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國傳統接待禮儀有哪些

中國傳統接待禮儀有哪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接待禮儀有哪些,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會有相應的禮儀,這樣人和人相處纔會更好。禮儀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以下就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中國傳統接待禮儀有哪些的資料,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傳統接待禮儀有哪些1

中國傳統接待禮儀有哪些

1、當面接待扎儀

上級來訪,接待要周到。對領導交待的工作要認真聽、記;領導瞭解情況,要如實回答;如領導是來慰問,要表示誠摯的謝意。領導告辭時,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見"。

下級來訪,接待要親切熱情。除遵照一般來客禮節接待外,對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聽取,一時解答不了的要客氣地回覆。來訪結束時,要起身相送。

2、接聽電話禮儀

語氣平和,禮貌問候;認真傾聽,真誠交流;

明晰內容,準確記錄;靈活應答,乾脆利落。

電話接待的基本要求

1、電話鈴一響,拿起電話機首先自報家門,然後再詢問對方來電的意圖等。

2、電話交流要認真理解對方意圖,並對對方的談話作必要的重複和附和,以示對對方的積極反饋。

3、應備有電話記錄本,重要的電話應做記錄。

4、電話內容講完,應等對方結束談話再以"再見"爲結束語。對方放下話筒之後,自己再輕輕放下,以示對對方的尊敬。

3、引見時的禮儀

到辦公室來的客人與領導見面,通常由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引見、介紹。在引導客人去領導辦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員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數步遠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給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見領導的這段時間內,不要只顧悶頭走路,可以隨機講一些得體的話或介紹一下本單位的大概情況。

在進領導辦公室之前,要先輕輕叩門,得到允許後方可進入,切不可冒然闖入,叩門時應用手指關節輕叩,不可用力拍打。進入房間後,應先向領導點頭致意,再把客人介紹給領導,介紹時要注意措詞,應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對方。介紹的順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紀輕的介紹給身份高、年紀大的;把男同志介紹給女同志;如果有好幾位客人同時來訪,就要按照職務的高低,按順序介紹。介紹完畢走出房間時應自然、大方,保持較好的行姿,出門後應回身輕輕把門帶上。

4、介紹禮儀

屬於社交場合的介紹有兩種:即爲他人做介紹和自我介紹。

爲他人做介紹時五指併攏,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紹人。掌握介紹的先後順序:一般情況下先將職位低的人介紹給職位高的人;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先將晚輩介紹給長輩;先將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先將客人介紹給主人;先將非官方人事介紹給官方人士;先將個人介紹給團體,如個人身份和地位明顯高於團體,應將團體先介紹給個人。

自我介紹要先向對方點頭致意,再說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時遞上名片。自我介紹時要把握分寸,既不過分自謙,也不誇大其詞。

5、握手禮儀

握手順序按照“尊者爲先”的原則。在正式場合,以上級先伸手爲禮;在日常生活中,以長輩、女士、已婚者先伸手爲禮;在社交場合,以先到者先伸手爲禮;在接待來客時,以主人先伸手爲禮;客人告辭時,以客人先伸手爲禮。

6、接送名片禮儀

名片的遞送。交換名片的順序一般是:“先客後主,先低後高”。當與多人交換名片時,應依照職位高低的順序,或是由近及遠,依次進行,切勿跳躍式地進行,以免對方誤認爲有厚此薄彼之感。遞送時應將名片正面面向對方,雙手奉上。眼睛應注視對方,面帶微笑,名片的遞送應在介紹之後,在尚未弄清對方身份時不應急於遞送名片。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時應起身,面帶微笑注視對方。接過名片時應說:“謝謝”,隨後有一個微笑閱讀名片的過程,閱讀時可將對方的姓名職銜念出聲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然後,回敬一張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帶名片,應向對方表示歉意。在對方離去之前,或話題尚未結束,不必急於將對方的名片收藏起來。

7、稱呼禮儀

姓名有別

記住對方:是否重視的表現。

不出差錯:不讀錯姓名,不寫錯姓名,不張冠李戴。

不宜濫用:不戲言接待對象的名字;不要借用接待對象的姓名。

稱呼有別

稱呼正規:稱呼行政職務最正規

稱呼技術職稱:稱呼具有高級、中級專業技術職稱者,以示敬意。

稱呼學術學位:增加被稱呼者的權威

稱呼職業名稱:不清楚以上信息時,如稱呼“老師”、“大夫”等。

8、上下樓禮儀

上樓途中,賓客走在前面,這一來可以表示對賓客的尊重,二來可以起到保護賓客的作用。

下樓時,爲賓客的安全着想,應走在賓客的前面。

遇到特殊情況,亦可有所變通。如,讓穿短裙的女士或不認識路者上樓時行進在前,即爲不妥。

9、乘電梯禮儀

進入無人駕駛的電梯時,接待人員應首先進入,並負責開啓電梯;

進入有人駕駛的電梯時,接待人員則應當最後進入。

離開電梯時,接待人員一般最後一個離開。不過若是自己堵在門口,首先出去亦不爲失禮。、

10、行進位次

並排行進,它講究“以右爲上”或“居中爲上”。接待人員應當主動在並排走時走在外側或兩側,而由外方來賓走在內側或中央。

單行行進,它講究“居前爲上”,即應請外方來賓行進在前。但若外方來賓不認識道路,或路況狀態不佳,則應當由接待人員在左前方引導。引導者在引路時應側身面向被引導者,並在必要時提醒對方“腳下留神”。

11、乘坐車輛的位次

小車的座位,如有司機駕駛時,後排爲上,前排爲下,右尊左卑。

以後排右側爲首尊,左側次之,前座駕駛座右側爲末席、。

如果主人親自駕駛,前排爲上,後排爲下,右尊左卑。

以駕駛座右側爲首尊,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之間座爲末席、。

接待團體客人時,以司機座後第一排爲尊,後排次之。每排座位的尊卑,從右側往左側遞減。

12、飲茶禮儀

1、公務接待時,一般由祕書或專職人員爲客人上茶,接待重要客人時,最好由本單位在場的最高職務者爲客人上茶。

2、上茶順序:先客人,後主人;先主賓,後次賓;先女士,後男士;先長輩,後晚輩;先上級,後下級。

如果來賓較多,且差別不大,宜採用以下四種順序上茶:

1、以上茶者爲起點,由近及遠上茶;

2、以進入客廳之門爲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上茶;

3、依照客人到來的先後順序上茶;

4、由飲用者自己取茶。

3、上茶時,正確的做法是雙手端着茶盤進入客廳,先把茶盤放到茶几上,然後右手拿着茶杯的杯耳,左手扶在杯託附近,從客人的左後側雙手將茶杯遞上去,放置於桌上,杯耳朝外。若有點心,應在上茶之前先上點心,也主要從客人左後側遞上。

4、第一杯茶不宜過滿,以杯的三分之二處爲宜,當客人喝過幾口茶後,奉茶之人就應上前續水,絕不可以讓其杯中見底,在大型會議和活動中爲來賓續水,宜在活動進行30—40分鐘後進行。

13、合影禮儀

正式的合影,既可以排列位次,也可以不排列位次。

在合影時,賓主一般均應站立,必要時,可安排前排人員就座,後排人員梯級站立。若安排參加者就座,應先期在座位上貼上便於辨認的名籤。

國內合影的排位,一般講究居前爲上、居中爲上和居左爲上。具體來看,又有單數見圖6、與雙數見圖7、的分別。

通常,合影時主方人員居右,客方人員居左。

涉外場合合影,講究以右爲上,令主人居中,主賓居右,令雙方人員分主左賓右依次排開。

14、宴請禮儀

一般安排中餐的用餐位次,涉及桌次與席次兩個方面。

桌次的排列

舉行正式的中餐宴會往往不止一張桌子。主要遵循如下三項規則:

1、“以右爲上”。見圖8、

2、“內側爲上”,即距門較遠的餐桌爲上,因此也叫“以遠爲上”。見圖9、

3、“居中爲上”。當多張餐桌並排列開時,一般以居中者爲上。見圖10、

中國傳統接待禮儀有哪些2

商務接待禮儀知識

商務接待成功的祕訣在於細心,照顧到每一個客人的喜好,他們會高興你的細心的。瞭解客人,對新老朋友都熱情相待。在商務接待中提高公司形象,強調公司的任務,但要做得圓滑而漂亮。

介紹的手勢:五指併攏,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紹人。

介紹的順序:先介紹位卑者給位尊者。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年輕的給年長的;自己公司的同事給別家公司的同事;先將職位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公司同事給客戶;非官方人事給官方人士;本國同事給外國同事;如果身邊各有一人,先介紹右邊的,再介紹左邊的。

握手時,距對方約一步遠,上身稍向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併攏,虎口相交,拇指張開下滑,向受禮者握手。

掌心向下握住對方的手,顯示着一個人強烈的支配欲,無聲地告訴別人,他此時處於高人一等的地位。應儘量避免這種傲慢無禮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裏握手顯示出一個人的謙卑和畢恭畢敬。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態是兩手的手掌都處於垂直狀態。這是一種最普通也最穩妥的握手方式。

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禮行爲。男士在握手前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當然在嚴寒的室外也可以不脫。比如雙方都戴着手套,帽子,這時一般也應先說聲:“對不起”。握手時雙方互相注視,微笑,問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顯得心不在焉。

除了關係親近的人可以長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握兩三下就行。不要太用力,但漫不經心地用手指尖“晴蜓點水”式去點一下也是無禮的。一般要將時間控制在三五秒鐘以內。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誠和熱烈,也可較長時間握手,並上下搖晃幾下。

握手時兩手一碰就分開,時間過短,好像在走過場,又像是對對方懷有戒意。而時間過久,特別是拉住異性或初次見面者的手長久不放,顯得有些虛情假義,甚至會被懷疑爲“想佔便宜”。

長輩和晚輩之間,長輩伸手後,晚輩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級之間,上級伸手後,下級才能接握;男女之間,女方伸手後,男方纔能伸手相握;當然,如果男方爲長者,遵照前面說的方法。

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時要講究先後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長者後年幼者,先長輩再晚輩,先老師後學生,先女士後男士,先已婚者後未婚者,先上級後下級。

交際時如果人數較多,可以只跟相近的幾個人握手,向其他人點頭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爲了避免尷尬場面發生,在主動和人握手之前,應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對方,如果已經察覺對方沒有要握手的意思,點頭致意或微鞠躬就行了。

在公務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後次序主要取決於職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閒場合,它主要取決於年齡、性別、婚否。

在接待來訪者時,這一問題變得特殊一些:當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辭時,就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後者就表示“再見”。這一次序顛倒,很容易讓人發生誤解。

應當強調的是,上述握手時的先後次序不必處處苛求於人。如果自己是尊者或長者、上級。而位卑者、年輕者或下級搶先伸手時,最得體的就是立即伸出自己的手,進行配合。而不要置之不理,使對方當場出醜。

當你在握手時,不妨說一些問候的話,可以握緊對方的手,語氣應直接而且肯定,並在加強重要字眼時,緊握着對方的手,來加強對方對你的印象。

握手的場合也有講究,在如下幾種情況下,應該握手,如:遇到較長時間沒見面的熟人;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和認識的人道別;在以本人作爲東道主的社交場合,迎接或送別來訪者時;拜訪他人後,在辭行的時候;介紹給不認識的人時;在社交場合,偶然遇上親朋故舊或上司的時候;別人給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勵或幫助時;表示感謝、恭喜、祝賀時;對別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時;得知別人患病、失戀、失業、降職或遭受其他挫折時;向別人贈送禮品或頒發獎品時。通常,上述所列舉的情況下都是適合握手的場合。

最後,說說握手的八禁忌: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時要牢記,因爲在他們看來左手是不潔的;在和信徒交往時,要避免兩人握手時與另外兩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狀,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他們眼裏這是很不吉利的;不要在握手時戴着手套或墨鏡,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戴着薄紗手套握手,纔是被允許的;不要在握手時另外一隻手插在衣袋裏或拿着東西;不要在握手時面無表情、不置一詞或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份客套;不要在握手時僅僅握住對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與對方保持距離。正確的做法,是要握住整個手掌。即使對異性,也要這麼做;不要在握手時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沒完;不要拒絕和別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溼、弄髒了,也要和對方說一下“對不起,我的手現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如果是坐着,儘可能起身接受對方遞來的名片;輩份較低者,率先以右手遞出個人的名片;到別處拜訪時,經上司介紹後,再遞出名片;接受名片時,應以雙手去接,並確定其姓名和職務;接受名片後,不宜隨手置於桌上;經常檢查皮夾,不可遞出污舊或皺摺的名片;名片夾或皮夾置於西裝內袋,避免由褲子後方的口袋掏出;儘量避免在對方的名片上書寫不相關的東西;不要無意識地玩弄對方的名片;上司在時不要先遞交名片,要等上司遞上名片後才能遞上自己的名片。

接待人員帶領客人到達目的地,應該有正確的引導方法和引導姿勢。

1、在走廊的引導方法。接待人員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調,讓客人走在內側。

2、在樓梯的引導方法。當引導客人上樓時,應該讓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員走在後面,若是下樓時,應該由接待人員走在前面,客人在後面,上下樓梯時,接待人員應該注意客人的安全。

3、在電梯的引導方法。引導客人乘坐電梯時,接待人員先進入電梯,等客人進入後關閉電梯門,到達時,接待人員按“開”的鈕,讓客人先走出電梯。

4、客廳裏的引導方法。當客人走入客廳,接待人員用手指示,請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後,才能行點頭禮後離開。如客人錯坐下座,應請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門的一方爲下座、。

一、小轎車

1、小轎車的座位,如有司機駕駛時,以後排右側爲首位,左側次之,中間座位再次之,前坐右側殿後,前排中間爲末席。

2、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爲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爲末席,前排中間座則不宜再安排客人。

3、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男士要服務於自己的夫人,宜開車門讓夫人先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車。

4、如果主人夫婦搭載友人夫婦的車,則應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婦坐後座,或讓友人夫婦都坐前座。

5、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最易疏忽。

6、女士登車不要一隻先踏入車內,也不要爬進車裏。需先站在座位邊上,把身體降低,讓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將雙腿一起收進車裏,雙膝一定保持合併的姿勢。

二、吉普車

吉普車無論是主人駕駛還是司機駕駛,都應以前排右坐爲尊,後排右側次之,後排左側爲末席。上車時,後排位低者先上車,前排尊者後上。下車時前排客人先下,後排客人再下車。

三、旅行車

我們在接待團體客人時,多采用旅行車接送客人。旅行車以司機座後第一排即前排爲尊,後排依次爲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側往左側遞減。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