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孩子一放學回家,你就急着問他,“你作業寫完沒”、“沒寫完趕緊去寫!”殊不知這句話背後,透露出多少你不知道的祕密。以下分享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1

(1)、學習有什麼意義?

讀書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有時候反而就是無欲則剛。你給孩子說,地球上有人和動物,你看看貓過的什麼日子?一千年前貓怎麼過現在還怎麼過,可人不同。人過的是創造性的生活,因爲人會學習,大自然給了人的大腦就是用來學習的,課堂學習是狹隘的一部分。你不學習也可以啊,那跟貓狗來到這個世界是一樣的。

(2)學習有什麼用?

課堂學習就是在訓練思維,思維訓練到一個高的水平,怎麼看出來呢?你到鄉下去,找個跟我年齡差不多的老太婆,提一個同樣的問題,這時候就看出差別來了。我會三角函數會解析幾何,懂得變量之間的關係。如果這兩個老太婆讓你帶一個回去,你帶哪個呢?

(3)、不是不想學,可是學習太苦了,怎麼辦?

孩子,苦是情緒,感覺是想法引起的,不是事情引起的。要改的是想法。比如,有個人請你和一個和尚一起吃飯,桌上全是蔬菜。和尚一看,覺得這個人太尊重我了。你一看,什麼意思,請我吃個飯全是蔬菜。

同一件事,就是因爲想法不一樣,兩個人反應不同。人和動物不同,耕耘有收穫,人就有樂趣。沒有比課堂學習更體現耕耘收穫的了,這就是人的樂趣。

(4)、某某小學沒畢業,現在是億萬富翁,怎麼說?

發財是特質決定的,第一是投資魄力,第二要行動力極強。小學沒畢業,活得很辛苦的人更多。人有兩部分享受,物質和精神,而動物只有物質享受,家長不要把功利的東西套在孩子身上。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家長要跟孩子交流“爲什麼要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我認爲一個人的學習不應該只限於教科書,生活是最好的學校。我們都有這種經歷:

- 去爬山,如果你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那你對大自然的感受一定比別人深;

- 去海洋公園,如果你對海洋動物的習性很瞭解,那你一定比別人更興致勃勃;

- 去歷史博物館,如果你對這段歷史缺乏瞭解,看到那些文物(artifacts)提不起很大興趣,只是爲了孩子而來;

- 去旅遊看古建築,如果你沒有建造此建築的背景知識,那此建築只能成爲你到此一遊的紀念而已。

如果你認爲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會有相同的認識,因爲激情是會傳染的。

家長應幫助孩子樹立這樣的理念:你不是考試機器,你也不是爲了爸爸媽媽而學習。你是爲了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從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學習;你是爲了增長智慧,爲了探索你的獨特個性、人生價值,從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義和快樂而學習;你是爲了更充分運用你的特長和才能去幫助他人而學習。

在聊天中告訴孩子,學習的過程是不斷探索自我的過程,你會逐漸瞭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不喜歡什麼、不擅長什麼;會學習到一些知識和技能,讓你今後有更多的選擇權,去做你感興趣的事。

對孩子,你只需要提出3點要求:

1、一定要努力,總結經驗就行,但不要過度在乎考試成績。

2、在現在知識更新這麼快的時代,你怎樣學比你從書本學到什麼更重要。我希望你能學到各種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能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尋找資源和自學的能力等等。

3、我希望你對這個世界有好奇心,想去探索世界的未知,求知慾強,有終身好學精神。我希望你能在學校發現一、二門你很感興趣的學科,我希望你能鑽進去,甚至用業餘的時間在網上看更多的相關資料。

我希望你問老師的問題,老師都不一定能馬上回答上來,而是說“嗯,好問題!我得想想,然後再回答你”。

學習不等於書本知識,更不等於學習成績。書本知識只是學習的一個部分,生活纔是最好最大的校園。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第2張

02、家長不要大包大攬,學會放手

我以前帶學生去農村學農,看到孩子們在果園裏摘蘋果。孩子們蹦着跳着從樹上摘下蘋果,有時用水沖沖,有時洗也不洗,擦擦蘋果皮就把蘋果吃掉了。

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裏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裏,牙籤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

這就是我們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

比如:孩子做作業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認真,或者沒完成作業,往往與很多家長以下的行爲有關:

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結果;

擔憂孩子今後的發展;

過多涉入本來屬於孩子的責任範疇(比如,家長一遍又一遍叫孩子開始做功課,然後坐在孩子身邊監督,最後再一道題一道題地幫孩子檢查作業,要求孩子把每道題改正對才行)。

結果是,每次交上去的作業都拿滿分或高分,但你能說那是孩子的作業嗎?當你把孩子的責任攬成了自己的責任時,孩子即認爲學習是爲了父母,學習不是我的責任,表現出來狀態是做作業拖拖拉拉、心不在焉、不想完成作業。

字寫不好、語法不對、拼寫有錯、有時忘了做作業、或作業落在家裏了,有時考試拿個不太好的成績回家,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經歷。

如果家長因此大動肝火,埋怨、催促和責罵,不僅讓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處理這些所引起的負面情緒上,而且會加深孩子對學習的厭倦和恐懼,阻礙孩子對學習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的發展,其後果比孩子最初的“毛病”嚴重得多。

家長要做的就是:

明確地告訴孩子,學習是你的責任,不是父母的責任;

你爲自己學習,不是爲了父母學習。

制定界線:比如,寒假作業在什麼時候完成,必須自己完成,完成的效果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完成過程中有困難可以向誰求助等。

逐漸放手讓孩子承擔責任:包括完不成作業開學後需要承擔的後果,作業錯誤率高需要承受的批評等,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做其他的約定。

規則制定好後,家長只需要和顏悅色偶爾提醒:功課做了嗎?告訴孩子,如果他哪門學科需要幫助,可以告訴我,我們一起找解決辦法。只要他知道安排時間,知道輕重緩急,不要過多涉入,只是有時表揚他的時間管理做得很好。

有些家長喜歡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聰明?人家第一名,你呢?這樣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別人笨”的心理定勢,甚至產生“媽媽喜歡別人”的牴觸情緒。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爲基礎。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爲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麼高。更不要只是爲了自己的面子而逼着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第3張

03、讓孩子感受到責任感和成就感

父母一直是孩子長大的阻力,尤其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只是你自己都不覺得。很多獨生子女的問題,都是因爲父母不允許他長大。長大的最高標誌是什麼?是選擇。

理論上,0—6歲的孩子,父母控制;6—12歲,共同控制;12歲後,孩子自己控制。可是在中國可能嗎?很多30歲的兒子都是50、60歲的老孃在控制。這樣怎麼可能培養出有學習責任感的孩子?

1、與孩子站在同一個戰壕裏。

當孩子經歷自然結果而意識到自己當初的選擇是不明智的時候,我們的態度不應該是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地數落孩子“你看你看,我都告訴你了,你偏偏不聽,現在知道錯了?”而應該是鼓勵的態度“孩子,沒關係。媽媽(爸爸)小時候也做了好多錯事,吃一塹長一智,小孩子就是這樣成長的”。

2、激發孩子的內動力。

我堅信每個孩子天生都孕育着積極向上的種子,只要家長對孩子有高質量的陪伴、關愛、讚賞、傾聽和鼓勵,就給這顆種子的茁壯成長創造了條件,孩子的內動力就被激發出來了。當然了,要給孩子進步所需要的時間。

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從短期來看,孩子在家長不停地督促監督下的表現也許比家長放手後的孩子的表現好,這也是很多家長不敢放手的原因。但孩子在家長監督下的表現來自於外界的控制,而不是來自於內在的力量。

從長期來看,來自內在的力量會更強大更持久,我們畢竟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有內動力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長中表現出的“不完美”。

只要我們改變我們的態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問題”也會有所改善的。經常聽到有家長埋怨已讀高中的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表現得不太負責任,這或許是孩子小時候家長越俎代庖過多,或許是家長在“負責任”方面對孩子的期待值過高。

4、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我爲什麼會喜歡數學?我讀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在全班第一個做出了老師佈置的某個難題,老師從講臺上奔過來,摸摸我的頭問,你現在的感覺是不是比吃了一顆糖還要高興?我說是的。從此以後就喜歡上了數學,認爲自己數學行啊。這就是鼓勵和成就感的魔力。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2

01、讓孩子懂得爲什麼而學習,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第4張

很多習慣的養成其實是在於自己明白爲什麼要這樣做,爲什麼要特意的去培養這些習慣。不過這更多是在我們成年人的思想裏。我們知道對自己有好處,所以會讓自己去培養一個好習慣。

而孩子的學習呢?他們的思想裏是什麼比較好玩?所以相對於看電視、玩耍來說,學習是一件“苦活”。

那麼要養成學習的習慣在於要告訴他學習的好處,和把學習當成一件趣味的事兒。

我的女兒今年5歲半,按照她的年紀現在是需要上幼兒園中班,但是疫情原因,一直呆在家裏。

在家裏的這段時間我在準備讓她學習的前期,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着她一起閱讀。並且這個閱讀習慣是每天都發生,慢慢的我們各自看自己的書。她看不懂字,但是卻有模有樣的自己在講故事。

第二件事就是告訴她爲什麼要學習?我想這個問題每個家長都可以說出很多,但是說出來之後一定需要抓住她關注的點來告訴她這樣做以後自己會如何變化?如何有趣?

02、在輔導學習時,你的情緒最重要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第5張

在《當你愛上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這本書裏提到的:這個時空有不可避免的因果法則,這些給出去的負面能量,在某一天都會以某種形式呈現在你的生活中,讓你無處可逃。

在我看來在輔導孩子學習也是一樣的,你着急,孩子肯定比你着急;你憤怒,久而久之孩子也憤怒。

有些情況下,有些家長會因爲過於憤怒而撕壞了孩子的書或者作業本,但是這樣情況下,孩子的情緒也是會變成憤怒,最終結果會演變成,孩子性格也許會變得急躁,也許孩子會越來越拖拉。

所以,情緒的控制無論是對於生活、工作,或者是在輔導孩子學習上,都異常的重要。

03、我們是孩子的鏡子,孩子也是我們的鏡子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第6張

我平時特別喜歡看書,每天起來一定會看一會兒書。而這個習慣下,每一次孩子起牀後我讓她也看會兒書再玩,她特別的樂意。

但是有一段時間,我早上卻喜歡看電影,而在這個時候我再讓孩子去看書或者寫字,她特別的`散漫或者特別不情願。眼神裏透露出一種:爲什麼媽媽你在看電影,而我要學習?這樣的想法。

我察覺後立馬就又調整了我們的時間安排爲四個時間:

閱讀時間爲上午,活動時間爲中午吃飯前後,下午爲學習時間,而晚上一般都是休閒時間。在對應的時間裏做對應的事,這玩意不會有奇怪的反差。

而這個習慣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我們慢慢的已經習慣了。

所以很多家長或許會很奇怪,怎麼這孩子就那麼不專心呢?怎麼就這麼不情願學習呢?但是其實孩子在以我們爲鏡子呢。你學習他學習,你玩他肯定也想玩的。

04、結語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第7張

在人生的路上有許多是需要學習的,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現象和變化。

但是無論如何的變化,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孩子鏡子裏面的我們,我們在不斷的進步和完善,孩子亦也不會偏差太遠。

我是怡冉 ,一個愛讀書,愛分享,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90後,希望通過文字溫暖世界中的你和我。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3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學習能力提升是受益終生的事情。陪娃寫作業的痛,誰陪誰知道!“頭痛去檢查,雙側頸內動脈痙攣,醫生說是陪作業落下的,原來陪做作業真的會生很多病的呀!”日前,上海一位小學三年級家長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微信,引發了許多陪讀家長的共鳴。有許多朋友留言:“陪讀得都快要心梗了,外面的補習班也交了不少錢,開家長會還被老師提醒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算了,別吼了,還是命重要”……孩子出現“不願學”或者“教不會”的情況導致學習成績下滑,應該是家長最傷腦筋的事情之一了。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需要父母引導的事情,聰明的父母會把目光從“孩子成績差”暫時移開,找到更深層次的問題。成績只是孩子學習狀態的一個表現,讓孩子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擁有主動學習的動力,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纔是影響孩子一生髮展的關鍵點。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第8張

換位思考,傾聽和理解

馬迪·金的《如果您能記住》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您能記住,您走一步,我要走三步才能趕上;如果您能理解,我觀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的眼睛矮三英尺,如果您用您的愛感受我的人生,而不破壞我自由呼吸的空間,那麼我將長大、學習和改變。”其實孩子不想上學、不想寫作業就跟爸爸媽媽偶爾不想上班的情緒是一樣的,爸爸媽媽是成人,可以控制自己,孩子卻難以做到,所以,父母應該做的是理解孩子,與孩子面對面平靜地溝通。

不管孩子是“學不懂”還是“不想學”,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單獨跟孩子溝通,聽孩子講一講他的想法,儘量不要咆哮或指責,而是用平等的方式發現原因。等孩子將困擾全部向你傾訴之後,你表示理解併合理開導,並提議和他一起尋找解決的方法。

改掉拖延症,提升專注力大多數父母都經歷過“一點點作業,孩子卻寫到三更半夜”的經歷,這些可能都是孩子的專注力不夠造成的。

專注力是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而拖延症是提升學習力的死敵。除了催促孩子,盯着孩子做作業,家長還可以這樣做:

由易到難:從簡單、有趣的學習內容先着手,讓孩子進入狀態,並且產生信心。

有研究表明:當你面對一件特別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你的大腦會產生神經上的不適;但是一旦你開始動手做,大概十幾分鍾,神經的不適就會消失。

比如當孩子靜不下心學習時,可以先做比較喜歡科目,十分鐘後比較專心了,再處理難的。任務清單:目前在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修讀博士的周育如,從小教女兒列待辦列表,並把列表放在固定的地方,讓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在前面打勾,享受一一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時間自控:家長努力監督的最終目標,應該是讓孩子能夠成爲主動且樂於學習的人,讓學習從“他控”發展到“自控”。從孩子幼兒園開始,就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確實可行的作息表,張貼在房間的顯眼處,訓練孩子規劃時間,並檢驗自己是否達成。制定作息表的關鍵在於,由孩子自己制定時間規則,讓他覺得“自己做得來”,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自然會提高。

當孩子的“隊友”,一起解決問題 爲什麼不想學習?與其把問題丟給老師,或者押着孩子上學、寫作業,不如主動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孩子學習狀態不好比較常見的原因可能是:

1、缺乏動機:爲什麼要學習?有太多事比做功課好玩。

要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家長老師給的任務,而是孩子自己的事。每個孩子都有表現欲,希望得到家長的肯定。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讚賞,會讓他更加樂於表現。比如孩子開始學習畫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點。

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如果你輕描淡寫地應付幾句:“畫得一般,好好練。”或者覺得好笑,說孩子“把老虎畫得像貓一樣。”會讓孩子失去熱情和信心。應該用讚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麼好,繼續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學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怎樣讓孩子主動去學感想 第9張

2、環境因素:吵鬧的環境影響孩子學習

在孩子學習時,家長能保持安靜,或讀書,或做響動不大的事,都會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反之,如果家裏的電視聲、吵鬧聲過大,會讓孩子難以專心。

數據顯示,“閱讀型”家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更高。閒暇時父母經常“讀書看報”的家庭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爲31、31%。可見父母以身作則,營造適合學習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專注學習能力也有正面影響。

3、情緒不安定:跟同學、老師之間的矛盾,焦慮明天的考試等。

當孩子完全有能力解決矛盾時,家長最好不要介入,但可以引導孩子:“對這個問題,媽媽是這樣看的。”

說出自己的建議,同時教會孩子不要逃避問題,即使是成年人也一樣,只有處理好生活纔能有精力處理好學習和工作。面對孩子對考試的焦慮,可以引導孩子不要過分注重得失:“學習不只是爲了成績,及時將來工作生活,也需要終身學習;學習不是爲了考試,考試只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有效途徑。”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當發現孩子學習狀態不好,家長也要關心是不是是受生理因素干擾。每天保持足夠的運動和休息,可以讓孩子更快進入狀態。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