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長江白鱘屬於

長江白鱘屬於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江白鱘屬於,動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大家都有了解到不少,我們中國的動物種類也是有很多的,但也有很多動物因爲各種因素慢慢的走向了滅絕,以下來看看長江白鱘屬於。

長江白鱘屬於1

白鱘是什麼樣子的?

白鱘屬鱘形目白鱘科,是一種罕見而具有特殊經濟價值的魚類。其身體呈梭形,前部扁平,後部稍側扁,吻部象是一把延長的劍,吻的兩側有寬而柔軟的皮膜。

這種魚的嘴巴特別大,眼睛卻特別小,看起來很不相稱。全身光滑無鱗,在體側生有數行堅硬的骨板,這些骨板起着保護身體的作用。在尾鰭的上葉有八個棘狀鱗。全身均爲暗灰色,僅腹部爲白色,因此而稱白鱘。最大的鱘魚體長爲4米左右,體重約500公斤,稱得上是淡水魚之王了。呈劍狀的吻特別長,弧形的口位於吻的腹面,上下頜具有尖細的牙齒。白鱘的眼睛較小,鰓孔大,尾爲歪尾型,上葉長於下葉。

1994年3月18日,中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的特種郵票《鱘》,其中之一就是民間俗稱象魚、劍魚或琵琶魚的白鱘。白鱘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春季在長江上游產孵,漁民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注諺,“臘子”指的是中華鱘,“象”專指白鱘而言。

當然,萬斤之說不免有所誇大,但據一位名叫普拉特的法國傳教士在1892年出版的遊記中記載,他曾在長江記錄到一條重2000磅(約907公斤)的白鱘。20世紀20年代,我國生物學家秉志教授在南京記錄過1尾長達7米的白鱘。

白鱘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偶而進入沿江的大型湖泊,幼魚常常聚集在一起在近岸自由地遊弋,一般吃甲殼、小蝦之類的小動物。成魚很兇猛,以魚爲主食,一口可吞噬十幾斤重的大魚。

每年的3~4月份,白鱘進入繁殖期,在長江上游一帶產卵。一條60~70斤重的白鱘,其懷卵量有20萬粒,但成活率極低,這爲整個種族數量的維持帶來困難。白鱘一般性【成熟】的年齡爲7~8齡,性【成熟】較晚。幼魚長得很快,一年後便可達到54釐米長、0.85公斤重。

白鱘的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它的卵也是名貴的食品;鰾可做膠質原料。這些使用價值使人們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它的數量。過去由於人們的濫捕,鱘科魚類的數量已大爲減少,成爲瀕臨於絕種的古代遺留種類。

長江白鱘屬於

早在一億多年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它們的祖先和家族。現在世界上只生存着兩種白鱘,除了我國長江中的白鱘外,美國密西西比河還有一種匙吻白鱘。這一對“難兄難弟”遠隔着遼闊的大西洋,確實感到非常孤單。

這表明經歷了長達億年的滄海鉅變,只有這兩種白鱘在這兩條還具備基本生存條件的河流裏遺留下來,這種現象正在嚴肅地告誡我們,必須保護好長江和蘇州的水域,千萬不要讓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失去最後的一片樂園。

鱘龍魚是中華鱘嗎? —— 鱘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現存鱘魚種數有25~26種.鱘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脊... 大阿姆擬鱘、小阿姆擬鱘、錫爾擬鏟鱘 白鱘科 白鱘屬 長江白鱘 匙吻鱘屬 匙吻鱘 密...

我國長江裏的白鱘,壽命也接近 —— 鯉魚 1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白鱘有多長 —— 世界上最長的淡水魚是白鱘。 白鱘(Psephurus gladius)屬鱘形目,匙吻鱘科,白鱘屬。俗稱:象魚、象鼻魚、箭魚、柱鱘鰉、琵琶魚,古時稱鮪。英文名:Chinese ...

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的白鱘 —— 白鱘(學名:Psephurus gladius),或稱作中華匙吻鱘,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的亞種。另名爲中國劍魚,是最大的淡水魚類。因爲其吻部長狀如象鼻...

現在長江裏還有沒有白嵴豚? —— 白嵴豚在我小的時候還是有的,不過本來就是很稀少,很珍貴的動物.後來在我初中的時候因爲長江截流而導致這種生物徹底滅絕了,我聽了之後很傷心啊. 我有的同學的朋...

這種魚叫什麼.長江裏面的 —— 是青劍魚啦!青劍魚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大洋的上層,是一種異常兇猛的魚類,以魚和頭足類海洋動物爲食,如蝦、槍烏賊等,每年的—月爲生殖季節。劍魚游泳能力極強...

長江還有白鰭豚嗎 —— 在安徽 湖北江西交界處有很多白鰭豚的近親-江豚 我看白鰭豚還是有的

這是什麼魚,在長江裏的 —— 頜針魚 分佈在長江應該是尾斑圓頜針魚

長江白暨豚真的滅絕了嗎??? —— 長江白鰭豚8月8日正式宣告絕種

長江白鱘屬於2

長江白鱘被正式宣佈滅絕!以後在野外,我們真的看不到它們了嗎?

隨着全球氣候的變化以及人類活動的'持續影響,世界上幾乎每時每刻都存在着物種滅絕的威脅。7月21日,素有“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正式宣佈滅絕,這個信息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非常震驚和無比惋惜的。

那麼,一個物種在自然界中,處於什麼狀態、滿足什麼條件,纔會被判定爲滅絕呢?被宣佈滅絕以後,是否意味着以後再也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呢?

依據什麼判定生物滅絕

在生物學中,關於一個物種滅絕的確定,其實是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來看,一個物種滅絕表示地球上該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死亡。而從狹義上看,是該物種在50年內都沒有在野外被發現,因此狹義的物種滅絕也叫作“野外滅絕”。此次長江白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佈滅絕,實質上是狹義上的“野外滅絕”。

長江白鱘屬於 第2張

這兩種針對物種滅絕的區分方式,從本質上看是有着很大的差別的。狹義上的滅絕僅僅指代的是在純粹自然環境下的野外滅絕,而廣義上的滅絕既包括野外狀態下的生物滅絕,同時也包括人工圈養下的物種滅絕。

在實際操作上,廣義上的滅絕很難進行確認,因爲我們基本上無法判定一個物種最後一個個體在哪裏,是什麼時間消失的,因此只能劃定一個時間區間(比如50年),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內,沒有在野外發現這一物種個體存在和行動的蹤跡,即判定該物種滅絕了。

長江白鱘屬於野外滅絕

長江白鱘從生物學分類上看,隸屬於硬骨魚綱鱘形目匙吻鱘科白鱘屬,一般成年個體身長都能達到2米以上,有的甚至能突破7米,體重普遍能達到300公斤左右,是全球體型最大的淡水魚之一。長江白鱘在地球上存在的歷史非常悠久,其祖先白鱘可以追溯到距今1.2億年之前的白堊紀早期,其歷史僅次於長江中另外一種稀有魚類-中華鱘,這兩種魚都屬於鱘形目。

長江白鱘屬於 第3張

由於長江白鱘的體形較大、屬於固定居所的淡水魚類,繁殖能力比其他魚類要弱,因此受自然環境的變化影響最爲敏感。從我國建國以後,長江白鱘的數量就不怎麼豐富,在89年的時候,我國將長江白鱘列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於1996年和世界上其他10幾種鱘魚一起,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爲“極度瀕危動物”。

最後一次在長江中發現長江白鱘活體案例,是發生在2003年,當時在四川宜賓江段一條活體長江白鱘被漁民誤捕,最後放生了。

長江白鱘屬於 第4張

在此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的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評估報告中,因爲未能在長江流域發現長江白鱘的增殖放流種羣的幼魚,因此經綜合評估,確認長江白鱘的狀態爲“野外滅絕”。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在實施長江大保護的大背景下,相關部門圍繞長江流域生態修復、落實休養生息政策、中華鱘等稀有物種保護等措施,長江流域的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物種多樣性得到了明顯提升。

長江白鱘屬於 第5張

但是,對於本來數量就已降低到維持物種存在的極限標準以下、自然繁殖基本終止狀態的長江白鱘來說,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並沒有完全逆轉其數量越來越低的情況,這說明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實質性恢復,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是不是以後我們再也看不到長江白鱘了?

這倒也未必。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國的華南虎,這是我國特有的一個虎種,也是世界上現存的6個老虎亞種之一。在100多年前華南虎幾乎遍佈我國的大江南北,但是目前在野外已經連續50年沒有發現它們了,因此華南虎也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佈爲已經滅絕的物種。

不過,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的一些動物園和生物養護機構,意外地從野外捕獲了幾隻華南虎,經過多年的養護和培育,我國華南虎的數量已經增加到100多隻。由於過度依賴人類的養護以及近親繁殖的影響,這些華南虎的野性大大降低,野外生存能力大幅下降,因此還沒有一隻能夠成功重返山林。

長江白鱘屬於 第6張

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一個物種被宣佈滅絕,僅僅是在野外一段時間內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但並不意味着已經從地球上消失。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野外滅絕”並不能完全說明一個物種徹底從地球上消失,而更像是判定一個物種珍稀程度的標準,達到“野外滅絕”的物種,其珍稀程度已經遠遠高於“極度瀕危”級別。

拿長江白鱘來說,雖然其野外種羣從一開始的極危到現在的被宣佈滅絕,但是人工養殖和培育的仍然有很大一批。

從2011年開始,我國的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就把長江白鱘人工繁殖作爲一項重要課題,經過數年的努力,長功實現了營養強化和溫度刺激爲主的生殖調控體系,使人工養殖長江白鱘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每年成功孵化的長江白鱘數量都在5萬隻左右。只不過這些孵化的長江白鱘,還不能直接投放到長江自然環境中,需要人工創造的環境加以養殖和培育。

長江白鱘屬於 第7張

雖然我們現在還能看到人工養殖的長江白鱘,但是該種羣的野外滅絕,無疑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今後我們既要通過一系列的搶救性措施,來保護和扭轉淡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同時也更需要謀劃和採取更爲系統性、科學性的措施來解決生物多樣性下降的長期威脅。

長江白鱘的野外滅絕,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參與和實踐。

長江白鱘屬於3

正式宣佈滅絕!長江白鱘最後一次出現在長江

有着“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式宣佈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北京時間2022年7月21日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名錄顯示,長江特有物種白鱘(Psephurus gladius)已經滅絕,長江鱘(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滅絕。全球範圍內,裸腹鱘多瑙河種羣(Acipenser nudiventris Aral Sea subpopulation)滅絕。紅色名錄同時提升了其他7種鱘魚的保護等級。

IUCN全球鱘魚再評估結果顯示,全球現存的26種鱘魚均面臨滅絕威脅。其中約2/3的鱘魚種羣處於極度瀕危狀態。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和自然至關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樣性卻在持續喪失,河流生態不斷退化。

IUCN鱘魚專家組主席艾納·路維(Arne Ludwig)表示,“結果令人震驚和悲傷的,但卻在意料之中。評估表明鱘魚仍然無法摘掉‘世界上最受威脅的類羣’這一頭銜。”

長江白鱘屬於 第8張

白鱘2003年最後一次出現在長江

此次被提及的三種亞洲鱘魚包括白鱘、長江鱘和西伯利亞鱘自然種羣,前兩種都是長江流域的代表性水生物種。白鱘2003年最後一次出現在長江宜賓南溪江段,而長江鱘(達氏鱘)則是因爲未能發現除增殖放流種羣外的幼魚而被評估爲野外滅絕。

長江流域分佈着多達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魚類400多種,長江特有魚類170多種;擁有白鱀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生物12種。其中白鱀豚是世界上所有鯨類中數量最爲稀少的一種。2007年,白鰭豚被宣佈功能性滅絕。但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更新發布,暫未確認白鱀豚滅絕,保持原定評級“極危”。

2019年12月23日,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刊發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的研究論文(pre-proof):預計2005年-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2020年1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此迴應表示,目前IUCN官方還沒有發佈和更新關於長江鱘滅絕的消息,“後續還需要討論”。

上述論文的通訊作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發起人危起偉博士,同時也是IUCN鱘魚專家組中國唯一成員,她將白鱘和已經滅絕的白鱀豚進行了對比:“誠然鱘魚是世界上最受威脅的類羣,但是白鱘滅絕仍然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白鱘和白鱀豚生態習性不同,一個在長江上游繁殖,一個棲息地主要在長江中下游,這並不是偶然事件,其它長江水生生物萬不可重蹈覆轍。”

長江白鱘屬於 第9張

▲長江鱘 危起偉供圖

全球拯救淡水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力度。中國農業農村部陸續發佈了《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 (2015- 2030)》《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 (2016-2025)》《長江鱘(達氏鱘)拯救行動計劃 (2018—2035)》。計劃中對於中華鱘的現狀描述是“產卵頻率降低、洄游種羣數量持續減少、自然種羣急劇衰退”,對於長江鱘則是“自然繁殖終止、野生種羣基本絕跡、人工羣體亟需保護”。

危起偉表示,“長江鱘和中華鱘不應該只有滅絕一種未來。它們的人工繁殖已經突破,建立了一批人工羣體,但自然種羣的恢復任重道遠。所幸‘長江大保護’已成中國共識,‘十年禁漁’、《長江保護法》等利好政策已陸續開始實施。”

世界自然基金組織(WWF)北京代表處副總幹事(項目)周非表示,“這次紅色名錄更新結果提醒我們需要通過搶救性保護來扭轉淡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更需要規劃和實施系統性保護措施解決長期威脅,我們需要更多機構和社會力量的參與與支持,幫助長江鱘早日‘降級’,更好地守護江海洄游的中華鱘,共創江海生態系統的美好未來。”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