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生男生女到底由誰來決定

生男生女到底由誰來決定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男生女到底由誰來決定,生男生女向來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老一輩的想法都是希望能生一個兒子,傳宗接代,包括現在還有不少地方,生了兒子還要放鞭炮的習俗,小編和大家一起看看生男生女到底由誰來決定。

生男生女到底由誰來決定

生男生女到底由誰來決定1

古代醫學早就提出許多決定胎兒性別的理論,可惜限於當時的認識水平都是不能成立

的。如道藏經認爲月經後單日受孕屬陽爲男,偶日受孕屬陰成女;李東垣認爲經後一二日感者成男,四五日感者成女;朱丹溪以受氣於左子宮爲男,受氣於右子宮爲女;聖濟方以左動爲男,右動爲女;褚氏醫書以血裹精成男,精裹血成女。衆說紛紜的理論同樣出現在西方醫學史中,如有人曾提出右側睾丸負責生兒,左側睾丸負責生女;精子進入右側輸卵管得子,進入左側得女。後來人們注意到只有一側睾丸者或切除了一側輸卵管者都可能兒女雙全,這才推翻了這些荒謬的理論。直到200年前,人們對性分化的理論仍然是空白。荷蘭人安託尼萬·列文胡克於1677年首先在顯微鏡下見到精子,150年後德國人貝爾首先看到哺乳動物的卵子,這才以科學奧祕取代了古代關於受孕的種種故弄玄虛的神話。而生兒育女的祕密是美國人麥克魯格1902年揭開的,他發現了決定性別的染色體X和Y。

生男生女並非由女方決定的,而主要由男方的性染色體決定。性染色體,顧名思義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人類的生殖細胞中,有23對即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爲常染色體,1對爲性染色體,女性的性染色體爲XX,基因型可用46,XX表示;男性的性染色爲XY,基因型爲46,XY。生殖細胞要經過兩次減數分裂,23對染色體變成23條,卵子所含性染色體只有X一種,而精子可分別含X或Y性染色體。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後,受精卵的染色體又恢復成23對。若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爲XX型,發育爲女胎;若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爲XY型,發育成男胎。所以,生男生女取決於參加受精的究竟是X精子,還是Y精子。而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是隨機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爲轉移的`,這樣才能維持人類兩性比例的大體平衡,這也是一種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這個平衡決不容破壞,否則,必然造成不堪設想的社會問題。

X和Y性染色體的發現使人們對性別決定開始有了正確認識,在20-50年代,人們對此有了進一步認識,普遍認爲Y染色體是生兒育女的決定因素。有人認爲X染色體上有一男性決定因子,當受Y染色體某成分影響後,則可促使未分化的性腺髓質向睾丸發育,而皮質退化。若細胞核內沒有Y染色體時,性腺的皮質發育爲卵巢,而髓質退化。近年來,人們發現與Y染色體連鎖的一種糖蛋白,即組織相容性抗原,又稱H-Y抗原。推測它與X染色體上有關的遺傳因子相結合,促成原始性腺向睾丸分化。但是這一理論並未指出決定胎兒性別的是一個還是多個基因。

生男生女到底由誰來決定2

決定生男生女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男方因素:男子的精子有X和Y兩種且各有明顯的個性特徵,X精子頭大體笨,行動遲緩但有耐力,耐酸,壽命長;Y精子頭小尾長,遊動快,但壽命短,對環境適應能力差,尤其在酸性環境中容易死亡。在進軍卵子的征途中,Y精子常佔領先地位,故男嬰多於女嬰。但由於各種因素(所謂生態平衡),男女性別比率始終保持在103~106:10O之間。

(2)女方因素:隨着排卵週期的循環,陰道和子宮頸部的酸鹼度也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安全期呈酸性,子宮頸部的乳狀物粘稠;排卵期呈鹼性,子宮頸部的乳狀物稀薄清亮,極利於精子通過。但有部分女子排卵期時依然呈酸性,子宮頸部的乳狀物也得不到改善。此時性交,X精子倘能憑藉自身特有的耐力和耐酸的優勢,大多可勉強通過,進入輸卵管,而Y精子通過酸性環境已元氣大傷,經過粘稠的乳狀物時,大多中途夭折,剩下者也已奄奄一息,故生女孩的可能性較大。

另外,法國巴黎大學化學系的史基教授經實驗證明:卵細胞對X、Y兩種精子有一定的取捨功能。當卵細胞內外的鈣、鎂的含量高於鈉、鉀的含量時,卵細胞排斥Y精子,則生女孩,反之生男孩。但當兩組含量平衡時,生男生女就取決於X、Y兩種精子的各自優勢。

(3)性交時間:假如男子排出的精子體壯量足,而女子排卵及酸鹼變化皆屬正常,且卵細胞內外的上述兩組化學元素基於平衡,那麼生男生女在較大程度上取決於性交時間。X精子的存活期在2~ 3天內(即72小時內),而Y精子雖然在和個性特徵上佔一定優勢,但存活期只有在24小時左右。如果X、Y精子均在輸卵管等候卵子的到來,Y精子在等候中所有優勢正在減退和消失,此時卵子來到則生女孩子的可能性較大;如果是卵子在輸卵管等候精子的到來,Y精子總是率先到達,則生男孩子的可能性較大;假如精子與卵子同時或幾乎同時到達輸卵管,其結果與後者相同(即生男孩的可能性較大)。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