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五陰熾盛苦怎麼讀

五陰熾盛苦怎麼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五陰熾盛苦怎麼讀?很多人可能對佛教中八苦中的五陰熾盛苦並不是很熟悉,不少人好奇五陰熾盛苦是怎麼讀的。小編已經爲大家蒐集和整理好了五陰熾盛苦怎麼讀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五陰熾盛苦怎麼讀1

五陰熾盛苦怎麼讀

wǔ yīn chì shèng kǔ

“陰”字,是“遮蓋的意思。有五種事情(五種事情,就是色、受、想、行、識五種),遮蓋了人的本性,可以使得人的心裏頭迷迷惑惑,造出各種的業來。所以那五種事情,就叫它“五陰”。因爲有了這種五陰,那貪、嗔、癡的心,就着牢在這個五陰上頭,像火碰着了乾柴一樣,就會烈烈烘烘的燒起來,所以叫做“五陰熾盛”。這“熾盛”兩個字,本來是“火勢旺得厲害”的解釋。現在借這“熾盛”兩個字來,譬喻這五陰的。並且譬喻這五陰的迷惑人,容易得很,像乾柴容易着火一樣。

佛家八苦

生苦

生之苦,人多不復記憶,事實上,十月胎獄之苦,且不必說,即出生之際,一個六磅八磅重的嬰兒,通過狹窄的生門,這痛苦已非言語所可形容。脫離母體之後,爲外界灼熱或寒冷的空氣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來提去,這對嬰兒細嫩的肌膚而言,其痛苦較皮鞭抽體尤有過之。嬰兒出生後呱呱大哭,實是肉體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老苦

唐人詩云:“公道人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會饒。”老,是任何人無以避免的。韓愈祭十二郎文雲:“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賦過人,或攝生有術,到了七十歲八十歲,上述現象總會發生。又何況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數十年之後,除了生理機能衰退外,因過去勞苦積累而貽留的腰痠背痛風溼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至於衰老對於女人,則更爲殘酷,因爲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齒,傾城傾國而雞皮鶴髮,老態龍鍾,固然使人感慨,但誰又能逃出這個老的公例?

病苦

人自呱呱墮地之日起,就與病結下不解之緣。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潰瘍肺結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壓心臟病,也許有人說,科學進步,新藥日出,只要有錢,何愁治不好病?其實不然,特效藥固然層出不窮,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見,如小兒麻痹症,癌症,在近年來日漸增多。進一步說,即是藥物能治癒身體上的疾患,但由於社會競爭劇烈而致精神緊張焦慮所引起的神經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鬱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豈是藥石所能奏效的?

本來四大假合之身,難免有寒熱失調的時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時間還好受,倘長年纏綿病榻,日與藥物爲伍,這種痛苦,豈可言喻?

死苦

一部鋼鐵鑄成的機器,其壽命也不過由數年到數十年,一個血肉之軀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漢武求長生之藥,只留下千古笑柄。蓋宇宙萬象,生住異滅,周而復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壞,法爾如是,安有例外?佛經上說,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四千大劫,但報終仍當墮落,不出六道輪迴。

既然如此,則死之於人,也就不足爲異了!無奈“壯志未酬身先死”,每一個死者都有他尚未完成的壯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時死前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離,呼吸困難,心裏有千言萬語,一句也說不出來。這時嬌姿稚子,環繞榻前,生死離別,悽慘無比,尤以將死未死之際,這一生所作所爲,善善惡惡,一一自腦海映過。對於那些善的,無愧於心的,會感到欣慰寧靜,但對那些惡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將會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這時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獄相見,神識受業力牽引,墮入惡道,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之痛苦,尚有甚於此者乎?

愛別離苦

語云:“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生死離別,人間慘事,青春喪偶,中年喪子,固然悲痛萬分,即使不是死別,或爲謀求衣食,或因迫於形勢,與相親相愛的人生離,也將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身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可避免的。

怨憎會苦

和愛別離苦相對的,是怨憎會苦。意氣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愛人,恩愛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歡的子女,或生離,或死別,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語言乏味;或利害衝突,兩不相容的人,偏又聚會在一起。像這些可厭可憎的人,能夠終身不見,豈不眼前清淨?無奈社會上人事問題,繁雜萬端,“不是怨家不聚頭”,在某些形勢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隨形,好像再也沒有分散的時間,這豈不是令人苦惱萬分?

求不得苦

想獲得某一件東西,經濟力量達不到;想謀求某一個位置,僧多粥少謀不到。甲男愛上了乙女,乙女卻屬意於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計算機行業精英,但爲了吃飯卻不得不委曲在網吧做侍應生。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說求不得,即使第一個願望求得,第二個願望又立即生出來。山谷易滿,人慾難平,誰會感覺到自己一切都滿足了呢?不滿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豈不苦惱?

五陰熾盛苦

五陰即是五蘊,五陰集聚成身,如火熾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陰熾盛,四大不調,而有疾病之苦。受陰熾盛,領納分別,使諸苦轉本加極:想陰熾盛,想相追求,而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行陰熾盛,起造諸業,又爲後來得報之因,且因行而遷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識陰熾盛,起惑造業,三世流轉,而有生死之苦。

苦分三類

佛教中有時又把苦分爲苦苦、壞苦、行苦的三類

苦苦

是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經中即使沒有指出,我們也是認爲是苦的,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變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會環境引起的愛別離苦:即親愛的人不能廝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願;怨憎會苦:是怨家路窄,低頭不見擡頭見。以及五蘊熾盛苦:即五蘊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壞苦

是指我們通常快樂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來看,我們所謂的快樂受並非真正的快樂,其實質也是痛苦的。例如我們飢餓時想吃,吃飽了就覺得快樂,但如果繼續吃下去,還會覺得快樂嗎?身體髒了,洗澡覺得快樂,但長時間在水裏泡着覺得快樂嗎?無聊時看電視覺得快樂,但沒日沒夜的看下去覺得快樂嗎?

由此可見我們的所謂快樂,是因爲我們有了某種慾望之後,通過外境的刺激得到滿足心理上出現暫時的平衡,於是我們覺得快樂,然而吃飯的實質並非快樂,倘若吃飯的實質是快樂的話,無論吃多少都應該覺得快樂,然而事實不然,當我們帶着強烈的慾望吃饅頭時,吃一個、兩個、三個感到快樂,吃到四個、五個、六個時,你會發現此時已由原來的快樂轉變爲痛苦了。吃飯是這樣,世間上一切通過慾望得到的快樂莫不如此,因爲這種樂受能變壞,因此稱爲壞苦。

行苦

行,是遷流變化義。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這乃是宇宙人生之規律。但世人不識這種規律,追求永恆:希望身體永恆、家庭永恆、婚姻永恆、事業永恆、人際關係永恆、愛情永恆,事實上世間沒有一樣永恆的東西,世事無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由於我們的認識與世間的事實——行,相違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總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

五陰熾盛苦怎麼讀2

怎樣對治佛經裏說的怨憎會

修習六度波羅蜜啊!

六度波羅蜜,簡稱“六波羅蜜”,是佛祖傳授菩薩欲成佛道應當修行的六種行持,爲所有佛弟子所效仿遵循力行,分別爲佈施波羅蜜(檀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屍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羼提波羅蜜)、精進波羅蜜(毗離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簡稱“佈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般若”,其中,“波羅蜜”(一稱“波羅蜜多”,“多”是綴詞,可忽略不計),是梵語到音譯,意爲“渡彼岸”。佛教將我們這些世俗的人及衆生所處的“以妄爲我,隨心四相流轉造作惡業,身處苦海而不自知”的狀態稱之爲“此岸”,把達到明心見性、解脫生死、超越輪迴的境界稱之爲“彼岸”,以佛法爲指引,自此岸達到彼岸的過程稱之爲“波羅蜜”。

六波羅蜜高度概括了菩薩修行的各個方面,所以又稱“六度萬行”。菩薩修行六度不能離開慈悲心,所以佛當年先講四無量心,而後宣講六波羅蜜。而修行般若波羅蜜又不能離開前五度,否則即是斷學般若。佛在多部經中反覆告誡切不可斷學般若,否則果報必定在三惡道。如《妙法蓮華經》:“爲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爲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爲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所以我們修習六度波羅蜜,分別對治我們不同的缺失和煩惱:佈施對治慳貪;忍辱對治嗔心;持戒對治毀犯;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般若對治邪見。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