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與魯傑“拉魚”生活故事

與魯傑“拉魚”生活故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寫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故事,已經幾十年未返的故地。年輕的讀者也許會對西雙版納美麗的生態感到神奇,能喚起他們對生態保護的一點警覺,我就高興了。

與魯傑“拉魚”生活故事

——作者題記

魯傑,雲南墨江人,在西雙版納勐臘縣工作。記得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在西雙版納文教局工作時,出差到勐臘,一個星期天,他約我到南臘河“拉魚”。“拉魚”?只聽說過撒網、垂釣捕魚的,“拉魚”怎麼“拉”?我很好奇,便和他一起來到南臘河。

南臘河是一條不怎麼寬的小河,我看了地圖,見它發源於中老邊境中國一側的萬山叢中,流域所經都是原始森林,快到出境的勐臘縣,兩岸才見村寨。來到河邊,不時見有傣族少女在洗澡:來時筒裙掖到腋下,入水後隨着水由淺而深,逐漸地把裙子上撩,直至盤在頭上。以往這種浴場,在西雙版納村寨靠江、河邊的地方都能見到。現在已沒有了,失去了一種很本真、很純潔的習俗。

且說“拉魚”那天,魯傑和我只穿了短褲,便進入河中。河水不怎麼深,最深處也就到腹部。只見魯傑掛上魚餌後,不在岸上而是走到河中央,順流而下。魯傑讓掛着魚餌的魚線順水漂流,他只是一收一放,做“拉”的動作。此時,我只感覺小腿不斷地受到極微小的撞擊,又酥又癢,那種感覺妙極了!魯傑說,那是因爲你腿上有汗,小魚來吃汗。而我以爲這應該是自然之吻。那之後我再沒有感受過這種奇妙的感覺,至今回憶起來仍覺得妙不可言。那天,隨魯傑順流而下,只見他拉着拉着一揚手,便有一條條鯉魚、鯽魚、鮎魚隨竿而出。第三竿,釣上來的是一條鮎魚,雲南人叫江鰍、江拐。“拐”大約是因爲魚鰭邊長有兩根倒刺。這種魚肉多刺少,身上有層黏液。抓住時,它一往後退,倒刺就刺了手。黏液有微毒,紮了要紅癢好幾天。魯傑有經驗,倒捏住它的頭,從未見他被扎的。

“不拉了,”魯傑說,“夠現在吃的就行,明天吃的,晚上我們到河邊砍。”

“砍?”只聽說釣魚、網魚,更沒聽說“砍”的,怎麼“砍”?魯傑說,晚上就知道。

上了岸,魯傑很快在江邊把魚弄淨,隨即走進樹林裏砍了兩節竹筒,又就近摘了一把很香的綠色植物,他說這叫“阿佤芫荽”。接着從隨身帶的挎包裏拿出鹽巴、辣椒麪,和“阿佤芫荽”一起抹在魚肚裏,用棍夾起來,放在火上慢慢烤。再把一小袋米放進竹筒裏淘洗乾淨,埋在火灰裏,順便又在近處砍了兩張寬大的野芭蕉葉鋪在地上,“桌布”也有了。不一會兒飯熟魚香,他快樂地叫了聲:

“開飯嘍!”

先破開竹子,只見被竹膜裹住的飯,香腸似的,透出一股子清香。那烤熟的魚,聞一聞,更是讓人饞涎欲滴。那頓野餐就是一桶竹筒飯,兩條烤魚,至今回憶起來仍然口有魚香。這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美的、最解饞的一頓野餐。小河清流,森林譁響,野花飄香,這一輩子再沒享過這樣的福氣。之後調到昆明,雖然也曾隨中國作家代表團出訪過,吃過有龍蝦、火雞的大餐,可刀刀叉叉禮儀繁多,總耽心自己在外事場合失態,至今回憶起來,哪比得上我在南臘河邊和魯傑一起吃的這頓野餐。我們成了自然之子,充分享受自然母親的`贈予:藍天白雲,鳥語花香,那不受污染的食物,不受污染的心態,這一輩子不會再享受到了。

現在,我身居昆明翠湖畔,這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昆明最靜謐的去處,現在成了市中心的一個街心花園。罕見有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裏寫過的:黃昏經過翠湖會不時聽到“撥刺撥刺”的魚躍。有的市民只把它當成街心花園,借道而行,晚上還有自帶音響唱歌跳舞的,常常唱至很晚。

書及此,突然想起唐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翠湖若還像汪曾祺先生上西南聯大經過時沒有鬧聲,只聽到“撥刺撥刺”的魚躍的那份安靜,昆明人便有福了。寫到這兒,唱歌的人還在繼續唱着。

我便只有在當年“拉魚”的回憶中去尋找安慰。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