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你控制自閉症患兒的情緒

教你控制自閉症患兒的情緒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你控制自閉症患兒的情緒,我們都知道每個家長都十分關心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有的寶寶甚至患有自閉症,這是需要儘快治療的,家長也需要用心照顧考慮寶寶的情緒變化,下面就一起來學習教你控制自閉症患兒的情緒的方法。

教你控制自閉症患兒的情緒1

肯定

具體做法:直截了當地說出你看到孩子臉上流露出的情緒。

例如:“寶貝,我看到你很傷心的樣子,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或者,“你看起來不太高興,什麼事讓你生氣呀?”作爲處理情緒的第一步,“肯定”的意義是向孩子表達:“我注意到你有這個情緒,並且我接受有這個情緒的你。”

父母須明白:

跟所有人一樣,自閉症孩子的情緒也都是有原因的。

對自閉症孩子來說,那些原因都很重要。嘗試站到孩子的角度,你會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情緒。

特別提醒:無論孩子怎樣迴應你,你都應該讓孩子知道,你尊重並完全接受他的感受。

教你控制自閉症患兒的情緒

分享

原則:先處理情緒,後處理事情。

具體做法:幫助孩子去捕捉內心的情緒。

自閉症兒童對情緒的認識不多,也沒有足夠和適當的文字描述情緒,要他們正確表達內心的感受是比較困難的。你可以提供一些情緒詞彙,幫助孩子把那種無形的恐慌和不舒適的感覺轉換成一些可以被下定義、有界限的情緒類別,刻畫出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例如:“那讓你覺得擔心,對嗎?”或者,“你覺得被人冤枉了,很憤怒,是嗎?”

孩子越能精確地以言辭表達他們的感覺,就越能掌握處理情緒的能力。例如,當孩子生氣時,他可能也感到失望、憤怒、混亂、妒忌等;當他感到難過時,可能也感到受傷害、被排斥、空虛、沮喪。認識到這些情緒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瞭解和處理他們所面對的事情了。

如果孩子急於說出事情的內容、始末、誰對誰錯,你可以用說話把孩子帶回到情緒部分。例如:

“原來是這些使你這樣不開心。來,先告訴我你心裏的感覺怎樣”

“哦,怪不得你這樣反應呢!現在你心裏覺得怎樣?”

孩子需要一些時間去表達他的感受。耐心些,當孩子正努力地說出情緒時,不要打斷他,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當孩子有足夠的情緒表達後,你會發現孩子的面部表情、身體語言、說話速度、音調、音量和語氣等都變得舒緩了。

待孩子的情緒稍微平靜下來後,就可以繼續引導他說出事情的細節了。

設範

設範是指爲孩子的行爲設立規範,即劃出一個明確的範圍,裏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的則是不合適和不能接受的。比如孩子受挫後打人、罵人或摔玩具,在瞭解這些行爲背後的情緒並幫他描述感覺後,你應當使孩子明白,某些行爲是不合適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

例:“你對亮亮拿走你的遊戲機很生氣,媽媽明白你的感覺。但是你打他就不對了。你想,你打了他,現在他也想打你,以後你倆就不能做朋友了,對嗎?”

對6歲以下的孩子,無須深入解釋“不對”的.理由,除非他主動發問。

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他的感受不是問題,不良的言行纔是問題的關鍵。所有的感受和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並非所有的行爲都可以被接受。

教你控制自閉症患兒的情緒2

有效利用社會支持系統

父母可以從和自己情況類似的人那裏獲得支持,比如,過來人通過講自己經歷的心理階段,可以讓後來者獲得一些支持和經驗以及對外在的預期等。自閉症訓練機構可以考慮將父母組成團體,進行團體輔導。有的家長在這樣的正式或非正式團體中獲益頗多。比如有位家長說:“我覺得要尋找自己的同類,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有時候會得到一種啓發,一種靈感,有時也是一種消遣。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同類面前,你會覺得,自己不是最特殊的。”

父母自己的朋友圈也很重要。找朋友去傾訴負性情緒,是一個很好的減壓方式。不過,要利用好朋友的支持功能,這裏面也有一些注意事項。首先,你的朋友不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其實並不知道怎樣幫助你是正確的。當你告訴你的朋友“我的壓力很大”時,大部分人可能會急於給你實質的幫助。然而,對於沒有接觸過自閉症的人來說,他(她)可能也提不出什麼建設性意見,還會感到壓力很大。

因此,當你想要宣泄情緒時,你可以非常明確地跟朋友表達你的期待,比如“我就是想要釋放一下情緒,你聽着就好,可以不用給我意見”。這樣對方就不用絞盡腦汁給你各種建議,而是安心做一個好聽衆。你事先說好“我要什麼”。這樣傳遞信息,可以讓自己和對方都有確定感。

教你控制自閉症患兒的情緒 第2張

時刻注意調整期待

很多時候,父母的憤怒、挫敗和焦慮,都和不現實的期待有關係。家長需要評估孩子是否準備好了,在孩子的能力完全不能勝任那個任務而父母還反覆讓他練習的時候,他會牴觸這樣的訓練,還會影響他未來去做這樣的事情。很多人覺得笨鳥先飛很好。但是如果你太早讓他飛,鳥可能最後拒絕飛了。孩子會覺得“飛”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父母應該考慮到孩子症狀的嚴重程度,客觀評估孩子的狀態,接納孩子很緩慢的進步,這有利於父母的健康狀況。

比如,對於輕度智力障礙的孩子,我們的期待可能是讓他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不該在學業上對他有太高要求,因爲大部分輕度智力遲滯的孩子在學校裏都做不好。如果生活能自理,學習和工作能力相對比較差,其實已經達到不錯的狀態了。父母要學會接納。如果每次父母都表現得非常不滿意,訓練強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孩子可能就不想去上學了。

很多父母在最初階段都存在對孩子期待過高的問題,所以遭遇挫敗幾乎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階段。父母應該明白在孩子的康復過程中,他們可能會產生挫敗感,因此要提前有個心理準備,時刻注意調整期待。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