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回家後家長五不要

回家後家長五不要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6.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回家後家長五不要,孩子的心理成長路上家長是不能缺席的,孩子在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回家後家長五不要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回家後家長五不要

回家後家長五不要1

幼兒園回家後家長五不要1

一忌“零食補償”

一些家長惟恐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接孩子回家時,拿出各種零食讓孩子挑選食用。結果會促使孩子在幼兒園因期待零食補充而不好好吃晚飯,或者 “留有餘地”,時間長了,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二忌“刨根問底”

孩子離開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回家後,全家人圍着孩子問這問那,使孩子無從回答,甚至厭煩急躁,還會增加孩子對幼兒園“不適應”的感受。孩子的情緒受客觀環境影響,成人的緊張和焦慮表現會直接影響孩子,使孩子產生焦慮情緒。

三忌“甜水等待”。

我們常常看到,家長在接孩子時拿着一瓶甜飲料,惟恐孩子在幼兒園喝水不夠。其實,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會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飲水,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我們應該倡導孩子多喝白開水,因爲白開水中含有飲料無法替代而人體必需的諸多微量元素。

四忌“遷就放縱”。

孩子心裏不愉快時,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小班的孩子有時也會出現“撒嬌”或“耍賴”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以同情的態度對待他,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無原則地“遷就放縱”。

五忌“偏聽偏信”

家長對剛剛入園的孩子不放心,會向孩子提出很多問題。由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常常很難分清想象與現實,有時候會說一些與現實不符的內容。有時孩子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孩子往往會說“某某打我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能“偏聽偏信”,而是要了解真實情況。另外,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將問題的結尾作爲答案,如成人問:“你今天尿褲子了嗎?”孩子回答:“尿褲子了。”問:“你吃沒吃飽?”答:“沒吃飽。”因此,建議家長遇到問題時多與老師溝通,從而客觀地瞭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幼兒園回家後家長五不要2

家教五大誤區可能干擾孩子成才你知道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好的未來,但是在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裏家長們不知不覺會走入誤區,下面介紹5個家教的誤區。

1、學習成績至上

中國的應試教育導致中國大多是的。家長都是一味的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就可以,其他怎麼樣都行,這些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和品德的養成。導致現在有好多孩子學習成績好但是品德欠佳。

2、缺少對孩子的傾聽和表揚

有些家長在孩子沒有考好或經過輔導仍對問題不理解時,有的父母便不冷靜地說“笨蛋”、“豬腦袋”等。孩子不願意做家長強迫的事情的時候或者沒有達到父母要就的時候,家長就會不分青紅皁的職責孩子“沒出息”。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有的家長甚至說“你就不是念書的材料”。

這些嘮叨、抱怨都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感受,會給孩子造成心靈傷害,這些忌語會把孩子引入誤區,產生負作用,導致孩子得不到認同和肯定,缺乏自信,更易產生對抗和憤怒情緒,使親子關係往更差的方向發展。 孩子的自尊心很強,過於苛責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應該更多的學會傾聽和鼓勵。肯定孩子的長處,才能樹立孩子的信心,令孩子獲得前進的動力。愛是有藝術的,訓斥、打罵、放棄等“恨鐵不成鋼”的愛不是真愛,袒護、遷就、姑息等溺愛也不是真愛。真正的愛是激勵。

3、脫離孩子的實際情況

在對孩子的期望上,好多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忽略孩子的自身情況,不從實際考慮,只是一味的跟風。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並不是不對,但是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並不是可複製的,不要拿別的一味的學復刻別的.孩子,要基於孩子的實際,發揮孩子所長,讓他成爲一個可能成爲的人。

4、只言傳不身教

家長給孩子立各種規矩,提出種種要求,但是又好多是家長自己不能做到的,這樣的教育對孩子毫無意義,還會誤導孩子的是非觀。作爲家長要求孩子努力學習自己首先就要勤奮,對家庭和工作都有高度責任心。

5、強迫孩子學習

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孩子對萬物得好奇新是分不開的。要是家長一味的強迫孩子學習,會是孩子產生厭倦的情緒。其實家長知道孩子學習的時候可以換一種方法,改變孩子常用的解答問題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學會提出問題。家長也要適時鼓勵,表達對其欣賞。

總結:家長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不要走進上年家教五大誤區,以免干擾孩子成才,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孩子發展的路,要多多給孩子鼓勵,家長要言傳身教,用愛心、耐心鼓勵孩子。

回家後家長五不要2

你家寶寶有入園恐懼嗎?

父母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入園的恐懼心理呢?首先要多和老師交流,看看寶寶是否在入園後有以下現象發生:(對應現象愈多,則說明入園恐懼越嚴重)

1.入園時哭鬧,拉住家裏人不放手

2.在幼兒園裏特別乖,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

3.入園後經常生病或有不明原因的肚疼、頭疼等情況

4.從不在幼兒園大便或經常將大、小便弄在衣服上

5.在園有尿頻的現象或腹瀉的現象

6.在園不和小朋友玩耍,不參加集體幼兒園活動,表情淡漠

寶寶入園家長五要

1.提早準備 爲了讓寶寶更快適應新生活,家長可以通過參加一個活動、半天班、全天班等逐步接觸和過渡的方式讓孩子接受幼兒園。提前帶寶寶到幼兒園參觀,告訴寶寶這裏就是他的幼兒園,給孩子指認和家裏相同、孩子感興趣的熟悉信息,讓寶寶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2.保持平靜 孩子剛入幼兒園時有種種不太適應的表現,這是正常的。建議家長朋友接孩子回家後,要儘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靜的氛圍,不要過分渲染對孩子入園問題的關注。家長平和的態度是孩子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良好外部環境。

3.信任孩子 相信3歲的他有能力邁出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這份信任和支持,會將一份能量傳遞給孩子,協助孩子做好面對上幼兒園的心理準備。當孩子出現不願去幼兒園的情緒,或者被送到幼兒園,見家長離去就大哭時,家長要抱着孩子、看着他的眼睛,用溫和而堅定的語言告訴孩子:“媽媽愛你,你已經三歲了,該上幼兒園了

4.分享快樂 孩子來到陌生的環境,會有些心理壓力。孩子回到家後,家長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回憶幼兒園一天的快樂。例如,老師帶你們做哪些好玩的遊戲了?……成人以平靜並略帶羨慕的態度與孩子分享快樂,有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體驗,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5.積極配合 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遊戲及學習情況,進一步瞭解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積極主動配合幼兒園。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