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王昭君的故事集錦11篇

王昭君的故事集錦11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昭君的故事1

【王昭君】

王昭君的故事集錦11篇

王昭君(前52年—15年)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與西施、楊玉環、貂蟬並稱中國四大美女,生於西漢 南郡(今湖北 興山縣),卒年不詳,

昭君出塞翻過雁門關,西走二關(雁門關、寧武關)驛道,(即今雁陽路)經舊廣武、南榆林村往西過辛寨村、南磨、徐村轉北向現朔州市朔城區青鍾村,準備進朔州往右玉從殺虎口北行。到達青鍾村時,眼見這裏無垠平原,流水嘩嘩,土肥草旺,綠茵一片。到處花開蝶舞,牛羊遍野。回首蓮花山,起伏連綿,主峯紫荊山層林蔥籠,紫氣升騰,彩雲繚繞,氣象萬千。當下喜形顏開道:從來塞外荒無煙,此地美景勝關南。真天造百世福地也。於是在這裏小歇幾日,四處轉玩,方纔北上。

漫漫長途,歷時一年有餘,方到呼市,一路胡歌茄聲,深受胡民歡迎。呼韓邪單于舉行盛大國慶,封昭君爲寧胡閼氏,即胡漢友好皇后。

昭君出塞和親,化干戈爲玉帛。消除了戰事,爲兩國開創了穩定和平的政治局面,深得人心。

王昭君的故事2

王昭君,即王嬙(qiáng),字昭君,原爲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約定“漢與匈奴爲一家,毋得相詐相攻”。並三次進長安入朝,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爲“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冒頓單于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由呼韓邪單于殺兄(攻打哥哥郅支單于)可見在那個時代親兄弟明算賬;權利的魅力無法擋。 西漢到了漢宣帝當皇帝的時候,漢朝又強盛了一個時期。那時北方的匈奴由於內部相互爭鬥,結果越來越衰落,最後分裂爲五個單于勢力。其中有一個單于,名叫呼韓邪,一直和漢朝交好,曾親自帶部下來朝見漢宣帝。漢宣帝死後,元帝即位,呼韓邪於公元前33年再次親自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元帝同意了,決定挑選一個宮女當公主嫁給呼韓邪單于。

後宮裏有很多從民間選來的宮女,整天被關在皇宮裏,很想出宮,但卻不願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這時,有一個宮女毅然表示願意去匈奴和親。她名叫王嬙(qiáng),又叫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管事的大臣聽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報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選擇吉日,讓呼韓邪和昭君在長安成了親。單于得到了這樣年輕美麗的妻子,又高興又激動。臨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漢元帝告別的時候,漢元帝看到她又美麗又端莊,可愛極了,很想將她留下,但已經晚了。據說元帝回宮後,越想越懊惱,自己後宮有這樣的美女,怎麼會沒發現呢?他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才知道畫像上的昭君遠不如本人可愛。爲什麼會畫成這樣呢?原來宮女進宮時,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選,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給皇帝看,來決定是否入選。當時的畫工毛延壽給宮女畫像,宮女們要送給他禮物,這樣他就會把人畫得很美。王昭君對這種貪污勒索的行爲不滿意,不願送禮物,所以毛延壽就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爲此,元帝極爲惱怒,懲辦了毛延壽。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騎着馬,離開了長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來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韓邪單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她一面勸單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使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60年。昭君死後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爲她修了墳墓,並奉爲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後爲避司馬昭之諱,昭君改稱王明君。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在詩人的眼中,王昭君可能是悲傷的,但是不管怎麼樣,王昭君她是堅強的。她爲了祖國,嫁給了匈奴人,一路上她翻山越嶺,千里迢迢地來到匈奴。她無怨無悔,給漢朝和匈奴帶來了60多年的和平。

王昭君的故事3

王昭君出塞

漢宣帝在位的時候,漢朝又強盛了一個時期。那時候,匈奴由於貴族爭奪權力,勢力越來越衰落,後來,匈奴發生分裂,五個單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個單于名叫呼韓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單于打敗了,死傷了不少人馬。呼韓邪和大臣商量結果,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帶着部下來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漢宣帝像招待貴賓一樣招待他,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爲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

呼韓邪單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奭即位,就是漢元帝。沒幾年,匈奴的郅支單于侵犯西域各國,還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打敗了郅支單于,把郅支單于殺了。郅支單于一死,呼韓邪單于的地位穩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漢元帝同意了。

以前,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

“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裏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

有個宮女叫王嬙,也叫王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爲了自己的終身,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

管事的大臣正在爲沒人應徵焦急,聽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報漢元帝。

漢元帝吩咐辦事的大臣擇個日子,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

呼韓邪單于得到這樣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高興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說的了。

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多少有點捨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經晚了。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

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裏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

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着馬,冒着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慣了,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歡她,尊敬她。

王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王昭君離開長安沒有多久,漢元帝死去,他的兒子劉驁即位,就是漢成帝。

王昭君的故事4

當年遺恨嘆昭君,

玉貌冰膚染胡塵.

邊塞未安嬪侮虜,

朝廷何事拜功臣?

朝雲鶴唳天山外,

殘日猿悲黑水濱.

十里東風青冢道,

落花猶似漢宮春.

王昭君是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時人也稱她爲明君或明妃。對於她爲何出塞匈奴,歷來衆說紛紜,貶褒不一。

據傳,王昭君是齊王襄的女兒,十七歲時,被漢元帝選入宮中。漢元帝是按畫工的畫像選宮奴的,深居後宮的宮女們,爲了能被皇上幸召,總想把自己畫得美點兒。所以,她們不惜重金賄賂畫工。

王昭君初入宮廷,一來不懂這些規矩,所以沒有備下這筆賄金;二來自恃美貌,不愁皇上不召見。據說,畫工毛延壽當畫到王昭君的眼睛時,便啓口說:“這畫人的傳神之筆在於點睛,真是一點千金呀!”昭君對毛的暗示雖心領神會,但她沒有買他的賬,相反諷刺了他幾句便離去了。毛延壽見她如此傲慢,便把那點該點到昭君眼睛上的丹青,點到了她的臉上。就是這麼一點,竟讓王昭君在掖庭裏苦守了不知多少時光。

這時,恰好匈奴呼韓邪單來於朝,要娶漢人女子爲妻。元帝正苦於無法抵禦匈奴的侵犯,見到呼韓邪單于來朝求娶,覺得正是開展政治和親外交的好機會,於是便賜給他五名宮女。王昭君久居深宮,面見聖上無望 積怨甚深,聽說匈奴前來求親聯姻,便主動要求離漢宮去匈奴。漢元帝只知她缺少姿色,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

到了呼韓邪單于臨別的那天,漢元帝見王昭君丰容盛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不禁大吃一驚。他本想把她留下,可是怕失信於人,只好忍痛割愛,讓王昭君出塞和親。據傳,漢元帝由此對畫工毛延壽大爲惱火,遂有殺毛延壽等畫工之說。

從上面記傳的情況看,王昭君爲何出塞應這樣解釋:王昭君因自傲,未買通話工毛延壽,結果被醜化。美貌的昭君因此的不到皇上的寵愛,久留宮中實在無聊,於是自請去匈奴,經漢元帝同意,便出塞去和親了。

歷史上卻有人認爲,王昭君所以出塞,是毛延壽設下的救國計策。據傳,毛延壽見昭君美貌非凡,生怕已經沉戀於女色的漢元帝更不能自拔而誤國,於是在畫王昭君肖像時,有意把她醜化了。漢元帝未能察覺,後來呼韓邪單入朝要娶漢人女子爲妻,漢元帝原想以醜送人,結果誤將王昭君送了出去。若昭君不被送出,有朝一日必得寵,就會變爲妲己式的人物,到時誤國殃民,後患無窮。因此,毛延壽就成爲了“忠臣唯有毛延壽,能送名妃出宮門”的大好人。

據正史記載,王昭君出塞和親,對漢邊疆的安寧起了良好的作用,在呼韓邪父子當政時期,漢匈關係和睦,這說明政治聯姻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可也有人認爲,漢室謀臣如雲,猛將如雨,用婦人安邦息事,實在是有傷國體。

王昭君爲何出塞雖衆說紛紜,但她作爲古代 “四大美女”之一的故事流傳至今,誰也不會有不同意見。杜甫詩云:“羣山萬壑(he)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這是對王昭君一生的高度概括了。

王昭君的故事5

人物生平

入宮待御

甘露二年(前52年),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今湖北興山縣)的一戶平民之家。

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爲了一名宮女。

出塞和親

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單于呼韓邪來朝,請求娶漢人爲妻。元帝遂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並改元爲竟寧。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

昭君抵達匈奴後,被稱爲寧胡閼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右日逐王。

匈奴生涯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 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依遊牧民族收繼婚制,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

鴻嘉元年(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且糜胥繼任爲搜諧若鞮單于。

身後之事

元始二年(2年),王莽專政,爲取悅王太后,厚賞烏珠留若鞮單于,令其送昭君長女須卜居次返回中原,進宮服侍王太后。

初始元年(8年),王莽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朝。匈奴單于認爲“非劉氏子孫,何以可爲中國皇帝?”於是邊疆迭起,禍亂無窮。眼看自己爲之獻身的和平之局,即刻變爲烏有,昭君悲憤成疾。不久在幽怨悽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南9公里處的大黑河畔。

公元9年,王莽換單于璽,授新章。

公元10年,新朝改匈奴單于爲匈奴服於。備甲率三十萬攻匈奴,預分其地爲十五國。

公元11年,王莽使人誘賂呼韓邪諸子。烏株留分告諸部入塞、大賂。車師降匈奴。

天鳳五年(18年),烏累若鞮單于死,其弟輿繼爲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于。爲了改變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爲父子繼承製,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于便廢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斯承襲左賢王位,復殺知牙斯。

泰始二年(266年),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追尊司馬昭爲文帝,爲避司馬昭的諱,王昭君被改稱明君,史稱明妃。

軼事典故

平沙落雁

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爲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漢元帝挑選了王昭君作爲和親對象。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黃沙滾滾、馬嘶雁鳴,使她心緒難平,遂於馬上彈奏《琵琶怨》。悽婉悅耳的琴聲,美豔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爲了王昭君的雅稱。

畫工棄市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因後宮女子衆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

看圖召見寵幸。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畫得最差,不得見漢元帝。後來匈奴來求親,漢元帝就按圖像選王昭君去,臨行前才發現昭君優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來,就把毛延壽、陳敞等許多畫工都殺了。

歷代文人多據此爲文、吟詩作賦,如吳雯《明妃》:“不把黃金買畫工,進身羞與自媒同”;陳志歲《昭君出塞》:“漢皇恨殺毛延壽,詎省根由在自身。”王安石《明妃曲》:“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歐陽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王昭君的故事6

中國古代有個王昭君,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她鄙視賄賂,厭惡昏庸與諂媚,自願遠嫁匈奴而使國家安定、百姓幸福,讓青春和美放出異彩。她就像美的光源,一踏上大漠,整個草原便爲她鮮花開放,大地山川都向她致意,連天上的大雁也不敢自傲,甘心落到地上,欣賞她的風采。故史書又稱她爲“飛豔”。在後來的戲曲中,馬致遠的《漢宮秋》,關漢卿的《哭昭君》,吳昌齡的《月夜走昭君》,還有明朝時期的《昭君出塞》、《和戎記》等,講的都是王昭君的故事。本文所要講的,是她小時候爲民除害,智鬥貪婪鬼的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約出生於公元前55年。她雖出生於平民之家,但自幼聰明伶俐,喜歡讀書,尤其喜歡讀詩歌。到七八歲時,便熟知《詩經》、《楚辭》和《漢賦》,而且出口成章。

昭君不僅天生麗質,且心地善良,性格剛強。約在她七歲那年,她發現好多村民家中晚上黑乎乎的,連買油點燈的錢都沒有,便買了幾棵油桐樹苗,栽到了村中公共場所土地廟前,經常澆水施肥。當鄉親們知道她種桐樹是爲大家時,都誇她心眼好、想得周到,也都和她一道精心護理這幾棵桐樹。

在昭君和鄉親們的共同管理下,桐樹長得很快,兩年後便枝葉茂盛,結出了桐籽。桐籽成熟後,昭君帶領同村的孩子共同採集,然後便按人口的多少、住家的多少分成等份,挨門挨戶地送到家中。當她看着鄉親們把桐籽剝掉皮,穿在竹籤上,點着照明的時候,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

這一天,昭君正在桐樹底下拾揀分完後剩下的桐籽,本村那個人稱“貪婪鬼”的財主走來氣哼哼地說:“這是我家的桐樹,你怎麼可以私自採集分掉呢?”

昭君說:“樹苗是我花錢買的,栽在全村的公共場所土地廟前,又沒栽在你的地裏,怎麼成你的樹了?”

在場的其他村民也跟着說:“樹沒栽到你地裏,怎麼成了你的樹了?”

貪婪鬼說:“你們別起哄,樹雖然沒栽到我的地裏,但土地廟在我家的前面,樹根扎到我家院中,是從我家院中吸收水分和肥料長大的。難道這樹不是我家的嗎?”

昭君聽了,感到可笑,氣憤地當面質問說:“好,照你這麼說,你家院裏的樹根扎到了鄰人的家中,那麼你院裏的樹也就是鄰人家的了?你家放牛放羊時,牛羊經常吃鄉親們地裏的草,有時還吃鄉親們的莊稼,那麼,這些牛羊也就是鄉親們的了嗎?”

貪婪鬼見昭君這樣說,無言以對,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王昭君的故事7

昭君出塞指的是什麼意思

昭君出塞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的是西漢一位宮女代替公主主動和親到匈奴,爲漢匈之間的和平友好做出了偉大貢獻的故事。

漢宣帝去世後,漢元帝劉奭繼位,正值漢朝最鼎盛時期,同時也是一個下滑的起點。自漢武帝之後,邊境安寧了幾十年。匈奴內部發生內亂,呼韓邪單于主張與漢友好,郅支單于卻主戰,兩人意見不合,再加上爭奪單于之位,匈奴內亂,呼韓邪敗走於光祿塞下。呼韓邪曾三次到大漢朝見,皇帝親派護衛護送,漢匈關係還算平和。呼韓邪提出和親的要求,漢元帝欣然答應。但是他嫁給單于的卻不是自己的公主,而是在他的後宮中尋找一位自願的女子送去和親。

王昭君便是這位女子。王昭君是皇帝選美的時候選入後庭的,只是後宮嬪妃衆多,更何況她還只是個宮女。雖說她有傾國傾城的容貌,但是她生性高潔,無意爭寵,便一直沒有被皇上發現,直到匈奴求親,她纔有機會在衆人眼前驚豔,只是這樣一位美女要送去被和親,這事情也無可奈何了。王昭君與自己的親人辭別,便跟着呼韓邪單于出了長安,去往匈奴,因爲出的是光祿塞,又去的是塞外之地,故歷史留下的典故便是昭君出塞。

王昭君出塞,帶去了漢朝的文化和先進技術,對邊疆地區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也能與匈奴民族和平共處,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因爲她的出塞,免去了百姓遭受戰亂之苦,王昭君也因此名留青史。

昭君出塞的歷史背景解析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關係也一直作爲政治問題被重視。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以來,一直到王昭君出塞,漢匈關係一直時戰時和,漢武帝之前,漢匈一直以和親來換取邊境安寧。漢武帝即位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朝得以興旺,兵強馬壯,打的匈奴俯首稱臣。

公元前60年,匈奴部族內亂,郅支單于與呼韓邪單于對抗,呼韓邪失敗後南遷於光祿山塞下。呼韓邪一直有心與漢朝交好,這也是其與郅支分歧之處,便親自南下到漢朝面見皇帝,表示親和。郅支單于得知後,害怕漢朝會和呼韓邪聯手,便派使臣隨帶質子到漢,以示親厚。獲悉漢朝派兵護衛呼韓邪時,便索還質子,殺了漢朝使臣,與漢決裂。

公元33年,呼韓邪單于帶着“漢匈一家”的誠意請求和親,漢元帝同意和親,但並不打算以公主嫁他,欲尋找一女子嫁入匈奴。

王昭君,名嬙。選美入宮,一直未能面見皇上。此女若空谷幽蘭,善通音律,知曉詩文,更有花容月貌。得知匈奴求親之事,便自薦出塞。皇帝未見過此女子,便欣然同意。適逢和親之日,王昭君一襲華服,略施粉黛出現在大殿之上,六宮粉黛頓無顏色,元帝有心向往,只是君無戲言,王昭君隨着年邁的呼韓邪遠去匈奴。

王昭君嫁到匈奴,被封爲“寧胡閼氏”,是爲安寧、和平之意。王昭君出塞,使得邊境免於戰火一百多年,她的子孫後代也爲漢匈和平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着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王安石《明妃曲》中所寫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名嬙,小名皓月。

人如其名一樣,王昭君猶如一輪明月,難掩其光芒。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擁有沉魚落雁的容貌,聰慧賢淑。只是這般女子也難逃被應召入宮的命運,就這樣,美麗的一朵花從此被困與層層的宮牆之中。按常理說,王昭君進入宮廷,單單憑藉其萬里挑一的容貌,理應寵冠後宮,就算入主中宮都在情理之中。可是她就如其名皓月一般,高潔無暇。因爲沒有賄賂畫師毛延壽,再加上後宮之中有人不願意讓皇帝看見她,因此一顆明珠就這樣被藏於後宮之中。

公元前33年,匈奴單于呼韓邪再一次南下中原覲見皇帝,請求和親,皇帝應允了。只是,他並不打算真的嫁一位公主給他,他打算在後宮之中選取一名女子,賜以公主之身遠嫁塞外。後宮女子聽說有機會出宮時,個個都翹首以盼,但是聽說所去之地乃是塞外漠北,就都不願意了。只有王昭君,毅然請求去那黃沙漫天之地,在長安與親人辭別後,她就踏上了去匈奴的路途。後世杜甫曾作詩《詠懷古蹟》中有寫“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王昭君去到匈奴之後,與呼韓邪單于很恩愛,被封爲“寧胡閼氏”。嫁入匈奴的同時也帶去漢朝的文化與科技,促進了當地社會的發展,在大漢與匈奴的關係上起到了溝通和交流的作用,換回了邊境的安寧。

王昭君的故事8

王昭君的故鄉寶坪,有一棵兩人合抱不攏的參天大核桃樹,傳說是昭君親手栽種的,樹下就是她家的宅地。在樹蔭掩蔽的地方,有一眼銅鏡般的圓井,楠木作蓋,楠木鑲邊,楠木墊底,楠木護口,和一般的水井實在大不一樣。井裏的泉水碧澄碧澄,像塊無斑無痕的大寶玉,清甜清甜,勝過陳年的老香醇。暑天裏,不管天多熱,地多旱,來到井邊就涼氣襲人;喝一口井水,五臟涼透,暑氣頓消,渾身上下不長痱子。冬天裏,不管天多冷,地多寒,井上總是蒸氣騰騰,井水總是溫溫熱熱。用井水擦個手,洗個腳,一個冬不生凍瘡。這口井就是千百年來遠近聞名的楠木井。

很早以前,寶坪本沒有水井,只有一個小泉坑,從巖縫裏滲出一線線的泉水,勉強供全村人飲用。

不料有一天,天上的一條小黃龍,捲起一陣黃煙,飛落到泉坑裏來洗澡,看上了這泉坑周圍的風景。它一擺尾,一打滾,攪得黃泥爛漿直滾直翻,把個巖縫也堵得死死的,滲不出半滴泉水來。從此,泉坑成天黃糊糊,髒稀稀的,成了一攤死水。那小黃龍還常常在坑裏吐口水,打噴嚏,拉屎拉尿,弄得水面上整天浮起一層黃鏽。那坑水又渾又腥,又苦又澀,鄉親們喝了,一個個上吐下瀉,病倒一大片。連泉坑附近昭君栽的那棵核桃,也枯了枝。

泉坑被小黃龍霸佔了,人們不得不到寶坪山下的溪河裏去背水。昭君姑娘從小也跟鄉親一道,每天上坡下坎地背呀背呀,累得腰痠背痛,上氣不接下氣。鄉親們常常唉聲嘆氣地說:“唉,老天爺怎麼降下這麼個妖怪到寶坪呵!”“嗨!要有一眼清泉水井,那我們寶坪村就真是寶坪嘍!”

昭君聽到鄉親們的嘆息,暗想:美不美,家鄉水。家鄉要是有一眼千年不幹的泉水井,那纔好呢。我何不跟姐妹們一起,齊心合力,把那黃泥坑水戽幹,把黃龍趕走,再掘深一些,掘成一口泉水深井呢!

想到這裏,昭君馬上召來衆姐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們。這些經常跟昭君一塊背水、採茶、繡花、彈琴的女伴們,平日就最尊重昭君,年紀小的稱她昭君姐,年紀大的稱她王嬙妹。她們聽昭君這麼一說,沒有一個不樂意的。大夥連忙捲起衣袖,系起羅裙,從家裏提來水桶,拿來繩索,站到黃泥坑邊戽起黃泥水來。姑娘們一氣戽了三天三夜,眼看黃泥水快給戽幹掏盡了。

第四天,姐妹們正幹得起勁,突然狂風大作,黃塵蔽天。霎時,只見一條黃褐色的長蛟“呼”的一聲,騰空而起,直奔天邊而去。姑娘們見黃龍被趕走了,一個個樂得直蹦直跳,鄉親們也紛紛奔走相告:

“嗨,昭君姑娘辦下大好事了!”

“哎呀!寶坪村出了金鳳凰了!”

趕跑了黃龍,昭君和衆姐妹爭着從家裏拿來錘子、鑿子,“叮叮噹噹”地鑿泉眼。好心的父老們要來幫忙,被昭君她們謝絕了;熱情的小夥子要來相助,被昭君她們婉言打發走了。她們只邀請了村東頭九十九歲的“老壽星”爺爺,來幫她們出出點子。

姐妹們的腰痠了,昭君唱支歌,姐妹們的腰就不酸了;姐妹們的腿麻了,昭君說個笑話,姐妹們的腿就不麻了。姐妹們的手打起泡了,昭君採來草藥替她們敷上,第二天就好了;姐妹們的臂震木了,昭君伸出雙手給她們輕輕搓揉,馬上就復原了。

就這樣,一連掘了七天七夜,終於掘成了一個圓溜溜、直通通的水井。昭君拿着鐵釺,在井底巖縫裏一挑,只見碗口粗的清泉水,從巖縫裏真往外冒,冒呀冒,不到三個時辰,井裏就注滿了清瀅瀅的泉水。這一下,大家可高興了。可是昭君卻皺起了眉頭,在一旁沉思着什麼。

姐妹們過來問道:“你有什麼事不高興呢?”

昭君說:“我在想,要是那條小黃龍又跑來搗亂,可怎麼辦呢?”

姐妹們一聽,全愣住了。可不是嗎?小黃龍再來洗個澡,寶坪村就又要遭一場大災難呵!

大家正焦急不安,忽聽得人羣裏發出一串響亮的哈哈聲。姐妹們回頭一看,原來是“老壽星”。他捋捋那花白鬍子,對昭君說:“老話說,‘青龍住水井,吉祥降寶坪’。只要請來九天青龍下凡長住井底,那黃龍就會被降服,不敢再來。再說,有了青龍,就莫愁井水不清,泉水不甜啦!”

昭君一聽,喜得眉開眼笑,忙問:“那――如何請得青龍下凡呢?”

“老壽星”不住地跺着柺杖,說道:“莫着急,莫着急,只要有一位相貌俊美,心地虔誠的姑娘,肯上紗帽山向九天拜請七夜,那九天青龍準會飛出天界,降下井來。”

姐妹們嘰嘰喳喳議論開了。有的說:“哎呀,相貌最美,心地最虔誠的只有昭君啦!”

也有的說:“夜裏山上有野獸傷人,那可不行呵!要去,我們姐妹們都去。”

“老壽星”說:“人多了不行,天神要厭煩的!”

昭君說:“姐妹們不用擔心,只要能請來青龍,保住水井,我什麼野物都不怕!”

就這樣,昭寺勸阻了衆姐妹,當天夜裏獨自上了紗帽山頂。

第一天,不見動靜;第二天,第三天,不見動靜;第四天,第五第六天,還是不見動靜;倒了第七天夜裏,昭君正在拜請,忽然月亮邊積起了一堆烏雲。霎時間,風聲驟起,一道青光刺破天空,把昭君的全身照得明明亮亮。接着只聽見青光裏一聲:“來了!”一條青黝黝、金閃閃的長龍,左擺右轉,翻騰起舞,從九天直奔寶坪。

眼看着青龍下凡,昭君、“老壽星”和姑娘們一起擁到井邊。

“老壽星”說:“好嘍!好嘍!‘青龍住水井,吉祥降寶坪。’黃龍再也莫想來搗亂了!”

這時,天亮了,姐妹們擁着昭君,在井邊一起下拜,願青龍長住井中,爲民造福。這時,鄉親們也來了,看井裏的泉水清靈靈,明晃晃,跟昭君的心一樣。有人便把這井叫做昭君井,也有的叫它做青龍井。從此,鄉親們再也不用到山下的溪河裏去背水了。

有一天,昭君急匆匆地跑來找姐妹們,說昨夜裏她做了一個夢,夢見井裏的青龍要回到天上去了。這一去,怕再不回來了。

姐妹們急壞了,趕忙跑去找“老壽星”。

“青龍要走了,怎麼辦呢?”

“小黃龍說不定又要來搗亂啦!”

姐妹們嘰嘰喳喳,把“老壽星”的頭都快吵昏了。

“莫着急,莫着急,讓我想想……”“老壽星”捻着銀鬚,沉思了半天,纔開口,“嗯!辦法是有的呀,可難辦啦!”

昭君趕緊問:“快說,什麼辦法?”

“早聞蜀國峨眉山出產一種楠木寶樹。這樹身高十幾丈,腰圍六七人合抱。紋細木堅,清香四溢,千年不腐。這寶樹可以定龍攔虎。”

姐妹們忙問:“‘老壽星’爺爺,蜀國峨眉山離寶坪遠嗎?”

“遠啦!遠在天邊,怕無人去採呀!”

昭君說:“你看我能去嗎?”

“你?!”“老壽星”眨眨眼打量着昭君,半天沒有作聲。

姐妹們急了:“昭君姐去,那怎麼行呢?”

昭君道:“怕什麼!遠在天邊,不也有邊嗎?我飛峽江,上蜀國,登上峨眉山,定能採來楠木寶樹!”說完,打點行裝,就要啓程。

“老壽星”見昭君這樣勇敢、善良,萬分感動,忙對昭君說:“既然如此,我實話告訴你們,我是仙翁下凡,這回讓我親自給你們跑一趟吧,姑娘們且等着!”說完,駕起青雲一朵,直奔西天而去。

不到一個時辰,這仙翁扛着一根長長的紫紅楠木,從雲中冉冉降下,到了井邊,用羽扇輕輕一扇,那楠木頓時變成了一根有棱有角的大木樑。接着,鄉親們七手八腳,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放在井底中間。那楠木泡在泉水裏,長年不腐,吐放清香,山泉水變得更加清淨,更加甜美了。

井內的青龍被楠木一壓,再也不能出來了。井水碧綠澄清,長年不斷。連那旁邊的核桃樹也長得枝繁葉茂,果實累累。從此,寶坪村的鄉親們又把青龍井叫做楠木井。

一些老人說,用楠木井的水做飯,飯格外香;用楠木井裏的水做湯,湯格外鮮;用楠木井的水做酒,酒格外醇;用楠木井的水泡茶,茶格外釅。千百年來,鄉親們喝着楠木井的清泉水,深深地懷念着美麗善良的王昭君。

王昭君的故事9

鄂西山區的高山密林裏,生長着一片片珍貴的珙桐樹。每年春天剛過,它就開花了。花又白又大,有兩片花瓣伸出,略略張開,真像一隻欲飛的白鴿登在枝頭上,所以人們都叫它鴿子樹。這樹上的鴿子花,可有個來歷哩!

兩千多年前,漢元帝劉把宮女王昭君,許給了南匈奴呼韓邪單于。這一天,昭君出塞遠嫁,就要從京城長安上路了。她坐在窗前,遙望故鄉,正在想念香溪的父老鄉親,忽然窗外白光一閃,飛進一隻雪白的鴿子,輕輕落在昭君身邊。昭君一看,原來是自己在家時餵養的那隻小白鴿“知音”。

她高興極了,連忙捧在手裏問道:“知音,你怎麼找到這裏來了?我可真想念你啊!”

知音說:“姑娘,我也一直想念你。聽說你要出塞去和親,我飛了七天七夜,趕來與你同去,你答應嗎?”

昭君一笑,微微點頭。小白鴿知音就地一滾,化作一支小巧玲瓏的白玉簪。昭君把它斜插在髮髻上。

昭君到了匈奴,被封爲寧胡閼氏,做了匈奴的王妃。一晃三年過去了,昭君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得很幸福。她還教給匈奴人編織刺繡,琴棋書畫,深得大家敬重。昭君常常思念家鄉,每天早晨要向南祝禱;逢年過節,要朝南三拜。

一天夜裏,昭君做了個夢,回到了故鄉――興山寶坪。她打水的楠木井,還是那樣清清亮亮;她梳洗的梳妝檯,還是那樣清爽雅緻;西荒埡的燈還是那樣明;紗帽山的樹還是那樣青;只是二老爹孃頭上的白髮增多了,臉上的皺紋加深了。昭君一覺醒來,思鄉之情深切,就寫了一封平安家信。可是交通不便,關山隔阻,這封信怎麼送回去呢?

這時,白鴿知音說話了:“昭君閼氏,我給你把信送回去吧!”

昭君一聽,真是高興極了,只是感到山高路遠,陰晴多變,知音身單力弱,能受得了嗎?她雖然沒有說出來,知音已經瞭解了她的心思,就說:“昭君閼氏,你放心吧,我帶領我的子孫一起飛,一定把你的平安家信帶給寶坪親人!”昭君感動得眼含熱淚,把家信給知音白鴿繫好,又囑託了一番,才送它們上路了。

一羣白鴿,在知音的帶領下,向南方飛來,一路上穿雲霧,搏風雨,飛過了高山,飛過了大河,到底飛到了興山萬朝山。這一路,可把白鴿們累壞了,聽說到了昭君的故土了,就成羣地落在樹上休息。知音看到這番情景,就說:“你們在這兒休息吧,我再飛五十里,把昭君閼氏的信送給鄉親!”說完,就朝寶坪村飛去。

寶坪村的鄉親父老,聽說白鴿知音從塞外送回了昭君姑娘的家信,個個喜出望外,東家請,西家接,想留知音在村子裏歇息。後來,大家聽知音說,它要和其他白鴿一起在萬朝山樹上休息,第二天就都趕來看望。不料樹上的鴿子,已經都變成了朵朵白花了。

從此以後,人們就給珙桐起了個名字,叫鴿子樹。這個故事越傳越遠,連外國也知道了,他們也給起了個名字,叫中國鴿子樹。

王昭君的故事10

許多人都知道王昭君是西漢時期的奇女子,她不但美麗出衆,而且深明大義,爲了漢族和匈奴族的友好共處,自願嫁到偏遠的匈奴。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智鬥財主的故事。

小時候,王昭君就非常聰明,而且很懂事,十分同情窮苦的老百姓。那時,王昭君發現許多鄉親們起早摸黑地幹活,卻連油燈都點不起。她心裏很難過,一直在想辦法爲鄉親們解決這個問題。

後來,王昭君知道了油桐樹結的油果可以榨油,榨的油能夠用來點燈,便想辦法弄來了幾棵油桐樹苗。她把這幾棵樹苗栽在村裏的土地廟前,並一直很精心地照料它們。樹苗不到兩年就長成了大樹,上面結滿了油果。從此,鄉親們不愁沒油點燈了。

想不到,村裏有一個黑心的財主,想要霸佔這些油桐樹。

一天,鄉親們被財主叫到土地廟前,只見他十分傲慢地說:“這土地廟是我家祖先建的,所以油桐樹應該屬於我家。”

王昭君聽了,非常生氣地說:“是我親手種下的這些樹,也是我親自養大的.,憑什麼屬於你家?”

財主冷笑一聲,蠻橫地說:“這些樹的根紮在土地廟下,而土地廟是我家的,這樹當然也就是我家的!”

王昭君立即反駁說:“照你這麼說,你家有很多大樹的根都紮在鄉親們的屋子下,你家還有很多牛羊老跑到鄉親們的地裏吃莊稼,這些樹和牛羊都應該屬於鄉親們了?”

這番話,使鄉親們拍手叫好,也把財主說得啞口無言。財主只好夾起尾巴,灰溜溜地走了。

王昭君的故事11

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姊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與西施、楊貴妃、貂蟬同爲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的地方,這裏江水湍急,日夜咆哮,兩岸懸崖峭壁,怪石磷峋,戰國時這裏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王昭君出生時正值漢朝的輝煌盛世,百姓豐衣足食,但秭歸這裏比較荒僻,王昭君的父親,帶着兩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種小得可憐的幾塊山坡地,種些雜糧維持生計,仍然過着勉強溫飽的艱苦生活。有時還要替溯江而上的船隻拉縴貼補家用。

生活雖然清苦,但全家和樂,與世無爭,更重要的是能夠始終保持先人的傳統,沒有忘記她們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詩禮門第。王昭君有一個哥哥叫王新,有一個弟弟叫王颯,出力的活兒輪不到她,她除了跟着母親嫺習女紅之外,更在父親的督促下讀書習字,雖然生長在窮鄉僻壤,卻饒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徵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年當二八,仿如空谷幽蘭,自然被選入宮。

從全國各地挑選人宮的美女數以千計,皇帝無法—一見面,首先由畫工毛延壽各畫肖像一幅呈奉御覽。出身富貴人家,或京城有親友支援的,莫不運用各種管道賄賂畫工,惟獨王昭君家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羣芳,既無力賄賂,也不屑於欺瞞天子,使毛延壽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畫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頰上點了一顆碩大的黑德,等到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畫像時,嫌惡之餘,更以爲她是個不實在的女人,因此,五年過去了,她仍是個待詔的宮女身份。

五年的時間不算短,與現在讀一個大學本科的時間還要長一點。王昭君除了擔負一些宮中的輕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餘暇來讀書寫字,唱歌跳舞,研習音律與繪畫,不斷充實自己,磨練自己。然而午夜夢迴,不免倍感悽清與孤寂,花樣的年華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時纔有出頭之日,又如何上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又是落葉迷徑,秋蟲哀鳴的深秋季節,冷雨敲窗,孤燈寒衾最易惹人遐思。想起西陵峽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五日歡樂團聚的時光,愁思如麻。信手拿過琵琶,邊彈邊哼,唱不盡的是鄉愁:

一更天,最心傷,爹孃愛我如珍寶,在家和樂世難尋;如今樣樣有,珍珠綺羅新,羊羔美酒享不盡,憶起家園淚滿襟。

二更裏,細思量,忍拋親思三千里,爹孃年邁靠何人?宮中無音訊,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進京見朝廷。

三更裏,夜半天。黃昏月夜苦憂煎,帳底孤單不成眠;相思情無已,薄命斷姻緣,春夏秋冬人虛度,癡心一片亦堪憐。

四更裏,苦難當,悽悽慘慘淚汪汪,妾身命苦人斷腸;可恨毛延壽,畫筆欺君王,未蒙召幸作鳳凰,冷落宮中受淒涼。

五更裏,夢難成,深宮內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虛拋擲,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親,命裏如此可奈何,自嘆人生皆有定。

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滿腔幽怨,無限感傷,混合着濃重的鄉愁與一絲絲的憧憬。

王昭君王昭君無聲無息地打發着漫漫的長夜和日復一日的白晝,意志消沉,“自嘆人生皆有定。”然而,事實上命運總是在“有定”中包含着“無定”,漢元帝竟寧元年,南匈奴單于呼韓邪前來朝覲,王昭君的命運無意間起了突破性的變化。

中原正是春暖花開的三月,塞外猶是寒風凜冽的季節,真個是“馬後桃花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頭。”王昭君終於在漫漫長路中病倒了,只得暫時停止前進,養病期間,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曾和她纏綿三天三夜的大漢皇帝,於是挑燈披衣,儒淚和墨,向漢元帝寫信:

臣妾有幸得備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餘芳,而失意丹青,遠適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惟惜國家黜陟,移於賤工,南望漢闕,徒增愴絕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憐之!

出了雁門關,匈奴大隊騎士、氈車、胡姬前來迎迓,抵達王庭之日,但見平沙雁落,黃塵滾滾,牛羊遍地,無邊青草。一座座帳篷中,張燈結綵,歡騰達旦,呼韓邪單于封她爲寧胡閼氏(亦即安寧胡地的皇后),百般遷就,以博取她的歡心。然而胡笳悲鳴,駿馬奔馳,飲腥食羶,異邦風月,使王昭君總是對故國充滿思念之情。所謂:

漢使回朝頻寄語,黃金何日贖娥眉?

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裏時。

王昭君出塞以後,漢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齊接到長安,賜宅賜田,妥善安置。而呼韓邪自得漢廷絕色美人之後,心中大爲高興,整天置酒作樂,並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寶及駿馬,以報答漢天子的特別恩遇,甚至上書願保境安民,請罷邊卒,以休天子之民。漢宣帝在看了郎中侯應上奏的“十不可”之後,謝絕了他的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達匈奴王庭三個月後,漢元帝在思念與懊惱的前提下,懨懨病榻,拖到初夏時節,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

第二年,即漢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爲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爲右日逐王,又過了一年,老邁的呼韓邪去世,這年王昭君二十四歲。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皋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三十五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於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係,着實產生了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爲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后,這位太皇太后就是漢元帝的皇后,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後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可惜匈奴單于認爲“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爲中國皇帝?”於是邊疆迭起,禍亂無窮。

眼看自己創造的和平歲月毀於一旦,王昭君在幽怨悽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

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說明:以下內容爲本文主關鍵詞的百科內容,一詞可能多意,僅作爲參考閱讀內容,下載的文檔不包含此內容。每個關鍵詞後面會隨機推薦一個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戶從多個垂直領域瞭解更多與本文相似的內容。

1、毛延壽:毛延壽,漢(?―公元前33年)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人。爲一歷史著名的畫家,所繪有《美人圖》(史書不可考)等畫作。據晉葛洪《西京雜記》載,毛延壽是漢元帝時最著名的人物畫家,他“爲人形,醜好老少,必得其真”。當時還有一批善畫人物的畫家,如劉白、龔寬、陳敞等,不過都不及毛延壽。毛延壽據魏晉時期葛洪著作,漢元帝(前48-前33)後宮佳麗太多,就讓畫師圖形,然後根據美醜按圖召幸,於是這些畫工就有了一條生財之道。給錢的宮人就畫漂亮些,不給錢的就畫醜些。王嬙(即王昭君)是宮人中最美的人,但沒有給畫工的錢,於是畫工毛延壽就把她畫得很醜,當然也就不會被召幸。後來漢朝的屬國南匈奴的首領入長安朝覲天子以盡藩臣之禮,並自請爲婿,漢元帝就把很“醜”的宮女王嬙賞給了他。上殿辭行的時候,漢元帝才發現王嬙是絕世美人,但天子難於失信。漢元帝只好殺了那些給宮人畫像的畫工,毛延壽當然也不能倖免於難,也一併被處死。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並在... 百度搜索更多王昭君的故事

2、夫妻生活:《夫妻生活》是南海出版公司於20xx年11月1日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關注的是普通夫妻生活的杯水波瀾。多年夫妻成兄妹。朝朝暮暮,長相廝守,冷卻了熱情,增添了親情;休慼是同,耳鬢廝磨,少了些好奇,多了些相似,能不成兄妹?朱顏綠鬢,新婚燕爾,容或不信;老夫老妻,則當如是觀、如是感。“雅克麗娜·卡斯科羅是本故事的女主人公。在人生的一大段旅程中,她積累了不少關乎夫妻生活的庸常經驗:衝動、爭吵、背叛、危機和妥協。然而,在她弄斷一隻蟹腳、聽到有人打開香檳酒瓶的瞬間,一切都改變了。她被一種前所未有的思想所鉗制,這種思想在她的腦海裏反覆出現,使她永遠變成了一個邪念迭出的女人。”《夫妻生活》由此拉開序幕。然而,女主人公迭出的邪念每每歪打正着,一步步直抵夫妻生活的奧祕:熱情在一點點冷卻,邪氣在一點點滋長。作者關注的是普通夫妻生活的杯水波瀾。他從女主人公切入,悉心探討熱情消弭之後的同牀與異夢、疏離與猜忌,它們庸常、簡單得像無意中掰斷一隻蟹腳,但又每每於... 頭條搜索更多王昭君的故事

3、王昭君:王昭君(約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一說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語中「沉魚落雁」、「畫工棄市」記載她的生平典故。晉朝時爲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王昭君公元前54年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的一戶平民之家。王襄之女。(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其父王襄老來得女,視爲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峨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着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爲南郡首選。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爲了一名宮女。根據民間傳說和記載,王昭君入宮以後,由於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毛延壽將王昭君畫得並不是十分美麗,因此沒有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之中。昭君進宮多年,得不到皇帝臨幸,心生悲怨。宮... 谷歌搜索更多王昭君的故事

4、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爲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着生命和意志。故事: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陳述一件往事。故事圖片某些故事是人類對自身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爲,人們通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着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引導着社會性格的形成。故事通過對過去的事的記憶和講述,描述某個範圍社會的文化形態,也有說法認爲,故事並不是一種文體,它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他對於研究歷史上文化的傳播與分佈具有很大作用。語言富於動性。故事不需要有過多的心理活動描寫、大段的對話和繁複細膩的景物描寫、人物形象的刻畫,作者不應該在故事中對人物或事件大加評論。作者始終要注意推進故事情節的流動,進展。語... 谷歌搜索更多王昭君的故事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