒發誓要靠意志力戒掉這個習慣。這兩種方法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它們沒有提供替代行爲。

你可能不會去咬塗了指甲油的指甲,因爲短期內,它們味道可怕;但這樣一來,你就強迫自己壓抑咬指甲的衝動。我們知道,壓抑不起作用,所以一旦停止塗指甲油,你就會重新咬指甲,甚至比從前更頻繁。一些人的衝動非常強烈,哪怕塗了指甲油也會咬,並在可怕的味道和滿足衝動帶來的欣慰感之間形成奇怪的正向關聯。對比來看,“分心”的效果很好。有些人在手邊放着減壓球、鑰匙鏈或小拼圖,每當出現咬指甲的衝動,他們的手就有其他地方可以去了。

克服不良習慣或上癮的最佳方法是,在改變慣例的同時保留線索和獎勵,即用分心之事來改變原有行爲。對愛咬指甲的人來說,線索或許是在開始咬指甲之前剛發生的一些小煩惱,不經意地尋找粗糙的指甲尖,通過啃咬獲得安撫。這時候,可以用把玩減壓球的新慣例來代替啃咬。最後,因爲獎勵有可能是咬指甲帶來的完成感,這些從前愛咬指甲的人或許會以完成擠壓10次減壓球爲目標。故此,提示和獎勵保持不變,但慣例從咬指甲變成了擠壓減壓球10次。

2014年,一家名爲“陪伴”的機構推出了一款名爲“現實主義”的產品,是爲了治療智能手機上癮而設計的。該產品是個漂亮的塑料殼,樣子就跟沒有屏幕的智能手機一樣。拿出“現實主義”,你看到的不是屏幕,而是透過屏幕大小的框架,去看實際出現在你眼前的東西。

“現實主義”之於智能手機癮君子,就相當於尼古丁口香糖之於老煙槍們、減壓球之於愛咬指甲的人。用它來替代真正的智能手機非常合適,因爲它跟手機有着大致相同的尺寸,能裝進口袋,有許多跟智能手機握持感相似的物理反饋線索。“現實主義”令你拿出手機的線索,讓你拿出了這款塑料殼,因爲後者外觀和感覺都很像手機,故此帶給了你基本相同的物理獎勵線索。線索和獎勵保持不變,但在智能手機裏迷失自我的慣例,被更好的選項給替代了。

雖然這是一條有益的指引,但不同的上癮需要不同的習慣去覆蓋,關鍵是要找出是什麼令最初的上癮帶來了獎勵感。有時,同一種上癮行爲由完全不同的需求所驅動。

比如艾薩克·韋斯伯格反思自己對“魔獸世界”的上癮,是因爲與其他玩家的互動,安撫了自己的孤獨感。因此韋斯伯格擺脫上癮的做法是:重新建立起一種充滿活力的社交生活,接受了一份能讓他接觸有意義人際關係的新工作

另一些“魔獸世界”癮君子,尤其是來自貧寒工薪背景的玩家,受一些奇幻元素的吸引,這些元素能讓他們“旅行”到本來永遠也看不見的新地方。還有一些人在學校被人欺負,上癮滿足了復仇需求,或是滿足了“靠體格佔上風”的需求。(這些動機有不少在心理上並不健康;所以去看治療師,找出根本原因,也很有意義。)

不同的潛在動機,意味着不同的解決方案。一旦你理解爲什麼每個癮君子一玩就是幾個小時,就能夠提出一種滿足其潛在動機的新慣例。比如現實中總挨欺負的玩家或許能從格鬥訓練裏獲益;沒辦法去遠方的玩家不妨讀一讀異國氣息濃厚的書籍或觀看紀錄片;孤獨的玩家培養新的社交圈子更適合。哪怕解決的過程不容易,但第一步還是要了解:上癮爲什麼會帶來獎勵,在此過程中,它妨礙了哪些心理需求。

加速新習慣的形成

建立新習慣很困難。我們對此很清楚——因爲每年1月,人們都會拿出和上一年相同的決心。根據一項研究,大約一半的美國人會做新年期許:大多是減肥、多運動、戒菸一類。大約有3/4的人能在1月裏堅持下去,但到了6月,差不多一半的人都失敗了。等到了12月,大多數人又回到了原點,做出和前一年同樣的期許。培養新習慣的主要挑戰在於,不堅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習慣不會成爲常規。

在這一脆弱的早期階段,你必須保持警惕,保護你所取得的進展。這很難辦,因爲有些人形成習慣需要花更長時間。這裏沒有什麼神奇的標準時間。

幾年前,英國的4位心理學家跟蹤了真實生活中人們形成習慣的情況。他們要一羣大學生花12個星期,培養一項新習慣,成功者可獲30英鎊。在第一次會面時,每一名學生都選擇了新的要養成的習慣。例如,有些人選擇午飯時吃蘋果;另一些人選擇吃飯前一小時內跑步15分鐘。

學生們每天執行相同行爲,連續84天;每天打卡以報告自己是否完成了該行爲,完成的自覺度怎樣。平均而言,66天后,學生們形成了習慣。不過這個平均值掩蓋了不同人之間的'波動性。有個學生只用了18天就鞏固了習慣,而另一名學生,按研究者們的估計,需要254天。這些習慣的要求並不高,也並不是爲了克服原有不良習慣而設計,所以這個數字比癮君子戒除長期上癮所需的時間要短。就算66天是個合理的估計,維持新習慣,取代固有的、能帶來深刻回報的行爲,仍需要很長的時間。

語言的力量

有一種微妙的心理槓桿似乎能加速習慣的形成:這就是你形容自己行爲所使用的語言。假設說你正努力避免使用Facebook。每當你受到誘惑,你可以對自己說:“我不能用Facebook。”也可以說:“我不用Facebook。”

兩者聽起來大同小異,其實不然。

“我不能”擺脫了你的控制,把控制該行爲的責任交到了外部主體(天知道那是誰)的手裏。這讓你失去力量。你成了一段無形關係裏的弱勢者,被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且許多人都像孩子一樣,越是不準做的事,越是想做。

相比之下,“我不”則是個鼓勁的說法,說明是“你”不做這件事。它帶給了你力量,並暗示:你就是那種原則上不用Facebook的人。

消費者行爲研究員凡妮莎?帕特里克和享裏克·哈格特魏德特運用這一技術做了一項實驗,向我們揭示了措辭微妙差異帶來的效果。他們請一羣婦女想一個有意義的長期健康目標,比如每星期運動3次或吃更健康的食物。研究人員解釋說,在追求更健康生活之路上會碰到挑戰,可以用“自言自語”的方式來應對誘惑。比方說,碰到辛苦工作了一整天還要運動的情況,他們要一羣女性對自己說:“我不能錯過運動。”要另一組受試者說:“我從不錯過運動。”

過了一段時間,婦女們回到實驗室,報告進度。說“我不能”的女性,只有10%堅持了目標;而說“我不”的女性80%都堅持了下來。後者所用的語言賦予了她們力量,而不是暗示有超出控制的外部力量在控制她們。

構建遠離誘惑的環境

就算有益的新習慣覆蓋了有害的舊習慣,但仍然存在上癮的隱患,比如每天手機在你身邊的時間是多少?手機放在哪,看似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但是隻要它在身邊,你就有可能隨時去拿它。

故此,行爲構建的原則非常簡單:任何放在你身邊的東西都比離得遠的東西對你的精神生活有着更大的影響。身邊包圍着誘惑,你就會受到誘感;把誘惑放到手拿不到的地方,你會發現無形的意志力儲備。“離得近”是非常有力的影響因素。

行爲構建體系也承認,人無法徹底避開誘惑。你不可能徹底放棄使用手機,但你可以減少使用頻率。你不必隨時隨地刷你的社交賬號、也不必隨時檢查你的郵件。“我會‘故意’忘帶手機,這是我解決手機上癮的唯一辦法”,一名上班族這樣說。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