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秋節來歷和風俗

中秋節來歷和風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秋節來歷和風俗,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人們會吃月餅、賞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團圓飯,從古至今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更是多到數不勝數,下面分享中秋節來歷和風俗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來歷和風俗1

中秋節來歷和風俗

一、中秋節的來歷

(1)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爲“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爲“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爲“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2)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爲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爲“中秋節”。

二、中秋節的習俗

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糉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據說唐朝時期已經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但是月餅作爲食品名稱並同中秋賞月聯繫在一起,則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爲“小餅”,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南宋文學家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的名稱。傳說元末,人們還利用月餅來傳遞反元信息,說明當時月餅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爲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製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清時期,餅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作爲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和現在的月餅已頗爲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更加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還分成平式、蘇式、廣式、臺式等不同風味。月餅作爲吉祥、團圓的象徵,寄託着人們的美好願望,而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祭月和賞月的習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除了賞月和吃月餅之外,不同地區的人們也都根據自己的地域傳統和社會風情來歡慶中秋,形成了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風俗。如南方許多地區盛行中秋賞桂和觀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兒爺,此外還有廣州的樹中秋、安徽一帶的燒塔、香港的舞火龍等等,很多少數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習俗,這些活動大大豐富了我國傳統節日文化。

中秋節來歷和風俗2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來歷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今,根據史籍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又因爲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爲“中秋節”。

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其次中秋節還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一定要送月餅嗎

月餅是中秋節必備佳品,因爲月餅是圓形的,具有團圓、吉祥的象徵,是一種民族文化、一個特殊符號,就像是端午節的糉子,元宵節的湯圓一樣,是節日的真正意義,所以一般中秋節都是送月餅。

但這並不代表着月餅是中秋節唯一衣物,要知道中秋節還可以祭祀祖先,可以買一些菊花去拜訪仙人,其次秋季是大閘蟹成熟的季節,也可以送大閘蟹。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