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極端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患上心理病

極端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患上心理病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極端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患上心理病,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長,家長應當與孩子統一戰線攻克難關,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耐心教導,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爲大家分享極端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患上心理病。

極端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患上心理病

極端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患上心理病1

研究者表示,幼兒心理出現問題,除了遺傳、生活習慣等因素以外,家庭的教育的不足越來越佔主導位置。“家庭極端教育都極易令寶寶出現緊張、焦慮、退縮、恐懼等情緒問題,引發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因爲家裏只有一個寶寶,給孩子最好的是應該的”“攻擊性行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幼兒階段主要表現爲吵鬧、惹是生非,是一種身體上的攻擊;稍大一些的寶寶更多的是採用語言攻擊,謾罵、詆譭,故意給對方造成心理傷害。他們口中常說諸如‘不喜歡這個’、‘不跟你好了’、‘煩死了’等”。

研究者表示:爸爸媽媽脾氣暴躁,當寶寶的行爲令其不滿意時,訓斥、打罵,爲寶寶樹立了攻擊性行爲的模型。在溺愛嬌慣縱容寶寶的環境中生長的寶寶常表現出任性、蠻橫、不講理。此外,當家庭成員教育態度的不一致並將分歧在寶寶面前表現出來時,寶寶也易產生強烈的攻擊意識。

“嚇一下,小孩就聽話”

研究者表示:寶寶不願離開爸爸媽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幼兒焦慮症一般表現是分離焦慮,大部分發病於學齡前期,主要表現爲幼兒與親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反應。由於焦慮中的寶寶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他們可以表現出不吃、不喝、不玩,還會引起寶寶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寶寶抵抗力下降。這些寶寶常常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等等。

“寶寶不打不成才?”

研究者表示:有些爸爸媽媽忙於工作,怠慢了寶寶需要關心的要求,當寶寶一次偶然的說謊或者眨眼後,爸爸媽媽注意了,關心了,就可能在寶寶心裏產生影響。有些爸爸媽媽習慣以打代教,一發現寶寶說謊就是一頓痛打,這不利於寶寶的身心發展,甚至會令寶寶不斷“改進”說謊技術來對付爸爸媽媽的打罵。

研究者有話

大人存在的心理問題大部分是在小寶寶童年引起的,而引發幼兒壓力引起心理疾病的情況主要是因爲家庭原因決定的。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期望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一種情況存在於放縱型家庭,家人對寶寶過度溺愛,寶寶習慣索取,不懂得奉獻。一旦進入學習氛圍,在學校嚴格的教育方式下,容易形成焦慮、暴躁等心理問題。還有一種情況是專制型家庭,爸爸媽媽對寶寶要求過於嚴格,寶寶容易形成自卑、膽怯、迴避的性格,成長過程中,在學習的壓力下,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總結:在溺愛嬌慣縱容寶寶的環境中生長的寶寶常表現出任性、蠻橫、不講理。寶寶習慣索取,不懂得奉獻。一旦進入學習氛圍,在學校嚴格的教育方式下,容易形成焦慮、暴躁等心理問題。爸爸媽媽對寶寶要求過於嚴格,寶寶容易形成自卑、膽怯、迴避的性格。

極端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患上心理病2

01

孩子做事總是畏畏縮縮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簡單,動不動打罵孩子,就會造成孩子自卑,從而讓孩子幹什麼都是畏畏縮縮的。《中毒父母》中寫道: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常常容易自卑,並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很多極端行爲。

因爲孩子對自己缺少自信,害怕自己沒有能力做好,不敢輕易去嘗試,同時因爲自卑,特別害怕別人的眼光,怕被人看不起。所以,心裏有了障礙,做起事、說起話,不像有自信的孩子那樣,充滿了掌控感。而是畏畏縮縮,生怕自己做不好。

02

孩子過於敏感

有的孩子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時候別人一句無意的話,會讓孩子煩惱很久。“是不是自己說錯話了,”,“我得罪他了嗎?我真沒用。”其實,孩子這麼敏感,根本原因是孩子自卑,不自信,源於“自己沒用”“都是自己的錯”的心理。

03

孩子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討好、迎合別人,是因爲在心裏自卑,覺得自己不配,所以,爲了贏得別人的好感,處處討好別人。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松子從小就沒有得到父親的關注和喜愛,心裏一直都很自卑,偶爾一次做鬼臉,讓父親對她露出了笑臉。從此以後,松子就養成了做鬼臉的習慣。松子的這種總是想討好別人的性格,造就了她悲慘的人生。

04

挑剔別人

自卑的孩子,不信任別人,喜歡挑剔別人的不是,這是他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也是安慰自己的擁有優越感的'一種方法。這是自卑的孩子通過挑剔別人,獲得了一種心理自我安慰。

比如:自卑的孩子考試沒考好,他會陷入一種自責自己太差的狀態,同時爲了讓自己心裏好受些,他會這樣想,“雖然我沒考好,同桌的數學也考得不好,有道題我做對了,他還錯了。”

05

對金錢計較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對他金錢方面處處限制,也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家庭不如別人。費諾伊德在《童年陰影》理論中提出:童年不被滿足,哭窮的環境,會讓人自卑,長大後更難自立。

朋友的孩子,每次他同學約他出去玩,他都拒絕。朋友問他原因,孩子說,有次跟同學出去玩,同學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他卻不敢,因爲口袋裏沒有錢,同學雖然沒有當面笑話他,但他心裏感到很自卑,就再也不跟同學出去玩了。就是因爲在金錢方面感到自卑,他們就特別看重金錢,計較金錢。

06

孩子過於懂事

很多父母認爲孩子懂事,是自己教育得好,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但是,孩子過於懂事,從來不敢反抗父母;而是事事順從父母,有可能是孩子自卑,怕自己不懂事,會失去父母的愛和關注。

知名作者韓大茄在《懂事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一文中寫道:懂事是一種毒,一旦形成了這個印象,它就會綁架你堅持下去。因爲我很早就知道,一個熊孩子只要做一件暖心的事,就會讓人交口稱讚。而一個懂事的孩子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會讓父母大失所望,前功盡棄。所以有時候必須頂着"懂事"的光環堅持到底,不斷地忍讓。發現懂事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感覺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對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每種行爲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孩子自卑,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人生,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表現,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用肯定和鼓勵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