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大徹大悟是佛教的一種說法,這是修心修到最高層境界的成就,對於大徹大悟的人來說,這個世界已經是個俗世,與他無關,下面分享大徹大悟的人心境。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1

命運有時把你推向絕境,是爲了送你一份大禮。上天有時給你施加痛苦,是爲了讓你承接啓示。

就是上天爲什麼會讓某些事情發生在你的身上?

有沒有可能就是在啓示你,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考驗你,然後如果你通過了,就會送你一份大禮。

當你能拿到這份禮物的時候,也就是你考驗結束,重獲新生的時候,這個痛苦纔會消失,而且它還會成爲你人生中最寶貴的資糧,支撐着你走下去,開創未來。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

凡是被上天選中的人,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天選之人”,他必定有一段時間,需要承受一茬又一茬的痛苦,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

在這個過程中,他或許會變得絕望,或許會生無可戀,或許早已在內心中爲自己提前預演過人生的葬禮。

那種走投無路的感覺,文字和語言表達不出來,但是那種舉目無望的處境,一定會帶給一個人最深沉的思考,也就是對生死的思考。

當自己眼前所有的路都被堵死的時候,當自己心中任何的知見都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也就到了接受上天啓示,打開命運禮物的時候了。

如果這個人福報具足的話,那麼這時的他,就可以在無路可走的境地中,打開一條向上的覺悟之路,從此大徹大悟。

任何事情的獲得,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更何況是這種可以刻在靈魂之中,與生相伴的覺悟與智慧,這份來自上天的禮物。

它的代價是什麼?就是讓你經受持續的痛苦,更重要的是那種在心靈中無數次的煎熬,然後讓你無限度的逼近死亡,從而在這個過程中爲你創造機會,去探知宇宙與人生的真諦。

不得不說,這份來自上天的厚禮用心良苦,不得不說,這是勇敢者的遊戲,如果是誰在這樣的試煉與考驗中通過了,那麼他必定能重獲新生。

生與死,無非是一對陰陽,一種形態的轉變,如果你是一個覺者,你就應該會認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真正的死亡,死亡並不比活着可怕,活着也並不比死後舒服。

《莊子·知北遊》篇中有這樣一句話:“生也死之徙,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若死生爲徙,吾又何患?”

也就是說,從道的觀點來看,生與死是同一類事物,生是另一種生命形態的死,死則是另一種生命形態的生,誰能懂得這裏面的大道理啊!

人的生命只不過是氣的一種聚合形式,氣聚在一起就得到了生命,氣一散開人就會死亡。如果死生是同類事物的不同表現形式,那我還有什麼值得擔心的呢?

所以,生與死這種在我們看來不得了的大事,在真正的悟道者那裏都很普通,人家是該來我就來了,該走我就走了,當生則生,當死則死。

人生真正的勇敢,是敢於接受與面對你所經受的一切,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

一個大徹大悟的人,他可以對生死無憂,對風雨無懼,無論承受什麼境遇,都心生歡喜,無論遭受了怎樣的打擊,都可以巋然不動。

那種在內心中凝聚出的澹泊無極的心境,那種呈現於外在飄逸無塵的姿態,像是一個真人,回到了本源之初。

當一個人,面對生死都沒有恐懼的時候,還有什麼能困住他。所以這種在深淵中走出來的人,就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

原先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可以站在更高的維度上去化解,原先無法突破的瓶頸,他也可以借用更高的智慧來疏通。

所以,人這一輩子,有人講我特別不能失去的是什麼,我特別不能忍受的是什麼,上天就讓你失去,就讓你忍受。

當你特別不能忍受的忍受了,當你特別不能失去的失去了,那種歷練所能帶給你的成長與覺悟,是沒法想象的。

凡是大徹大悟的人,無一不是在絕境中掙扎與忍受過,也都曾內心中爲自己舉辦過葬禮,然而當他醒來後便是重生,整個人都會發生蛻變。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2

大徹大悟的人是這樣的

大徹大悟的人就是一位徹底的平凡的人,正是因爲平凡,才使其成爲一位神祕莫測的人。平凡的人拋棄了所有不平凡的抱負,完全滿足於現狀,享受現有的生活,他沒有什麼想達成,做任何事都沒有動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於平凡的人來講,都是一種享受,他直接進入生活,面對生活,不加分別地生活,他不想知道何謂生活,只會去經驗生活,讓生活來充滿他,他完全和生活同一體。

聖人就象太陽一樣,不會在意人們對她是好是壞,有人說他好,必然也會有人罵他壞,有人需要他,也有人不需要他,然而聖人並不會因人們的譴責與讚歎而改變自己的行規。

“一真法界”:得道的人可以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入一法中解衆多法,衆多法中解一法,法法相融,參而不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起必一切起,一落必一切落,萬事萬物皆是佛,皆是法,平等無二。

沒有衆生就沒有明師,明師的功德是以衆生爲基地培養起來的,衆生是土壤,明師是大樹,是大樹需要土壤,而不是土壤需要大樹,大樹的葉子和果子,最後又落在土壤上,衆生的福報是以供養明師而來的。

成道的人融入了整體之中,“我執“的空間消失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處在整體之中,他沒有得的感覺,也沒有失的感覺,生死的空間早已不復存在了,他雖說是活在當下,可是連當下的概念也不存在,他也會努力,也會發火,也會罵人,但這些都又不存在他裏面。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 第2張

開悟的明師不追求任何東西,也不會畏懼任何東西,所做的一切都是隨緣。她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他的眼中沒有好,也沒有壞,他是一個善惡不分,男女不分,天堂與地獄不分,生與死不分的聖人。在他的眼裏沒有一個衆生,個個都是佛。超越自我的人,進入道里面的人,哪裏還會有善惡美醜好歹之分呢?他證得了無分別智,他不講信用,她不會再造業障,也不會再消業障,他所做的一切,既合人道,也合天道。

對於悟道人而言,愛和恨的心都已消失,他不愛某人,也不恨某人。然而你若來到他跟前卻能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愛散發着,那是一種單純的品質在散發,你想他是什麼,他就是什麼,依你的根基而感受,而起反應,悟道者的心中始終是種單純的存在,對他恨不值得,對他愛更不值得,但是你若想要愛,那麼他就是全部的愛的化身。

成道以後的身體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形象存在,而內在的存在已徹底變了,我還是我,又不是以前的我,過去的我死了,又生出一個新的我--無量劫以前就有的我--現在重新出現。因爲現在的我(頭腦)死了,無量劫以前的我不得不出現。

不要認爲修行人修到最後象個木頭樣,什麼也不知,在修行的某個階段固然象個木頭,由於頭腦不再向外追逐,這股力量返回來逐漸進入了內在的核心,完了這個過程後,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技巧都變成了覺知,天空中飛只小鳥,猶如在你的心頭飛過,別人在地上行走,猶如踩在你的心頭。當然這種境界裏是種難受的境界,你太敏感了,你太容易受到影響了。從另一面講,此時的佛菩薩、天堂地獄都和你在一起,和你同一體,你已到了家,再也沒有任何事讓你可做的了,你的整個旅程已完成,你的整個結果就是一個覺知,時時刻刻地覺知,夢和非夢都成了覺知,過去的一切,在你覺知的狀態下都連接上了,都記憶上了。所有的方法都是一個提醒,提醒你內在的覺知,變成了覺知後,也就不需要方法了,過去的方法只能對後來者有用。明師什麼也不會做,只會叫醒你的睡眠,然而由於你頭腦的習慣勢力,明師把你叫醒後,你還不願起牀,仍然賴在牀上,頃刻間又開始做你的夢。什麼時候頭腦被明師打死了,覺知纔會立即穩固,它不需要時間,瞬間的工夫就可完成,也許努力十年就是爲了那一瞬間,明師只是掌握瞭如何切斷你的頭腦,而能讓你立即與內在的覺知連接上,讓你變成覺知,錯過了這個瞬間,也許一年,十年,好幾世纔會出現下一個瞬間,一旦達成一次瞬間,你將變成永恆的覺知,瞬間足以鑄永恆。

人類的痛苦幾乎大半都是來自於比較,自己和周圍的人事物比較,倘若能夠進入內在使靈性開花,那麼也就不會和外面的事物比較了。諸佛菩薩能夠深入禪定,他喜悅,他寧靜,他滿足,他博愛,就是因爲他內在的花開放了。

大開悟的明師所說的每一句話無不是教理,所說的所行的都是代表如來佛,供養明師就是供養三世諸佛,輕慢明師也即輕慢三世諸佛,明師是與三世諸佛心相通。

得道的人不需要藉助外界的任何事物,自己的內在也一樣活得很充實,他不僅能和自己爲伴,也能和萬物爲伴,他外在看上去是孤獨的,而內在實是與萬物同一體,他沒有任何慾望,他從不顯示自己,他能承受別人給他的是是非非,他從不認爲自己很重要,他從不努力奮鬥,他看上去象個傻瓜蛋,象個無用的人,象個軟骨頭,他沒有原則,沒有立場,你跟他合作一定會氣死你,他只能做聖人,這個聖人的頭銜還是別人給他的雅稱,實際上他什麼都不是,千萬別把他劃分成是屬於某一類型,否則你會失望。

佛菩薩無所不在,沒有來去之說,只是衆生沒有擺好自己的“頻道”,接收不到,所以不能和佛菩薩溝通,悟道明師正是懂得了架設頻道的技巧,雖然衆生皆有佛性,若不因明師的指導,終究不會悟道,一旦學會了頻道的密碼和技巧,即刻和佛菩薩溝通。

開悟的人若沒有感情,又如何瞭解衆生的感情呢?又如何幫助衆生呢?生在人間就有人的特性,但又超出人的特性之上,猶如水中的蓮花,生在水中,但又超出水面。

明師總是最難當的。來到明師面前的每一位信徒都抱有一種成見,“我心中的明師肯定是這樣這樣,只有這樣纔是我心中的明師,否則就不是明師”。來者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在塑造明師,沒有給明師一點自由,本來是嚮明師學習,反而成了教導明師。如果你來到明師面前,不放棄以前所有的成見,那麼你什麼也不會學習到,你能把自己交付給明師多少,那麼你便能從明師那裏得到多少,交付並不意味着你交給明師什麼東西,而是要對明師信任和敞開,惟有你所有的成見空掉後,明師的力量才能進去。來到明師面前就是要學會死亡,把過去所有的思想概念全部死掉,明師所能教你的,也就是教你如何把頭腦死掉,惟有這個複雜的頭腦死掉後,那個一塵未染過的亮晶晶的本來面目纔會出現,否則就被你複雜的頭腦給掩蓋住了。由於我們輪迴太多世,頭腦裏面的習氣太多,把那個亮晶晶的東西給掩蓋住了,那個亮晶晶的.東西縱然掩蓋得很深,但它始終不會變質,一旦把過去的概念拋棄,接受當下,本來面目也就出現了。

懷疑別人,就是在搜索別人的垃圾,信任別人是在給別人套枷鎖。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來講,早已超越這二分性,既不懷疑,也不信任,而是實話實說,以真實的面目在表達一件事,惟有模糊的頭腦纔會留在二分性上,懷疑和信任,罪過和功德,成功和失敗……超越的頭腦就是一個清晰透明的頭腦--也即無分別的頭腦--透明的鏡子。萬事萬物在鏡子面前都是還給他本來面目,凡是所能夠發生的,也該發生,發生歸發生,不應該以頭腦來給發生套上某種概念--是與非,善與惡。發生的事情既不能分辨也不能判定,依它本然的樣子接受它,它有自己的屬性,人爲的就失去了自然的美。之所以給它套上某種概念,那是因爲你有動機,有目的。面對腳下的泥土,誰會說它是好是壞呢?因爲我們對它沒有動機和目的。概念是人類慾望的投射,把慾望投射到事物身上,它也就變味了,分類了。記住,聖人是一面鏡子,它沒有分別,沒有目的,沒有慾望投射,所以在聖人面前永遠能保持本來面目。

一位開悟的明師猶如一朵鮮花,也是有時間限制的,百年之內也會往生,然而他的加持力--也即能量場,三界以內的明師的能量場百年之內就消散了,超越三界的明師的能量場千年之內還不會消散,還有加持力。

上師只是一個手指,你順着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見明月,但你千萬別模仿上師,只需相信上師就能達到你自己的目標。模仿上師則會忘記自己內在的佛性,上層技藝不是通過模仿可以得到的,只有膚淺的表象可以模仿到,而內在靈性惟有完全成爲自己以後纔會開花。模仿則意味着是把自己劃分爲七零八散,不模仿上師,並非不相信上師。實際上每一個開悟的人都是一個不同的方法,沒有兩個開悟的人是採用同一個方法,在起步的時候芸芸衆生可以採用同一個方法,越往內在深入越產生分歧,越有自己獨特的方法,進入內在的核心點裏以後,又是同一個方法--沒有方法。前幾步可以有方法給你修,最後的那一步則是無法爲法,無門爲門。有方法--沒方法--又有方法--又沒方法。上師的思想只有一個思想--他達成的,也希望你達成。而他使用的手法則是千奇百怪,不要認爲上師奇怪,因爲你開悟的因緣適合這個奇怪的方法。只有在你覺得奇怪的情況下,這個奇怪的方法纔有效用,明白時,也即你開悟時,也即奇怪不奇怪時,也即無法時。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 第3張

愛明師就是愛道,明師就是道的化身,明師雖然是有肉身存在,但他們的振動韻律是和道一樣的,接近他,自己內在的振動也會變。爲什麼那麼多妖精都想吃唐僧的肉是有道理的。明師的一根頭髮,乃至所用過的一切,都是有同明師一樣的振動力。如果你的敏銳很強,靠近明師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振動力穿透了你,你也會和明師具有同樣的振動力。成道的力量如疾病一樣具有傳染性,感冒會傳染,肝炎會傳染,成道的力量同樣會傳染。明師成了海洋,什麼都不需要,什麼都能容納,物質的、靈性的都能給,你敞開多少就能接收到多少,即便你不打開窗戶,陽光也能照耀你的房屋,春風仍然經過你的窗前。母親只能給你物質,不能給靈性,母親給你身體健康,明師給你靈性成長,母親給的是大樹,明師給的是花果,見明師一眼就能使你沉睡已久的靈性甦醒,經明師灌頂後,過去世的業障永遠消失,當下解脫。再造的新業由自己承擔。

是是非非無定論,也不能定論。人類往往總是受先入爲主的概念去評價一切,如果是先學了佛教,便無法接受基【督】教的思想,反之又無法接受佛教的思想,甚至互相攻擊對方爲歪理邪說,每一種宗教都有自己特定的定義和固定的概念,凡是不符合自己的都視爲外道。門戶之見,約定俗成決定了彼此格格不入。對於一個大徹大悟的人來講,根本不存在正邪之分,一切言論皆是方便而說,無非都是使衆生進入內在的核心。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沒有文字)?如果說明師狂妄自大的話,那麼今天的明師哪一個也沒大過釋佛,耶穌。悉達多一出生,便口出狂言:“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耶穌也說:“我和天父是同一體,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明師並非是自大,而是實話實說,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是不能用謙虛和自大來衡量的,真理必須依它本然的樣子被表達出來,必須依它本然的樣子存在。對於一個常人來講,謙虛和自大是同一種心態,都是“我執”的表現,是同一種能量的正負極。小智慧的人善搞陰謀,大智慧的人善搞陽謀,開悟的聖人總是依它本然的樣子出現。陰謀陽謀與謙虛自大是同一種性質,皆是“我執”的再現,當我執消失的時候,明師所說的一切都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既不是自大,也不是謙虛,佛陀是把那個東西原原本本地表述出來。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3

淺談人的大徹大悟

其一。

所謂的笨人一旦開竅,其人生就像開了掛一般。這種人就是經歷許多事情之後而大徹大悟的人。這樣的人並不佔多數,這需要傳奇般的經歷磨練,甚至需要經歷過許多磨難,後才大徹大悟的。

典型的如有半聖之稱的曾國藩。現在影視界的明星主角孫紅雷,也是屬於這樣的人。還有華爲的任正非,創立華爲的原因,竟然是因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無奈之際才單幹創業的。這樣的初期看來並不很聰明的人,後來能非常成功,基本都是經歷許多事情後大徹大悟的人。

其二。

所謂的慧人一旦再開竅其人生的格局就廣闊的擴展開來。

這裏也說三個人物,原創碼字不易請關注。

馬雲,大家都知道,但馬雲在出道前,受浙江當地政府部門委託,去美國談項目合作,被騙了,失去了自由。大家知道馬雲去美國的那次“慘無人道的歷險”嗎?沒有那次歷險,馬雲的情商怎麼可以有那麼強大,以致於後來有十八羅漢一路護身,沒有那次歷險,馬雲怎麼能對機會那麼敏銳,並接觸把握了前沿的互聯網機會?這都和徹悟有關。

大徹大悟的人心境 第4張

第二名說一下嚴彬,華彬集團、紅牛集團董事長。他生於山東一個貧窮的家庭,後來去了泰國。一開始去泰國,因爲沒錢買吃的,甚至賣過血。他在唐人街從學徒起步,因勤奮勁,不到兩個月就當上了經理。後來,有了自己的小事業,很小很破的小物業。一直髮展,直到泰國首富。很多企業家、投資家的發展,並沒有千迴百轉的磨難,有一通百通之感,認識也好、確信也罷,或者說眼界、格局等等,確如通竅開掛一般。

第三名講一下賈躍亭,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現在法拉第未來公司CPUO。大家知道,他的人生重啓了。曾經的輝煌,不能掩蓋他的重大失誤。這裏說的重大失誤,並不是說他的經營,甚至也不是說他的決策,而是說的大徹大悟方面的基礎東西。深入思考的時候,是不能同時去做重大操作的,這是大忌。悟與行,不是想的那麼簡單,思考、自性本身,是兩個東西。

其三。

所謂的不笨不慧之人,還能開竅,這說的可能就是我們大多數人了。

那會如小說一般,千式百樣,如大病而愈,大難而生,大事而過,大情而去,等等,以致大徹大悟。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