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有關民間故事(15篇)

有關民間故事(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關民間故事1

一、《馮夷當河伯的故事》

有關民間故事(15篇)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100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爲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99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裏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裏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99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達成自己成仙的心願。成爲一名河伯。

二、《李闖王渡黃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

闖王李自成帶領農民在陝西米脂起義,要打過黃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統治。當時正值初冬時分,黃河水還未結冰,而只有河水凍成了堅冰大軍才能順利通過。

怎麼辦呢?闖王日夜焦心,愁得鬍鬚頭髮在一夜之間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兩人來報:“黃河已經凍得結結實實的了。”闖王大喜,急忙傳令三軍趕快渡河。

到了河邊一看,河水還“嘩嘩”地流得正歡呢,根本就沒結冰。可是上面卻起了一座寬大的浮橋,船連船,板連板,四平八穩,正適合大軍渡河。

闖王納悶極了,正要下馬察看,忽然從河裏爬上來兩個人,向闖王一抱拳,朗聲道:“大王,我們是黃河的船伕。聽說您要渡河,爲民謀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這坐浮橋,就請大軍上路吧。”

闖王感動得熱淚盈眶:“我一定不辜負百姓們的厚愛,一定要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說罷,驅馬上橋,領兵東去了。

三、《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龍門位於壺口瀑布南面約65公里處,在晉陝峽谷的最南端。龍門之南,就是開闊平坦的關中平原。黃河之水從狹窄的龍門口突然進入寬闊的河牀之中,河性發生很大變化。龍門的形成,是其東面的龍門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攏,形成一個只有100米寬的狹窄的口門,好像巨鉗,束縛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當洪水季節,由於峽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峽谷後,河谷突然變寬,水位則驟然下降,於是在龍門形成明顯的水位差,故有“龍門三跌水”之說。

沿襲相傳的“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是指跳躍此處的跌水。

該故事說的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跳躍這道通向成龍道路上的門關,能躍過去者,便能成龍。只有那些百折不撓的小鯉魚,最終才能成龍。這個故事千百年來也激勵着炎黃子孫頑強拼搏,奮鬥不息。古代人們對龍門峽這種自然奇觀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議,便想象爲大禹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龍門又被稱爲“禹門口”。

有關民間故事2

河伯馮夷受命治理黃河,但是操勞一生沒有把黃河治好,到年邁時,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畫了一幅黃河水情圖,又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大禹,將水情圖交給了他。

大禹根據河伯授給他的這一幅圖,疏通水道,終於治理好了黃河。

有關民間故事3

財主和金鍋

很早以前,微山湖畔有個陶家莊,陶家莊有個陶員外。陶員外家裏很闊,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陶員外老了,又不滿足了,做夢也想着家裏有棵搖錢樹,再不有個聚寶盆,有用不完的金子,花不光的銀子。他表現上對人和和氣氣,背地裏欺負扛活的,做盡了好多壞良心的事,長工們背地裏都管他叫“陶善人”。

陶善人有個習慣,每天太陽不露紅都要到湖邊上走一走。

這天清早,大霧很濃。陶善人悠閒地在湖邊上走着,看見微山湖上有座城池,他身不由己踏上了湖邊的一隻小船,慢慢地向那座城劃去。他覺得奇怪,這麼大的微山湖裏怎麼會有座城呢?

陶善人划着船來到城門口,拴好了船,一擡頭,看見城門口上門有三個大字:洛陽城。陶善人站了一會,大步向城裏走去。

他來到街上,見挑挑的、賣蒜的、補鍋的、賣蛋的,人很多,沒有一點聲響。陶善人走進了一家店鋪,看見掌櫃的和店夥計正趴在櫃檯上,兩隻眼瞪着他。陶善人在櫃前看了看,出了這家店鋪,進了那家店鋪。他見這家店鋪和那家店鋪一樣,人全和廟裏的菩薩差不多。他走進不少店鋪,都是這樣。他看到店鋪裏櫃檯上有一口小鍋。小鍋大小正適合一個人煮飯吃。陶善人想:用這口小鍋自己煮人蔘湯喝,再好不過了。他看了看店夥計,見兩個店夥計揹着身子站着,就把鍋往懷裏一揣,慌三忙四出了店鋪,來到大街上。他見街上還很寂靜,心裏害怕了,兩條腿不住地打着擺子。陶善人懷裏揣着鍋,慢慢騰騰往城外走。來到城門口,看見城門四周漲滿了水,他的小船在水裏打着轉轉,他解開船,慌里慌張上了船。回頭再看洛陽城,不禁嚇呆了:洛陽城讓水淹沒了。

小船不知不覺向岸邊飛去。到了岸,陶善人一個大步下了船,正想拴住小船,就見金光一閃,小船不見了,太陽也從東邊出來了。

“許是一場夢吧?”陶善人自己對自己說。他揪了一下自己的鬍子,好疼!分明不是夢。

陶善人心裏很不是滋味,他慢騰騰地向家裏走。剛進大門口,媳婦就迎出門來,驚訝地問:“老頭子,今天是怎麼啦,回來這麼晚?”

“嘿嘿!”陶善人強笑了笑:“在外面走了一大段路,回來晚了些,路上還拾了口小鍋。”陶善人怕媳婦聽了會害怕,沒敢說出誤入洛陽城的事。

“一口什麼樣的鍋?”陶夫人問:“拿出來我看看,放在哪了?”

“在這兒吶!”陶善人說着話,從懷裏拿出了那口鍋,立時金光閃閃。

“老頭子洪福,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哎呀!可了不得啦,是一口寶貝金鍋!”

“是嗎?”陶善人驚疑地問。

“老頭子,別人能騙你,我還能騙你?”

這時,丫環、傭人聽說陶善人揀了口金鍋,全都圍了上來。這個傭人說:“老爺真是有福之人。”那個說:“老爺的洪福比東海的水都長。”

陶善人笑眯眯地說:“夫人,咱們今天溫鍋要做點什麼好吃的呢?”

一個丫環接過話頭說道:“夫人不是六十六大壽嗎?用它煮肉吃吧!”

陶夫人吃肉心切,不管是不是吉日良辰,就叫傭人動起手來。

天過晌午,陶夫人吃完了肉,心裏卻有說不出的滋味。她有些犯疑:“金鍋煮的肉爲什麼不如鐵鍋煮的肉好吃呢?”

這時候,管家湊在陶善人的耳旁,低低的聲音說道:“小時候,在家裏聽俺老爺說,要是隻寶鍋,放在鍋裏的東西,用也用不完。”

“此話當真”陶善人半信半疑。

管家說:“老爺不信,試試看。”

陶善人和管家親自動起手來,把鍋裏的肉一勺一勺地往外舀。舀一勺,又一勺,鍋裏還是那麼多肉。陶夫人很驚奇,忽然陶夫人的臉又撂了下來,“我們有肉吃算什麼?放進錢,用也用不完,花也花不盡不是更好嗎?”可是鍋裏肉舀不完怎麼辦呢?”管家眯着眼,又出了鬼點子:“我們不如把金鍋弄到微山湖裏,刷洗乾淨鍋裏的肉,不就成了聚寶盆嗎?”

沒等陶善人同意,陶夫人和管家擡着金鍋向微山湖走去。

陶夫人和管家來到湖邊,小心地把金鍋放進水裏,還沒等他倆動手刷鍋,只見金光一閃,金鍋沉水裏去了。

管家和陶夫人一見,慌忙用手去抓金鍋,哪裏還抓得到?

這時陶善人也來到了湖邊,見老婆和管家正在湖邊撈什麼,以爲又碰上了金銀財寶。過去一問,才知道金鍋沒有了,差點沒把他氣死。他惡狠狠地罵道:“你們把我的金鍋弄到哪兒去了?”

陶夫和管家嚇得一句話也不敢說,渾身上下直打哆嗦。

陶善人更加生氣,一把把夫人推到了湖裏,隨後一擡腿又把管家賜進了水裏。他站在岸邊,大聲哭喊到:“金鍋,我的金鍋!”一不小心,腳下一滑,陶善人“呯”地一下也跌進了湖裏。

三人在水裏掙扎了一會,往下一沉就不見了。

有關民間故事4

寶金蛙

武當山紫霄宮大殿前有一條石板鋪蓋的神道,朝山的人在神道的一塊石板一跺腳,石板下面就“哇”的一聲叫,跺幾下叫幾聲,人們都說神道下面藏着一隻寶金蛙,可是誰也找不到寶金蛙在哪裏。

提起寶金蛙,有這麼個動人的故事。

傳說古時候,這個寶金蛙放在紫霄宮神桌上,它眼睛一眨就降福,尾巴一搖就屙金蛋蛋,真是一隻寶金蛙啊!

有個貪婪無度的縣官,吸盡民脂民膏,家有萬貫產業,可他仍不滿足。那天,縣官閒暇,到紫霄宮玩耍。老百姓象見到瘟神,都跑光了。縣官一看四周無人,便順手牽羊偷回寶金蛙。他怕寶金蛙跑掉,用鐵線把尾巴緊緊纏了十八道,關進箱子裏。他樂滋滋自語道:“哈哈,有了這個寶金蛙,我就是人間的財神爺了。”

寶金蛙在箱子裏黑天黑地,悶得喘不過氣來,見箱縫透進一絲光亮,便循着亮光爬啊爬,前腿越爬越短,後腿越蹬越長。好不容易纔爬到箱口,瞅啊瞅,連眼珠都快瞪掉啦,也逃不出來。寶金蛙又氣又傷心,張大嘴巴一個勁地哭叫,嘴巴越哭越大。從此後,寶金蛙的後代就前腿短,後腿長,嘴巴大,眼球突出,沒了尾巴啦。

縣官被寶金蛙叫得坐不安、睡不寧,便打開箱子看究竟。哪知道他把箱子一開,寶金蛙拚命一蹦,掙斷了尾巴,化爲一道金光飛向紫霄宮,只留下一根金尾巴。縣官生怕金尾巴又跑掉,忙用紅綢裹了當寶貝藏起來了。

縣官賊心不死,一心發大財,非要把寶金蛙弄到手不可,他帶領人馬,假裝到紫霄宮敬香拜神,探聽寶金蛙的下落。他叫老道把寶金蛙拿出來觀賞觀賞。老道說:“寶金蛙叫賊人偷走了。”縣官拉長臉喝道:“你瞞天過海,誰敢偷仙宮之寶,定是你有意刁難,藏起來了。給我重打五十棍!”衙役們應聲而上,正要舉棍打老道,忽聽寶金蛙叫起來:“哇,哇,哇!”

縣官一聽,寶金蛙在神道石板下叫喚,他急忙令衙役撬開石板,捉住寶金哇。衙役們撬開石板,連寶金蛙的影子也沒有看到。把石板蓋上,寶金蛙又“哇哇”地叫開了。

就這樣挖了蓋,蓋了又挖,衙役們累得汗流浹背喘粗氣,縣官心裏急得冒狼煙,就是找不到寶金蛙在哪裏。

正在這時,一個衙役慌忙跑來稟報:“縣太爺,大事不好!”縣官不耐煩地說:“什麼了不起的事,大驚小怪的。”衙役說:“你偷的那寶金蛙尾巴,突然變成一團火,把你家燒了個淨光。”

縣官大吃一驚,他有苦難言,只是一個勁地敲着自己的腦袋哭叫:“可惜我的萬貫家產啦,我的萬貫家產實在可惜啊。”他一邊叫,一邊跺腳,只聽得寶金蛙在石板下“哇哇”叫,好象在嘲笑縣官一樣。

從此以後,寶金蛙一直藏在神道石板底下,你一跺腳,它就“哇”地叫,可誰也找不到它在哪裏……

有關民間故事5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爲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黃河之前,黃河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漫流,經常氾濫成災。地面上七股八道,溝溝汊汊全是黃河水。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裏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裏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滿口答應。這一來可了卻自己成仙的心願,二來可報被淹死之仇。

馮夷當了黃河水神,人稱河伯。他從來沒有捱過治水的事兒,一下子擔起治理黃河的大任,束手無策,發了愁。咋辦呢?自己道行淺,又沒什麼法寶仙術,只好又去向玉帝討教辦法。玉帝告訴他,要治理好黃河,先要摸清黃河的水情,畫個河圖,有黃河的水情河圖爲依據,治理黃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點,一心要畫個河圖,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鄉親們幫幫忙。鄉親們都討厭他好逸惡勞,沒人答理他。他找到村裏的後這老漢,講了他治理黃河的大志。後這老漢見他如今成了仙,要給百姓們辦點好事,就答應幫幫他。從此,河伯和後這老漢風裏來雨裏去,跋山涉水,察看黃河水情。兩個人一跑就是好幾年,硬是把後這老漢累病了。後這老漢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繼續沿黃河察看水情。分手時,後這老漢再三囑咐河伯,幹事要幹到底,不要中途而廢,畫好圖就動手治理黃河,人手不夠,他說服鄉親們幫忙。

查水情,畫河圖,是個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圖畫好,已年老體弱了。河伯看着河圖,黃河哪裏深,哪裏淺;哪裏好衝堤,哪裏易決口;哪裏該挖,哪裏該堵;哪裏能斷水,哪裏可排洪,畫得一清二楚有關於黃河的民間故事有關於黃河的民間故事。只可嘆自己沒有氣力去照圖治理黃河了,很傷心。河伯想想,總有一天會有能人來治理黃河的,那時,把河圖授給他,也算自己沒有白操心。

河伯從此就在黃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沒有露面。不料,黃河連連漲水,屢屢氾濫。百姓們知道玉帝派河伯來治水,卻不見他的面,都罵河伯不盡職盡責,不管百姓死活。

後這老漢在病牀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見面。他對治理黃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兒子叫羿,射箭百發百中。無論後這老漢如何講,羿不讓他去找河伯。後這老漢不聽兒子勸阻,結果遇上黃河決口,被沖走淹死,連屍體都沒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說,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後來,到了大禹出來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河圖授給他。

這一天,河伯聽說大禹帶着開山斧、避水劍來到黃河邊,他就帶着河圖從水底出來,尋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誰。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見河對岸走着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英武雄偉,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問起來:“喂,你是誰?”

對岸的年輕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擡頭一看,河對岸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在喊,就問道:“你是誰?”

河伯高聲說:“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嗎?”

后羿一聽是河伯,頓時怒衝心頭,冷笑一聲,說:“我就是大禹。”說着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皁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虛汗。心裏罵道:“混帳大禹,好不講道理!”他越想越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地傳來一聲大喊:“河伯!不要撕圖。”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對岸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攔住了后羿。這個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畫了幅黃河河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開大禹,又要搭箭張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畫圖的艱辛講了,后羿才後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有關民間故事6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萬頃良田。咬齧着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着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一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一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一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着幾戶回回和漢人,他們人老幾輩在山底挑水,在山頭上種地。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 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一年,一個七十開外的老回回,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一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裏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育着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一天爾德這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着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一朵白雲,漸漸地,那白雲變成了一個白鬍子阿訇,抖動着銀色的鬍鬚,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場黃風,能把黃瓜吹蔫;後晌有一場黑風,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風,你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這老漢驚醒一看,不見了白鬍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爾德這老漢細細瞅着黃瓜,果然一個個蔫了,他心裏非常難過,一年的血汗白費了,可一想起白鬍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後晌,一股黑風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一層又一層。爾德這老漢一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一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一條線。像神仙用刀切過一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這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譁”地一下又併攏了。這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這老漢又聽見那位白鬍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可現在黃河叫黃風和黑風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種一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你揀最大的一個扔進黃河裏。那時,你走進河底洞裏,珠寶由你挑,糧種由你拿,還有一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你指哪裏,黃河水就流向哪裏。”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這老漢又種了一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裏挑水澆瓜。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園子裏結了一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一把鑰匙。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裏,一直等到瓜熟。

這一天,天氣晴得沒一點子云彩。爾德這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唸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裏。這時只聽黃河一聲咆哮,裂開了一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這老漢下到河底,見靠着河岸有個洞,洞裏珍珠瑪瑙應有盡有。這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一陣暴風狂吼,一時河面上波濤滾滾,一浪高過一浪。爾德這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和黃旋風左右猛劈幾十劍。一會兒,黑風和黃風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爾德這老漢想起白鬍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裏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樑。這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長城,只是節節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後,南至六盤山,西至賀蘭山,到處都是水,只留下幾個山尖尖。爾德這老漢這才抽出寶劍,叫黃河水向前流去。

從此以後,山大溝深的寧夏,變成了一馬平川,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靠着自己勤勞的雙手,開渠造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關民間故事7

全真教丘處機加入成吉思汗的陣營

丘處機是金朝時全真道的大宗師,在山東傳道,很有影響力。當時山東大亂,爆發了紅襖軍的大起義,起義失敗後,義軍大量投靠南宋,所以山東短時間內又歸南宋當局管轄。爲了拉攏當地有號召力的人物,宋金兩朝曾先後多次派人邀請丘處機出山,到南方講學,爲自己一方攏聚人心,均被丘處機拒絕。

1220年,成吉思汗身邊使臣劉仲祿,受成吉思汗委派,腰懸虎頭金牌,不遠千里,不辭勞苦,從蒙古草原的西端,來到山東半島的海邊,在萊州昊天觀找到了丘處機,經過一番工作,丘處機終於同意出山,到西域去見成吉思汗,從此加入到了蒙古帝國波瀾壯闊的事業中。

到西域的楊惟中

成吉思汗其實後,繼位蒙古帝國大汗的是他的第三子窩闊臺。窩闊臺時代,繼續派出軍隊西征,控制西域的局勢,期間曾任用楊惟中出使西域。

楊惟中是弘州人,今屬河北北部,金末,楊惟中以戰爭孤兒的身份,到元大宗窩闊臺身邊做小廝,雖然身份低賤,但他小小年紀就知道讀書上進,而且膽識過人,窩闊臺很喜歡他。二十歲這年,楊惟中奉窩闊臺之命,出使西域,沿途歷經三十餘國,“宣暢國威,敷布政條,俾皆籍戶口屬吏,乃歸”。

楊惟中的這次出使十分成功,宣揚了蒙古帝國的國威,頒佈了大汗朝廷的條令,登記了各地的戶籍人口,顯然並非是一般意義的“出使”。窩闊臺時代的西域並不太平,楊惟中奉大汗之命西行,免不了率領軍隊,“大張旗鼓”,炫耀威勢,因此,此次西行的楊惟中,可算是一支儀衛部隊的司令,“武工隊”的隊長。他圓滿完成了任務,建立了赫赫功勞,深得窩闊臺的欣賞,從此更加重用他了。

元朝中書左丞石天麟

石天麟是順州人氏,十四歲那年,他入見元太宗窩闊臺,留宿衛。石天麟年少好學,很快就學會了諸國書語,被窩闊臺賜名爲“蒙古臺”。窩闊臺遣宗王徵西域,以石天麟爲斷事官,在軍隊和地方上任職。

元憲宗六年,石天麟受命出使西方宗王察合臺汗國的海都,被海都拘留達二十八年之久,其間,石天麟屢向海都曉以“宗親恩義”及“臣子逆順禍福之理”,海都聞之悔悟,後終於將其放還。回到北京,元世祖忽必烈大悅,賞賚甚厚,拜中書左丞,兼斷事官。

有關民間故事8

唐朝的趙州從諗禪師幼年出家,依止南泉普願禪師20年,80歲時駐錫於趙州城東的觀音院。

趙州石橋某天,一位年輕的禪僧前來參禮,談起他在路途中見到的石橋。

禪僧說:“趙州石橋,遠近馳名,學人嚮往一睹風采已久,沒想到親眼見到,也但是是一座普通的小橋而已。”

從諗禪師微微一笑,說:“可惜呀,你遠道而來,只見到一般的石橋,並沒有看到真正的趙州石橋。”

禪僧被從諗禪師這麼一提點,頓時心生慚愧,趕緊再問:“請問禪師,什麼纔是真正的趙州石橋呢?”

從諗禪師淡淡地說:“度人來往。”

“假如沒有人來往呢?”

“那就是石橋功德圓滿了。”

40年前,佛光山初建時,在東山建了一尊接引大佛。那時受制於經濟的困難、建材的侷限,大部分佛像都是用水泥塑成的。之後,各地人士前來參訪,看到接引大佛身邊那一圈水泥塑造的佛像,就批評說:“可惜,都是水泥文化,沒有什麼價值。”

我也慨嘆說:“的確可惜,老遠來一趟,都沒有看到佛像,只看到水泥。怎樣我們住了幾十年,只知有佛像,不知有水泥?”

世間萬法,一切唯心,心生萬法生,心滅萬法滅,所以,我們到什麼地方,能見到什麼境界,就看我們的心境如何了。

有關民間故事9

在電白縣馬踏西北面,有一條河流,很久以前,河南岸有一個小村莊,河北岸連接着一座青山,山麓與河畔之間,有一片田野。河南岸的農民每天都到北岸去耕作,河上沒有橋,鄉親們只好搭渡過往。在河裏撐渡的是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她叫孟姜女。

這裏有件怪事,就是每年當稻穀成熟的時候,常常在夜間被人成片的偷掉。鄉親們去守夜,連個賊的影兒都沒發現。究竟是誰幹的壞事,一直無法弄清楚。有一年,稻穀又成熟了,村中有個農民便在田邊搭了個寮守夜,第一夜沒事,第二夜還是沒有動靜,到了第三夜,守夜人疲勞地睡去了。夢中,他彷彿聽到一種奇怪的腳步聲,於是驚醒過來。他藉助朦朧的月光看去,田裏的稻穀被什麼東西吃掉了,光禿禿的。他四處張望,找不到任何影跡。夜很靜,他聽見池塘那邊傳來一陣唏唏的吸水聲,便循聲望去,發現一隻金黃色的大水牛在塘邊喝水,全身閃閃發光,肚子吃得脹脹的。守夜人意識到是金水牛偷吃了稻穀,就追趕過去,大聲喊道:“牛吃禾啊,快來捉呀!”金水牛聽見人的喊聲,一個勁兒往山上跑去了。

第二天,村裏人把鴨趕進田裏牧,鴨吃了金牛屎,就不生蛋了,屙出一些金黃色的屎米。牛吃了金牛尿,它拉出的尿也是金黃色的。這麼一來,引起了村裏人的懷疑,他們紛紛傳說那座山有金牛,村人及附近的羣衆都擁到這座山上來挖金牛了。雖然誰都沒有挖到金牛,可人們從山裏挖出不少金礦。這個消息傳到朝廷皇帝的耳中,皇帝立即派一個欽差大臣來到馬踏,封了這座金山,佔爲皇家所有,還捉來許多農民當礦工。從此,這裏的農民便成了皇家的苦役。

有一天,孟姜女在河裏撐渡,她忽然大叫起來:“金牛出山嘍,金牛出山嘍,快捉呀!”她的呼聲震動了整個礦山。在洞裏採礦的人們聞聲後,都不顧欽差大臣的阻攔,一齊跑出洞口去追金牛。當礦工們全都跑出地洞時,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整個礦山都倒塌下來,成千上萬礦工活命了,唯獨那個欽差大臣被活埋在洞中。

據說那隻金牛被人們趕下海里去。人們爲了感激孟姜女的救命之恩,就回到河邊來找她,但再也沒見她的蹤跡。人們爲了紀念她,就把這條河叫做“孟姜河”。

有關民間故事10

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擡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裏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衆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衆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衆工匠爲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爲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有關民間故事11

貼門神

過年家裏都喜歡在門上貼上秦瓊與尉遲敬德兩位將軍的畫像,這是爲什麼呢?據說古時候,涇河龍王與一個算卦先生打賭,犯下天條,被玉皇大帝判死刑。涇河龍王託夢唐太宗李世民,讓唐太宗赦免他,太宗應允。第二天,太宗和直言敢諫的大臣魏徵下棋,魏徵突然睡着,在夢中斬了涇河龍王。涇河龍王的冤魂責怪太宗不講信用,常來索命。太宗一病不起,遊了陰間,被十閻王諒解,重返陽。這就是《西遊記》的起因。怕涇河龍王來索魂,就讓秦瓊和尉遲敬德守門,平安無事。太宗又覺得過意不去,就把二位將軍像貼在

門上,也平安無事。傳到民間,於是,民間也貼兩位將軍像。

有關民間故事12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一:蕩氣迴腸的“長城的故事”

長城上的一對龍鳳石雕,承受風吹雨打與守城將士血汗滲透,最終幻化爲一男一女:龍和鳳。鳳告訴龍,因爲不在一界,他們難續情緣,須經過數次生死輪迴,直到龍在長城上找到象徵金、木、水、火、土的五種顏色的玉佩,他們才能真正相聚。

悠悠歲月,漫漫征程。長城崛起於烽火狼煙、地方割據的春秋時代,伴隨着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而興衰演變,龍化身爲兼併六國、統一華夏的秦始皇。爲北御匈奴,永保大秦帝國的萬世基業,秦始皇下令修建萬里長城,運用了全國大部分的青壯男丁。大量的勞工凍餓累死。秦始皇與鳳化身而成的孟姜女在長城相遇,孟姜女詰問秦始皇:“你修了長城,可失了民心,誰來保護你的王朝千秋萬代?”。秦始皇察覺她就是鳳,但孟姜女已跳海殉夫;秦始皇痛悔莫及,只從海水中找到了鳳留下的象徵水的玉佩。

長城起伏盤旋,縱橫飛舞,延綿萬里,它的一磚一石一關一城都是古代人民工程技術和建築藝術的結晶,是血汗與智慧的凝結。龍化身爲的長城督造,在修建最險要的“鷹飛倒仰十八蹬”時,屢建屢塌。百般無奈,尋找童貞女子祭城。鳳化身爲村姑九蓮自願獻身。爲建長城,龍與鳳再次生離死別。龍在九蓮獻祭的長城牆基下得到了象徵土的玉佩。

之後,龍化身爲邊關守將,統率部下浴血奮戰,擊退了匈奴的一次次進攻;又化身爲波斯商人,風塵僕僕,沿絲綢之路前往中原經商。但每一次都與鳳生離死別,或擦肩而過,演繹了一部發生在長城上的“人鬼情未了”的愛情故事。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二: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裏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範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爲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範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範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準備結爲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範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裏乾着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麼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着頑強的毅力,憑着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範喜良嗎?”民工說:“有這麼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爲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三:西麻草

八達嶺有一種草,叫西麻草。這種草有毒,人碰着它,就象蠍子蜇一樣疼,疼得嗷嗷叫。它生長在八達嶺長城外,替邊防人員放哨,對保衛八達嶺還很有功勞哩。

傳說,大邊(長城)修好以後,在關口地方都設重兵把守。八達嶺當然是一個重要的關口了,從修好那天起,一直沒有斷過駐兵。長城上不是都有樓子嗎?那樓子叫敵樓,站崗放哨人員就在那裏頭。當官的經常提着鞭子查哨,發現哪個敵樓的哨兵睡着了,就是一頓馬鞭。他們更怕的是自己睡着了,敵人摸上來還不知道,要是那樣,不僅是捱打,還有殺頭之罪哩!因此,他們一到崗哨上來,就向老天哀告:“老天爺呀,保佑着,千萬別讓我睡着。敵人來了,跟我打聲招呼,讓我知道。”也別說,他們的哀告玉帝還真知道了。玉帝體會邊防人員的苦處,便想了一個辦法,派草神帶上西麻草籽,撒在長城外。草長起來了,到處都是。入侵的敵人一碰到這種草就蜇得“嗷嗷”叫,放哨人員聽見有人喊叫,機靈就醒了。從此,再也不會因站崗失誤而被殺頭了。西麻草成了哨兵的好友,他們對西麻草也更加保護。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四:東米倉,西米倉

在八達嶺上往南看,有兩座山,山上碎石呈米粒狀。東邊的那座山,叫東米倉,西邊的那座叫西米倉。修長城時,民工們要吃飯,人多呀,每天都要吃大批的糧食。那時侯徵集全國糧食,都往這裏送,送的少了,不夠用,送的多了,日曬雨淋都黴爛了。儘管不斷地送,可還是供不上民工們吃。民工們吃不飽,還得乾重活,因此連餓帶累,死的人可就多了。

上天王母娘娘,很體恤黎民的疾苦,就在八達嶺堆放糧食的地方,點化兩座米山。好傢伙,兩座山的糧食,人再多也吃不完呀!從此全國的老百姓再也不往這裏送糧了,修長城的民工們也不再捱餓了。一直到把長城修完,這兩座山也沒見減低。據說,就是打那時侯流傳下來,男人在外做活,婦女在家管吃飯,因爲王母娘娘在天上就是管吃飯的。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五:定城磚的傳說

定城磚指放置在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檐臺上的一塊磚。

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佔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十分準確和節省。監督修關的監事管不信,要他計算嘉峪關用磚數量,易開佔經過詳細計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管依言發磚,並說:"如果多出一塊或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罰衆工匠勞役三年。"竣工後,只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甕城門樓後檐臺上。監事管發覺後大喜,正想借此剋扣易開佔和衆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佔不慌不忙的說:"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管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現在,此磚仍保留在嘉峪關城樓之上。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六: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擡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裏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衆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來後,衆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衆工匠爲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爲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七:山羊馱磚

嘉峪關城,城牆高9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衆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裏以外的地方燒製而成。磚燒好後,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於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儘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

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裏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着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牆。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八:擊石燕鳴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於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爲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

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爲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着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九:萬年灰與燕京城

人們都說,是秦始皇最早修的萬里長城。其實開始的長城並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有個燕王,他的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隨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爲了保住國土,燕王就徵用了民夫,在他的國土邊界山頂上築起高高的城牆,以防外敵入侵。

因爲那時還沒有石灰,他築的城牆,石、磚都是用泥抹的。爲了搶時間,早日修好城牆,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熱水,因此,民夫們就把大鐵鍋擡到工地上,用三塊石頭支起來,添柴燒開水。天長日久,鐵鍋被燒了個大窟窿,滿鍋的水全漏光了;把鍋下的火澆滅了。可民夫們也意外地發現,水灑在支鍋的石頭上,熱石頭遇到水就炸開了,炸出許多白麪面,民夫們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個人把這白麪面用水和和,覺得比泥還滋潤,還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條和磚縫裏。

第二天,民夫們發現,用這白麪面抹的石條和磚縫,要比用泥抹的結實的多。燕國人得到了啓發,從此,就燒石灰,來抹城牆縫。

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爲了保住他的皇上寶座,也仿照燕王的辦法興工修起了萬里長城。動工時,他下了一道旨令,讓原來的燕國人包攬燒石灰的活兒。因此,那時修長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國人燒的。長城修到哪兒,就在哪裏山坡上燒灰,而且燒的灰質量非常好,被後人稱爲萬年灰,意思是萬年不變質。

長城修完後,別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國人燒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銀,建了個城鎮,專爲燕園人居住,這城鎮就是現在的北京。因此,那時北京叫燕京,燕國人燒灰用過石頭的山統稱爲燕山山脈。

有關民間故事13

她坐在五光十色的樓梯之上,霓裳豔影從她的面前妖嬈閃過。人們對她非議,或鼓掌,她都一如當初——堅定,獨立,不妥協。她說自己逆流而上,纔有了今天。

往事白綢一般徐徐展開……

1

在可可之前,她叫嘉帕麗爾。

她是母親病逝後被父親遺棄在孤兒院的孩子。

長大後,她在裁縫鋪裏求生計。像日子黯淡無光的灰姑娘,命運也不忍看她如此年華蹉跎下去。一次偶遇,她在咖啡館裏唱那首她小時候唱過的《coco》,軍官艾提安愛上了她。他叫她可可。

生活彷彿是一卷無限延展的美麗油畫:她跟着艾提安去了鄉下的莊園,漂亮的古堡,衣着華麗的僕人,血統高貴的駿馬,用來狩獵的森林……當然,還有情竇初開,最甜蜜的愛情……

拉開窗簾,看着自己心愛的男人在綠油油的草地上騎馬,那是每個女人都期待的美好清晨。

他教她騎馬,他送她豔麗的紅裙和潔白的珍珠項鍊。他跟她睡在寬敞的大牀上,壁爐裏跳躍的火苗一如她如火如荼的愛情……

日日聲色犬馬,夜夜歌舞昇平。日子並非她想象的那樣完滿。

艾提安的舊情人一次次提醒着她:她不過是他當下喜歡的一個女人。會過期的。

而她,要的是他全部的愛。就像那串珍珠項鍊,如果不能完全擁有它,她寧願把它摔碎。

人生總會在某一個小彎發生一段小插曲,進而就那麼逡巡的繞過去了。

在她練馬的某個清晨,在一條稍顯逼仄的小道上,一個顏峻面孔的英國男人開着老爺車急馳而過,驚嚇了她的馬。

她惱怒地回到家裏,發現他正坐在客廳裏。

他是艾提安最好的朋友鮑伊·卡柏。艾提安說這個英國佬又粗魯又暴力,他接手了他父親的礦山並把它做大。艾提安說:他從不提他母親。

她對鮑伊並無好印象。

2

她在服裝上的獨特品位逐漸顯現出來。

她穿着馬僮的長褲騎馬。她戴自己做的帽子去看馬球比賽。她從巴黎郵寄來做帽子的材料,她想在巴黎開家帽子店。

鮑伊很欣賞她的想法。在他的眼裏,她是顆珍珠,而艾提安只是把她當成了一顆新鮮的石子。

馬球比賽後,她對鮑伊那麼拼命印象深刻。他第一次跟她聊起自己的母親。她是個猶太人,唱歌劇。他的父親讓她放棄了事業,卻在她生下他之後,拋棄了他們……

可可和鮑伊就這樣彼此被吸引。

鮑伊教可可開車。車子風一樣開了出去。嫩綠的田野、蔥鬱的樹木、天鵝絨一般的藍天,還有兩個人快樂的笑聲……車子七扭八歪地壞在了路上。

下起了雨。她穿着長裙,瑟瑟發抖,鮑伊脫掉身上的奶白色風衣給她披上,兩個人在風雨裏撐着一把傘往城堡裏跑。在城堡外面,鼻尖碰着鼻尖,眼睛望着眼睛,嘴脣無限接近,彼此聽得到對方的心跳……她的目光黯了下去,推開傘逃開了。

這一幕被艾提安看到。他心裏嫉妒的火焰熊熊燃起。女人沒什麼了不起,但是,他扔掉她是一回事,她推開他是另一回事。

艾提安在馬廄跟鮑伊說他愛上了可可,她漂亮,不哭,與衆不同,他要娶她。

窗外狂風暴雨,閃電一再照亮她的眼睛。艾提安放了音樂,他拉可可跳探戈,鮑伊也加入進來……她站在兩個男人中間,心裏瀰漫着悲傷。

第二天清晨,她起來時,窗外有汽車的響聲,她跑出去,鮑伊的車子已經開遠了。他沒跟她告別。

娶她,不過是艾提安擊退情敵的手段。他終不肯把她光明正大地介紹給家人,他說:娶或者不娶,只要在一起,沒什麼兩樣。

她終於看清了面前的這個男人,他給的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那樣飛蛾撲火一樣投入的愛情在她面前冷卻。她選擇了去巴黎,她不要依靠男人生活,她要靠自己開創一項事業——屬於可可·香奈兒的事業。

3

寒冷的巴黎冬天,冰冷的出租屋裏,堆滿了她賣不出去的帽子。各種帳單紛至沓來。房東縮着手向她催帳。

鮑伊來找她,卻被房東誤以爲是債主攔下。她倔犟地去當鋪當掉貂皮披肩,日子困頓寒冷得讓她看不到希望。

門響了,拉開門,鮑伊陽光一般的笑臉出現在她的面前。原來,他也在巴黎。

她試圖掩示自己的窘境,債主們卻絲毫沒給她這個機會。他替她還了帳。

在嘈雜的咖啡館裏,香濃的咖啡嫋嫋婷婷地

她介意他沒說再見就離開。

他目光奕奕深情地看着她,他說:我寫過信給你。

她詫異,自己從沒收到過他的信。

他說:因爲我從沒寄出過。他說:我只想告訴你,每時每刻我都在想你。

他幫她找了店鋪,他要給她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在她的門外,他向她表達了愛意,她卻退縮了。她害怕他是另一個艾提安。門緩緩地在她和他的面前關上。

他們的店開張,鮑伊幫她請來了很多上流社會的朋友。可可卻聽到有人議論她曾經做過艾提安的情婦,現在也是爲錢賴上鮑伊的。她用極度的自尊來掩示內心的自卑。

跟鮑伊出席一個宴會被拒絕後,他告訴她:那些人是很有權勢,但她纔是最重要的。他說:可可,我愛你!

她講了自己內心的恐懼,他問她:你以爲我不知道被拋棄的滋味嗎?

鮑伊的父親一直不願意承認他是他的兒子。

他求她不要拒絕他。

雪花紛紛揚揚,鮑伊與可可在雪地裏深情擁吻。那一刻,世界都在他們之外。

只是,心結還在。一夜纏綿,她早早地逃掉。他趕來,拿着隔夜的白山茶。她告訴他她害怕,害怕感情,害怕重新走回舊有的生活中。

鮑伊向她求婚,只要她願意,他立刻就會娶她。

她看着他,很堅定地說:在結婚之前,她不會依靠他。

鮑伊的心裏落滿了失望,或者她愛他還不夠深吧?

他離開,好多天。她的心裏長滿了思念的荒草。

好在他出現了,共舞一曲探戈一訴相思。她終於明白他是她此生摯愛,她再也不希望他離開了。

可是,戰爭暴發了。

4

鮑伊去了前線。臨行前,她把自己親手做的白色絲巾戴在他的脖子上。她等着他平安歸來。

她開始了一場時裝革命。用最簡約的設計最簡單的布料做舒適便於工作的衣服給女人穿。戰爭讓貴婦們失去了僕人,一切都得自己動手,她的服裝儘管有很大爭議,卻還是贏得了市場。

她去醫院送護士服,見到受傷的艾提安。他爲離開她後悔。他說她是一直是那個幫他修改制服的女孩,她說他永遠是那個給她名字的男人。可可告訴艾提安,她愛鮑伊勝過一切。

戰壕裏,鮑伊讀着她的來信。戰壕外,暴雨如注。

鮑伊被調到後方做聯絡工作。

海灘上,他睡在沙灘椅裏,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打出陰影,她坐在他面前,深情凝望着他。

他的眼睛突然睜開,看到她甜美的笑臉,那一刻,幸福如蜜糖一樣注入兩人心間。

她在他的懷裏,她說:我總是做同樣的夢,你回來了,卻不認得我了。

他吻她:無論在什麼地方,我都不會忘記你。

她告訴他,自己變了很多。她再不會向他提很多要求,追逐成功,她只想跟他在一起。

她讓他答應她:永遠不要離開她。

戰爭結束了,他們約好一同去倫敦參加他的新書發佈會,同時度蜜月。

命運有一雙翻雲覆雨的大手,它再一次戲弄了他們。

她最好的朋友舉行婚禮,她們一同走過最艱難的歲月,她不能去參加他的新書發佈會了。她以爲,未來的日子還很長,他們總會在一起。她跟女友說:只要鮑伊求婚,下一秒她就嫁給他,不作任何要求。

在倫敦的新書發佈會上,鮑伊遇到了父親的教女戴安娜,她告訴鮑伊他父親年老多病,希望見到他。

可可還在巴黎的時裝店裏忙碌,好事者將刊有鮑伊與戴安娜的報紙拿給她。知道事實真相的總是一份愛情裏愛得最深的那一個。

待戰爭結束,鮑伊歸來,他們還是在那,在美麗的社維爾的沙灘上,她奔跑過去,好日子天長地久,卻不想滿心歡喜人生到底終於落定,誰知命運惹人憐。

鮑伊不能兌現承諾,將取他人爲妻。

5

她與他隔着一張咖啡桌的距離。

她的手裏燃着一支菸,求證那個早已鐵證如山的消息。

他說:是的。

她的目光裏閃過絕望。她強撐着說:娶個身世家庭背景都很好的女人做妻子,鮑伊,你的選擇是正確的。

她說:你說過家庭對你而言不重要,都是假的。我也願意犧牲一切,換回我父親的愛……

她低頭飲泣,他默默無言。

或者是從未擁有便萬分渴望,他選擇了親情。而她,最害怕的,終於成現實擺在面前。可是她說:一切都是我的錯,當初你說要娶我時,我害怕自己的情感……你做你喜歡做的事吧,別擔心我,我會挺過來的……

紅脣叼着煙,淚水順着面頰滑落,鮑伊並不知道他的人生放棄的什麼,一切都無可挽回。

她對着鏡子剪掉自己的長髮,長髮可以剪掉,情殤呢?

唯有工作,如野玫瑰般歷經磨難怒放,她爲自己的時尚王國傾盡心力。

多少個歲月過去了,聖誕夜,電話突然響起。

是我,他說。

他承認離開她是他人生最大的錯誤,她是他此生的摯愛。他說:只要你告訴我你還想要我,我立刻就出現在你面前,說聖誕快樂。

她流着淚說:我想你現在就在我身邊。

車子箭一樣開了出去,幸福都在前面飛。有什麼比思念更急迫的嗎?

她爲他裝點聖誕樹,白色的絲巾撫過他的面龐。往日的幸福歷歷在目:他教她學開車時的快樂時光……他跟她在海邊嬉戲,睡夢中,他睜開眼見到她梨花映春水般的笑顏……最困頓的日子裏,她拉開門,他陽光一樣照亮她的生活……

他們都在心裏默唸:這一次,再不鬆開彼此的手。

卻不知,那也不過是——愛情最後的迴光返照。

她的電話鈴聲再次響起。是噩耗。

她站在他失速的汽車面前,悲傷水一樣漫過心頭:

不遠處的樹枝上,她送他的白色絲巾掛在樹梢上,她走過去,摘下絲巾戴到自己的脖子上,淚水滑下來,她深情地吻着白絲巾,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落到她的臉上,她仰起頭,她相信她愛的人——鮑伊,永遠跟她在一起。

她再不會失去他。

她不再是嘉帕麗爾,她是時尚女王可可·香奈兒,沒有什麼能把她擊垮。

她爲紀念這段感情設計的小黑裙成了香奈兒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那是愛情,最好的紀念。

有關民間故事14

湘西本地民間故事:降伏蛤蟆精

傳說,麻陽縣康家灣這一帶的錦江河水深不可測,不知哪年哪月,河裏來了一隻癩蛤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癩蛤蟆成了精,經常變化成人形,在周圍活動,騙拐婦女,欺凌百姓,使四方百姓受害不淺。最爲惱火的是,每逢颳風下雨,蛤蟆精就趁機興風作浪,使錦江河水暴漲,淹沒了兩岸糧田,作物連年受災,百姓有苦難言。

後來,有個叫陳法揚的人知道了這件事,早就想除掉這隻蛤蟆精,爲百姓除害。但他心裏知道自己法術沒有蛤蟆精高超,就暗暗練習武藝。經過三年刻苦修煉,陳法揚終於練就了高超的法術,又得了降魔驅魔的七星劍。一天夜裏,陳法揚悄悄在屋背後的池塘邊試了試七星劍的威力,只見他手臂輕輕一揚,一池水四處飛濺,池底的黑污泥巴都露了出來。

第二天,他告別了妻子兒女,來到康家灣的河邊上,潭水深不可測,一股股嗚嗚叫的冷風,吹得讓人毛骨悚然,陳法揚口中念動真言,睜開一雙法眼,只見蛤蟆精靜靜地臥在潭底,渾身發出綠幽幽的光,陳法揚毫不遲疑,立即做起真法,一揮動手中的令牌和印,用七星劍朝水中刺出,一陣轟響,正中蛤蟆精背根,蛤蟆精忍痛飛出水面,變成無數只兇惡毒蜂,鋪天蓋地地朝陳法揚撲來。只見陳法揚又一次念動真言,把手中那塊紅布一揮,霎時變成了一張天羅地網,把惡蜂全部裝進了袋中。然後對着牛角吹了一口氣,一袋惡蜂全化成了灰燼。

從此,康家灣兩岸的百姓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有關民間故事15

廖精藝剛給因採藥落崖而死的父親辦完喪事,兩個捕快就找上了門。廖精藝問捕快有什麼事,捕快亮出一張大紅的請柬說:縣令有請!

縣令邀請不得不去,廖糕藝只好告別妻子,心情忐忑地跟隨捕快上了路。

此去只有十幾里路,騎着快馬也就半個時辰。到了縣衙,遠遠就看到唐縣令站在縣衙門口等候,廖精藝趕忙上前施禮,唐縣令一把攙住他,滿臉堆笑地挽着廖精藝的手進了內廳落座。

唐縣令開門見山地說:此次請你來,不爲別的,只是聖命難違,聖上有疾急需還魂草醫治!本縣早已打聽過了,這方圓幾十裏就你們廖家有本事找到還魂草,怎麼樣,辛苦一趟吧!

廖精藝面露難色:這還魂草都生長在懸崖峭壁上,極難找到!找到也是靠運氣,況且小的還有重孝在身,不能遠行。

唐縣令臉一撂:是聖上的身體重要還是行孝重要?難道你敢背上不忠的罪名?好了,本縣給你十天的時間,你看着辦吧!說完,把手一揮,將廖精藝打發了。

回到家裏,廖精藝久久呆坐着愁眉不展,妻子看他一臉愁苦就問有什麼事,廖精藝就將唐縣令讓他尋找還魂草的事情說了。

妻子一聽頓時驚坐在地上。

不歸山位於武夷山山巔,這裏人跡罕至,蔓藤纏繞,更是蟲蛇虎豹頻繁出沒的地方,就算最大膽、最有經驗的藥農也極少到這裏採藥,因爲大多數來這裏採藥的人最終都一去不歸,所以這裏被當地人稱之爲不歸山。

廖精藝帶足了乾糧,跋山涉水來到了不歸山腳下,前面已沒有了路,只能靠柴刀斬荊而行。走了沒多遠,前面盡是懸崖峭壁,所幸有無數的蔓藤從懸崖上低垂下來,廖精藝手腳並用,如猿猴般從這一根蔓藤盪到另一根蔓藤,經過兩個時辰的攀爬,終於到了山頂。

爬上山頂,地勢開闊了許多,沒走多遠,就看見一個大山洞橫亙在眼前。廖精藝曾聽父親說過,還魂草極喜歡陰冷潮溼的地方,山洞一般都具備這種生長條件,廖精藝決定進去探個究竟。

順着山洞崎嶇不平的道路小心前行,大約行進了幾十丈的距離,忽然一股難聞的腥臭氣味撲面而來。再往前,廖精藝看到一堆堆白骨,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心想別是誤踏了老虎的巢穴?想到此,他不敢再前行,小心翼翼地退出來。

坐在洞口的岩石上,擦着額頭的冷汗,心神稍定後,他思忖,這肯定是一隻大動物的巢穴,要不也不會有如此多的白骨。就這樣回去又心有不甘,於是他決定再去探個究竟。

爲防萬一,廖精藝左手持火把,右手持柴刀小心前行。踏着累累白骨,越往裏走越潮溼,越陰冷,白骨也越多,正走着,廖精藝突然看見前面有一團紅光閃爍。廖精藝心說不好,這裏有野獸,剛要轉身朝外逃,突然心中一動,他突然明白過來了。根據以往的經驗,野獸的眼睛通常在黑暗中是發綠光,而不可能是紅光。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廖精藝大着膽子繼續前行,又走了十幾丈的距離,他終於看清了,那束紅光是從一個小土堆上發出的。廖精藝心中一陣暗喜,莫非碰上了紅寶石?想到此,他大着膽子又朝前走了幾步,藉着火把的亮光,他終於看清了,乖乖,這哪是什麼小山堆,而是一條盤伏着的巨蛇!這條蛇足有水桶般粗細,盤在那裏就像一座小山似的,而那束紅光正是來自蛇頭。

廖精藝嚇得雙腿打戰,一時愣在那裏不知如何應對!僥倖的是,巨蛇正在睡覺,並沒有發現處在下風口的廖精藝。心神稍定,廖精藝藉着火把的光亮,打量山洞的周圍,他驀然發現,在離巨蛇盤伏的不遠處,有十幾株還魂草正茂盛地生長着。廖精藝內心一陣狂喜,正打算悄然上前,或許是火把的溫度驚醒了巨蛇,只見它一張口,一股腥臭的液體頓時把火把撲滅。廖精藝一看巨蛇醒了,扔下火把和柴刀,沒命狂奔,也不知跌了多少跟頭,擦傷了幾處,這才連滾帶爬地一口氣逃到了山下。

回到家後,廖精藝仍是驚魂未定,妻子看他如此狼狽就問發生了什麼事。喘了好一會兒,廖精藝才把不歸山的遭遇對妻子說出。

兩口子正在說着巨蛇的事情,突然一陣馬蹄聲聲由遠而近。廖精藝剛起身,只見唐縣令率領着一班衙役闖了進來。

唐縣令劈頭就問還魂草的事情,廖精藝說還沒找到,唐縣令陰沉着臉在屋裏轉了一圈說:還有五天,如果你再交不出還魂草的話,你知道後果是什麼!以本縣看,是有必要催促一下了!說完,唐縣令將手一揮,一班衙役鎖上廖精藝的妻子就走。廖精藝上前阻攔,被一個衙役一腳踹倒在地,臨走,唐縣令又說:五天後用還魂草換你妻子。

廖精藝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衙役們帶着他妻子離去,廖精藝好一陣難過,沒想到自己的祖傳手藝竟成了禍根!但此時已無暇難過,他很清楚,狗急跳牆的唐縣令是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的!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拼死一搏但奶何制服巨蛇卻令他分外頭疼。徘徊良久,最後他將目光落在掛在牆上的排刀板上,心裏頓時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他帶上排刀板和一應工具出發了。南於是輕車熟路,他只用了三個時辰就來到了洞口。他持着火把先向洞內走了十幾丈,確定巨蛇沒有在附近,這才折回洞口,將排刀板埋在洞口。排刀板共有二十四把尺餘長的尖刀,把把鋒利無比,且每把尖刀的刀刃都衝洞裏,一旦巨蛇從此經過,必然會被排刀板的尖刀劃得腸穿肚爛。

一切準備停當後,廖精藝坐在洞外的岩石上靜等,一晃一個時辰過去了,洞中毫無動靜,天也漸漸黑了,廖精藝想今天恐怕沒有戲了。於是,他就在一個背風的岩石後面用枯枝生了一把火就此休息。

第二天天剛麻麻亮,廖精藝就急匆匆去洞口察看,排刀板仍靜靜躺在那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又坐了一個時辰,看看已日上三竿,洞內仍毫無動靜。廖精藝沉不住氣了,他心想,再如此等下去恐怕要等到猴年馬月了,必須將巨蛇引誘出來。如何引誘,廖精藝覺得巨蛇肯定喜歡吃山羊,於是他就在洞口學起了山羊叫。

他一直叫到中午,可巨蛇似乎沒聽見,洞內依然毫無動靜。別是巨蛇已出去了?於是,廖精藝大着膽子,持着火把朝洞內走去。也就走了幾十丈,廖精藝就遠遠地看到那束紅光在閃爍。

原來巨蛇仍在洞中!廖精藝頓時放了心,正打算轉身往回走,突然心中一動,彎腰撿起了一塊碗口大的石頭,悄悄朝巨蛇走去,待走到離巨蛇大約還有五丈的距離,廖精藝舉起了石頭,拼足了全力朝那束紅光扔去。

巨蛇受到了驚嚇,發出了低沉的悶吼,巨大的身軀迅速地舒展開來,朝廖精藝猛撲了過來。

廖精藝撒腿狂奔出洞外,迅速躲到一個岩石後面,幾乎是緊隨其後,巨蛇那金色的身軀也出現在洞口。

廖精藝看到,巨蛇的腦袋至少有馬首那麼大,金黑相間的斑紋錯綜交叉佈滿全身,那黑色的信子足有嬰兒的手臂粗。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