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調皮時光說“不”還不夠

孩子調皮時光說“不”還不夠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調皮時光說“不”還不夠。孩子調皮時光說不還不夠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能只對孩子說一個“不”字,至少在開始時不能那樣。就算是時間長了,說“不”字的效果怎麼樣具體也要看你的語氣,所以我們在孩子調皮時光說“不”是還不夠的,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什麼原因吧。

孩子調皮時光說“不”還不夠
孩子調皮時光說“不”還不夠1

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能只對孩子說一個“不”字,至少在開始時不能那樣。就算是時間長了,說“不”字的效果怎麼樣具體也要看你的語氣,你說的次數多少,還有你說這話的認真程度。

在孩子經歷過幾次,知道你說這話的目的是什麼之前,說“不”不是一個能夠長久使用的方法。不要在房間的另一頭用帶有挑戰性的口氣對孩子說“不”。

那樣會讓孩子開始糾結,他會想,“我應該在媽媽說了這話以後就乖乖放下呢,還是要保留住面子,堅持自己的事情呢”要知道,孩子有個很強烈的好奇心,並且又不想聽從指導。

也許孩子慢慢開始堅持自己的事情然後看你的臉色怎麼演,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有要繼續做下去的行爲,你最好馬上過去把他抱到房間的另外一頭。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跟孩子說“不”,這樣孩子就會開始懂了。

接着,馬上給他一本雜誌,一個空的香菸盒,也可以是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要是你扔給他一個他數月前就玩膩了的撥浪鼓的話,那樣無法吸引孩子注意。

要是孩子過了一會又想繼續做了,應該如何?那麼就把孩子又抱走,讓他的注意力到別的地方去,並且要馬上,肯定,輕鬆愉快地把他引開。還要跟給孩子說“不,不”,以增加你的行動的分量,同時可以陪伴孩子一下,跟他說怎麼樣玩別的玩具。

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把他帶到別的.地方去。其實,你就是在以既婉轉又堅定的方式向他表明你不會讓孩子去做的。如此一來,你就免去了選擇,爭執,怒容,咒罵。這些行爲非但沒有作用,還會讓孩子生氣。

你也許會這樣說,“可是,孩子還是不乖,除非我讓他知道他是在搗蛋。”事實上,孩子會慢慢變乖的。要是你用上述講究實效的方法來管教孩子的話,孩子會很聽話的。

有時候你在孩子邊上對着孩子大聲叫喊,自以爲是在教育,但是孩子又不懂“不”字的意思的時候,你這樣做孩子會覺得特別不開心,就會有逆反心裏。要是你一把把他拖開,讓孩子面對着你聽你教育的話,事情就更糟。

因爲孩子會覺得非常下不來臺,你也不給他們一個遺忘的機會。孩子就會在軟弱地投降和違抗你的命令二者之間作一選擇了。

曾經有一位太太,她非常生氣地說,她的16個月的女兒“在搗蛋”。在她不開心的時候,孩子正好過來。T太太一見了她就嚴肅的說,“一定要知道,不準靠近無線電。”

小女孩其實本來不知道無線電,可是現在想起來了。她於是轉過身去,朝着無線電慢慢移動。這位太太有幾個孩子,所以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她就恐慌。怕孩子不聽自己的話了。

因爲她神經緊張,她讓孩子注意到了一些本不會注意的事情。就像一個學騎自行車的男孩看見前面路中間有一塊石頭,由於他神經緊張,反而就更加會撞到。

還有另外一個事情,一個孩子正在朝熱竈靠近,爸爸媽媽沒有跟孩子說明這樣是不能做的,而是馬上過來把他抱走。

其實這樣是不正確的,倘若孩子在做的事情是不應該做的,爸爸媽媽要明確並且認真地跟孩子說“不”,而不是不說明原因就把孩子帶走,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孩子調皮時光說“不”還不夠2

一、父母說“不”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遇到事情的時候,他會想着用自己思考的方式去解決。也就是我們說的“小大人”,父母對他的掌控讓他容易反感,所以父母說的“不”,就更容易激起他的反抗心理。

二、父母說“不”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暗示

小楊跟大家做一個實驗“你閉上眼睛,現在不要去想藍藍的大海,不要去想青青的草原,不要去想五顏六色的花園”。發現沒有,人類的潛意識裏邊是拒絕否定的,我越讓你們不要想的東西,你們是不是恰恰會聯想到。我們大人都如此,更何況是心理未發育完全的小孩子呢?所以,當你經常說“不”的時候,卻是變成了一種暗示:你越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就越想着做。

教育的確是一門大學問,平時家長對孩子說“不”,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爲孩子沒有達到你的要求,所以你要去阻止或者更正。但是總是用否定式的語言去管控孩子,其實效果不好,反倒會適得其反。

父母想讓孩子乖乖聽話,不妨試下以下三種做法。

一、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

一、父母往往對孩子說“不”,這其實是一個不完整的指令,因爲你只讓孩子當下知道了不要做什麼,但是他並不明白他該做什麼,所以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麼樣的。

二、用肯定句式來表達意願

平時的溝通交流中,父母常常會這樣對孩子說:“不要吃雪糕,不要看電視”等,其實這都是使用否定式的說法,我們可以嘗試着改變說話的方式,轉變成肯定式的方法進行,這樣孩子就能夠明白你的意思。

比如,同樣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說:“我們選擇喝酸奶吧,因爲酸奶會比雪糕更有營養價值,並且味道也非常好”(不要吃雪糕),這兩句話其實表達我們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是孩子會知道我現在吃酸奶會更好。

家長平時總是對孩子說“不要”,這會讓孩子感覺到一直被訓斥。但是,如果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那孩子就不會覺得反感了。而且,我們本來就是爲了他能夠做出正確的行爲,你用肯定式的句子來給孩子提出建議,孩子他會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久而久之,他會產生約束感,那就會建立起真正的行爲準則了。

三、父母要試着理解孩子

父母之所以會對孩子說“不要”,其實就是內心不信任這個孩子,因爲你們一早就判定他肯定會出錯,因爲有了這種先入爲主的想法,所以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其實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做這件事情的理由。我們不能一味去否定孩子,而是先了解清楚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和目的,然後再根據實際的情況給與孩子正確的建議和幫助。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