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青春期不可怕它心理學上把它叫做“第二自主發展期”,也就是說,這是孩子第二次自我意識飛躍發展的時期,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青春期”。它的表現如下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1

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及其治療辦法

1.自卑

( 1)自卑的表現及其危害

自卑對人的身心發展三大危害:

1 引起其他心理障礙,幾乎所有的心理障礙都與自卑感有關;

2 容易消蝕人的鬥志;

3 自卑的情緒長期籠罩的人,還會誘發許多生理失調和病變,最明顯的是對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有不良影響。

( 2)自卑形成的原因

自卑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沒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而導致自卑。學前兒童一般不知道自卑,因爲他們還不知道評價自我。他們的自我還停留在“自然我”的水平上;上了小學,“社會我”開始突現;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迅速形成,然而自我意識還不能一下子成熟,不成熟的表現就是過高或者過低地要求“自我”。過低要求自我的人,得過且過,因而也不容易自卑。問題出現在過高要求自我的人身上。他們要求自己必須十全十美,必須時時處處都比別人強。可是現實中的自我達不到,因此就自卑起來。據研究,自卑的人智力水平和身材水平大都中等或者中上。可見,自卑的人之所以瞧不起自己,是因爲主觀評價標準太高的緣故。

生活中的挫折導致自卑。哲學家斯賓塞說:“由於痛苦而將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有的人原本是豪情萬丈,但是由於遇到了挫折,便覺得自己太無能,因而瞧不起自己。

③身體上的缺陷。體形、體力、相貌、身體功能等方面的缺陷,常常使一些人覺得見不得人,低人一等,因而陷於自卑的泥淖中難以自拔。如太監、殘疾人、痤瘡患者、性功能低下者。這種自卑的本質原因仍然是心理因素。

( 3)自卑的預防和調試

①正確地評價自我。通過自我評價,改變自我意象。自我意向就是“我屬於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它建立在我們對自身的認識和評價基礎上。人的自我意向的形成,與以往的經驗有關,也與人的思維方式有關係。自我意向是一個前提,一個根據,人的全部個性、行爲,甚至環境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人的所有行爲、感情、舉止,甚至才能始終與自我意向一致。自我意向是可以改變的。

當你有自卑感的時候,多想一想自己的優勢、優點、長處。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朵小花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凌峯、潘長江、葛尤、漠然。

②正確地表現自我。揚己長,避己短,在人羣中樹立一個新形象。表現自己最拿手的、容易取得成功的。有了一次成功,自信心就會隨之增強。久而久之,逐漸自卑就被克服了。

③正確地暗示自己。“我能行”,“別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堅持就是勝利”。經常使用這些暗示,自卑就回逐漸丟在腦後。

④正確地補償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看到長處是爲了培養自信,看到短處是爲了知不足而思進取。補償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一是“揚長避短”。生理上的一些缺陷已成定居,補償的形式應該是“代償”,如張海迪,身體殘疾,靠學習創作而使自己成爲一個了不起的人。個子高的選擇打籃球,個子矮的選擇體操,盲人選擇洗像,登山隊員選擇擦玻璃。孫臏、司馬遷、海侖·凱勒、燕子、小徵澤爾、寇準、拿破崙、鄭和,這些人都是有生理缺陷的人。二是“以勤補拙”。有一些能力上可以通過後天學習、演練來補償的。三是臨陣磨槍。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2

青少年期是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時期,是一個開始由家庭更多地邁進社會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變化巨大,面臨多種危機的時期。據專家估計我國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約爲15%,高中生約爲19%。在心理諮詢中,青少年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大致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心理障礙

青少年心理問題中最常見也嚴重的要數青少年抑鬱徵,因爲由其導致的自殺可給家庭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如果學生在一段時間內體驗到心情不愉快、高興不起來、煩悶;對平時感興趣的事情變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腦子變鈍了、注意力難集中、記憶減退;學習失去了動力、人變“懶”了甚至厭學;對成績下降變得無所謂或對什麼都無所謂、;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慾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沒意義、產生輕生的念頭。應及早求教於專科醫生,以防不良後果的發生和疾病的進一步的發展。

對人恐怖症也是青春期常見的心理疾病,表現爲見到異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臉紅、怕跟人目光對視或怕被別人目光注視,控制不住用“餘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對方的敏感部位,覺得別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變化和窘態,能洞察到他內心的想法等等,於是避開他人,影響和別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但往往因症狀難於啓齒而不敢就醫,通常要到出來社會工作之後,感到實在無法忍受才尋求治療,從發病到治療已煎熬了多年甚至十餘年,強迫症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產生性煩惱和性困惑

性煩惱的產生是由於性意識覺醒之後青少年的生理需求與社會行爲規範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來是青少年對自身性發育、性 成 熟的生理變化產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由於社會倫理道德的約束和對性教育的神祕化,常會導致青少年的心理衝突。他們常認爲“性是不好的”、“對異性長輩出現性幻想是可恥的”、“手 淫對身體是有害的”等,出現對性的消極評價和過度的性壓抑。通過對各種神經質症的深入研究,我們有理由相信,由錯誤的性觀念而引起的對手 淫、性幻想等的`嚴厲的自我懲罰(心理的或生理的)是導致產生神經質症狀發生的心理溫牀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嚴重的自卑感、對人恐怖症等症狀。男孩對手 淫、遺 精、性夢的錯誤認識,女孩對月經、性幻想、自己體象的消極認知和評價,偷看黃色錄像,早戀及過早性行爲等,是青少年期較爲突出的心理行爲問題。改變對性的態度應是人生心理修養的一個重要內容。淨化社會風氣,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組織各種有益於中學生心理健康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高尚情操以及家長改變傳統觀念,早期給孩子予健康的性教育等,對中學生的性心理健康發展非常重要,必要時應接受專業心理諮詢,不要耽誤孩子。

學習壓力

對於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務就是讀書。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常給他們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因爲學習壓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屢見不鮮。這其中不乏重點學校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壓力常來源於他們對學習現狀的不滿和不恰當的比較,不能接受自己的現狀,過分注重結果,而體會不到學習的興趣,整個社會、整個學校都在比較的氛圍中,要學生真正做到放棄比較,接納自己的確不易。考試焦慮、厭學及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記憶力問題等,是青少年及家長前來諮詢的常見問題。這些情況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圍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如父母關係發生突變等)時更爲集中和突出。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這些心理壓力,有時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反抗情緒,形成家庭暴力,有極個別甚至消極自殺。現在全社會都在呼籲給中小學生減壓,希望情況會有所好轉。

人際交往的壓力

隨着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的增強,青少年與社會的交往越來越廣泛,他們渴望獨立的願望日益變得強烈,社會交往、發展親密的夥伴關係是青少年一種精神需要。因人際關係壓力而煩惱的年輕人通常表現爲自卑、過分注意他人評價、容易受到傷害、虛榮心強、怕丟面子等。

一方面,他們要求獨立,希望能夠擺脫依賴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夥伴關係;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而自尊心又極強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體中感到壓抑感和孤獨感,被這種心理陰影籠罩而不能自拔。家長、教師或心理工作者應幫助青少年改變一些不恰當的認知和態度,引導青少年客觀分析自己的現狀,

學會接納自己,允許自己有缺點,有失敗,有可能丟面子,完善的人不存在,不要過分苟求自己,也不要對外界寄託過多過高的期望,在行動和實踐中增強信心培養技巧。沾染不良習慣和不良嗜好。

青少年期雖然心身發展較快,但此時他們思想尚未成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時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強。使他們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易養成不良習慣和沾染不良嗜好。現在有不少青少年沉迷於電子遊戲、電腦遊戲或上網而不能自拔,嚴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因交損友甚至走向吸毒、偷竊等違法犯罪之路。另外,具有行爲問題(如反社會行爲、家庭內暴力、出走、自殺等)的青少年,通常遭到過太多的批評、指責,他們對成年人幾乎都充滿敵意和不信任,往往較難糾正。如何正確引導青少年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3

1、體驗自主性,反抗現有的社會的規範青春期就是“第二自主發展期”,同樣又一次說“不”的年齡,想自己做決定。

2、情緒易激惹,誇大自己的感受這個年齡階段是生理上性的成熟,一夜之間使得少男少女們突然意識到軀體的成熟,而此時他們的心理尚未成熟。這種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對稱,導致了個體強烈的煩躁情緒,也就是進入“青春的易激惹期

3、特別自戀,表現得特別關注自身。比如這個期間特別關注自己的身體,腿,腳,特別是臉!看看自己是不是帥?是不是美?

4、自我的認同,表現爲各種追星。這時候他們會在家庭以外,去尋找新的理想客體。表現爲各種追“星”,比如歌星、舞星、體育明星等,或者在一些物體上表現,比如說某些特殊的髮飾,特殊的衣服,特殊的某項運動,特殊的音樂等等,都會如癡似醉地追求,他們開始通過追星來尋找自己,後來發現這些都是小case。真正的尋找自己,是要通過異性的眼光。他就逐漸轉向尋找異性的新客體,大家習慣把這種現象叫“早戀”,我個人覺得不合適,他雖然 “早”,但不是真正心理學意義上的“戀”。他是通過異性的眼中看到“我是誰”,然後知道“我是誰”,所以他會尋找很多的異性新客體,不同的異性新客體來證明“我是誰”,目的還是尋找自我。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