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兒童成長話題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問題多

兒童成長話題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問題多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哈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專家張一介紹,這項研究以哈市9所小學五、六年級1912名學生爲對象,採用自編情商測量表,設計了情緒穩定程度、情緒緊張程度、恐懼情緒程度、敵意情緒程度、羞怯情緒程度等10個問卷項目;同時對被測學生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結構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問卷調查,並將家庭結構分爲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單親家庭和再婚家庭四個類型。

兒童成長話題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問題多

調查顯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兒童情緒不穩定。這是因爲前三類家庭的兒童從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們對兒童的需求呵護是發自內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兒童因爲有了繼父或繼母,內心難以接受或難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會產生牴觸情緒。當與親生父母在一起時,表現爲快樂、自由的情緒和行爲;而在繼父、繼母面前,則表現出冷漠,拘謹的情緒和行爲。

統計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兒童有較嚴重的情緒煩惱,18.9%的兒童精神緊張,有56.8%的兒童有較強的壓抑心理,這些數據均高於其他家庭類型同類指標人數的百分比。這是因爲再婚家庭兒童在新組建家庭中的地位、與繼父或繼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經濟上的支配權,均與自己親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時有一定的距離或差異,使其內心產生出憂慮、緊張、壓抑、煩惱等不健康情緒。同樣,單親家庭兒童中有嚴重情緒憂慮的人數高達21.1%,這與他們經歷父母離異或喪父、喪母時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關。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父母的離異或喪父、喪母已經使這些孩子經歷了一次磨難,父母的再婚又使他們面臨更爲複雜的生活環境。長此以往,兒童的身心很難得到正常的發展。所以,再婚家庭應加強與兒童的溝通,創造寬鬆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儘可能在精神上滿足他們,引導孩子減輕心理上的負擔。既給這些兒童一個完整的家庭,又給他們完整的父愛和母愛。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貫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補償式的愛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兒童的情緒異常。”張一說。

不要輕易在乎別人的評價

張一告訴記者,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的好壞自己不能夠做主,決定權交到了其他人手裏。有很多孩子過分關注自己的形象,對自己百般挑剔,如:個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不大、頭髮太短、太稀等。有的甚至責怪自己爲什麼生在了農村,怨家裏太窮等等,他們妄自菲薄,陷入無盡的痛苦煩惱和孤獨之中。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父母的一種情緒體驗。長此以往,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會給自己設下種種障礙,不僅堵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會嚴重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許多心理疾病來自暗示

可能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本來穿了一件自認爲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結果好幾個同事都說不好看。當第一個同事說的時候,你可能還覺得只是她的個人看法,但是說的人多了,你就慢慢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和審美眼光了。於是到了下班後,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換下來,並且決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實,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可見,暗示能使人的情感和觀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張一說。

據張一介紹,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這使人們能夠接受智者的指導,作爲不完善的“自我”的補充,這是暗示作用的積極面。

暗示也有消極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縱、控制。心理暗示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個人的“自我”非常虛弱、幼稚的話,那麼這個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別人的“暗示”佔領和統治,這種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嚴重的依賴傾向。每個人的心理特點與神經類型是不同的,對暗示的感受程度和結果也就不相同。人從氣質上來分,有膽液質、神經質、多血質和黏液質4種,大多數人又同時具備這4種氣質類型中的幾種類型。膽液質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而黏液質型的人對心理暗示的反應較慢。大多數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兒童比青年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出人意料的是,一個人的智力水平與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心理暗示方面,並無決定性的作用。心理暗示雖然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但是千萬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爲外界的鼓勵或是批評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如果總是因爲別人的態度而改變自己的話,那就永遠也不會成熟。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