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

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 自理,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學會自理的過程中,要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到比較繁雜的事情,循序漸進。下面來看看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

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1

1、會洗臉

洗臉每天至少早晚各一次。一般外出回到家,尤其是趕上風天,最好先洗手洗臉,再做其他事。要養成洗臉也要洗耳朵、洗脖子的好習慣。

2、會洗腳

如果做不到天天洗澡,最好養成每天用熱水燙腳的好習慣。洗腳不僅能除去污垢、汗漬,還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健康。

3、會刷牙

每天堅持飯後漱口,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刷牙要選用適合兒童的牙膏牙刷,學會用正確的方法。

4、會洗小件物品

自己用的手帕、紅領巾、襪子、背心、短褲等小件物品,要儘量自己洗。

洗時先用清水浸溼,然後打上肥皂,用手搓,易髒的地方多搓幾下,最後用清水漂洗兩三遍(直到水清了)就可以撈出來擰乾,或用洗衣機脫水,擺放在衣架上晾乾。爲防止風吹物品落地弄髒或丟失,最好用夾子夾上。

5、會穿衣服、系紅領巾、繫鞋帶

穿衣是每天要做的事。穿衣要注意順序和方法,繫好釦子,做到衣着潔淨整齊。

系紅領巾和繫鞋帶要反覆練多次,注意兩端留的長短要相宜。鞋帶不宜過長,防止摔跤。

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

6、會整理書包、學具和玩具

小的時候會整理書包,長大了對生活用品、生產用具不僅擺放整齊,有條理,而且有一定規矩,用起來很方便。整理生產工具是從整理學習用具開始的,而整理學習用具是從整理玩具開始的。

7、會疊被子、疊衣服、整理牀鋪

要養成起牀之後把被子疊整齊的好習慣,晚上脫下的衣服和洗後晾乾的衣服都要自己先疊好,擺放整齊。不要以爲起牀了被子可以不疊,換下不穿的衣服可以亂扔,鞋子可以不擺放整齊,都是一些小事情,或者由父母爲之操勞而心安理得,其實,這些不良習慣會影響到教室、將來工作的辦公室的整潔。

8、整理自己的房間

每天一小整理、每週一大整理,把自己的小房間打掃乾淨,物件擺放整齊、有條理。定期把衣櫃、寫字檯、書架重新擺放一次,這樣便於記清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了,用起來方便,做到物盡其用。

9、學習熱飯、燒開水

一些家庭,父母上班,孩子中午只好自己熱飯、燒開水。要逐漸學習使用柴竈、煤爐、煤氣竈、微波爐、電烤箱的方法。通過仔細閱讀說明書和請教父母等方式學習操作步驟和安全事項,對這些家庭用具不能認爲簡單就馬虎大意,其實用起來裏面有很多學問,時時記住“安全第一”是最高原則。

10、包書皮

向老師、同學或者家長學習包書皮的方法。事先要備好牛皮紙(或舊掛曆紙)、剪刀,按操作步驟一步一步地折、疊,注意尺寸恰當,底面平整,美觀。

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2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1、 家長一定要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孩子的自理能力與責任心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時,沒有給予適當的教育和訓練,那麼他就會喪失做人的一種能力,無法站在已有的經驗高度上體會對他人的責任心,包括對父母。

2、根據發展心理學,培養孩子的各種習慣,從出生就可以開始了。出生就讓孩子單獨睡,至少要先分牀不分房,這樣堅持下去孩子獨自睡覺的問題可以完美解決了。

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 第2張

3、自己穿衣。兩歲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脫衣服的獨立意識,雖然費時很長,也穿不好,但還是要不厭其煩地鼓勵孩子慢慢實踐,同時教給孩子正確的穿脫衣服方法。

4、增強孩子動手能力。例如:整理書桌,父母可以先整理下給孩子一個示範,然後留下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配合。

5、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家長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做不快而去指責孩子,這樣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3

導致兒童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1、家長因爲工作忙,教育任務全依賴於長輩和幼兒園。這這就導致了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長和祖輩們十分溺愛自己的孩子,剝奪了孩子學習鍛鍊的機會,使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

3、有些家長缺少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他們在面對孩子需要鼓勵幫助時,採取的是一種怪罪、批評的態度,有的甚至會採取暴力打罵的方法,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阻礙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

兒童自理能力的表現形式

一、自己吃

剛出生的寶寶就會把頭鑽到媽媽懷中,自己找到乳 頭,主動吸吮。媽媽不必把乳 頭放入寶寶口中,只要乳 頭碰到面頰,寶寶就會自己找到。如用瓶子餵奶,4個月的寶寶就會雙手抱着瓶子,自己將奶嘴放入口內。

如大人用勺子給寶寶喂鈣劑,開頭寶寶會把勺子當作乳 頭,用吸吮的方式來吃,吞嚥時會把液體溢到口腔外。不到兩個月,寶寶就知道張開小嘴迎接勺子,吞嚥時由於舌咽的協調,使勺子裏的液體不再外流。到了3~4個月時,寶寶會將舌頭伸出來舔食,能順利的吃糊狀食物。5~6個月的寶寶會用手拿餅乾自己吃,能咀嚼並學會吞嚥固體食物。也喜歡自己拿着小勺在碗裏攪動,1歲時能自己用勺子吃幾勺,能幹的寶寶在15~18個月就會自己拿小勺自己吃飯了。

二、排泄

大概兩週左右,寶寶的排泄就會定時,如大人注意觀察,在早晨吃過奶不久寶寶就會排便。可在1~2分鐘前試把,讓寶寶在方便排泄的體位,看到便盆,用聲音強化,在這些條件下,如寶寶能排泄就抱起來親親,以示表揚。大概在滿月前後寶寶就識把了,這是寶寶在學會逗笑後再學會的第二種條件反射。白天寶寶要排泄前,細心的媽媽會看出寶寶出現一些不安的表現,如扳動身體,臉紅,使勁,發愣等,大人的觀察越細心,成功率越高。許多寶寶也學會同大人合作,白天不用紙尿褲也能保持牀鋪的清潔。到8個月時寶寶能坐穩,就可直接坐在便盆上大小便,讓寶寶認識便盆。到1歲會走時,寶寶就能自己找到便盆大小便了。

三、穿脫衣服

3~4個月的寶寶會自己用腿蹬開過多的衣被,踢掉襪子。7~8個月的寶寶在大人穿衣服時會主動協助,如伸頭入領口,伸手入袖或者伸腿入褲腿等。11~12個月的寶寶會自己脫掉鞋襪,會自己戴帽子,有些寶寶還能脫掉不結釦的衣服。

四、生活定時

按時起牀和入睡,定時吃奶,定時排泄,定時玩耍,使生活越有規律就越能讓寶寶形成穩定的生活習慣。

教會兒童學習自理的'方法

爲了能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應當教給幼兒的是做事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包辦、代替。例如:剛開學時,有的幼兒洗手的時候喜歡玩水,會把自己或旁邊小朋友的衣服弄溼了。爲了教幼兒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不弄溼衣袖。可以一邊教一邊做示範。洗手前挽袖子,我們會這樣說:爬呀爬,一爬爬到山頂上,別讓袖子滾下來。洗手時我們編成了順口溜:“擰開龍頭弄溼手,擦上香皂搓一搓,手心手背變泡泡,再用清水衝乾淨,水池裏面甩一甩,拿個毛巾擦乾手。”就這樣在老師的有意引導下,幼兒都學會了正確地洗手方法。現在,孩子們都養成了按順序洗手,洗手時不玩水,會擦肥皂,會用自己的毛巾擦手的好習慣。所以,教給幼兒正確的方法,才能讓幼兒終身受益。

小學孩子自理能力對照表 第3張

提供兒童學習自理的機會

孩子都是在不斷探索和學習中成長的。我們要爲他們提供嘗試的機會,相信他們的能力。

一、創設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給幼兒更多的鍛鍊機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比如說爲了讓幼兒學會扣鈕釦,我們就設計一個《救救小魚》的區角。利用彩色的花布做成各種造型的魚,在魚的身上釘上鈕釦。然後設計情節,讓幼兒來練習扣鈕釦。例如:一條迷路的小魚,被大岩石刮傷了,很痛很痛的,小朋友快快來救救小魚,把它身上的鱗片找回來。幼兒就把半圓形的花布扣在小魚的身上,當作魚鱗。通過這些遊戲,不僅讓孩子們感受了有趣的故事,更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給幼兒分配一些小任務。

孩子雖小,但是我們不能低估他們做事的能力,我們應放手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可以請幼兒做一些簡單的值日生;早晨幫媽媽一起給桌子和椅子排排隊。上課幫老師發發作業紙,蠟筆等。中午幫老師一起發發勺子,分分飯碗,午餐後一起收拾餐桌等。下午幫老師一起收收杯子,理理自己或同伴的衣服。幼兒對這些活動都很感興趣。常常會聽到孩子搶着說:“老師讓我來發作業紙。”“老師讓我來送飯。”……

三、組織自理能力的比賽,激發鍛鍊的積極性。

爲了能更好的激發幼兒掌握好自理能力,並且檢驗幼兒掌握自理能力的情況,幼兒園可以組織多次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賽。例如:“吃飯比賽”,比一比哪個幼兒吃得又快又幹淨。吃得又快又幹淨的幼兒可以得三顆紅五星,吃飯有進步的幼兒也可得一顆紅五星。每次午餐孩子們都積極地把自己的飯菜吃完,然後高興地把空碗拿給老師看,從而會得到老師的“紅星”獎勵。我們還組織了“穿衣服比賽”、“穿鞋比賽”、“扣鈕釦比賽”……正是這些比賽,既激發他們鍛鍊的積極性,又展現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