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愚公移山的故事集錦15篇

愚公移山的故事集錦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愚公移山的故事1

《愚公移山》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之一,選自《列子·湯問》,作者相傳是列禦寇。《列子·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堅定信心和頑強毅力,說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難,堅持鬥爭,定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這對人們有很大的啓發。

愚公移山的故事集錦15篇

這則寓言一開始簡介了“太行、王屋二山“既高且大,位當南北交通要道。老愚公“面山而居”,出入不便,需要繞山而行,這就揭示了人和山的矛盾,即愚公移山的原因。

【神話故事】

從前,有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名字叫愚公。他家門前有太行山和王屋山兩座大山,這兩座山有一萬多丈高,七百里寬,把村子擋得嚴嚴實實,大家進進出出都要繞很遠的路愚公移山的神話故事愚公移山的神話故事。

一天,愚公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提議說:“這兩座大山擋住(Block)了我們的去路,我們一起努力把它們移走,你們覺得怎麼樣?”大家都深受這兩座大山之害,十分贊同愚公的話。但是,愚公的妻子提出了異議,她說:“像你這樣的年紀,即使像魁父這樣的小山,也未必能輕易搬動,何況是太行、王屋這樣的大山?魁父與它們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何況,那些石頭和泥土又該放在哪裏呢?”大家說:“我們可以把石頭和泥土堆放在渤海邊。”愚公心意已決,於是,帶領他的兒子和孫子,一行三人來到太行、王屋兩座山下,敲碎石頭,挖出泥土,用簸箕和竹筐把這些東西裝走,運到渤海邊。愚公的鄰居中,有一個寡婦(Relict),她家裏八九歲的孩子也跑出來,和愚公他們一起運土。

在黃河邊上,住着一個精明的老人,別人都叫他“智叟”。智叟聽說愚公想要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就竭力阻止愚公,並嘲笑他說:“你這個老糊塗!都這把年紀了,還想去動那兩座大山,別說是運石塊

和泥土,即使是山的毫毛你也損傷不了。”愚公聽到智叟的評論,長嘆一聲說:“你這樣冥頑不靈,連寡婦和兒童都不如。我當然會死,但我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就這樣,子子孫孫,一代又一代,是沒有窮盡的

而這兩座大山卻不會增高,怎麼會搬不走呢?”幾句話說得智叟啞口無言

有一個手持蛇形柺杖的神聽到了愚公和智叟的對話,也看到了愚公一家的行動,嚇得不得了,擔心愚公真會固執地把兩座山挖走,就向天帝作了報告。天帝也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動,命令天神把兩座大山搬走了。從此,愚公一家再也不爲進進出出而發愁了。

【學習】:即使再大的困難,只要不怕吃苦,堅持不懈,總能克服。

愚公移山的故事2

在長達五年的開山歷程中,他們經歷了難以想象的艱險,終於用雙手改變了這座閉塞的小山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柳陂鎮馬蹄溝村四面環山,風景秀美,離十堰市城區只有9公里,但由於大山的阻隔,村民們到十堰市城區趕集,要翻越大山,需3個多小時。

村民們世代用雙腳在大山裏踩出的一條羊腸小路,成了這個小山村與外界唯一的通道。山路狹窄陡峭,只能步行或推自行車。幾年前,就有村民摔死在山崖下。更有不少人在山路上摔斷了腰椎、胳膊和腿

馬蹄溝村種植着很多橘樹,然而到了豐收季節,卻常因交通不便而導致大量的橘子無法運出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們爛掉。這裏因此成了柳陂鎮最窮的村。

“橘子賣一筐是一筐,別讓它爛在地裏。”那一年,50歲的村民朱習兵與兒子摘了兩筐橘子準備趕早市。半夜1點鐘,父子倆將橘子綁在自行車後座上出發了。朱建成掌着車把,父親打着手電筒,在後面幫忙推着。誰知在山路上,父親朱習兵不幸失足摔下了山崖……

馬蹄溝村民得知悲劇再一次發生後坐不住了。一番商議後,他們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開挖一條隧道,打開馬蹄溝村的希望之門!

然而,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最貧窮的一個小山村,要憑一己之力,打通一條几百米長的隧道,談何容易。

“三年打不通就五年,五年打不通就十年,就是一鋤一鎬地挖也要把這座山挖通。”抱着這樣的信念,“馬蹄溝村隧洞工程”開工了。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甚至將爲自己準備的棺材拿去賣了500餘元……

短短三天,村民們集資款和村幹部籌措的款項就達10多萬元。

兩個爆破手,一個20餘人的土班子施工隊,艱難地向大山深處掘進。

由於沒有防護通風設施,每放一炮後,工人們要等兩個小時,等隧洞有毒氣體散開後,再派一支小分隊進去。工程進度極爲緩慢,平均每天掘進不到1米。

10多萬元啓動資金很快就用完了。村委會以借貸的方式,又從村民們手中籌了16萬餘元。

此後,工程一直是不斷停工又不斷復工。

就這樣,五年之後,400多米的隧道終於打通了。隧洞的貫通,使馬蹄溝村與十堰市城區的路程由原來的3個多小時縮短爲半小時,也給馬蹄溝村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村民們將原來荒廢的5000多畝山地重新耕種起來,還在四月份舉辦了“櫻桃草莓節”。有了便利的交通,不少城市居民也來到馬蹄溝村,在盡情品嚐新鮮的櫻桃、草莓之後,大家無不對這條手工開鑿的隧洞嘖嘖稱奇。

由於資金問題,隧洞只開鑿成2米寬2米高,僅能走摩托車和小汽車,貨車無法通行。但隧道中,正用摩托車將一筐筐橘子、板栗運往十堰市城區售賣的村民們,臉上都洋溢着驕傲而幸福的笑容。

愚公移山的故事3

讀了《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位居住深山裏的老人向命運發起挑戰,並持之以恆的毅力深深震憾了我的心。

這個故事裏愚公因爲兩座大山擋在家門口,出入不方便,他做出了帶領家人挖掉大山的決定,並堅持一代一代持續下去的決心。愚公他是這樣說的,“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最終他的精神感動了天神,得到天神的幫忙,揹走了兩座大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夢想,即使你是智者,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如果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和毅力,也只能半途而廢,再美的夢也無法實現。

一個人的夢想是隻有通過自我雙手的努力創造,才能美夢成真。這讓我想起了我的鋼琴夢。從小喜歡音樂的我,四歲的時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一位鋼琴老師美妙的琴聲深受啓發,當時我下定決心必須要學鋼琴,當一名鋼琴家,就把想法告訴媽媽,可當時家裏的條件不是太好,不能讓我去學鋼琴,但我始終沒有忘記我的夢想,我在日記本上寫下了:我要成爲世界一流的鋼琴家!一向到了七歲時,在一次上音樂課的時候,音樂老師教我們唱歌,我一向關注着老師彈琴的手,那彷彿就是一個少女在琴鍵上跳舞,這次我更加堅定了自我的決心:我必須要學鋼琴。有一回,媽媽帶我們出去散步時,看到一個培訓學校正在招生,媽媽忽然想起了,我小時候的願望,就帶着我和弟弟走了進去。媽媽跟我說,鋼琴這條路太窄,太長,又很枯燥,許多人無法堅持到最後,只能半途而廢。你要是想學而且能堅持到最後,媽媽就讓你學。我堅定地點了點頭,說,媽媽我覺得鋼琴一點也不枯燥,你就讓我學吧,我必須能學好的。將來掙了錢會還給你的。就這樣在當時家裏經濟還十分拮据的狀況之下,媽媽最後給我報了名。爲了練手型,手指的力道,高擡指,起手腕……家裏沒有鋼琴,我常常把雙手放在桌面上,想像着鋼琴上的黑白鍵,不停地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就練成了“鋼琴手”像握一個雞蛋一樣。那段時間裏,我的指尖,只有三種感覺不斷地重複:酸、痛、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愚公能移山。而我們在學習時往往對不會做的題不動腦筋,不認真做,應對困難就低頭,見了困難就逃避。和老愚公比起來,自我是多麼的渺小啊!老愚公那下定決心、不畏困難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

從今往後,我要向老愚公學習,應對困難不低頭、不逃避,樹立敢於克服困難的信心,學好每一門功課,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必須要學習愚公精神!

愚公移山的故事4

愚公移山,後用爲知難而進,有志竟成的典故。

【近義詞】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始終不渝、堅持不懈、精衛填海、百折不撓、百折不回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有始無終、半途而廢、一蹶不振

【愚公移山的故事】太行、王屋這兩座山,四周各七百里,有七八萬尺高,本來在冀州的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紀將近九十歲,靠着山居住。他苦於大山北面交通不便,進進出出都要繞遠路,就召集全家來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全力剷除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可以嗎?大家紛紛表示贊成。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藉您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山怎麼樣呢?況且把土石放到哪裏去呢?

衆人紛紛說:我們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去,隱土的北面。於是愚公率領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挖箕畚裝了土石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才七八歲,剛剛換牙,也蹦蹦跳跳前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河灣上一位叫作智叟的老頭譏笑愚公並制止他幹這件事,說:你太不聰明瞭!就憑你衰殘的年齡和剩下的力量,連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剷平,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然而山卻不會加大增高,愁什麼山挖不平?智叟沒有話來回答。拿着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愚公他們不停地幹下去,將這件事告訴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負着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東,一座放在雍南。從此,冀州的南部,(到)漢水南岸,沒有山岡高地阻隔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5

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七百里,高達幾萬尺,原來位於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紀快九十了。他家的住處正對着這兩座大山。他苦於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艱難,就召集全家人商議說:“我想和你們一起,用盡一切力量去搬掉這險阻,開出一條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面,你們說行嗎?”

全家人紛紛表示贊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個疑問,說:“就憑你這點力氣,就是像魁父這樣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麼樣呢?再說,挖出來的那些石頭和泥土又往哪裏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說:“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去。”

於是,愚公就率領着三個能挑擔子的子孫,鑿石頭,挖土塊,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運到渤海的後面去。就這樣從冬到夏,他們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驚動了鄰居。鄰居家的一位寡婦,有個遺腹子,纔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跑去幫忙。

黃河邊上住着一個老頭,人稱智叟。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說:“你怎麼傻到這種地步呀!就憑你這把年紀,這點兒力氣,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樹都不容易辦到,又怎麼能搬掉這麼多的山石土塊呢?”

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看你太頑固了,簡直不明事理,連那寡婦的小孩都不如!雖然我會死的,可是我還有兒子呢!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樣子子孫孫都不會斷絕的呀!而這兩座山再也不會增高了,還怕挖不平嗎?”

智叟聽了,無言以對。

山神聽到了愚公的這些話,擔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稟告了天帝。天帝爲愚公移山的誠意所感動,就派了誇娥氏的兩個兒子去揹走了那兩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東,一座山放到雍南。從此以後,從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面,再也沒有大山擋路了。

愚公移山比喻依靠大家、堅持不懈一定能取得成功。

愚公移山的故事6

在《列子.湯問》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陽以北有兩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勢雄偉,方圓七百餘里。在山的北面,住着一個叫愚公的老漢,頭髮鬍鬚都已經白了。他家的大門,正好面對着這兩座大山,出門辦事每次都要繞好遠的路才行,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煩惱,他下決心要帶領着全家老小,把這兩座大山挖掉。於是他們就一起幹開了,挖下的泥土石塊,他們就運到渤海邊上去扔掉,他們幹得非常投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在黃河邊上住着一個老漢,因爲他很精明,大家稱呼他智叟。智叟勸愚公說:“你這個人可真傻,這麼大歲數了,還能活幾天?怎麼可能搬動這麼大的兩座山呢?”愚公卻說:“我看你呀,比我還傻呢。不錯,我是老了,活不了幾年了,可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可這兩座山卻不會增高了,我們總有一天會把它挖平的!”

後來,愚公挖山的事讓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頑強精神所感動,派了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揹走了。從此以後,冀州和漢水的南面,就再也沒有高山阻擋了。

現在常用“愚公移山”來比喻做事有頑強的毅力,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移,移動。

愚公移山的故事7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評點

這是一個著名的故事。愚公爲了排除險阻,打開通道,率領全家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這是一件大而又艱鉅的工程,在有的人看來是難以想象的。但是,愚公胸懷大志,不被困難所嚇倒,他敢想敢說敢做,終於在別人幫助下把兩座大山搬走了。這就說明:凡是對人民有利的事,無論怎樣艱險,只要具有堅忍不拔的決心,充滿必勝的信心,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把理想變爲現實。

愚公移山的故事8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愚公移山的故事。

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歲了。他家的門口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們進進出出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說:“這兩座大山,擋住了咱們家的門口,咱們出門要走許多冤枉路。咱們不如全家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大家看怎麼樣?”。

愚公的兒子、孫子們一聽,都說:“您說得對,咱們明天開始動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覺得搬走兩座大山太難了,提出反對意見說:“咱們既然已經在這裏生活了許多年,爲什麼不能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呢?況且,這麼大的兩座山,即使可以一點點移走,哪裏又放得下這麼多石頭和泥土?”

愚公妻子的話立刻引起大家的議論,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最後他們一致決定:把山上的石頭和泥土,運送到海里去。

第二天,愚公帶着一家人開始搬山了。他的鄰居是一位寡婦,她有一個兒子,才七八歲,聽說要搬山,也高高興興地來幫忙。但愚公一家搬山的工具只有鋤頭和揹簍,而大山與大海之間相距遙遠,一個人一天往返不了兩趟。一個月幹下來,大山看起來跟原來沒有兩樣。

有一個老頭叫智叟,爲人處事很精明。他看見愚公一家人搬山,覺得十分可笑。有一天,他就對愚公說:“你這麼大歲數了,走路都不方便,怎麼可能搬掉兩座大山?”

愚公回答說:“你名字叫智叟,可我覺得你還不如小孩聰明。我雖然快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兒子,我的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無窮無盡。山上的石頭卻是搬走一點兒就少一點兒,再也不會長出一粒泥、一塊石頭的。我們這樣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爲什麼搬不走山呢?”自以爲聰明的智叟聽了,再也沒話可說了。

愚公帶領一家人,不論酷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貪黑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爲終於感動了上帝。上帝於是派遣兩名神仙到人間去,把這兩座大山搬走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訴人們,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故事9

傳說古時候,太形山(即今太行山)和王屋山都是冀州南面的山。這兩座大山之北,住着一個90歲的老頭子,大家叫他北山愚公,因爲大山阻隔,出入要繞很遠的路,非常不便,於是愚公下定決心。一定要挖平這兩座大山。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子孫們,全家人都欣然同意了。

於是愚公帶領他的子孫們開始了挖山,把挖出來的土運到很遠很遠的大海邊倒掉。這是多麼艱鉅的工作啊!可他們滿懷信心地堅持着幹,連鄰居小孩都來幫忙挖山。

有個叫智叟的老頭,聽說愚公每天都在挖山,就走來教訓他:“你這個人真是太愚蠢了!以你這樣的殘年餘力,連山上的—殊小樹也動搖不了啊,還想把大山搬走?”

愚公望着自以爲是的智叟,長嘆一聲,說:“你這個人真是不明事理啊!還比不上我們鄰居的小孩子呢!我也許不久就要死了,但是我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有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這山卻是挖一點就低一點,不會再增高的了,只要我們子子孫孫沒有窮盡,不停地挖下去,還怕這兩座大山挖不平嗎?”

足智多謀的智叟,這回也無話可答了。

山神聽到愚公的話,害怕他這樣無休止的挖下去,就連忙報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決心和毅力所感動,就命令山神把太形、王屋兩座大山分別搬到朔東和雍南去了。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

認定一個目標,是完成一個事業的起點。有決心和信心,向着目標矢志不渝地努力工作,定能達到目標。

愚公率領他的子子孫孫們,堅定不移地幹下去,結果感動了上帝,搬掉了兩座大山。我們做事只要心誠,對事業充滿信心,堅定不移地努力工作,也會感動上帝而創造出人間奇蹟,使夢想成真。

還是那句話:有決心和信心,向着目標矢志不渝地努力工作,定能達到目標。

愚公移山的故事10

愚公移山:

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恆心,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退縮。

愚公的簡介:

愚公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愚公移山的典故: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門口有兩座好高好高的山,一座山叫太行,另一座山叫王屋。兩座山正好擋在愚公家的門口,讓愚公每天進出家裏都要繞好遠好遠的路!

有一天吃飯的時候,愚公突然對家人說:”我們全家一起合作,把擋在門口的兩座大山移開,讓門口的路可以直通到外面的大路上,你們看好不好呢?”兒子和孫子一聽,都點頭贊成說:”好呀!好呀!”。可是愚公的妻子卻搖搖頭說:”不可能的,你連搬一個土丘的力氣都沒有,還想搬移大山!就算你搬得動,那些挖出來的泥土石塊,你要扔到什麼地方去呢?”愚公和孩子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那有什麼困難的!我們可以丟到海里面去呀!”

第二天開始,愚公和他的兒子、孫子,三個人一起扛着鋤頭,挑着扁擔,到山邊開始挖。愚公的鄰居京城氏和她的小兒子,也興致勃勃地幫愚公一起做着移山的工作。這時候,有一個叫作智叟的老先生,忍不住嘲笑他們說:”愚公呀!你實在太糊塗了。你這麼老了,還要去移什麼山?就算讓你搬到你死掉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開來的!”

愚公聽了他的話,笑笑說:”智叟,你才糊塗呢!我雖然很老,我還有兒子可以繼續去做呀;兒子還會生孫子,孫子還會再生兒子,我們的子子孫孫可以一直搬下去,只要我們搬掉山的一層,就少一層,總有一天我們會把這兩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呢?”智叟沒有話好說,只好走開了。

後來,山神和海神知道愚公要移山的事情,害怕愚公一家人永不停止的搬下去,會把山搬光,把海填滿,就跑去告訴天神,天神一聽:”嗯!這個愚公真是有恆心呀!我來幫幫他吧!”天神就派了兩個神仙去把王屋山與太行山揹走,放到別的地方去,不再擋在愚公家門口了。(來自原

愚公移山的啓示:

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故事11

【愚公移山的意思】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愚公移山出處】

《列子·湯問第五》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着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爲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愚公移山的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裏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歲了。他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兩座大山阻隔,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準備與你們一起,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條通向南方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都表示贊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大家的力量加起來,還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呢?再說,把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裏去呢?”

討論下來大家認爲,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的海邊和北方最遠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帶着兒孫們開始挖山。雖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們還是堅持挖。直到換季節的時候,纔回家一次。

有個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這件事後,特地來勸愚公說:“你這樣做太不聰明瞭,憑你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你這個人太頑固了,簡直無法開導,即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這裏。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爲什麼挖不平呢?”

當時山神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便向上帝報告了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揹走。從此,這裏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12

古時候,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有兩座方圓七百里、高萬丈的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北山住着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名叫愚公,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座大山阻擋,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達南邊的豫州和漢水。

一天,他聚集全家人一起商量,說:“我們大家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修一條直通豫州和漢水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紛紛表示贊成。愚公的老妻提出了疑問:“以你們的力量,連一座小山都不能搬掉,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麼樣呢?再說,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裏去呢?”

大家說:“把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渤海邊,就可以了。”

第二天一大早,愚公帶着兒孫們開始挖山。他們用鑿子鑿,鋤頭鋤,用竹筐畚箕裝,把一堆堆的泥土和石塊挑到渤海邊上。愚公帶領家人移山的事,感動了許多人,鄰居寡婦有個七八歲孩子也來幫忙。

在黃河的轉彎處,住着一個老人名叫智叟。他知道愚公移山的事,便制止愚公這樣做。他說:“你這樣做,太不明智了。憑你有限的晚年和你有限的精力,都不能動山的一絲一毫,又能把這麼多的泥土和石塊怎麼樣呢?”

北山愚公長長地嘆了口氣,說:“你這個人很頑固,頑固得無法開導,還不如人家寡婦和小孩子。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這裏,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爲什麼挖不平呢?”

智叟講不出道理,只好不說話。

當地的山神將愚公移山這件事報告了玉帝。玉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揹走。從此這裏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13

愚公移山在精神上打動了人心。愚公覺得前面兩座山擋住了他們的道路,爲了大家行動方便,就不怕苦不怕累,下定決心要把這座山移開。之後他的行動打動了上天的心,就把這座山移開,如果當時愚公沒有恆心和努力,山就必須移不開。

在生活中,做事不僅僅要有堅定的信念,人們常說:”百年如一日去做。“我們做什麼事都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做事,纔會有很好的成績。

有些人從小就生活在富有的家庭裏,什麼事都能滿足,喜歡不用做勞動,還怕吃苦。有些人從小就自我長大,他在理想和成功的路上的確很痛苦,人士需要付出勞動。愚公就是因爲他不怕辛苦地移山,纔有成功。如果我們都不怕辛苦,那麼,一切困難的問題我們也能解開。

愚公移山告訴我們:只要有信心。努力。恆心就有成功。所以學習我要迎難而上,才能天天向上。

愚公移山的故事14

很多年之後,當我用形如枯槁的雙手推開那扇鬆動的木板門,隨着吱一聲,寂寥無邊的平原映入眼簾時,我一定會懷念那個遙遠的、與父親在一起的、滿是落日餘暉的下午。那時的我們,忙碌而充實,整天把一擔又一擔的泥土運往渤海,滿擔而去,空囊而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爲在門前開鑿一條通往山後的路。在那個充斥着汗水和塵土的環境裏,我們一族人都爲此不懈努力,最後,在母親的帶領下,甚至鍋碗瓢盆這種東西也滿是泥土地運往渤海。望着高聳入雲的兩座大山,父親的臉上並沒有流露出過多的憂慮,反而對那些帶來一腔諷刺的人說:看,當兩座大山被我的子孫萬代移走時,道路將不止一條!說着,又是一剷下去,挑起的塵土像是要把那些冷嘲熱諷掩埋。我也滿懷期待,期待大山背後的精彩。

終於,那一天到來了。當我清晨推開窗戶的剎那,一馬平川赫然出現在我的眼前。我趕忙叫醒早已年邁但精力充沛的父親。父親滿是淚水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青草遍地,一望無際。突然,他跌坐在地上,麻木甚至有些枯索的臉慢慢扭曲。一家人驚慌失措,隨着咳的一聲,父親吐了一大攤血,這種驚慌達到了巔峯,幾近崩潰。而父親,在那全家奔走逃亡式的慌張面前,卻握着我的手,低沉的說:以前沒有路可走,我們可以把山移走;現在山移走了,路也沒了。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遠比走投無路更爲可怕。說罷,父親就帶着曾經的理想,現在的遺憾離我們而去了。

很多年之後,當我走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時,我一定會懷念那個單調但充滿汗水與塵土的下午!

愚公移山的故事15

太行山和王屋山是兩座大山。這兩座大山山高峯險,橫亙七百餘里。山北有個老翁叫愚公,快九十歲了,他的家正面對着這兩座大山,道路被大山阻隔,走路要兜很大的圈子,令愚公一家很煩惱。

愚公召集全家大小,說:“這兩座大山堵住我們的去路,出入不便,我們大家一起出力搬掉這兩座大山,好嗎?”

大家都舉手同意。只有愚公的妻子提出一個疑問:“憑你們這點兒力氣,連個小山丘也鏟不平,怎麼能搬掉這兩座大山呢?再說挖出來的那些泥土和石塊往哪兒倒呢?”

大家都說:“挖出來的泥土、石塊就往渤海灘上倒吧!”

第二天,愚公便帶着子孫們動手挖起山來。鄰居寡婦的一個孩子,才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地跑來幫忙。大家挖土的挖土、鑿石的鑿石,挖出來的土塊和石頭用畚箕運到渤海去。來來往往,大家幹得熱火朝天,一年四季很少回家。

黃河邊上有個聰明的老頭兒,名叫智叟。他看了這情景,勸愚公說:“你太不聰明瞭,已經這麼大年紀了,連山上的草木都很難除掉,怎麼能搬掉這兩座大山呢?”

愚公嘆了口氣,回答說:“你怎麼還是那樣不肯動一下腦筋呢?我看你還不如那寡婦的小孩。只要我們有決心,怎麼搬不掉這兩座大山呢?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我 死了,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再添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一代傳一代;而這兩座大山,只會一天一天地少下去,再不會增高了。區區兩座大山有什麼值 得畏懼的呢?”

智叟被說得啞口無言。

山神聽了愚公的這番話,怕他挖山不止,就向天帝報告。天帝被愚公的毅力和精神感動了,命令天將幫愚公把太行山和王屋山搬走,一座放在朔州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此以後,冀州和漢水以南,再也沒有高山阻塞道路了。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