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文 >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守拙就是專心致志、不爲名利所迷的敬業態度,成大事業者,往往都有點守拙精神。簡略說就是要守本分,要像那塊石頭一樣有定力,風吹不搖,雨打不懼,下面來看看守拙的內涵和意義。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1

守拙”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shǒuzhuō,封建士大夫自詡清高,不做官,清貧自守,叫守拙。

出處:

晉·陶潛《歸園田居》詩之一:“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守拙藏暉存在於生活的時時處處,它是一種處世智慧,更是一種尊重他人的道德素養,你有鋒芒,但請不要刺傷別人。

守拙是一份暫時將自己置身事外的智慧,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清事態,避免盲目出擊,做出醜陋又膚淺的行爲。

“聰明人”往往是被人們羨慕最多也是攻訐最多的。聰明很難,由聰明到糊塗更難。隱藏鋒芒,藏拙其外,有時候是一種避免災禍,求生存的大智慧。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
  

相關說明

一、奈何守拙胸羅久,呵護蓮峯度寸腸。

二、與人爭名逐利,不如守拙歸園田的恬淡輕鬆;與人比權量力,不如度人自度的.豁達明朗。

三、七善之中阿麼最喜守拙,水乃萬物之源,論功勳當得起頌辭千篇、豐碑萬座,炫耀的資本不可謂不厚。

四、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

五、靜氣緣自心態,而心態至高的境界便是守拙。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2

這個世界上從不缺少喜歡鋒芒畢露的人,但是缺少明明有鋒芒,卻又能夠收放得體,斂藏適度,懂得守拙的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曾慨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抱朴守拙,是中庸儒學的處世態度,有時候也是虛心進取的一種姿態。

有次聽朋友說起他們公司新到的愣頭小子張文的故事,我一直留有很深的印象。小夥子名校畢業,可是看起來傻乎乎的,戴着黑框眼鏡,一副書呆子模樣,對人很有禮貌,常說自己是新人,希望大夥兒多指教。

直到在一次比稿當中,才見識到他的厲害。當時客戶追問,而問題又剛好不是答辯人的專長領域,千鈞一髮之際,張文大大方方得站出來,機智的讓組長免去尷尬,同時又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給了對方滿意的答案。

他的出色表現,讓大家很是意外。事後,朋友問張文,明明你自己很有能力,可以碾壓很多人,爲什麼還這麼低調,不努力拼一拼呢?張文只是傻傻一笑:“我只懂書本上的死知識,論實踐和應用,我根本比不上各位前輩!”

胡適晚年曾說:“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絕頂聰明而肯作笨工夫的人。”

這種人不張揚、不浮躁,聰明卻不鋒芒畢露。他們既能夠做到斂起鋒芒存有實力,又能夠認識到自我的不足。也不會用自己的長處去較他人的短處,徒惹來別人的羨慕嫉妒恨。

他們懂得收起自己的鋒芒,卻又能看到他人的鋒芒,取他人之長,彌補自己真正“拙”的部分。

他們總能夠恰到好處把握住出頭的時機,既不會讓自己“木秀於林”,又留心觀察着大局,必要的時候,總能夠精確分析局勢變化,關鍵時刻當仁不讓。不高人一等,不頤指氣使,自然能夠得到身邊人的歡迎。

守拙藏暉存在於生活的時時處處,它是一種處世智慧,更是一種尊重他人的道德素養,你有鋒芒,但請不要刺傷別人。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 第2張
  

相較於坦然自若、抱朴守拙從不爭的人,某些急於表現自己、出風頭的人,那種樣子真醜、真膚淺。

之前熱播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有的人物讓人非常扼腕。

劇中人物祁同偉的身份是市公安廳廳長,爲了取悅領導,他甚至做出領導家裏死人,他去“哭墳”的舉動。那可不僅丟了他自己的臉,也是在丟無數人民幹部的臉。

有才的'人,恃才傲物,急於出風頭,死的最快。

三國時期的楊修是出名的才子,曹操愛才惜才,所以多次容忍他。曹操用雞肋做爲夜裏的口令,他便鼓動士兵收拾行裝準備退兵,擾亂軍心,曹操忍無可忍,最後只好殺了他。

有時候仗着自己的小聰明,絲毫不尊重別人,妄自忖度他人心思,尤其是上級,那種膚淺的行爲,只是在葬送自己的前途而已。

電視劇裏經常會看到爲了跟主角一爭高下,急於出風頭的配角各種出醜,各種被吊打,反倒是從來“不爭”的主角得到了最好的結局。作爲觀衆,我們深深的鄙夷那種醜陋的配角。

在生活中,某些時候,我們也難免會不理智、不冷靜,頭腦一熱衝到了最前面,結果卻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其實,這個時候,如果學會守拙,就是給自己一個緩衝期,讓自己冷靜下來,理智的思考你即將奮不顧身去爭風頭的事情,究竟值不值得,性價比有多高。

守拙是一份暫時將自己置身事外的智慧,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清事態,避免盲目出擊,做出醜陋又膚淺的行爲。

守“拙”還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應變策略。懂得守拙的人,能夠正確分析自己身邊的局勢,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規避風險,謀求最好的生存和發展。

胡適曾以藏暉爲室名,藏暉與守拙有些異曲同工的味道。他在給胡光信中說道:“老兄是絕頂聰明人,總未免鋒芒太露,未免得罪人。這是聰明人很難避免的災禍。”

“聰明人”往往是被人們羨慕最多也是攻訐最多的。聰明很難,由聰明到糊塗更難。隱藏鋒芒,藏拙其外,有時候是一種避免災禍,求生存的大智慧。

西漢時期“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開國功臣韓信,由於功高震主且個人鋒芒太盛,最後被呂后、丞相蕭何以謀反的罪名騙入長樂宮,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 第3張
  

在誅殺淮陰侯韓信平定叛亂之後,劉邦格外獎勵了丞相蕭何,可是蕭何的門客召平卻披麻戴孝面見他,給他弔喪。對他說:“您對別人明白,怎麼對自己就糊塗了?”在召平的進諫之下,蕭何做出“自毀名節”的舉動。

他民望很高,怕被懷疑別有居心,於是他讓人低價強徵百姓的房屋,惹起民憤。這一舉動,反倒是讓劉邦對他放鬆了警惕,以至於能壽終正寢,避免了同韓信那般身首異處滿門抄斬。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某些不利處境中,守拙不失爲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

守拙還是一種難得糊塗的境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從古至今,從現實裏到故事裏都沒少過。《紅樓夢》中,最聰明、最機巧的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日子過的簡單一些不是很好嗎?勾心鬥角、機關算盡有什麼意思呢?又不是在演後宮甄嬛傳。所以,在生活中,面對某些不值得計較的事情、言論、人,難得糊塗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曾國藩有句名言:“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這句話,其實還告訴我們另外一個道理:腳踏實地。

某次瀏覽網頁新聞看到一則消息,某男子偶然間中了百萬彩票,可最後反倒負債累累。這種暴發戶式的機巧,終究不如腳踏實地累積資本換來的財富更踏實和穩固。

守拙,簡單的兩個字,卻蘊含着值得人品味和學習一生的道理,它的內涵,應該遠遠不止於此。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3

01.“守拙”蘊含的意義

何爲“守拙”?守是堅守,持之以恆,拙是鈍笨,笨的方法。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大巧若拙”,意思是真正聰明、靈巧的人看似笨拙,啓示人們只有加強內在修養,不事張揚,明事理而不求名利,善於藏拙,纔是真正大智大巧之人。

陶淵明守拙歸田園

古代封建士大夫自詡清高,不做官,清貧自守,不以巧僞與世俗周旋,保持高尚的節操,叫做守拙。 晉代陶淵明《歸園田居》詩曰:“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陶淵明後來又有“文以拙進,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等論述,講的都是對“守拙”的推崇。

道德經的精華是“守拙”,思想核心是“無爲”。然而,世人對於“無爲”的理解往往浮於表面,甚至認爲是消極思想。其實“無爲”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老子宣揚的“無爲而無不爲”,是最上等的辯證法,蘊含着極高深的智慧。

抱朴守拙是人生智慧

我們通過兩個方面來解讀“無爲”:一是“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道德經》第二十章);二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強者從不自以爲是,真正的智者從不自我誇耀,相反他們會讓別人盡情發揮,而自己則表現得十分笨拙、木訥。但到了關鍵時刻,他們自然會顯露自己與衆不同的特質,讓你明白誰纔是真正的強者,真正的智者!

02.曾國藩:“恆能破拙”和“拙能破巧”

曾國藩作爲“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其“恆能破拙”和“拙能破巧”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守拙的內涵和意義 第4張
  

曾國藩經典對聯

一是“恆能破拙”。曾國藩考秀才,六次不中;後來又考進士,三次落榜。梁啓超曾評價他:“文正固非有超羣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

曾國藩也明白自己天資不高,他說:“天資拙,唯有以恆破之”。他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不讀完這本書,就不碰下一本書;不完成一天的任務,就堅決不睡覺。因爲鈍拙,曾國藩比別人更能堅持,更肯付出。基礎打得牢,纔有了後來爲官十年連升十級。

二是“拙能破巧”。曾國藩說:“天下之至拙,能破天下之至巧”。以拙破巧,是曾國藩智慧的顯現。尤其是到了晚年,這位深諳世事的老人,更講求“拙渾”二字。他說:“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之,以誠愚應之;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勾心鬥角,迎相距,則報復無已時耳”。

曾國藩三十六德

曾國藩認爲,用兵貴在詭異和狡詐,這些他不擅長;用兵又貴在巧取和奇奪,這些他也不擅長。他所擅長的`,唯有穩打穩紮、步步爲營的策略。這種策略雖然笨,拼的卻是硬實力,取得的勝利,也是絕對的勝利。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埋頭苦幹,少說多做,這纔是“以拙破巧”的關鍵所在。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