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讀後感是一種情懷的抒發,閱讀能夠拔高一個人的思想高度,就像人餓了要吃飯一樣,讀書後的所思所感都是智慧的結晶,參考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你也能寫出自己的感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

九五之尊,受人牽制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天子之重任,在於其肩上也;天子之任命,在於其臣下也;天子之無奈,在於其內心也。

—題記

記憶中的天子,記憶中的皇帝,是穿着嵌着玉龍的皇袍,帶着串着一條條珠子的皇冠,高高在上地坐在列主列宗所傳下來的皇位上。他的一個指令,所有人都要聽之任之;甚至他的每一句話都是聖旨,代表着上天的指令。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去,這一切都是表面現象。深藏其中的懸祕,是他才能無法施展的無奈,是他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他人的關注,是他的私生活受到他人的干擾。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皇帝,這兩個字眼讓人聯想起的便是“九五之尊”這四字。那麼,你肯能會問,即是九五之尊,那麼他會受誰牽制?有怎樣牽制呢?其實,皇帝受臣下牽制在過往朝代中不少,但是過往朝代的皇帝好像都能選擇出正確的決定。李世明之時,雖有多數官臣進諫,但那隻能算得上是建議與指責罷了,李世明也會聽從臣下正確的建議而採取措施。而萬里在任時卻與之不同,萬曆很小的時候就上任了,受着臣下的輔佐,所以官臣進諫已經算不上是建議,而是帶這威脅之意。

明朝時代是極重視禮儀和儀式的,明朝時也是主張以道德、倫理治國,而不是以法制國。早朝和午朝是明代以來特例獨行的,早朝過往的舉行是風雨無阻,禮儀也極其講究,到了萬曆之時才被罷免了。而經筳是皇帝不可免去參加的一種儀式,經筳是通過講歷史來勸諫皇帝。雖極爲繁瑣,但萬曆皇帝仍作爲學生未缺席過。

轉折發生在張居正死後以及立嗣問題上。作爲皇帝的老師兼首輔張居正先生,生前有着功名,用自己的權利壓制一切反對他的勢力。死後,各種污名被清算,受賄賂,動搖皇帝的決策,各種罪名使皇帝對自己的老師連一點的敬仰之情都不剩。立嗣的爭執,萬曆想要“廢長立幼”卻不能直接提出,萬曆便一拖再拖,最後不得已,只能聽從文官的安排。經歷了各種變故使萬曆看透一切,本對生活無熱情可言,現在只對生活充滿厭倦,他開始消極的方式對待,以無爲治國。最後他連經筵也不出席。受阻之後,他便不再出紫禁城一步。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爲文官集團出現了“不讀書,有權不識字,有錢不小事倒有人誇薦”仗權欺人的形式。最後受苦的還是普通老百姓,以致出現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一種局面。

這樣的皇帝這樣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羨慕,卻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其實,作爲老百姓更爲好些。雖沒有九五至尊的權利,但有着柴米油鹽簡單的樂趣:雖沒有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的霸氣,但有着自己內心的自由。雖被稱爲庶民,但也有着貧窮的快樂。

這樣的皇帝這樣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羨慕,卻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九五之尊,並不是最好最完美的,因爲皇帝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九五至尊卻是處處受絆。

權力與羈絆,永遠都是關聯在一起的,當你想要擁有權利識別忘了還有約束在你身旁,“簡單就好”,“且行且珍惜”,這兩句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這兩句話也是在告誡我們滿足當下的生活。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

《萬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經讀過好幾遍了。近來再重讀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國古代政治的最鮮明特點是觀念治國。

早在國人歷史早期,古人便憑藉想象將世界和自身進行描述和理解。這倒也不稀奇,幾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這個特點。但將想象充分賦予到政治中的',中國卻是爲數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諸侯國。周公同幾乎所有的古人一樣,不能科學地理解天下的構成;他同時認爲周王貴爲天子,萬民理應萬世順從,但後來的事實表明,並非如此。周朝人力圖使政治體制順應自然,但由於知識的侷限,實際是讓自然順應了他們的意志,這便造成了政府行爲自上而下的慣例,而中國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終形成,後世之人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這一觀念,改都改不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第2張

再到後來,觀念由對天的感性過渡到對儒家思想的理性。歷朝歷代的首要任務與其說是治國,莫不如說是對儒家思想的推廣和執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責任與其說是推佈政令,莫不如說是身先士卒,踐行儒家禮儀,與萬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稱之爲儒教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是中國的自然環境和政治傳統。中國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術發展的限制迫使從周公起的統治者以觀念規劃全國,形成一套獨有的政治體制。這種體制的特點是上端細緻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統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複雜多變的實情,二是實在沒有能力去處理數以千萬計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農集團。爲了統治的便利,只有靠觀念,即後來的儒家道德。這種道德一來可以統一文官觀念,讓他們即 使 分散在各地,與中央隔絕,也能力解當地的疑難;二來可以規範百姓,使他們各自安分守己,少爲國家制造麻煩。道德的產生是因技術的無奈,而實戰的結果表明,道德的力量遠遠超過行政和司法,這就是我們反覆強調“以德治國”的原因。

這種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秦漢、隋唐創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時代在發展,我們永遠也找不到放諸四海而皆準道理,永遠也找不到一勞永逸的創造。這種制度的優越性到了明清時期再也無法維持下去,中國在歷史的座標系中開始走下坡路,這也許就是黃仁宇先生創作《萬曆十五年》的緣故。

《萬曆十五年》並非只寫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故事,也並非只寫萬曆年間的故事,他寫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優越的終結,是對“以德治國”的深刻剖析。取名“萬曆十五年”也許只是個象徵,也許只是因爲音韻的和諧。

中國古代德治政治的優越性結束了,形式也結束了,但它的流毒卻遠未終結。儒教的本本沒有多少人再學習了,儒教的精華沒有多少人再記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卻深深紮根在現代人的心靈深處,因爲中國處於封建社會幾千年,而進入現代社會還不到一百年。這種紮根的結果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人的劣根性,這就是現代中國人還存在的諸多毛病。即便是年輕人,任你穿的很“哈韓”,吃的很“歐美”,唱的很“港臺”,但骨子仍未脫離中國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惡劣性”!儒教講究“仁”,二“人”即爲“仁”,中國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長“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級組織的任何一次改革與反改革、革命與反 革命,始終繞不開人事的問題,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對人的整肅。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3

最近我把《萬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當然還沒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這三章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了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說的觀點。

1、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了。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說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了明朝最爲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第3張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和道德齊頭並進,社會纔會和諧。可是自秦朝以來,各朝統治者怕蹈秦之覆轍,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團的弊端。由於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讓皇帝過目,所以各朝統治者創建了文官集團,就是爲了解決問題,可是久而久之,統治者們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文官集團。但是這個時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爲文官集團這個制度已被天下有學之士所接納,如果徹底改變,天下人都會說統治者無道,局部改變又無濟於事。文官集團的問題出現在哪裏呢?科舉制度。

如果想入朝爲官、名揚天下,這缺不了祖父的生財致富、父母的辛苦養育、妻子的賢淑達惠、老師的辛勤培養、朋友的鼓勵加油、考官的欣賞錄取、上級的提拔教導等等等等,所以說一個人當官之後都要回報這些人,可是明朝官員的俸祿僅夠溫飽,與實際脫節,就算俸祿可以維持小康,但是不夠回報幫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點,沒良心的就會造成苛政。這全看當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張居正想改革,最後措施全部作廢;申時行和稀泥,最後雖然使明帝國苟且殘喘,可還是阻止不了帝國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變這一狀況,還是需要林達所提出的“平衡與制約”。

當然,《萬曆十五年》裏對封建社會制度的看法遠不止這兩條,還有許多的側面描寫和一筆帶過的東西,如:重文輕武的利與弊,憤青的不顧全局等等等等。這裏我就不多說了,如果想全面瞭解,就去看一下《萬曆十五年》吧。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