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富蘭克林的故事15篇

富蘭克林的故事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富蘭克林的故事1

昨天,我讀了富蘭克林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貓頭鷹小姐教大家拼寫單詞。貓頭鷹老師覺得大家都做的不錯,讓大家好好準備,明天聽寫。所有合適的人都能得到一支筆。這時倉鼠說:我這次考試一定要滿分。老師,請現在把筆給我。我還是想考試用。

富蘭克林的故事15篇

貓頭鷹老師說:看明天考試成績了。富蘭克林準備了一整夜,但他不會用鉛筆這個詞,所以他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爲了保險,富蘭克林把帶鉛筆的單詞紙放在帽子上,這樣他就可以放心睡覺了。第二天,聽寫開始了。老師念鉛筆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富蘭克林突然忘了。他看了看附在帽子上的單詞紙,然後寫了出來。後來成績出來了,富蘭克林拿筆沒錯,但是覺得不好騙,就把筆還給老師了。

看了這個故事,明白了很多道理。首先,我們不能太自滿,就像倉鼠一樣。說可以100%測試再開始測試是不對的。還有,富蘭克林考試作弊,後來把筆還給老師了。我認爲誠實比鋼筆更重要。孩子一定要老實!

富蘭克林的故事2

學會低頭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稱爲“美國之父”。少年時期的富蘭克林曾經去拜訪過一位前輩。那時的他年輕氣盛,目空一切,挺胸擡頭邁着大步,可是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了門框上,疼得他說不出話來。

那位前輩這時才緩緩地走出來,看到富蘭克林這副樣子,認真的對他說:“很疼吧?可是,這卻是你今天來訪問我的最大收穫,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須時時刻刻記住低頭。”

在這之前,富蘭克林的確是這樣,心高氣盛,恃才傲物,以爲自己是鴻鵠,別人都是燕雀,眼睛總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圍的一切放在眼裏。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門框撞了頭,才發現門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於是,回到家以後,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最大的收穫,並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從此,富蘭克林把“記得低頭”作爲畢生爲人處世的座右銘。

朋友

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曾在一家小印刷廠裏工作,他把所有的積蓄都投在了那裏,因爲他特別想得到爲議會印文件的工作,但他卻受到了另一個議員的干涉。那個議員既有錢又能幹,是印刷廠裏的重要人物,他非常討厭富蘭克林。

面對這樣的情況,富蘭克林並麼有灰心他下決心要讓對方喜歡自己。

富蘭克林聽說那個人的圖書室裏藏有一本很奇特的書,於是他便給那個人寫了一個便箋,假裝很誠意的想看那本書,並希望他能把書借給自己幾天,以便自己能細細的品味一下這本書的奇特之處。果真不出富蘭克林所料,那人看過便箋之後,立刻派人把那本書送了過來。一個星期之後,富蘭克林把那本書還了回去,並特意附帶一封信,強烈的表示了對那個人的謝意。

事情過後不久,他們二人在會議室裏相見了,以往那個人對富蘭克林是愛理不理的,可這次卻與以往不同,他不但主動跟富蘭克林打招呼,而且還很有禮貌。從此以後,對於富蘭克林的每一件事,他都樂意幫忙,久而久之,兩人成了很好的朋友,這種友誼一直持續到那個人去世。

富蘭克林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在請別人幫忙滿足他人的虛榮心的同時,也使他人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這樣就把敵人化成了朋友。

富蘭克林的搏鬥

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富蘭克林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都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

他發現他有13個很嚴重的錯誤,下面是其中的三項:浪費時間,爲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衝突。聰明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他能夠減少這一類的錯誤,否則不可能有什麼成就。

所以他一個禮拜選出一項缺點來搏鬥,然後把每一天的輸贏做成記錄。在下個禮拜,他另外挑出一個壞習慣,準備齊全,再接下去做另一場戰鬥。富蘭克林每個禮拜改掉一個壞習慣的戰鬥持續了兩年多。

難怪他成爲美國曆史上最受人敬愛也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每一個銷售人員員可否像富蘭克林那樣,檢視自己的缺點,並與之進行堅持不懈的搏鬥,直至勝利爲止!

富蘭克林的故事3

昨天,我看了富蘭克林的故事。

故事情節是這樣的:有一天,貓頭鷹老師教大家拼寫單詞。貓頭鷹老師覺得大家做的都很好,就讓大家好好準備,明天聽寫,全對的人能得到一支鋼筆。

這時,小地鼠說:“我這次考試一定是滿分,老師,你現在就把鋼筆給我吧,我還想用它來考試呢!”

貓頭鷹老師說:“這必須得看明天的考試結果。”

富蘭克林一晚上都在準備,但他只有pencil這個詞不會,所以他就反覆地練習。富蘭克林爲了保險,就把寫pencil的單詞紙貼在帽子裏,這下他能放心的睡覺了。第二天,開始聽寫了,當老師唸到最後一個單詞pencil時富蘭克林突然忘了,他就看了一下貼在帽子裏的單詞紙,然後他就寫出來了。

後來,成績出來了,富蘭克林都答對了,得到了鋼筆,但他覺得自己作弊是不好的,就把鋼筆還給老師了。看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首先是我們不能太自滿,就像小地鼠,還沒開始考試,就說自己一定能考一百分,這是不對的。還有,富蘭克林考試時作弊了,但他後來又把鋼筆還給老師了。

我覺得誠實比一支鋼筆還重要,小朋友們一定要誠實喲!

富蘭克林的故事4

被稱爲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年輕氣盛的他,挺胸昂首邁着大步,進門撞在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疼嗎?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穫。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無獨有偶,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爲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

,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着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大師們提到的“記住低頭”和“懂得低頭”之說,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會裏,你只是一個小分子,無疑是渺小的。當我們把奮鬥目標看得更高時,更要在人生舞臺上唱低調,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富蘭克林就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並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自認懷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秀;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於低頭並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纔會爲別人的成功而欣喜,爲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纔會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當你從困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低頭亦是一種能力,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經營。

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腳剛剛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頂峯,但此時,不管你處在什麼位置,請記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即使“會當凌絕頂”,也要會低頭,因爲,在你所經歷的漫長人生旅途中,總難免有碰頭的時候。

低頭亦是一種能力。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會走得更精彩。

富蘭克林的故事5

轟隆隆的雷聲從天空滾過,震撼着山川大地,一條條耀眼的銀蛇在天空飛舞,隨之而來的是狂風暴雨。

我們現代人看來這只不過是一種自然現象罷了,可我們的祖先卻對此難以理解,他們想象天上一定有種神祕的力量支配着這一切。

在希臘神話中,雷電就在萬神之王宙斯的手中,它有無比的威力,當他生氣發怒時,就把雷電放出來震懾羣神和人類。中國人傳說這是雷公電母在懲治邪惡,後來的歐美人又把雷電和上帝聯繫起來,說是上帝主宰雷電。

隨着人類的進步和發展,許多人都想用科學的方法揭穿雷電的祕密。第一個做這種實驗並取得成功的人是美國人富蘭克林。

1752年7月,富蘭克林做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實驗。他在大雷雨即將到來之前,把一隻大風箏放到天空,風箏越飛越高,肉眼幾乎看不見,這時大雨傾盆而下,富蘭克林握風箏線的手突然感到一陣麻木,緊接着,掛在風箏線下端的銅鈴碰動起來,伴隨着陣陣聲響冒出點點火花。“成功了!成功了!”富蘭克林扔下風箏興奮地大叫起來。他冒着生命危險終於揭開了雷電之謎。

其實,富蘭克林早就在思考雷電的問題,1749年他就曾寫報告給英國皇家學會,建議用尖端金屬桿裝在屋頂,再用鐵絲把鐵桿同地面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把天上的電引到地下,防止房屋遭到雷擊。但他的建議卻遭到皇家學會的“科學家們”的譏諷和嘲笑。

富蘭克林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就寫信告訴一個法國朋友。那法國人用一根鐵桿直立在屋頂上,在雷雨時真的把天空中的閃電引到了地下,這就是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我們至今還在使用。後來,富蘭克林通過進一步研究,瞭解到電是會流動的,它還可以分爲正電和負電。富蘭克林是電學原理的創始人之一。

此外,富蘭克林還有許多科學發明,並進行了多種科學研究,爲自然科學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他發明了能節約燃料四分之三的新式火爐——富蘭克林爐;發明了老年人用的雙光眼睛,既可看遠,也可看近;發明了醫學上使用的具有伸縮性的導尿管;試驗了物體發熱的靈敏度,測出了液體蒸發時熱量散失的情況,研究了北極光的性質和原理等等。

1752年,他被選爲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的愛丁堡大學、聖安德大學、牛津大學都先後授予他博士學位。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年出生于波士頓一個手工業者家庭。他幼年時家裏很窮,只上過兩年學,12歲就到印刷廠當學徒。但他非常勤奮,或者向親朋借書,或自己攢錢買書,靠刻苦自覺,他獲得了豐富的知識

富蘭克林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外交家,美國獨立運動的領袖之一,爲建立美利堅合衆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富蘭克林毅然斷絕了同英國的一切聯繫,把自己的財產支援革命戰爭。參加了《獨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受“大陸會議”的委派,作爲外交特使出訪歐洲,在外交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富蘭克林運用他淵博的知識和在學術上享有的崇高聲譽,首先在法國取得了廣泛的同情和支持。他利用英國和法國之間的矛盾,對法國政府施加壓力,同法國政府簽訂了《美法友好商務條約》和《美法同盟條約》,並爭得了法國遠征軍赴北美參戰。

後來,他以出色的外交手段又爭得了西班牙、荷蘭公開參加對英戰爭;以俄國爲首的其它歐洲國家也相繼宣佈中立,這樣,英國陷於空前孤立,而美國卻利用有利的國際條件逐步扭轉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面,並取得最後的勝利。

獨立戰爭勝利後,富蘭克林又肩負同英國和談的重任。通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終於迫使英國在1783年簽訂了美英和約,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1790年4月,富蘭克林與世長辭,爲他送葬的人羣達2萬多人,美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巨大功績。

富蘭克林的故事6

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費城,一位名叫富蘭克林的科學家,做了一個轟動世界的實驗:

這天下午,天色陰暗,烏雲滾滾。天空中不時閃爍着青白色的電光,傳來一陣陣沉悶的雷聲,眼看一場可怕的大雷雨就要來臨了。

“這是最合適的天氣!”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帶着風箏和萊頓瓶(一種可充放電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裏的一間草棚。

這可不是一隻普通的風箏:它是用絲綢做成的,在它的頂端綁了一根尖細的金屬絲,作爲吸引閃電的`“接收器”;金屬絲連着放風箏用的細繩,這樣細繩被雨水打溼後,也就成了導線;細繩的另一端繫上綢帶,作爲絕緣體(要乾燥),避免實驗者觸電;在綢帶和繩子之間,掛有一把鑰匙,作爲電極。

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連忙乘着風勢,將風箏放上了天。風箏,像一隻矯健的鳥兒,漸漸地飛到雲海中。

父子倆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緊握着沒有被雨水淋溼的綢帶,目不轉睛地觀察着風箏的動靜。

突然,天空中掠過一道耀眼的閃電。富蘭克林發現,風箏引繩上的纖維絲一下子豎立起來。這說明,雷電已經通過風箏和引繩傳導下來了。富蘭克林高興極了,他禁不住伸出左手,觸碰一下引繩上的鑰匙。“哧”的一聲,一個小小的藍火花跳了出來。

“這果然是電!”富蘭克林興奮地叫了起來。

“把萊頓瓶拿過來。”富蘭克林對威廉喊道。他連忙把引繩上的鑰匙和萊頓瓶連接起來。萊頓瓶上電火花閃爍。這說明萊頓瓶充了。

事後,富蘭克林用萊頓瓶收集的雷電,做了一系列的實驗,進一步證實了雷電與普通電完全相同。

富蘭克林的這一風箏實驗,徹底地擊碎了閃電是“上帝之火”、“煤氣爆炸”等流行的說法,使人們真正認識到雷電的本質。因此,人們說:“富蘭克林把上帝與閃電分了家。”

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絕不是一時衝動所做的。早在數年前,他就致力於電的研究,並在當時人們不知“電爲何物”的時代,指出了電的性質。

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啓迪。有一次,他把幾隻萊頓瓶連在一起,以加大電容量。不料,實驗的時候,守在一旁的妻子麗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萊頓瓶,只聽得“轟”的一聲,一團電火花閃過,麗德被擊中倒地,面色慘白。她因此休息了一個星期身體纔得到康復。

“萊頓瓶發出的轟鳴聲,放出的電火花,不是和雷電一樣嗎?”富蘭克林大膽地提出這個設想。經過反覆思考,他推測雷電就是普通的電,並找出它們兩者問的12條相同之處:都發亮光;光的顏色相同;閃電和電火花的路線都是曲折的;運動都極其迅速;都能被金屬傳導;都能發出爆炸聲或噪聲;都能在水或冰塊中存在;通過物體時都能使之破裂;都能殺死動物;都能熔化金屬;都能使易燃物燃燒;都放出硫磺氣味。

1747年,富蘭克林把他的這些想法,寫成論文《論雷電與電氣的一致性》。他將論文寄給他的朋友、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科林遜。可當科林遜將論文送交皇家學會討論時,得到的是一陣嘲笑。許多權威科學家認爲富蘭克林的觀點荒唐無比,“把科學當作兒童的幻想”。

對於權威人士的嘲笑、奚落,富蘭克林不予理睬,終於在做好各種準備的情況下,冒着生命危險,做了風箏實驗。

富蘭克林從風箏實驗中,不但瞭解了雷電的性質,而且證實:雷電是可以從天空“走”下來的。“高大建築物常常遭到雷擊,能不能給雷電搭一個梯子,讓它乖乖地‘走’下來呢?”富蘭克林想。

正當富蘭克林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不幸從俄國彼得堡傳來消息:1753年7月26日,科學家利赫曼爲了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在操作時,不幸被一道電火花擊中身亡。這更堅定了富蘭克林研製避免雷擊裝置的決心。

他先在自己家做實驗:在屋頂高聳的煙囪上,安裝一根3米長的尖頂細鐵棒;在細鐵棒的下端綁上金屬線;沿着樓梯,把金屬線引到底樓的一個水泵上(水泵與大地有接觸);將經過房間的那段金屬線分成兩段,且將兩股線相隔一段距離,各掛一個小鈴。這樣,如果雷電從細鐵棒進入,經過金屬線進入大地,那麼,兩股線受力,小鈴就會晃盪,發出響聲。

一天,電閃雷鳴,暴風雨就要來了。在雷聲、雨聲的“伴奏”下,守候在房間小鈴旁的富蘭克林,聽到了小鈴發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音。他高興地笑了。

富蘭克林把那根細鐵棒稱爲“避雷針”。

避雷針的問世,引起了教會的反對。他們認爲:“裝在屋頂的尖杆指向天空是對上帝的不敬。”“干涉上帝的事,對上帝指手劃腳,是要受上帝懲罰的。”

然而,有一次在一場雷雨之後,神聖的教堂着火了,而裝有避雷針的房屋卻平安無事。於是,避雷針的作用被人們認識,避雷針也很快地傳開了。至1784年,全歐洲的高樓頂上都用上了避雷針。

富蘭克林的故事7

1787年參加美國製憲會議時,富蘭克林已是81歲高齡,是制憲代表中最年長的人,也是賓西法尼亞最高行政長官。當時的美國還是互不隸屬的13個介於“國”與“州”之間的“邦”,制憲會議要決定美國的行政、立法、司法等國家權力機構等,會議很重要,所涉事項重大,會議期間各方意見尖銳交鋒,吵得一塌糊塗,虧得有富蘭克林居中調和,才使得會議沒有散夥;否則的話,美國的建國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6月11日,在衆議院的代表權分配上,以按人口數給各邦分配代表權的威爾遜和應各邦平均分配代表權的佩特森為代表的兩派意見針鋒相對,僵持不下。富蘭克林出面調解,他十分策略地說:“我以極大的快樂看到,大家的辯論都很冷靜,沒有發脾氣(其實雙方都在發脾氣),如果不幸出現與此相反的情況,我希望只可一,不可再。我們極其需要的是和諧與聯盟。如果每個人都更多地把自己看作全體的代表,而不是以某‘邦’的代言人自居,情況也許就會好很多。”

在這裏,富蘭克林採取的是“姿態調整術”,以某“邦”的代表看問題,與以一個整體國家的代表看問題,姿態顯然有高低之別。之所以爭執不休,就是因爲各代表爲自己的“邦”爭利益;而如果各代表將自己的身份從“邦”代表提升爲國家的代表,許多問題就不再成爲問題。代表們聚集到一起,不就是爲建立統一國家而來的嗎?

6月28日,在衆議院議員名額分配取得共識後,在參議院的議員名額分配上又吵得不可開交。富蘭克林深感憂慮地說:“我是一個手藝人,木匠做桌子的時候,如果木料的邊緣厚薄不勻,我們就會兩邊各削去一點,讓連接的地方嚴絲合縫,桌子也就平穩了。按照這個道理,雙方都應該放棄一些要求,才能聯合起來。”

在這裏,富蘭克林採取的是“經驗對比術”,即將各方意見的不同比作木匠做桌子時的木料,厚薄不勻時將木料的“兩邊各削去一點”來類比不同意見方各做一些讓步,以達成意見的統一。富蘭克林沒有去評價誰更有理,因爲本來就各有各理,而是要求各讓一步才能達成協議,這不過是常識,但在關鍵時刻,迴歸常識卻常常是最高智慧。

9月17日,制憲會議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各制憲代表在憲法文本上簽字。這是美利堅合衆國歷史上空前偉大的時刻,富蘭克林動情地說:“對憲法的若干部分,我也至今不能滿意,但活了這麼大年紀,深知沒人能夠一貫正確。因此,我同意這部憲法,連同它的瑕疵,人民需要一個整體政府,而沒有憲法就沒有政府。我希望,所有制憲代表和我一起,宣佈我們取得一致,在這個文件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在這裏,弗蘭克林採取的是“感情融合術”,即對各位制憲代表動之以情,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也沒有完美的憲法,既然到目前爲止我們經過百般努力也只能做到這樣,那就勇敢地接受現實,簽字吧。

富蘭克林高超的“調和術”,在制憲會議上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如果把制憲過程比作一次航行,那麼,富蘭克林就是那個屢次將航船從驚濤駭浪中拯救過來,避免其傾覆的人;如果把制憲過程比作一架運行的機器,那麼,富蘭克林就是那個在機器的齒輪被咬住時,往齒輪上抹潤滑油的人;如果把制憲過程比作一個排水系統,富蘭克林就是那個在管道被堵住,水流即將漫溢導致覆水難收時,那個不顧一切疏通管道的人……

富蘭克林的故事8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這令我印象深刻。你知道這是什麼書嗎?這就是王豔娥的《富蘭克林的故事》。它那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以及動人的人物刻畫,無不吸引着我。富蘭克林十分爲他人奉獻,愛讀書,堅強,善於思考善於發現的高貴品質,使我對富蘭克林充滿了仰慕之情。

當富蘭克林發現電學的兩個概念:正電與負電,成爲了表述電子原理的第一人。後來,富蘭克林又發現了避雷針的原理。富蘭克林冒着危險在屋子上做實驗,在後來富蘭克林他的實驗成功了。因此富蘭克林成了電學史上的巨匠,1753年7月哈佛大學授予富蘭克林名譽文學碩士學位,1753年11月30日,皇家學會“以其神奇的電學實驗和觀察”授予富蘭克林哥德費雷·科普利爵士金質獎章。

從中我體會到富蘭克林那堅持不懈,認真研究,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富蘭克林成功的過程比現在的成功人士的過程更驚奇,更長遠。然而富蘭克林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善於發現的精神。

富蘭克林的那種善於思考善於發現的精神十分令我學習。啊,富蘭克林真是偉大呀!

富蘭克林的故事9

昨天,我看了富蘭克林的故事。故事情節是這樣的:有一天,貓頭鷹老師教大家拼寫單詞。貓頭鷹老師覺得大家做的都很好,就讓大家好好準備,明天聽寫,全對的人能得到一支鋼筆。這時,小地鼠說:“我這次考試一定是滿分,老師,你現在就把鋼筆給我吧,我還想用它來考試呢!”貓頭鷹老師說:“這必須得看明天的考試結果。”富蘭克林一晚上都在準備,但他只有pncil這個詞不會,所以他就反覆地練習。

富蘭克林爲了保險,就把寫pncil的單詞紙貼在帽子裏,這下他能放心的睡覺了。第二天,開始聽寫了,當老師唸到最後一個單詞pncil時富蘭克林突然忘了,他就看了一下貼在帽子裏的單詞紙,然後他就寫出來了。後來,成績出來了,富蘭克林都答對了,得到了鋼筆,但他覺得自己作弊是不好的,就把鋼筆還給老師了。看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首先是我們不能太自滿,就像小地鼠,還沒開始考試,就說自己一定能考一百分,這是不對的。還有,富蘭克林考試時作弊了,但他後來又把鋼筆還給老師了。我覺得誠實比一支鋼筆還重要,小朋友們一定要誠實喲!北京海淀二里溝中心小學一年級:茫茫

富蘭克林的故事10

一位男子走進富蘭克林的書店,拿起一本書來問店員:“這本書多少錢?”

“1美元。”店員答道。

“能不能便宜一點?”男子問道。

“抱歉,先生,這是最低價,不能再便宜了。”店員回答。

“那,”男子猶豫了一下,“能把你的老闆富蘭克林先生叫出來嗎?我想直接跟他說。”

富蘭克林正在書店後面的印刷間裏忙碌着,聽到店員的喊聲,他匆匆走了出來。

“這本書最低價賣多少錢?”男子拿着書問富蘭克林。

“1.5美元。”富蘭克林回答道。

“什麼?不可能!”男子驚呼道,“剛纔你的店員還說只需要1美元呢。”

“沒錯,”富蘭克林說,“但是現在我賣1.5美元,因爲你耽誤了我寶貴的時間,所以它必須增值。”

男子驚訝地問道:“是嗎?那我很抱歉,你告訴我這本書的最低價吧,我不再耽誤你的時間了。”

“2美元。”富蘭克林答道,語氣不容置疑。

男子沉思了一下,什麼都沒說,把錢放在櫃檯上拿起書來迅速走出了書店。因爲他從富蘭克林的身上得到了一個有益的教訓:從某種程度上說,時間就是財富,浪費別人的時間就是在奪取別人的錢財。

大道理

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擁有一生的時光,它是我們的成功之源與財富之源。許多人之所以不成功、不富有,就是因爲他們本身是一個浪費時間的人。

富蘭克林的故事11

富蘭克林總統年輕的時候,他把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一家小印刷廠裏。他很想獲得爲議會印文件的工作,可是出現了一個不利的情況。議會中有一個既有錢又能幹的議員,卻非常不喜歡富蘭克林,還公開斥罵他。這種情形非常危險,因此,富蘭克林決心使對方喜歡他。

下面就是富蘭克林自己敘述的經過:“聽說他的圖書室裏藏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書,我就給他一封便箋,表示我極欲一睹爲快,請求他把那本書借給我幾天,好讓我仔細地閱讀一遍。他馬上叫人把那本書送來了。過了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我把那本書還給他,還附上一封信,強烈地表示了我的謝意。於是,下次當我們在議會裏相遇時,他居然跟我打招呼(他以前從來就沒有那樣做過),並且極爲有禮。自那以後,他隨時樂意幫忙,於是我們變成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爲止。”

——有時候,欠人情也是一種培養感情的方式。

富蘭克林的故事12

富蘭克林是個喜歡物理研究的人,他常常因爲癡迷於研究而忘記做其他事情。

一天,富蘭克林成功地論證了電的存在後,心裏非常高興,忍不住大聲歡呼起來。第二天,富蘭克林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和幾個朋友打了招呼,邀請他們來爲自己慶祝。富蘭克林出生於貧困的家庭,從小就在印刷廠當學徒,即便兜裏有錢,也多用在買書上,很少這麼破費過。

時間在慢慢地流逝着,富蘭克林坐在靠窗的椅子上,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淡,眉頭皺了起來。爲什麼他們還沒有來?總不會有事吧?富蘭克林望着窗外,心底突然泛起一種寂寞感。

午飯時間早就過去了,就在富蘭克林有些失望時,終於來了一個朋友,只是,神色間流露出不情願的樣子。富蘭克林意識到自己哪裏做得不夠,得罪了大家,他沉思了一會,問那位朋友:“到底我什麼地方讓大家反感了?”朋友說:“本來我也不想來的,但又怕你擔心。”富蘭克林點點頭,說:“我看得出來,但我只想知道爲什麼。”朋友猶豫了一下說:“和你相比,我們大家沒有一個人的成就比得上你。而你一有了成就,便邀請我們來慶祝,對你來說,確實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但是,對於我們卻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我們會感到慚愧的。”富蘭克林默默地想着與朋友們交往的點滴,的確,他太過於關注自己,而很少去考慮別人的感受。

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後,富蘭克林找了一個本子,將自己喜歡顯擺成就的毛病寫下來,提醒自己一旦哪一天又有了沾沾自喜的言語,便認真地給自己記一次過,罰自己向朋友們道歉一次。

起初,富蘭克林的記過本隔三差五便添上一行字,一年後,字越來越少,而富蘭克林的朋友越來越多了。

每個人都有缺點,只有正視自己,誠懇地接受朋友的批評,並加以改正,纔會成爲缺點越來越少的人。

富蘭克林的故事13

往往能比別人更容易贏得機遇的青睞。

在18世紀時,美國的印刷廠大多數是手工小作坊。那些作坊主往往同時也是印刷工人。那時候,在賓夕法尼亞州有一個叫安德魯·布萊德福特的印刷商,他手裏拿着一份讓所有印刷廠作坊主都十分眼紅的合同。原來,他包攬了所有印製賓夕法尼亞州政府文件和宣傳品的活兒。雖然布萊德福特的印刷廠秩序混亂,印刷質量也不高,但由於有了這份合同,他感覺高枕無憂。

有一次,一位賓州政府的官員要在某個大會上宣讀一篇重要的致詞,因此他要求布萊德福特爲他印製發言稿。布萊德福特又和從前一樣,把文件草草地印了出來。

正當布萊德福特還在高枕無憂時,已經有一名年輕的印刷商注意到了布萊德福特的弱點,而這正是年輕人一直在等待的機會。

年輕的印刷商想辦法找來了官員致詞的原稿,費盡心思地把版式設計得優美大方,又嚴謹地依照原稿一遍又一遍地核對了印刷品上的字。然後,他把自己印製的內容精確、樣式美觀的致詞,送到了每一位政府官員手裏,同時還附上自己對官員致詞的見解。最後,他還給每位參加會議的人也免費分發了一份,並在致詞後面附上了一段話,感謝他們對賓州的關心。第二年,政府就和這個年輕人簽訂了印刷合同,把所有原來屬於布萊德福特的活兒,都轉交給了這個年輕人來幹。這個年輕人就是本傑明·富蘭克林。靠着自己的認真和努力,他一點點地從印刷工成長爲作家、科學家、外交家、發明家和音樂家,並參與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

用心的人往往對事情非常認真,總是能把事情做得足夠好,因此,他們總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因爲用心的人知道,一次認真勝過一百次漫不經心!

富蘭克林的故事14

富蘭克林與壞習慣的搏鬥

富蘭克林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都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

他發現他有13個很嚴重的錯誤,下面是其中的三項:浪費時間、爲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衝突。

聰明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他能夠減少這一類的錯誤,否則不可能有什麼成就。

所以他一個禮拜選出一項缺點來搏鬥,然後把每一天的輸贏做成記錄。在下個禮拜,他另外挑出一個壞習慣,準備齊全,再接下去做另一場戰鬥。富蘭克林每個禮拜改掉一個壞習慣的戰鬥持續了兩年多。

該低頭時就低頭

年輕時,富蘭克林曾去拜訪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擡頭邁着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着比他矮一大截的門。

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穫。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馴服“上帝的怒火”

1752年6月的一天,陰雲密佈,電閃雷鳴,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一道,帶着上面裝有金屬桿的風箏來到空曠地帶。富蘭克林高舉起風箏,他的兒子則拉着風箏線飛跑。由於風大,風箏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剎那,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一道拉着風箏線,父子倆焦急地期待着。此時,剛好一道閃電從風箏上掠過,富蘭克林用手靠近風箏上的鐵絲,立即掠過一種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呼喊:“威廉,我被電擊了!”

隨後,富蘭克林又將風箏線上的電引入萊頓瓶中。

回到家裏以後,富蘭克林用雷電進行了各種電學實驗,證明了天上的雷電與人工摩擦產生的電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富蘭克林關於天上和人間的電是同一種東西的假說,在他自己的這次實驗中得到了證實。

巨大貢獻

風箏實驗的成功使富蘭克林在全世界科學界的名聲大振。英國皇家學會給他送來了金質獎章,聘請他擔任皇家學會的會員。他的科學著作被譯成了多種語言,他的電學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勝利。然而,在榮譽和勝利面前,富蘭克林沒有停止對電學的進一步研究,併發明瞭避雷針。

富蘭克林對科學的貢獻不僅在靜電學方面,他的研究範圍極其廣泛。在數學方面,他創造了八次和十六次幻方,這兩種幻方性質特殊,變化複雜,至今尚爲學者稱道;在熱學中,他改

良了取暖的爐子,可以節省四分之三燃料,被稱爲“富蘭克林爐”;在光學方面,他發明了老年人用的雙焦距眼鏡,戴上這種眼鏡既可以看清近處的東西,也可看清遠處的東西。此外,他對氣象、地質、聲學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並取得了不少成就。

富蘭克林的故事15

富蘭克林,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美國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家、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卓越的科學家。一生進行多次科學實驗和探索,同時還致力於社會活動。風箏實驗的成功使富蘭克林在全世界靜電科學界名聲大振。他經過反覆實驗,製成避雷針。他是美國電學研究的先驅者。他對電學研究的結果統一了當時混亂的電學知識,對各種電現象的理論,比如電荷的產生、電荷的轉移、靜電感應等,作了比較系統的闡述。提出電學史上的一項重要假說:電的單流質理論。他是美國18世紀僅次於華盛頓之後的最著名人物。

波士頓長大的英吉利男孩

1706年1月17日北美波士頓城,在蠟燭兼肥皂製造商約賽亞·富蘭克林的家裏,誕生了一個男嬰,名字叫本傑明·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自幼酷愛讀書,頗受親族長輩的讚許。他的祖父是鐵匠,伯父是染匠,父親漂洋過海從英國來到美洲,輾轉謀生,決心讓這個聰穎的幼子多讀點書,以後去接受高等教育,當一個有地位的牧師。富蘭克林在少年讀書期間,成績優異,被譽爲“全級之冠”。

可是好景不長,富蘭克林只在學校裏讀了兩年書,10歲那年他就被父親叫回家去幫工。因爲窮苦的英國移民,在美洲找不到世外桃源,沉重的家庭負擔使他父親的店鋪入不敷出,只好放棄望子成龍的奢望。這樣,富蘭克林每天就幹起剪燭心、澆燭模、守店鋪等輔助性勞動。但是他並沒有因失學而放棄讀書,反而更加如飢似渴地刻苦攻讀了。

偷石塊建塢臺

富蘭克林輟學回家後,開始幫助父親工作——用牛油製作肥皂和蠟燭。但是,富蘭克林並不喜歡幹這一行,他一心渴望去航海。每有閒暇,富蘭克林便和鄰近的孩子們到海邊去,於是他很早就學會了游泳和划船。當孩子們一同劃小船玩耍時,常常讓他指揮,特別是在遇到困難時更是如此。在別的事情上,他也總是成爲孩子中的頭兒。然而,這位“小首領”的稚氣有時卻將夥伴們帶入窘境。

鎮上的水磨附近,有一片鹹水沼澤,當下過雨後,孩子們常常站在沼澤邊鉤鰷魚,日子一長,站的地方被踩成了一片爛泥地。富蘭克林便向小夥伴們建議,修築一個便於站立的塢臺。建築材料可以用堆在不遠處的石塊。但那石塊是澤畔蓋一座新房子要用的,孩子們都知道這點,可是富蘭克林號召修築塢臺,大家誰都沒有理會使用石塊的後果。

等到蓋房工人下工離去,孩子們便開始了他們的“工程”。富蘭克林帶領大家把石塊一塊塊搬過來,有時候石塊特別大則需要兩三個人搬一塊,大家幹得汗流浹背,卻都興致勃勃。終於搬光了所有的石塊,建成了自己的塢臺,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蓋房工人們發現石塊堆不見了,大吃一驚,四處尋找,結果發現石塊已變成了一座沼澤邊的塢臺。搬走石塊的孩子們也被一個個查了出來。孩子們大都受到了家長們的責怪。只有富蘭克林向父親辯解說這是一樁有益的事,父親卻教訓他說:“別人的東西就是別人的,我們沒有權利動用別人的東西,除非得到人家的允許。儘管是做有益的事情,仍然是不對的,隨便動用別人的東西就是不道德的行爲。”

父親這個語重心長的教誨,伴隨了富蘭克林的一生,他永遠不會忘記這次經歷。

吮吸百花汁液的小蜜蜂

波士頓是北美十三州的北方大港,人口稠密,市井繁華。富蘭克林工作的店鋪又地處鬧市,窗外是喧鬧的大街,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店裏堆滿了牛油桶、肥皂箱、蠟燭櫃,顧客進進出出,往來不絕。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富蘭克林卻能專心致志地學習,往往從晨光誦讀到晚霞夕照。他像小蜜蜂吮吸百花的汁液那樣,在書本里找到了靜謐的綠洲。

富蘭克林遍讀了父親的豐富藏書後,又開始用自己的零用錢買書看。漸漸地,他對店鋪裏的生活感到不滿足了。父親的原定目標是給每一個兒子選擇各不相同的職業,可是,鑑於他對書籍的特殊感情,破例地把他送到他哥哥開辦的印刷所當學徒,那一年他才12歲。

與哥哥做的不平等交易

讀書的嗜好因環境的改善而得到暫時的滿足,但是卻很快地又膨脹到這個環境之外。印刷所的一些常客對這個“少年學者”都很喜歡,其中商人馬太·亞當斯要算最突出了。

亞當斯是一個圖書收藏家,他愛書如命,一般人在他那裏是不大能借出圖書來的。然而,他卻主動地把富蘭克林請到自己的圖書館,讓富蘭克林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書。看到這些裝幀精良、文圖並茂、體裁多樣、內容豐富的好書,富蘭克林驚歎知識海洋的浩瀚,激起了更強烈的求知慾望。在這裏,他經常流連忘返。

收藏家特殊優待富蘭克林是事出有因的。因爲富蘭克林讀書做事仔細認真。那時的印刷所裏,幾乎所有東西都是黑糊糊的,鉛版、鉛字、鑄模既沉重又骯髒;印刷機發出嘈雜的噪音;紙堆、書垛雜亂無章。富蘭克林在這裏看書十分小心,每次都要先洗手,把書包上皮,從不丟失損壞。另外,他又一貫“言而有信”,每當一本書晚上借來,又必須在翌日送還的時候,他就挑燈夜讀,乃至通宵達旦。無論如何,他總是如期奉還。在這些小事情上表現出的誠實、守約和整潔的好品行,又反過來給他帶來了博覽羣書的方便。

節衣縮食,是窮人求學的常用方法。富蘭克林也是這樣。一天,富蘭克林向哥哥提出了一個深思熟慮的計劃,他說:“如果你把伙食費的一半給我,我就自己做飯,另一半就留給你。”他哥哥當然同意了。以後,富蘭克林每天午間就簡單地買些麪包、餅乾和葡萄乾充飢。省下來的時間就貪婪地讀起書來,有時坐在紙垛上,有時靠在印刷機旁,無論環境多惡劣,他都能孜孜不倦地學習。

無意間的鼓勵

在富蘭克林的少年時代,受到過一次無意間的“鼓勵”,儘管不爲人所知,但卻讓富蘭克林終生難忘。

富蘭克林的哥哥曾經創辦過一種報紙,在報上發表文章的都是些社會名流,哥哥和朋友們經常聚在一起品評文章的優劣得失,交流對這些文章的看法。

有一天,哥哥在印刷車間的地上拾到一篇文稿,隨手拿來一讀,發現文章立意新穎、論述周詳,放射着奇異的光彩,而且這篇文章蘊涵着一種與衆不同的力量。於是哥哥決定把這篇稿子馬上登在報上,而且哥哥還十分肯定地認爲這篇文章一定是出自某個才子之手。

這篇文章登報後,果然不出哥哥所料,受到人們的廣泛好評,當聽到人們的對這篇文章的誇獎,富蘭克林心裏暗暗高興。原來,這是他在夜裏寫好之後,從門縫裏扔進去的,希望哥哥發現後把它登在報紙上。沒想到,哥哥首先肯定了它,並真的把它登在報紙上,而且人們對這篇文章的反響出奇地好。

富蘭克林受到這次無意的鼓勵後,他就經常把讀書和寫作結合起來,豐富自己的寫作經驗。

富蘭克林一生鄙薄名利、地位。他出身於印刷廠學徒,後來,由於勤奮好學,勇於實踐,在電學和多種應用科學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被公認爲是當時世界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還從事過很多社會活動,先後擔任很多社會公職,在北美獨立戰爭和反對奴役黑人的鬥爭中,都被認爲是進步政治家。然而他絕無驕矜之容,總是謙虛自處。他在晚年親自撰寫的“墓誌銘”裏,稱自己爲:“印刷工人本傑明·富蘭克林”。謙虛、深受愛戴和爲人類造福的崇高動機有機地統一在他的一生中,使他爲世界人民所稱讚。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