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動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大家都有了解到不少,我們中國的動物種類也是有很多的,但也有很多動物因爲各種因素慢慢的走向了滅絕,以下來看看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1

白鱘滅絕了!

新年伊始,這則重磅消息便在社交網絡上炸響。消息的來源是近日一篇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著名的鱘類專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其弟子張輝博士。研究人員在論文中稱,預計早在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便已滅絕。

這篇論文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長江中的淡水魚之王,或許已經永遠告別了我們。噩耗來臨得如此突然,許多人甚至未曾得見白鱘。初次聽聞便已是永別。

巨魚長吻似利劍

白鱘 Psephurus gladius 是一種生活在長江的大型肉食魚類,分類學上屬鱘形目長吻鱘科白鱘屬,是這一家族碩果僅存的兩種魚類之一,也是我國的特有魚類。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中國郵政發行的白鱘紀念郵票。

白鱘有着較長的頭部和極爲延長突出的吻部,頭長整體可達體長的一半以上。過去長江沿岸生活的人們觀察到了白鱘的這一特徵,故而稱其爲象魚(四川)、朝劍魚(湖南)等。此外,白鱘體呈梭形且長,體表深灰色,裸露無鱗,僅在尾鰭上葉有一列約8枚左右的棘狀硬鱗。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第2張

白鱘。很遺憾,我們甚至找不到幾張白鱘的清晰照片。

利劍般的吻部對白鱘的生活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長江水底水流湍急光線昏暗,白鱘的眼睛變得很小,視力也很差,但在它長長的吻端和頭部,長有一簇簇密密麻麻的、呈梅花狀的皮膚感受器官——陷器和羅倫氏器。前者負責機械感受,如水流、水壓等的變化,後者則負責電感受,如水中微弱的低電壓等。如此一來白鱘就像帶着一個長長的掃描儀,能夠輕易感知到周圍環境的各種變化。

張冠李戴的悼念

長吻鱘科的另一遺族——來自北美的匙吻鱘 Polyodon spathula 近些年來也逐漸頻繁出現於大衆視野中。由於二者親緣關係較近,形態上存在着許多共同點,例如都有着長長的吻部,故而較爲容易混淆。近日網絡上不少緬懷白鱘的文章,也是配成了匙吻鱘的照片。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第3張

匙吻鱘。

白鱘和匙吻鱘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白鱘的長吻呈劍狀,吻部自前向後是逐漸變寬的;而匙吻鱘的吻部則是自前向後逐漸變窄,形似湯匙。

此外白鱘是兇猛的大型掠食性魚類,以其他魚類爲食,口中有細密的小牙;而匙吻鱘的成體牙齒退化,主要以張開大口過濾水中浮游生物爲食。

昔日王鮪,如今安在

在古代,體型龐大的白鱘曾經分佈於中國各大河流中,在華北和近海亦有分佈。《詩經》中的詩句“有鮪[wěi]有鱏[xún]”中的“鮪”,便是指的白鱘。《禮記》《周禮》等記載周天子春季祭祀宗廟的場景中,便有“天子始乘舟,薦鮪於寢廟”的描述,恰於白鱘集羣洄游時間相仿,並將白鱘以體型分級:

“.……其特大者,謂之王鮪”。

四川漁民流傳有一句俗語: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臘子”指的是同樣處在滅絕邊緣的中華鱘,“黃排”胭脂魚如今同樣也是瀕危魚類,而“象”便是指白鱘了。這句俗語從側面上反映出了白鱘龐大的體型——實際上,它們或許是人類見過的最大的淡水魚類了。

被IUCN評爲“極危”的中華鱘。市面上有商家售賣供食用的“中華鱘”,其實是雜交鱘。丨Wikimedia

過去人們捕到的白鱘體長大多在1.5~3米左右,體重可達150千克;而據魚類學家秉志先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記載,在南京曾捕獲到一尾體長7.5米長,體重達908千克的白鱘極大個體。龐大的身形使得白鱘甚至可以直接吞食四大家魚等大型淡水魚類的成體。成年的白鱘沒有天敵,它們屹立於食物鏈的頂端,在長江裏自上而下縱橫馳騁,是當之無愧的長江魚王。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第4張

作爲一種大型洄游魚類,白鱘們於每年清明節前後,順着長江逆流而上,溯游至宜賓江段和四川省江安縣江段產卵,幼鱘孵化後再集羣往河流下游遷移。隨着個體的不斷生長,它們逐漸分散開來,進入長江流域的各支流、湖泊,甚至長江口的半鹹水區覓食育肥。

長江及其沿岸孕育了很多獨特的物種,這裏也是它們最後的家。丨Andrew Hitchcock / Wikimedia

白鱘的懷卵量很大,體重35千克的個體懷卵量便可達到20萬枚,因此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左右,白鱘的年捕獲總量仍能穩定保持在25噸左右。捕撈壓力並未對其種羣數量產生嚴重打擊。

然而,因爲長江上出現的新事物——水壩,長江的生態平衡逐漸被打破。

1984年,危起偉博士第一次見到白鱘便是在葛洲壩:一尾大白鱘在壩下撞爛了腦袋被人們撈上岸。或許這條向來在長江上下橫行無阻的白鱘,到死都想不明白是什麼攔住了它。

大型水壩對於洄游魚類的打擊可謂是災難性的。一方面,橫亙江面的水壩們徹底擋住了白鱘、中華鱘、鰣魚等魚類的洄游產卵路線,將魚羣和產卵場分割成了壩上壩下兩個互不相通的區域,將本就爲數不多的白鱘羣體進一步分散,而且大大縮減了產卵場的面積;另一方面,水壩蓄水等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如水溫、水深等長江水文條件,進而對洄游魚類的性腺發育等與產卵有關的體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紫星爲採樣點,深藍色方塊爲大壩。1981年蓄水使用的葛洲壩,是長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壩丨Extinction of one of worlds largest freshwater fishes

有時人們會在大壩上修建“魚梯”(fish ladder),以方便洄游魚類通過大壩。丨Qurren / Wikimedia

自大壩建成後,大量的白鱘和中華鱘等都聚集在水壩兩側試圖通行,等待它們的卻是人類無情的漁網。據漁業資料顯示,那幾年白鱘和中華鱘的捕撈量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然而,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在白鱘面臨着繁殖困境的同時,比以往更高的捕撈強度無疑是雪上加霜;加之長江航運頻繁,以及沿岸採砂作業、排污等一些列因素共同作用,白鱘同時面臨着食物短缺、產卵場破壞、種羣破碎、洄游無路等多重問題,可謂四面絕境,難覓生路。於是自1985年後,白鱘的種羣數量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第5張

到1994年,這十年間危起偉博士先後救護過4尾被困的活體白鱘。最終,只有一尾成功救活,被放歸長江。而白鱘最後一次出現,是在2003年1月23日左右。這尾白鱘在安裝了超聲波【跟蹤】器放歸長江後,因追蹤它的快艇觸礁造成故障,信號丟失,白鱘最終不知所蹤。

直至今日,科研人員再沒有發現過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的個體。

來不及等到2020新年鐘聲的敲響,白鱘便在2019年最後的時光裏,被研究了它一輩子的危起偉博士團隊在論文中宣佈了滅絕。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2

長江鱘與中華鱘的區別

生活環境:長江鱘爲淡水定居性魚類,分佈於金沙江下游以及長江上游,而中華鱘生活在長江和近海中。

食性:長江鱘爲雜食性魚類,中華鱘爲肉食性魚類。

外形特徵:長江鱘鰓耙多而緊密,呈薄片狀,有多塊吻骨板,而中華鱘鰓耙稀疏,呈短粗棒狀,僅有一塊吻骨板。

溫馨提示:長江鱘和中華鱘屬於野生保護動物,保護野生動物從自身做起,拒絕買賣野生動物製品,不干擾野生動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會上存在的食用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行爲,既是一種社會陋習,也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杜絕食用野生動物,它們不屬於餐桌。

一、生活環境

1、長江鱘(達氏鱘)爲淡水定居性魚類,主要分佈在金沙江下游以及長江上游水域,同時在長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所分佈。

2、中華鱘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於夏秋兩季洄游至長江產卵,等到幼魚長至15cm左右時,又回到長江口外淺海域生活。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第6張

二、食性

1、長江鱘爲雜食性魚類,主要以蜻蜓目、蜉蝣目、搖蚊科、寡毛類等昆蟲幼蟲以及底棲無脊椎動物爲食,同時也會攝食高等植物的碎屑以及藻類。

2、中華鱘爲肉食性魚類,主要以行動速度緩慢的底棲動物爲食,而在海洋中主要以魚類、甲殼類動物爲食。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第7張

三、外形特徵

1、長江鱘鰓耙多(36枚以上)而排列緊密,呈薄片狀,而中華鱘鰓耙(28枚以下)稀疏,呈短粗棒狀。

2、長江鱘有多塊吻骨板,而中華鱘只有一塊吻骨板。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第8張

3、長江鱘幼體皮膚粗糙,成體皮膚出現不同程度的光滑面,而中華鱘幼體皮膚光滑,成體皮膚粗糙。

4、長江鱘體背部和側板以上爲灰黑色或灰褐色,側骨板至腹骨板之間爲乳白色,腹部黃白色或乳白色,而中華鱘側骨板以上爲青灰色、灰褐色或灰黃色,側骨板以下逐步由淺灰色過渡到黃白色,腹部爲乳白色。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3

活了15億年的`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放長江裏的魚類

白鱘(學名:Psephurus gladius):體長爲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的物種。另名爲我國劍魚,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類。因爲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爲象魚。

我國古代白鱘被稱之爲鮪。春季溯江產卵。主產於我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干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流也有發現。是我國特產稀有寶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維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第9張

俗話說,“千斤臘子,萬斤象。”“臘子”指的是中華鱘,“象”指的是長江白鱘。

白鱘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七八米,遊速迅疾,被稱爲“水中山君”。白鱘和長江中華鱘相同,是距今已有一億五千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之一。

2003年是長江白鱘最終一次呈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時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曾救助過一條長江白鱘並放生,之後就再也沒有發現過白鱘的蹤影了。十多年來,它一直未在漁民和科學家們的苦苦搜索中現身。

圖爲 2003年專家救助長江白鱘。

在專家的救助下,白鱘的傷勢康復傑出,等康復到具有放生條件後,“魚王”白鱘被放歸長江。可是專家們的作業並未完畢,他們開端追尋白鱘的聲吶信號,24小時沒有連續。

2003年1月30日清晨5點多,追尋船跟着白鱘的“腳印”,追尋到了四川宜賓南溪與江安縣交界處鄰近的“金雞尾”江段,因爲長江大霧,追尋船不幸觸礁,螺旋槳損壞,無法持續飛行,耽誤了六七個小時。惋惜的是,待追尋船修正後,再未發現白鱘聲吶信號。

最終一條被救助的長江白鱘,就此消失在蒼茫長江之中……

長江白鱘和白鱘有區別嗎 第10張

消失的“長江最終白鱘”不外乎三種“命運”:

一是死了,滅絕了;

二是躲起來了,人類十餘年的追尋沒有發現聲吶信號;

三是聲吶掉落,白鱘脫離了人類的監控。

“我期望是後邊兩種成果。”

原宜賓市水利局水產漁政站站長 穆天榮

儘管有人以爲長江某些水域還倖存有白鱘,可是自2003年起,人們再也沒有發現過白鱘,也沒有人工飼養個別存留是不爭的現實。2018年11月14日,《國際天然維護聯盟瀕危物種赤色名錄》更新發布,長江白鱘和白鰭豚一同被定爲“極危”物種,沒想到長江白鱘卻早白鰭豚一步被宣告滅絕。

咱們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訣

對人類來說,長江白鱘的滅絕是一個嚴峻警訊。因爲長江白鱘坐落長江水生生物的食物鏈頂端,它的滅肯定長江水生生態的影響極爲嚴重,猶如一個天然區缺少了山君和獅子,下流的鬣狗就會氾濫成災,不只損壞生物鏈,還會對人類形成要挾。

人類活動是形成環境要素退化的重要原因,包含物種棲息地削減、打獵或野生動物交易、全球變暖、污染以及外來物種侵略等。可以說,關於長江的過度捕捉、河水污染、航運等都有很大的可能是長江白鱘滅絕的重要原因。即使人們沒有捕捉長江白鱘,也會因爲過度捕捉其他魚類而導致長江白鱘的食物削減,使得它們生計困難,難以繁殖,直至漸漸消失。對此,人類自身就應該好好反思~

在曩昔幾十年快速、粗豪的經濟開展形式下,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現已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所以長江完成10年禁漁禁捕,火燒眉毛。唯有如此,纔不會讓長江白鱘消失後還會有中華鱘及其他重要魚類滅絕,也能防止“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的後果。

魚要放生,人要反思。

竭澤而漁則無魚,尊重規則則無虞,

魚的興與衰,實質是大天然爲開展亮起的指示燈。

給長江十年休整期,長江能還國際一片生機。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