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教師如何對待家長

教師如何對待家長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師如何對待家長,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各方面的保駕護航,家長和老師雙方都不能鬆懈,必須對孩子的成長表示重視,下面和大家分享教師如何對待家長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教師如何對待家長1

一、 對待家長要有誠心

一個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教師要想得到家長的尊重、支持,就得以一種誠心誠意的態度去對待所有的家長,這是與學生家長能夠緊密配合的基礎。對待學生家長,首先要講究方法。家長是有自尊心的,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偏愛的。指出孩子的過錯,必須注意場合和方式,否則很容易傷害家長的自尊心,甚至造成雙方的對立,那樣更不利於對孩子進行教育。其次,還要教育學生尊重自己的父母。許多事實都證明,教師教育學生尊重家長,不但可以提高家長的威信和作用,增強家長教育學生的自信心而且當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老師的教育下健康成長,對自己又是那樣尊重時,更會由衷地感謝、信任老師。

教師如何對待家長

二、 聽取家長意見要虛心

教師能否聽取來自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批評,甚至是個別家長因誤解、偏見而對老師的指責,既是衡量一個教師素質和修養高低的標準,又是教師能否密切和家長的關係、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的關鍵。一個尊重家長的教師,必須是虛心聽取並接受家長意見和建議的教師。

三、 指導家庭教育要有信心

目前,我們面臨的現實是:一方面,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裏他們得到父母及至長輩的百般呵護,使得許多學生在接受學校的教育時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不少家長有怨言。另一方面,由於老師與家長的教育觀點、教育方法也有分歧,身份、地位、特別是素質上存在的差異,反應到對孩子的教育上自然也不相同。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指導家庭教育要有信心。

如前所述,只要我們誠心誠意地對待家長,虛心誠懇地聽取家長的意見,就會建立和保持與家長間良好和諧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教給家長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計劃和措施,還可以利用召開家長會的機會,讓家長介紹經驗,讓學生做現身說法,使家長從中獲取教育子女成功的喜悅體驗,增強責任感和信心;或者向家長介紹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箱,讓他們從中汲取成功的經驗等。只要我們有信心,指導家庭教育就會取得成效。

教師如何對待家長2

第一,真誠平等是首要和前提。

真誠是建立老師和家長之間關係的立足點、出發點和歸宿點;平等是建立關係的橋樑和平臺。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學校通力配合,這是老師和家長必須要達成的共識。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必須緊緊圍繞“配合”“合力”這一核心來進行。家長和老師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最終才能形成合力。老師與家長之間關係的出發點是形成教育合力,而不是相互推卸責任。但在現實中,一些老師往往把握不好這個出發點。學生在校表現不好,就打電話給家長指責一通。這樣處理的根本出發點就是錯的,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家長好的話,還耐心把你的話聽完,還誠懇地表示積極配合,不好的話反過來質問,老師該怎麼回答?向家長陳述孩子的狀況,要事實求是,不誇大,不抱怨,不無奈。先表明孩子犯錯很正常,再談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再對家長提具體的配合要求。學生犯錯很正常,和家長溝通要誠懇真摯,實事求是把問題反映給家長,切不可把芝麻豆粒的事渲染放大,孩子兩次沒交作業;上課和同桌打鬧一下,或者照抄作業了,或者和同學打架了等等,一開口,“你的孩子經常性的如何....如何,他簡直就如何如何......”老師可以換位想一想,當家長聽到老師這些話後會是什麼樣的感受?他會怎麼想?他又會如何對待孩子?這樣的溝通對孩子的教育有利還是有害?

二,不在微信羣裏交流。

微信羣不是一個私人圈,是一個公衆平臺。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下和家長交流,切不可在羣裏發信息質疑,或者通報孩子不好的方面,或者指責家長。這個羣裏的信息大家都可以看到,這些信息有可能會帶來一波情緒傾向,或者傳遞一些負能量,這樣做家長也會非常反感,甚至會激發矛盾,引起糾風。

教師如何對待家長 第2張

第三,不用微信溝通。

最好能和家長當面談,即便是不方便當面談,也最好用電話直接溝通,切忌不可用微信溝通。微信上用文字表述有很大侷限性,對傳情達意,表明態度,協商探討等都有侷限。

一是可能把話談不透,講不明;

二是極有可能造成相互的誤解。

第四、不隨便把家長叫到學校。

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最好不要動不動就通知家長到學校來。切不可孩子犯一點小錯,就不假思索的通知家長來學校。或者,孩子犯點錯就把孩子打發回家讓家長教育幾天。這樣做,不是在優化家校之間的教育,而是在破壞家校教育的合力。叫家長到校次數多了,家長都有了心理反感和排斥。當看到老師來電,或者孩子來電,還沒接電話,就已經心裏發毛了。長此以往,並不利於家校教育合力的形成。

第五,一定要有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首先,自己必須依法執教,依法從教。其次,遇到胡攪蠻纏的家長,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方式。把握三點原則:能談就好好談;不能談,就不要過多糾纏;如果家長沒事找事,胡攪蠻纏,甚至還有過激舉動,及時想辦法抽身報告。

教師如何對待家長3

(一)與家長保持適當距離。

與家長就學生情況進行溝通交流,但不要與家長走得太近,不和家長建立小圈子;對自己家庭住址嚴格保密,自己的隱私不向學生和家長暴露,不讓家長干涉自己私事同時也不干涉家長私生活,不對其家事和個人生活發表意見和評價;不與家長以閨蜜、姐妹、好友相稱,除非在任孩子老師之前就是好友。

(二)建立班級家長委員會,暢通家校溝通渠道。

家長委員會是增進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樑,是一個相對公開、民主能代表集體意見的羣體。倘若家長有任何建議、意見、不滿、訴求都可以通過委員會進行溝通傳達。家長委員會成員要由家長投票選舉熱心、公正、有奉獻精神,願意爲孩子教育付出精力的家長擔任,才能更好發揮出作用。

(三)不和家長有經濟往來。

不收受家長禮品、紅包,不向家長借錢,最好不接受家長請客吃飯,即使禮尚往來也不推薦。新聞報道的先挖坑後舉報的案例就是很好的前車之鑑。孩子家長以前就是自己的好友也要對其說明自己的原則,做一個禮貌而剋制的老師。如果有家長非要表達心意,就採用集體表達的方式,比如開糕點店的可以給全班同學人手送一份,再或者班級、校級活動的時候家長可以到校幫忙。

(四)不答應家長不合理要求,對待每位家長和孩子都要公平公正。

有些家長通過給老師說好話,或者通過送禮、找人情讓老師對自家孩子行使特殊權利,這種情況一定要堅決杜絕。不給自己挖坑,保護自己纔是首要任務。每個孩子和家長都是平等的,如果對某一個孩子特殊了,那對其他孩子就是不公平,這不僅有違師德,也會讓其他家長和學生不滿。

(五)不和家長直接起衝突。

老師和家長出現難以調和的矛盾時,老師要保持克制和禮貌,因爲自己不僅僅代表個人還代表學校以及老師這個職業,應該避免矛盾升級,及時找校方予以調解。

教師如何對待家長 第3張

(六)合理安排任務。

一是不要安排家長批改孩子作業。看到很多家長抱怨老師總是什麼都要讓家長監督,老師這一做法的初衷是讓家長多關心孩子學習,家校聯合督促孩子進步,可是這個度的把握稍不留心就成了推卸責任。孩子作業要讓家長批閱、孩子修正完家長還要簽字,這纔算完成。有些家長會產生疑問,孩子的作業家長都批閱了還要老師幹嘛?家長有監督孩子學習的責任但沒有代勞的義務。作爲老師,應體諒家長的學歷、工作等個人因素,不是每個家長都有能力、有時間輔導孩子功課,這種情況可以把強制靈活調整成建議。

二是不要經常安排家長給孩子買某某讀物、教輔材料及複印卷子之類的任務。老師可以建議,並且說明緣由,買不買和買什麼樣的,權利在家長,不要強制要求。如果確實需要購買,老師應給出參考價格及購買資料的詳細信息;需要家長打印卷子時,應做好準備工作提前進行排版併發送到相關羣內,不要讓家長自己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去折騰。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要給家長下任務,改成建議;必要情況下要說明緣由並儘量提供自己能給的幫助。

(七)對待家長要有溫和禮貌。

與家長打電話或當面交談時要文明有禮貌,避免使用命令式語氣,不要盛氣凌人也不要咄咄逼人更不要斥責家長。有些老師出於職業習慣,會對學生使用命令式語氣,不自覺地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和對待家長時使用這種口氣。即使孩子或者家長有錯老師也要注意說話口氣不要太生硬,畢竟好的說話態度能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也易於接受意見。

(八)別總是給家長打電話或請家長。

雖然老師和家長進行聯繫都是爲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想讓家長能及時瞭解孩子情況,希望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幫助孩子改正問題。但是總因爲一些孩子作業沒寫完、遲到、不認真聽課之類的小事請家長,家長會感到厭煩也會對老師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產生懷疑,甚至產生對立情緒。老師自己能解決或學生犯小錯誤時,再或者能通過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進行溝通的事兒就不要總是通過請家長和給家長打電話的方式進行通報和指責。如果學生犯錯誤比較嚴重,需要與家長溝通解決時可以告知家長問題的嚴重性再請家長。無論是電話還是面談的方式都要注意說話方式,畢竟能讓老師這麼費心的都是犯了錯誤或調皮的孩子。

(九)換位思考。

作爲老師應該常站在學生和家長角度換位思考,理解學生和家長。特級教師李鎮西說過:“對一個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的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思考”。我親眼看着一位州級優秀教師撕扯着學生的頭髮把她從班級拽到辦公室,雖然有老師勸說但是無濟於事,我想如果當時那位老師能把那個女孩當成自己的孩子他一定不會那麼做。我覺得能換位思考的老師更有感情,也更善良。換位思考能從家長和學生的立場找出自己教育方式和教學管理的問題和不足,不僅利於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也能讓家長和學生滿意度更高。

老師與家長應該是互補的,老師和家長良好的關係更能達到教育的一致性。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都應該是老師、家長共同配合、付出的結果。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