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自控能力差原因和解決方法

孩子自控能力差原因和解決方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自控能力差原因和解決方法,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情況,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乖巧懂事,但是往往孩子會出現自控能力差的狀態,那麼應該怎麼解決呢?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自控能力差原因和解決方法1

孩子自控能力差應該怎麼辦

1、運用正確的處理技巧

延遲滿足。當孩子提出某種要求時,家長可以延遲滿足他們的需要,等過一段時間再實現他的願望。如家裏要來客人了,媽媽做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孩子忍不住要吃,媽媽就告訴孩子要等客人來了再吃,表現好的話可以獎勵一小塊巧克力。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或學會耐心,這是自我控制力形成的前提。

2、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孩子只有具備了規則意識,才能提高自控水平。家長可以現在生活常規方面着手,制定規則如按時起牀、睡覺,不挑食等。家長要長期堅持一貫的要求,孩子就會逐步約束自己。除了生活常規,爸爸媽媽還可以給孩子訂立一些規矩並堅決執行。如帶孩子逛商場前,給孩子明確說不能亂買東西。儘管如此,孩子可能還會亂要,這時家長就要果斷拒絕。孩子經過一次次失敗的體驗,自然不會胡亂要了。

3、通過遊戲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遊戲中常常蘊含着規則,孩子通過這種有趣的形式,更容易形成自控能力。如媽媽可以和孩子玩“木頭人”的遊戲,孩子通過扮演“木頭人”,學會控制自己的動作,進而產生自我控制的意識。

4、家長要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樣

爸爸媽媽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現好的話,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如帶孩子外出,遇到堵車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遊戲消磨時光,避免把焦躁情緒傳染給孩子,讓等待的過程變得有趣。想對孩子發火的時候,深呼吸並說:“我要冷靜,不能發火。”這些言行都會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自控能力差原因和解決方法

2孩子自控能力差的原因

1、“我”身心發展不成熟

孩子由於年齡的特性,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對於外界的刺激容易產生興奮、難以抑制的情緒,抵制誘惑的能力差。這就是爲什麼家長[微博]能用一個新奇的玩具或好吃的東西輕易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孩子認識能力有限,對是非分辨得不是特別清楚,所以出現一些衝動、控制能力差的表現是正常的。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會逐漸增強。

2、父母對“我”溺愛的教養態度

雖然孩子偶爾出現控制力差的表現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孩子經常這樣,家長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爲孩子提供了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了。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成爲家庭的“中心”,全家人圍着他團團轉,要什麼給什麼,這就讓孩子形成了“說一不二”的習慣。孩子做事只憑自己的喜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爲。

3、父母對“我”的影響

孩子正處於模仿和好奇心旺盛的時期,喜歡“有樣學樣”。請家長想一下:帶孩子出去玩,堵車的時候,你是否表現出焦躁的情緒?和孩子游戲時,你是否常常不耐煩?心情不好時,你是否常常發火並遷怒於孩子?你在生活中不經意的行爲和情緒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父母缺乏自我控制力,孩子在這方面也會表現不佳。

4、父母對“我”的忽視

有的`父母因爲工作太忙,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和管教,致使孩子從小缺乏親子交流溝通,孩子難以對自己的行爲產生控制能力。

5、家庭成員對“我”教育方式不一致

現在的家庭,很多是“四二一”的模式,那麼多的成人圍繞着一個孩子,況且,成人教育觀念的不同,勢必導致他們教育方式的差別,兩代人教育觀的差異,這也是原因之一。

3如何培養幼兒自控能力

1、一些小事情大人們不必事必躬親

很多家長怕累着孩子,認爲孩子還小。自己能做的就順帶做了。其實這在一點點的讓孩子認爲什麼事情都有家長,給他們一種依賴感。這不利於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應該試着讓孩子做些事情,慢慢的他們也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漸漸的學會自我控制。

2、上面的第一步看似與自我控制力沒有關係

家長可以說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人,如果家長可以很好的控制住自己,那麼孩子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所以下來一點就是家長們要以身作則,自己首先能夠控制好自己。做事情不三心二意,不拖拖拉拉,按時完成好自己的事情,小孩子總會有個模仿的對象,那就是家長。

3、家裏最好是有一條條不成文的規定

這個在每個家庭裏都應該有。比如什麼事情該做,什麼時候晚上就應該休息了,對待長輩應該怎麼做,如何爲人處世等。如果能將這些內容一點點的滲透到孩子的思想中,孩子就會在這樣的氛圍中薰陶,很好的成長!

4、家長應該從小事教會孩子該怎麼做

小事可以培養一個人對待事情的態度,鍛鍊人的能力。比如家長可以從小就教孩子們獨立的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吃完飯把自己的餐具收拾好,能夠自己打掃屋子,爲媽媽洗洗碗,幫助媽媽處理一些家裏的家務等等。這都是鍛鍊孩子的能力的體現。從小事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長大才可以不浪費時間,做事情纔會不拖泥帶水,三心二意。

孩子自控能力差原因和解決方法2

怎麼樣建立孩子的自控力

一、讓孩子學會等待

自控力差是注意力差的一種具體表現方式。要解決孩子自控力差的問題,前提是要解決好孩子的注意力。

針對孩子依賴動畫片的問題,除了要嚴格規定看電視的時間之外,在看電視的時間到來之前要讓孩子有事可做,比如堆積木或者帶寶貝出門和好朋友玩遊戲,讓孩子期待他喜歡的事情。

爸爸媽媽沒有必要刻意教孩子怎樣才能學會耐心等待。

給孩子看動畫片,但是孩子們只被允許在專門的看電視時間才能看,這意味着他們每天都要等很久才能看。

在家庭裏例行一個準則——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

讓孩子意識到“等待是一個良好的行爲”,這樣將增強孩子的自控力。

60年代,沃爾特·米歇爾曾在斯坦福大學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棉花糖實驗。

實驗對象是一羣4到5歲的孩子。

研究人員把他們帶進一個房間,房間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個棉花糖。

研究人員告訴孩子,自己有事情要離開一會兒,如果他們回來的時候,孩子沒有吃掉棉花糖,那麼他們就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作爲獎勵,如果吃掉了,則沒有獎勵。

大多數孩子只能堅持30秒。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堅持了15分鐘,直到研究員回來。

十幾年後,沃爾特·米歇爾做了跟進的調查,發現等待時間長(前1/3)的孩子,在學業上的成績超過等待時間短的孩子,而且差異相當明顯:

他們的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分數比那些等待時間排名墊底(倒數1/3的那部分)的孩子高出了210分(當時SAT滿分爲1600分)。

事實上,這些等待時間長的小孩,不僅僅是在學習成績上有更佳的表現,而且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顯示出優勢:

他們面對困境顯示出更好的自控性並較少做出不成熟的舉動;他們更能抵制各種不良誘惑(如毒品等);他們的社交能力更強,說話更流利且有條理;他們顯得更聰明和自信。

二、引導將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

到了看動畫片的時間就讓孩子如願看電視,一到約定的時間,媽媽就要堅定地關掉電視。

看到媽媽關掉電視寶貝一定會不開心,這時媽媽可以打開比巴,給孩子播放他平時喜歡的兒歌,讓音樂消除寶貝的消極情緒。

寶貝情緒平復的之後媽媽可以陪着寶貝一起邊聽比巴講故事,一邊引導孩子看繪本,孩子一定能很快忘掉剛剛的動畫片,並且這樣還能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三、建立合理的家規

想起小時候,每次爸爸出差回來都會帶點“稀罕”水果、特產什麼的。

弟弟他是個十足的饞貓,看到好吃的一秒鐘都忍不住,而且一定要吃到肚子塞不下爲止。

後來媽媽看不下去,制定了一項“家規”——以後只有等大家都不吃的時候弟弟才能吃。

弟弟一開始狠狠反抗,因爲媽媽的堅持,他也慢慢接受這個“規定”。

其實家人每次吃完都留下許多給他,他也不用擔心別人和他搶,開始慢慢“享用”了。

建立家庭基本規則也許是給予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的方式,而這種安全感是體現在心靈上和身體上的雙重安全感。

家規能夠設定家庭中相互尊重、相互友好和相互公正的界限,讓孩子學會約束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我控制既是必備能力,也是一生用不完的財富。而我們要做的,是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授人以漁”,讓他們的自控力“更強”。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