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無聲告白》讀後感合集15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無聲告白》讀後感合集15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1

我讀了這本書後,有很多感觸,這本書回憶了一個混血女孩離開人世前一家人的生活,講述了她離開人世後一家人發生的事,這本書也揭示了種族問題、性別歧視、上一代對下一代的影響、社會對家庭和個人的影響、家人之間的相處和溝通等問題。

在這個生活在美國的家庭中,父親詹姆斯是中國人,詹姆斯兒時隨着謀生的父母到了美國,從小就感受到了別人對他與對其他人的不同,他處處怕別人知道他的不同,處處想和別人一樣。母親瑪麗琳是美國人,瑪麗琳由她母親一人撫養長大,被她母親教育最重要的是管理好丈夫、孩子、房子,於是放棄了繼續深造,成爲醫生的機會,她聽到女醫生便會有驚訝的反應。

當瑪麗琳嫁給詹姆斯的時候,她母親認爲她不對,她應該嫁給一個和她“更像”的人,她和詹姆斯“不像”。我認爲,如果瑪麗琳聽了她母親的話,或許後來就不會有她女兒莉迪亞的悲劇,她兒女的生活就不會有那麼多無奈和困擾,她的家庭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事,但根源在於種族問題。

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大女兒莉迪亞沒有朋友,因爲她和別人“不一樣”,瑪麗琳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寄託於大女兒,希望她成爲一名醫生。莉迪亞在家人面前假裝自己有朋友,對媽媽的要求無條件服從,因爲她愛媽媽,希望媽媽開心,而不是因爲愛科學,不是因爲想成爲一名醫生。瑪麗琳卻沒有發現年少的女兒內心揹負了這麼多,同時,她還忽視了小女兒漢娜和兒子內斯,這三個孩子的內心都發生了問題,在他們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中,悲劇就發生了。

當莉迪亞永遠消失在他們的生活中的時候,在他們受盡煎熬後,才漸漸發現了一些東西,想挽回一些東西,可是,有的卻再也回不來了。

終於,瑪麗琳知道了自己應該早早地關注莉迪亞真實的想法,應該給另外兩個孩子多一些關注,應該更坦誠地和丈夫交流。詹姆斯後悔沒有在犯錯之前醒悟,內斯後悔沒有早早地說出該說的話……最後,他們明白了這些,瑪麗琳終於去擁抱了那個一直渴求母親關注的小女兒,原諒了丈夫,詹姆斯終止了錯誤。

在失去了一些過後,他們終於懂得了,應該讓一個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時說出該說的話,不然,很多事情都來不及後悔。

我們在生活中也一樣,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常常因爲交流不當的問題產生隔閡甚至是衝突,也造成了令人遺憾的事,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交流,我們需要相互理解。

這本書讓人反思種族問題,反思性別歧視,反思怎樣與家人溝通,反思怎樣做真正的自己。

篇二:《無聲告白》讀後感

不愛看悲劇,每每讀這樣的書都有種心塞塞的感覺,也許這是我個人在心理上躲避着什麼吧?不討論我的心理軌跡,還是來看看我們仁慈的作者吧。

伍綺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畢業於哈佛大學。父母均爲科學家,是香港移民第二代。

文章的開篇就這麼寫着――“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她已經爲這部作品定下了調子,這是一部真真正正的悲劇。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尋找自我的路上要麼找到、要麼死!如此惡狠狠的開篇……

一個個體的終結可能會導致家庭的終結……繼而整個社會……。如果照這個線寫下去,我們看到的畫面將是一個晦暗的如霧霾籠罩的大地!那纔是真正的悲劇——沒有一絲希望。

然而,作者是仁慈的。當我讀到莉迪亞不幸離世並非是她對人生的絕望而是爲了給自己勇氣找到真正的自己時,當這樣的悲劇僅僅是一個懵懂少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的失誤時,我感嘆……

“還不算太晚。莉迪亞在碼頭上許下新的承諾,這一次,是對她自己許的。她將重新開始。她會告訴她的母親,夠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成醫生,那也沒關係。她還會告訴母親,還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了。從現在開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

但悲劇就是悲劇,一朵被期待、被憧憬的美好而年輕的生命終結了。帶着父母雙重夢想的生命……

在這本書裏,我讀到了一個不和諧的節奏。書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和實際行爲如此的不協調,甚至相反。他們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表達真正的自己。詹姆斯一家或者說有這麼一個羣體。這些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他們活在自我的安逸狀態下,自己創造了一個封閉的一個自己想像出來的空間。並把自己的想像及愛強加與那個被愛的人身上,或者孩子或者伴侶。有那麼一天,當真相打碎了這個夢……悲劇……來了。

好了,回到伍綺詩的無聲告白的世界——在部作品裏即將肢解的家裏還有愛。大家都愛着彼此卻又用這份愛傷害着彼此。也許正因爲有愛才會看到這兒還有一個被忽視的天使,小小的漢娜就如一個小小的暖暖的火苗。她想溫暖周圍的一切,卻能力不足。但她依然是暖暖的。漢娜用自己的方式溫暖着家人……也同樣溫暖了我的心。有了漢娜這部悲劇纔有了希望……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我不想說那麼沉重的話題。我只想說找到自己並展示給愛人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學會溝通並坦誠的交流纔是避免悲劇的根本。在有愛的世界裏……告訴他你需要什麼就好。

還有一個題外話。我一直在想,在被畸變心理的父母關愛下如何成長爲心態正常的孩子?“被有着畸變心態的父母忽視才成就了漢娜?這算是幸運?那麼同樣被忽視的內森選擇了強大自己準備逃離又算什麼?”

《無聲告白》讀後感2

這本書是從前天晚上開始看,手機放着充電,心裏對自己說看到一百頁就可以玩手機,到了一百頁的時候剛好是一個小章節開始,又對自己說把這個看完,一下子就到一百二十幾頁,這時候拿起手機才發現,原來都十一點了,該洗澡睡覺了,這種感覺也好棒,好想告訴某個人,可是貌似無人分享。

首先,封面的那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給一百分!

全書不長,十七萬字,我看的很仔細,每一個小細節都不想錯過,偶爾漏掉了一段文字,就會感覺後面不怎麼連貫,甚至無法理解,所以編排精巧,情節緊湊,短小精悍。作爲小說故事的旁觀者,簡單說點啥應該無可厚非吧,如果是真人真事還是避免評頭論足的好!

故事以莉迪亞失蹤最後從湖底打撈出來,提出懸念,引起讀者的疑惑和興趣,後面娓娓道來,每一個與之有關聯的人,每一個矛盾的思想和行爲,比如與衆不同與竭力合羣,夢想和現實,每一個扭曲陰暗和偏離真實的綜合體造就了那場悲劇。

母親瑪麗琳:年輕的時候才華出衆,成績斐然,混在藍色校服裏的唯一白襯衣,即使被嘲弄,她做醫生的夢想堅不可摧,她拒絕學習家政課,不想管理家庭、洗衣做飯、教育子女終其一生,追求與衆不同,因爲結晶放棄夢想選擇了哈佛優秀的東方男人託付終身,後來深感壓抑離家出走繼續追夢,這一舉動刺激並對其他家人造成嚴重的傷害,可是卻不得已因爲第三個孩子而終止,最終回到家中,自欺欺人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莉迪亞身上卻毫無知覺。

父親詹姆斯·李:身爲學校裏唯一的華人,他從小就遭受排擠,忍受孤獨,沒有朋友,討厭周遭異樣的眼光,(他的子女同樣也經歷着同樣的遭遇),他渴望“合羣”,他覺得妻子瑪麗琳看起來是那麼合羣,想到這裏,頓時他們婚姻的結合看起來好滑稽又好合理。他在本專業是最優秀的最無法留下哈佛最終去了偏遠的小城,鬱郁不得志,在學校跟同事關係也不好,想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壓抑,他鼓勵或許說強迫更合適,兒女去交朋友,特別是對優秀的女兒莉迪亞,不理解兒子對天文學的熱衷,他希望他們“合羣”,可事與願違。

哥哥內斯:最瞭解莉迪亞享受的父母過分的愛是無盡沉重的負擔,他一個眼神就能寬慰妹妹,可是他自己卻也委屈,父母眼中只有妹妹,忽略了他的存在,就連他通過自己努力被哈佛錄取的驚天好消息也比不上莉迪亞物理成績下滑,他在學校也沒有朋友,可是始終極力維護莉迪亞,是她唯一的支柱。可是最後被莉迪亞的行爲傷到,開始變得驀然,憤怒,不想理她,一門心思想要逃離這個家庭逃往哈佛。

妹妹漢娜:可能是家裏最無足輕重的人,因爲餐桌上竟然會忘記給她擺放餐具。在這樣一個破碎又平衡的家庭裏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她聰明伶俐知道所有人的想法,可是她什麼也做不了,一直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閣樓,渴望要得到多一點關心和愛護,哪怕一點點,她去每個人的房間,偷拿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這樣不會被發現,然後十分愛惜的珍藏起來。這個可憐的小人兒,讓人心疼,想必姐姐逝去,哥哥去哈佛念大學,她會得到更多的愛。

主角莉迪亞:幼時因爲母親逃離的陰影開始做一些取悅母親的事情,目的只是爲了想要留住母親。父母親最看重她,幾乎忽略了哥哥和妹妹,面對母親自己做醫生的想法無止境的灌輸,給她買大量的醫學書籍,佈置大量的作業,她說的最多的就是“當然,媽媽”,卻偷偷把一本做菜的書珍藏起來。父親總是要她去結交朋友,她會假裝在電話旁跟同學聊天,其實號碼都沒有撥通,等到父親走開就掛掉電話。這些沉重的愛壓的她喘不過氣來,她並不喜歡,哥哥的理解是她支撐下去的唯一理由,避免失去她甚至把哥哥最期待的錄取通知書偷偷藏起來了,撕毀了參觀學校的邀請信,因爲內心的挽留,可是她奪走了哥哥最盼望的東西,哥哥後來對自己遭遇的視若不見,加上學習任務實在太難,發現父親跟助教的情人關係等等,她固執地學壞想要報復,放縱自己,最後當所有的僞裝和窘迫被人看穿,如同千里之堤崩潰一般,她內心激動不已而後平靜,或許她做到了擺脫別人的期待,決定做真正的自己,如同破繭之蛹,隨着小船向湖中漂去,她的一生也就終結了,一條生命就完結了。

讀罷,開始的沉重與傷痛逐漸釋然,就像書本的封面背景,從左至右,濃厚的墨黑色逐漸散開來。我在思考,從大的環境來想,如果這個社會更加寬容更加友好一些,會不會不一樣?當然這個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

從不妄想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做起比較具有可行性。母親,不必太固執,強勢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子女身上,多洞察多傾聽多思考,或許會不一樣吧。父親一直給自己定位爲孤僻不合羣,得不到解脫,也許是他從未脫下的眼光,禁錮在自設的枷鎖,理所當然的影響了下一輩。孩子吧,且不論對錯,是家庭環境影響了他們。我希望小孩子更多的應該是能夠保持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對身邊的事物友善充滿愛戀,遇到困難能夠敞開心扉,表達想法,敢於爭取和挑戰,選擇自己的人生,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

《無聲告白》讀後感3

用了一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20xx年在美國的暢銷書,就像是有種魔力,被書中一家人深深吸引,想一點點的解開他們一直去掩蓋的內心和一觸即發的憤怒,對生活,對社會,對周圍的一切。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種族歧視的問題,男女平等的問題,家庭教育的問題等等,但我認爲最核心的是,每個個體的自我實現。所有這些社會問題當集中發生在1970年代一個美國混血家庭中時,並沒有太多的普遍性,但書中反應的每個人不斷在追尋自己心中的理想,卻不分時代,不分家庭,一直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存在着。整本書讀來,好像這個家如一口冰冷的地窖,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極力想逃脫,因爲他們想要掙脫這個家的束縛去追求內心的自由。

母親瑪麗琳,本來是要在自己母親的規劃下從哈佛找個理想老公,然後從事醫生這讓人羨慕的職業,但是由於她從小與衆不同的心理和環境,讓她對與衆不同的“中國”教授一見鍾情。不管是對凱瑟琳或者是詹姆斯,他們的相遇好像對彼此都是一種解救。就這樣,瑪麗琳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理想,和母親斷絕了關係,開始了全職太太的生活。在母親去世之前,她自己的理想被遺忘,但母親的突然離世,讓她心底裏的曾經的夢再也不能壓抑,她決定離開這個家,離開丈夫,拋下兩個孩子,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她爲什麼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呢,的確,她在家庭的角色不允許她有自己的理想。她每天要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研究食譜,打理家務,打理孩子。終於,她邁開了追求自我的第一步,但是就在此時她又懷了第三個女兒,她必須回家。這是全書中她唯一一次追求自己的自由,但她被現實又推了回來。

第二個書中明顯想逃脫的就是他們的大兒子漢斯,他總是被父母忽略,不管是他的學業,還是他的交際,他的愛好,他的理想,基本沒有在父母的口中出現過,父母只關心他們的女兒。就這樣,他默默的堅持着自己的愛好,爲了他的理想和自由。只有兩次,他打破了往日的沉默去勇敢的表達自己,第一次是他終於接到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第二次是他不顧妹妹的阻撓去找傑克逼問真相。在父母眼中,他唯一的成功就是去哈佛讀書,除此之外,家人不關心他任何事情。作爲哥哥,他是妹妹在學校唯一的依靠,但他自己不知道,他的離開,帶給妹妹多麼大的恐懼。

第三個逃離過這個家的是他們的父親,詹姆斯。作爲第二代移民,他哈佛名校畢業,大學終身教師,但始終擺脫不了“中國佬”的稱號。在女兒莉迪亞死亡之前,他是這個家最穩定的守護者。但女兒的離開,讓他情不自禁的想要逃避眼前的一切,妻子的無理取鬧,兒女的期待,現實的殘酷,就這樣他投入了另一個女人的懷抱去忘卻需要面對的一切,但剛開始他也沒有想過要離開這個家。真正在自己的太太說到,是他的與衆不同,才讓家庭遭遇了所有的這一切的災難時,他對這個家動搖了。這是他一直深藏內心的自卑和自尊,他自己從來不敢提及,現在從他白人太太終於還是說出口了,他絕望的離開了家。最後,當他終於又迴歸時,他明白他和太太之間,需要把彼此真正想要表達的正確表達,只有這樣,他才能拯救這個家。

家裏最小的,只有五歲被所有人忽略的小女兒漢娜,恰恰是最瞭解在這所房子裏發生的一切。她知道姐姐在向母親欺騙她不讀書的事實,她知道鄰居傑克對哥哥的愛慕,他知道他在家裏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真相併且不能告訴任何人,她居然做到了。真是諷刺,當所有大人在以爲他們瞭解事情時卻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們知道的到底是對是錯。最後,當姐姐去世,父親和漢娜再次玩和姐姐曾經的遊戲時,彷彿這個家再一次的灑滿了陽光。

最後,是家裏的大女兒,莉迪亞。書中以她的死亡,一層層的揭開了這個看似平靜的一家人的內心世界。當莉迪亞去世之後,母親堅持說的一句話是,必須有人要對她的死負責。到底是誰呢?這個懸念在書的最後兩章揭開了,莉迪亞終於承受不了母親給她的學業壓力,父親給她的社交壓力,哥哥即將離他而去的現實,她每天生活在恐懼中。就這樣,她平靜的走進了湖中。誰應該對她的死負責?母親,父親,哥哥,朋友,好像所有人,都是把他推向湖中心的兇手,但好像這些人又都是受害者。父親的童年遭受種族歧視,母親的畢生理想是做以男性爲主導的醫生,男性好朋友居然一直愛慕自己的哥哥,當這個剛剛十六歲的小女孩在父母之愛,兄妹之情,男女之愛都將失去的邊緣,在這些恐懼中,她選擇走向湖中,“無聲告白”她所承受的這一切,她終於不用再承受其他人對他的期待了。正如作者所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整本書描述的故事並不多,但在環環相扣的人物敘事中,每個人物形象異常豐滿。他們內心經歷的痛苦煎熬,是誰給予的?這個夏天,這個家的每個人如同莉迪亞一般,經歷了一次在生死邊緣的掙扎之後,他們最後選擇了一起“再生”。

《無聲告白》讀後感4

終於讀完了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的小說《無聲告白》,本書不愧奪得20xx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1名。故事編巧妙細緻,用詞精準。內容吸引讀者強烈地追求下文。直至揭示事件真相。

在小說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在現實中卻都舉步維艱。當成人的夢想遭到現實困境,當成人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痛苦,這種憤憤不滿,這種失魂落魄,就會轉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故事以16歲的女孩子——花季少女莉迪亞死亡爲開篇,層層剝離莉迪亞的死因爲線索。最終道出了父母“以愛之名,行謀殺之實”,令人心情沉重。

莉迪亞是家裏的大女兒,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對她生活上關懷備至。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父親將自己無法合羣的遺憾變成對她的諄諄教導。成爲醫生、交很多朋友,這兩件事成爲她生活的全部,然而這並非她所願。使莉迪亞承受巨大的壓力,直到有一天,她無法承受而自殺死去。

莉迪亞的父親——華裔大學教授,詹姆斯李是一個內心壓抑的男人,他的壓抑來自於他從小的生活環境,作爲生活在美國的華裔底層後代,從小被排擠和孤立,自覺低人一等。最大的理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而他又將這一切傳遞給了他的下一代身上。

身爲一個哈佛大學肄業女大學生,莉迪亞的媽媽瑪麗琳的內心始終有難以釋懷的遺憾,遺憾自己沒有完成的學業,遺憾自己變成了一個家庭主婦,她是那麼渴望被這個社會的認可,那麼渴望與衆不同。她的夢想和生活無法完美統一。瑪麗琳的痛苦也是無比真實的,她愛着自己的丈夫和子女,但卻又過着不是她真正想要過的生活,在莉迪亞只有5歲某一天的早晨,瑪麗琳不辭而別去外地求學以完成自己出人投地的夢想

當瑪麗琳因懷孕第三個孩子而不得己回家的時候,全家人並沒有欣喜若狂,而是變得小心翼翼,尤其莉迪亞,容忍並接受母親把全部人生的希望都寄託在自己身上,她擔心自己哪怕一點微小的錯誤會讓母親再次離開。每到節日母親送給她的禮物是各種書籍以及一個聽診器,莉迪亞內心雖然不喜歡還是違心地假裝高興接受了。她利用暑假由母親安排學習代數,報名旁聽大學的生物課,星期一、三、五都有,整個夏天忙個不停。無論母親對她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她的回答總是“是的,是的,是的”。 莉迪亞——她是全家的中心,儘管她不願意成爲這個中心——每天都擔負着團結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載着父母的夢想,壓抑着心底不斷涌起的苦澀泡沫。

終其一生,她都能聽到母親的心跳堅定有力的叫囂:醫生、醫生、醫生。她母親是如此渴望實現這個夢想,除了當醫生,莉迪亞無法想象自己能夠擁有別樣的未來和不同的人生,那好比太陽圍着月亮轉、自然界沒有空氣一樣荒唐。但是她的成績在下滑,物理不及格,大學生物聽不懂。父親渴望她廣交朋友,母親想讓她成爲一名醫生,她都無力做到,內心感到絕望和崩潰。

更讓莉迪亞失望的是哥哥內斯即將離家去哈佛上大學,因爲哥哥原本能理解她,也是她最堅定的依靠,她無法想象沒有哥哥的日子。孤立無援的她,沒有勇氣去面對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圍,沒有勇氣去面對沒有同伴,沒有朋友的學校生活。逃離,唯有逃離,才能擺脫這一切!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獨自一人來到家附近的碼頭的小船上,小船漫無目的漂呀漂,她覺得自己彷彿在太空漂浮,毫無羈絆,擺脫重負,於是翻身跨出小船,從此沉入永遠無法迴歸的水底。

看完《無聲告白》一書後,有兩點值得思考:

1、作爲母親的馬麗琳對於女兒莉迪亞的學習情況沒能和老師、家長、丈夫以及女兒本人有過任何溝通。對孩子成績下滑以及晚回家撒謊說在校學習等等聽之任之,沒有對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及時瞭解掌握。自我封閉而一意孤行,只知道不停地加壓,以至於孩子不堪重負。

2、馬麗琳有關自身幾件重大事件的處理上不理智,缺少規劃且性格偏執。一因未婚先孕大學肆業,影響了日後的就業與個人發展;二爲實現自己的夢想不顧及兩個幼小的孩子不辭而別,給孩子造成無法磨滅的心理陰影;三對待3個孩子不能一視同仁,出現嚴重的偏頗。

其實每個人都難免存在認知上的誤區,甚至盲區,每個人都很難走出自我的侷限。那麼及時的溝通交流以及學習和反思就顯得極有必要。

所以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成長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源泉。

《無聲告白》讀後感5

有些事我們沒有說出來,所以他們不會懂。溝通好了,悲劇也就少了。關於親情,關於友情,那些曾經的美好……

這並不是一場無聲的告白,這是一個默默的悲劇,在所謂的悲劇中有一些我們現實中看不到的因素默默發揮着力量,這力量時大時小,你幾乎不能確定這力量的性質到底是正是負。

書的扉頁上介紹本文的作者伍綺詩,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美國長大,第一代是移民過去的。這不得不讓我想到另一部長篇小說:美國華裔女作家譚美恩的《喜福會》。

《喜福會》的背景就是華人去了美國定居,四個母女間的故事。女兒逐漸融入了美國成爲了ABC。而母親們雖然身在美國,心懷家鄉,不論是思維方式還是行爲習慣,總是擺脫不了濃濃的故鄉味道。這千萬裏之外的是她們生長多年的根和魂啊!母女之間的差異造成了相處過程中母親和女兒之間形成了深深的隔閡,這隔閡到了很久之後才慢慢消融化解,隨風而逝。

我看的是節選部分也是文章最經典的故事。母親吳夙願Suyuan WU(中文版本翻譯成吳素雲),這名字還被我解讀成帶有某種內心期許的、一貫以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母親是從中國遷移過來的,保留着中國的傳統,一心想女兒精美變得優秀、成功,走上人生巔峯,過上好生活。母親從小就把她和別人做對比,看到電視裏的秀波,生活中別人家女兒,都是母親做對比的目標和榜樣,隨手可以拿過來教訓女兒。女兒從小在這種高壓的期望下成長着,也糾結過,也屈服過,也反抗過。慢慢長大後終於母子之間有一次激烈的爭吵,這爭吵撕破了和睦表面關係,暴露了彼此間的容忍和不和諧,也揭示出中西文化思想和行爲的衝突和碰撞。

《無聲告白》和《喜福會》是完全不同的,說了一個簡單的故事。詹姆斯·李他是華人,在美國求學,年輕時做老師時結識了美國女生瑪麗琳。瑪麗琳在那個年代非常勇敢地突破了重重阻礙,不顧母親的反對,不理會他人的閒言碎語,堅定不移地和他結成夫婦。在文章中的後半部門這行爲被揭露,並被視爲女兒莉迪亞人生悲劇的最初起點。“來自混血家庭背景的孩子,通常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悲哀的是,女兒因爲長得像爸爸,作爲第二代從小揹負着被認爲是中國人的懷疑和嫌棄,種族歧視從來都沒完全消失過。父母希望兒女們能很好地融入當地的環境,卻不料對報最大期望的大女兒卻一直沒有什麼朋友,內心承受着超出期待的壓力,想和其他人一樣卻無法做到,想取得和哥哥內斯一樣的好成績卻沒有什麼起色,最終選擇了自殺身亡,把痛苦和希望一起帶向虛無。父母不瞭解他的難言之隱,認爲她不會自殺,在各自情感行將崩潰的時候,兩人的關係也陷入了僵局。

在相互冷靜了一段時間之後,在後期坦誠的交談中,兩人最終選擇迴歸家庭,重新開始未完待續的生活,只是有些東西已經隨着女兒跳湖自殺被打撈到岸上也從深處被揭露到表面上,那層窗戶紙總算被捅破了。父母和上一代有所不同,不管是母親的反對還是女兒的堅持,都是不同年代不同心態的表現,的母親爲了女兒,爲了愛,她爲了女兒的未來,各方面造成了最後的悲劇。死亡只是一個表象,讀後感這表象幾乎快毀了一個家庭。大女兒一直默默生活在沒有朋友的校園中,看別人嬉戲打鬧,因爲膚色和種族自己卻是格格不入局外人,還好學校裏總有哥哥幫着在食堂佔位陪伴纔不至於讓落單的她更顯得孤獨。這種孤獨落寞已經深入骨髓。痛苦的是,這種平衡即將被打破。好夢並不長久,突然一個轉彎,事件走向了悲劇。哥哥即將去名校讀大學了,大女兒千方百計地默默暗中組織,就是不想獨自負擔這種痛苦,也不想哥哥離開自己,從此一個人面對外界的所有。陰錯陽差,哥哥內斯還是受到了錄取通知書,爲了夢想一定要去。妹妹在和唯一的“壞孩子”傑克也是鄰居做朋友時,誤以爲會擁有愛情,結果鄰居喜歡的是哥哥。連最後的朋友也沒有了,大女兒選擇了一個逃避的方式,擺脫苦痛。

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初衷是好的,但對大女兒莉迪亞內心的關懷還是少了點,心靈的溝通比期待更重要,小女兒在默默成長過程中見證了這一切,缺乏過度關愛也缺乏過度期待,得以自由自在成長。如果悲劇的發生能讓我們看到一些內在的不足,找出潛藏在深層的暗流涌動,及時打開心結,那這悲劇的意義也得以彰顯。我們能做的只有自己,不是嗎?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改變不了自己的種族性別年齡,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來影響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消極面對和逃避是沒有用的。淚水只能成爲發泄,不能成爲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大女兒提前告知自己沒法滿足期望,幾乎沒有朋友,沒法也不想獨自肩負心理壓力,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無法忘懷的,不僅僅是一頓家鄉飯菜,更是家鄉飯菜燉炒過程中包含的溫暖親情;無法告別的,不僅僅是一件特色旗袍,更是旗袍縫製過程中蘊含的濃郁家味;無法離去的,不僅僅是一張地圖,更是地圖中展現的世界的另一邊流蜜的故土。希望我們能不留遺憾,打開心結,何種境遇下都永葆初心,釋放天性。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不知如今的你身處何方,也不知你是否回到家鄉。不管你在哪,不妨看看這本書,讓思緒飄飛在冬夜。作者:李潔

《無聲告白》讀後感6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很少推崇暢銷小說,但伍綺詩的《無聲告白》卻是一個特例。不是因爲作者是征服歐美文壇的華裔作家,不是因爲作者憑藉處女作奪得20xx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1名,擊敗斯蒂芬金、村上春樹等99位大牌作家,橫掃歐美所有榜單。只因我在這本書裏看到了自己,看到很多人,所以,五六年前,我不斷地推薦給學生。

成爲我自己=實現家人期待

如果你隨意搜索,網絡上故事梗概是這樣寫的:莉迪亞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莉迪亞的屍體被發現後,她的父親內疚不已,母親則一心報復。莉迪亞的哥哥覺得,隔壁的壞小子鐵定脫不了關係,只有莉迪亞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莉迪亞爲何而死?簡單說就是無法承受父母的期待吧,詹姆斯和瑪麗琳自己的夢想被全部寄託在他們最“聰明”最可愛的小女兒身上,一切那麼美好,莉迪亞似乎也是最好的選擇。五六年前第一次看的時候,我還不是一個母親,單純覺得父親詹姆斯和母親瑪麗琳應該爲莉迪亞的死負很大一部分責,何必給一個並不那麼優秀的孩子那麼大壓力?這一對父母不就是身邊或者傳說中認爲自己的孩子是天才的父母們的縮影嗎?只不過悲劇在另一片土地上也上演了而已。當時的我沒有那麼大的觸動,畢竟,從小就被教育“要爭氣”,要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說真的,很長一段時間,我想要成爲父母心中期待的人。期待對於我來說,不是痛苦,是動力,那是因爲,這種期待和我的期待是同一種期待。

成爲別人期待的人,也很幸福。

別人的期待?還是自我的拘役?

成年後,尤其是步入婚姻後,我才發現,也許很多媽媽都是瑪麗琳,很多爸爸都像詹姆斯。瑪麗琳有很多期待,成爲醫生是最大夢想,因爲懷孕只能暫時擱置,再入學校已是多年之後;詹姆斯是美籍華人,有實力,卻訥於言,終其一生頗不順意。

三十,生養孩子,面對工作和家庭新角色帶來的壓力,甚至是和父母親子關係的衝突,讀到“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其恐怖在於,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這一句,總是會害怕自己也會因爲愛不自覺“拘役”自己的孩子,不懂放手。讀到“與你交談的人,更關心他們自己、他們的期望和問題,而不是你和你的問題。”其實會想到與學生的交流,與同事的交流,與自我的交流,我們其實都是一座孤島,又都渴望別人能夠與自己共情。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到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親子關係還適用於其他關係,冷漠會壓垮人,過分關心也會壓垮人。

我們面對周遭,過分在意周遭也會壓倒自己,甚至陷入一個自我畫的“圈”,心會爲形役,心也爲心所役。莉迪亞如此,瑪麗琳也是如此,我們都是如此。

成爲我們自己

“一種虛假的安慰,好比動物園的動物趴在籠子裏,拼命忽略圍觀的遊客,假裝自己還在野外自由地奔跑。”我曾經在曾奇峯工作室的公衆號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向開朗擅長交際的母親突然抑鬱了,所有人都不能理解,只有女兒理解她。並且自自然然地對待她,該說說,該吃吃,這種正常地對待,當是有效的關心吧!

回想女兒的出生到成長,自己也是孩子的.鎧甲了,卻也可能變成孩子的牢籠。改變自己,不只因爲自己孩子,也許是年齡帶來的感悟,別人的評價曾經非常能夠影響我的心情,現在沒有那麼厲害了,我知道,給孩子最好的榜樣,就是我首先要做一個明媚的人。

“你不想微笑?怎麼辦?逼自己笑。假裝很開心,最後你真會的開心起來。”小說曾經這樣說到,這似乎間接回答了最近全網熱議的的話題“成年人的崩潰,到底該不該藏起來”。其實,也許,開心就該是開心,不開心就是不開心,這樣的生活多麼自然!笑也接納,哭也接納,宿命的悲歡,照單全收,生死的糾纏,不過爾爾。“燈亮時,內斯閉上眼睛,燈滅時再睜開,所以,他看到的是一成不變的黑暗。”哪怕像內斯一樣看到的黑暗,那又如何呢?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不用她尋找光明,至少可以直面黑暗。並且,生活予以我的,未必全是黑暗,畢竟,我在不少人眼裏,尚算一個幸運者。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成爲自己,那個接納自己一切卻不吝嗇改變的自己。

也許有一天我會發現,“期待”被甩在身後,每個人的腳步都是那麼堅定有力,彷彿知道自己生來就註定取得“偉大”成就一樣。

《無聲告白》讀後感7

我想,大多數看過這本書的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那句:“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爲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種能得到強大精神共鳴的書,或多或少都能從中找到些許自己的影子,身爲異鄉人而飽受種族歧視的爸爸詹姆斯李,放棄夢想當家庭主婦後把所有希望都寄予在大女兒莉迪亞身上的媽媽瑪莉蓮,不敢向父母表露真實想法的莉迪亞,成績優異卻總不能像莉迪亞一樣受到父母關注的大兒子內斯,從小被父母忽視的小女兒漢娜……

作者伍詩綺用強大的邏輯和樸實的言語講述了一個個社會現象:種族歧視、婦女地位、家庭教育、同性之戀……我不再贅述這本書的主線,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分明的理解和感受。

我只想以另一個視角回憶一下內斯和傑克,因爲對於他們的的描寫是那樣隱祕而帶着溫柔的窺探,以至於我也小心翼翼的生怕別人誤解了他們。傑克與內斯的初次相遇,也源於父親詹姆斯對內斯交朋友的期望,內斯尷尬的立於泳池,池邊是被玩弄的嘲笑,儘管傑克甚至感覺到了內斯的拼命假裝,如同救命稻草般出現在他身邊,給了他一個燦爛的微笑,但是內斯還是理解爲是慣有的戲耍,反而點燃了內斯,自尊受挫的他憤恨的推了傑克一把,然後一頭扎進水裏,在孩子們的鬨笑中游離了泳池,爲兩人可能發展的友情劃上了終止符。

關於他們的初遇,最終變成了一場註定的分道揚鑣,我覺得很悲傷。我不知道傑克應該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出現在內斯身邊,帶着怎樣的表情,才能讓內斯感覺到他那溫和的善意,更重要的是對一個孩子而言,怎樣的表達纔是合適。

傑克的感情是不被大衆認可的,在那個不同種族通婚都視爲不倫的年代,同性戀更是一個恐怖的禁區,所以他刻意的隱藏,和不同的女孩交往,成功的讓自己的韻事得以流傳,“人人都瞭解傑克,而他依舊獨來獨往。”所以十幾年的時光,如果沒有內斯的妹妹莉迪亞和傑克的交集,傑克對於內斯而言,似乎只是那個開車遇到會感覺到他點頭示意的鄰家男孩和一段被遺忘了的童年過往。我能感受傑克對內斯的每一瞥目光的溫柔灼熱,卻不瞭解內斯對傑克每次餘光瞥見的意義。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只是這樣,也不知道內斯爲何熟悉傑克家前門燈光亮起的習慣。所有的一切溫柔得如春風化雨,即使在那喘息都沉重的世界裏。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傑克擡起手放到嘴邊,用舌頭把它那顆從內斯脖子上流下來的汗珠舔掉,簡直像在品嚐甜美的蜂蜜。一切發生得如此之快,而唯一的目擊者漢娜甚至覺得這一幕是她想象出來的,其他人都沒有看到。那個瞬間,如閃電一般令漢娜覺得震撼。多年來對愛的渴求讓她變得敏銳,她就像一條飢餓的狗,不停地翕動鼻孔,捕捉着哪怕是最微弱的食物香氣。她不會弄錯的。她一看到就認出了它。那是愛,是一廂情願的深切渴慕,只有付出,得不到回報;是小心翼翼而安靜的愛戀,卻無所畏懼,無論如何,都會執着地進行下去。這種感情太過熟悉,她一點都不覺得驚訝。她的內心深處彷彿生髮出某種東西,鑽出她的身體,像披風一樣包裹着傑克,而他卻沒有發覺。

文字裏表達的隱忍和體悟,讓人心沉不下去,又懸不起來,無法控制的空落的哀傷。所有人都不曾瞭解的愛戀,僅僅一個動作就被影子般存在的漢娜發現了,小心翼翼的觀察一切細節,是漢娜存在的方式,所以被她察覺到是一種理所當然。如果沒有以後發生的一切,也許那一幕在隨後的時光裏,終究變成漢娜的想象,同很多原本只屬於傑克的細節一樣,只存在於他的記憶裏。

誠然,莉迪亞走進湖裏的覺悟是本書主要的“無聲告白”,但是傑克對內斯堅定溫柔隱忍的愛,那十年的無聲告白,使我感動得無以復加,悖離世俗的眼光,在對方的厭惡中堅持,虔誠而小心翼翼,不變的是溫柔和守候。

對於傑克,這同樣是一個愛與恐懼的故事,十年的時光何嘗不是他無聲的告白,只是我相信他最終選擇了勇敢。相信他們終究擺脫了大衆的預期,一起過着美好的生活,儘管內斯每次觸碰傑克的鼻樑都會想起莉迪亞,過去總不會完全被遺忘,還好新的開始最終不是原本的方向。

關於傑克,最溫柔莫過於那句“嗨,你還好嗎”這是這個少年最小心的善意。

於茫茫人海相遇,那少年如星空般溫柔璀璨,如此相愛,那又怎樣?

傑克是作者在《無聲告白》裏埋得很長的一條線,整部書裏最讓人感到柔軟的存在。在當時那個年代,他的感情更是社會的禁區,所以只能深藏進內心最深處,不得表達。他換很多女友,讓大家都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看似不經意的只是鄰家男孩似乎在點頭示意,實則背後藏了多少柔情。多次對內斯的好意被誤解,應該也感到很無措吧。不敢輕易靠近,只能用眼角的餘光偷偷打量。內心柔軟跟他母親一樣敢於挑戰傳統成爲“異類”,非常清楚知道要什麼,該怎麼做。

“至少我不用別人來告訴我,我想要什麼。”

“至少我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

“至少我不會一直讓別人告訴我該做什麼。”

“至少我不害怕。”

傑克的柔情是貫穿全書的隱線,讓人在灰暗的描述基調中感受到一些鮮活。或許閱讀的意義就在於此,能從書中的文字,書中的人物中展開思考,獲得力量,得到成長。

《無聲告白》讀後感8

今天我用了5個小時的時間,看完了這本由華裔人伍綺詩寫的小說,據說 這個書在20xx年在亞馬遜名列第一。

這本書的背景是1977年的美國,寫的是華人在美國的被人歧視與不公平的對待了。但她並沒有正面寫這樣的問題,而是通過人物的生活側面說明了這樣的問題了。

主人翁是一個華人小孩,他的父母通過欺騙的手段到了美國,就爲了他能接受比較好的教育,因爲他父母的親戚說了如果去工作,小孩可以在他工作的學校裏上學的,他的父母爲了他咬牙就上了。

他去考試的時候就知道了了,其實學校是不想要招他的,但他有備而來,對他給出的考覈都答對了,所以沒有辦法接受了他。但整個學校只有他一個不是白人,所以他很孤獨,又由於性格不開朗,他沒有任何朋友,但他爲了父母還是一直讀書,成績也不錯的。這樣一直到他在哈佛讀完了研究生,他在學校擔任助教,他遇見了一個非常大膽的美國女學生,那個學生因爲喜歡與衆不同,所以一眼就喜歡上了他。他們很快陷入了愛戀中,跟她在一起,他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是這個世界外的人了。

他一直對自己的身份非常的忌諱,他害怕有天女學生會離開他。就像哈佛說好了要錄取他做講師的,結果卻請了一個白人。在女生大三的時候,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結婚提上案了。可是女生的母親卻極力的反對他們的結婚,理由是種族不同,以後小孩會受到歧視的,但他們還是結婚了,結婚後的她的母親跟她斷絕了來往,女生也無限期的中斷了學習。

這樣在8年的時間裏,他們先生了一個男孩,後來又生了一個女孩,他們的生活平靜甜蜜,男主角非常的滿意現在的生活,因爲他有了自己的世界了。直到一個電話打破了他們的平靜,他的妻子的母親去世了。

他的妻子去處理她母親的身後事,在收拾東西的時候,她忽然覺得自己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她該有自己的夢想,該繼續自己以前的夢想,做一個醫生的夢想。她沒有跟自己的丈夫商量,她用她母親留下的遺產,偷偷的做了所有的準備,然後一個人偷偷的走了,去學校學習了。

丈夫和孩子都因爲她的離開坍塌了,丈夫有種終於來的感覺,她終於離開了自己了。他整晚睡不着,雖然工作着,但就好像行屍走肉。兒子開始很彷徨,但後來他找到了精神寄託,喜歡上了航空飛船一切的事情,他投入了所有的熱情,他可以藉此來忘卻母親離去的痛苦。可是5歲的小女孩卻是沒有辦法找到精神寄託的,她開始想着,母親離開是不是因爲自己不聽話,是不是上次因爲自己不吃東西,所以她才離開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以後母親叫她做什麼事情,她都願意全力以赴的。2個月後,母親真的 回來了,因爲她懷孕了,她不得不重新放棄自己的學業了,放棄了自己重新出發找尋的夢想了。可是她真的很不甘心,她真的不想放棄。

就在這時,小女孩爲了討好母親,對母親的要求百依百順,她母親要求她學習做醫生,她也答應了,她母親狂喜的把自己的夢想加到小女孩身上了,從6歲開始,要求她學習數理化,除了學校的學習外,她必須做母親要求的額外練習,她母親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以致她都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出生不久的女孩。

她的丈夫對他妻子的迴歸,非常的感激,對妻子的任何決定是全力支持的,於是他們陷入了一個怪圈,對大女兒投入了所有的熱情,投入了所以的期待,忽略了家裏還有2個小孩。

就這樣的持續了10年,大女兒在這樣的期待中,漸漸的力不從心,但十年前母親出走的事情對她來說太過可怕了,她不敢對母親說不,她開始用謊言來掩飾自己的無能爲力和無助。她的母親被夢想矇蔽了雙眼,看不到女孩的任何不好的地方。

好在大女兒還有一個盟友哥哥,當她有什麼事情需要傾訴他都可以找哥哥,在學校被孤立了,她還有一個哥哥,在校車中,哥哥永遠在她身邊,所以她可以堅持下去。

可是可怕的事情來了,他的哥哥竟然給哈佛提前錄取了,她的哥哥也要離開她了,她偷偷的藏了哥哥的錄取通知書,好像這樣哥哥就永遠不會離開她一樣,但最後哥哥還是知道了。在哥哥的狂喜中,她陷入了絕望中了。

她又發現自己的父親好像外遇了,她的成績差得提不起來了,她沒有任何朋友,連哥哥也要離開她了......

她在一個晚上走了出去,然後把自己埋到了湖裏了,在湖裏她終於解脫了,她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了。

我能感受小女孩的無助,她的痛苦,強加的夢想,一個負擔不起的夢想,終於把她壓垮了,願天下的父母不要強加給太多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開心的成長。

《無聲告白》讀後感9

《無聲告白》這本書幾年前就岀現在我家的書架上,當時翻閱過,沒有很深的感觸,這次重新翻閱,感觸頗深,也許是因爲我已是倆孩子的媽了,經歷得更多,自然感觸也多一些。單看書名,你或許以爲這是一本有關愛情或親情告白的書,其實不然。

本書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開篇,讓人頗感疑惑。認真讀完,心中的疑惑就猶如抽絲剝繭,水落石岀。本書涉及“種族、性別、家庭、自我價值、青春危機、愛情”等多方面的問題。

書中的父親詹姆斯作爲二代華裔,故事背景基於一個華裔還處於遭人蔑視和異樣眼光對待的時期。他與妻子瑪麗琳,一開始的婚姻就不被瑪麗琳的母親看好,文中寫道“當瑪麗琳的母親知道女兒的婚姻對象時,她絕望地扳着她兩邊的肩膀,眼中閃現的是恐懼,彷彿瑪麗琳即將衝向懸崖的邊緣”,母親說“想想你將來的孩子們,你們要住在哪裏?你們在哪都不會合羣的,你會後悔一輩子的”……當然,瑪麗琳沒有聽取母親的意見,婚禮還是如期舉行了。

你能想到嗎?婚禮過後,瑪麗琳近8年時間沒和母親說話。在此期間,她母親也沒給她寫過一封信,連孩子的岀生,瑪麗琳也未告知母親,甚至連孩子的照片也沒寄給過母親。直到八年後她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才如夢初醒,回想起母親的一切。看到這裏,我就在想:平時我們與父母相處也要好好溝通,生活沒有過不去的坎,也沒有打不開的結,千萬不要等到沒機會了才深感遺憾。親情,永遠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當時那個華裔處於被蔑視的時代背景下,詹姆斯和瑪麗琳的結合使得整個家庭由於血緣繼承、孩子的容貌類似父親而必將承受被社會歧視。正是由於出身就成爲當地人眼中的“異類”,深受歧視之苦,詹姆斯便要做一個普通不張揚的人,極度渴望能融入大環境、融入人羣中,他期待的是“自己扎入人羣中,別人根本找不岀,他只需要平淡無奇”,這種態度也同時體現在他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中。

與之恰恰相反的是,瑪麗琳卻是一個狂熱追求“個性展示、與衆不同”的人,詹姆斯由於種族外表差異而導致的“與常人不同”,這一點正是瑪麗琳最初被其深深吸引的根本原因。

認真閱讀完本書,你就會明白造成莉迪亞人生悲劇的原因不僅僅在於與生俱來無法擺脫的種族血緣,更多的是在於父母對她的過度期望。

在如今的教育問題中,父母對子女過度的愛造成悲劇已經日益引發人們的思考。其中一種愛就是常常被視爲天經地義的過度之愛,即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期望。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爲父母自身的理想未曾實現而深感遺憾,便在無意識中將這種期望轉嫁到了子女身上。

父母愛孩子,應學會尊重孩子,而非全憑自己的期待爲由代替孩子作選擇;孩子愛父母,應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同時也要學會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良好的溝通才能搭建起通向彼此心靈的橋樑。在教育孩子這點上,我對自己其實是頗感失望的,我有時只關注孩子的“外在表現”,而非“完善內裏”,這是很可怕的現象,就像一顆看似飽滿美味多汁的百香果,一切開裏面是乾枯的,我想我一定要認真多讀點書,好好改正缺點,給孩子正確的指引方向。

莉迪亞還小的時候,母親瑪麗琳的離家岀走給了她很大的影響,那種極度的不安全感在心中埋下了種子,這也爲後續故事的發展做了鋪墊。在父母眼中,莉迪亞是個成績不錯懂事聽話的孩子,他是父母眼中的驕傲,是家庭關注的焦點,但過度的關注卻無形當中給了她難以承受的壓力。莉迪亞的哥哥是她精神上的支柱,妹妹漢娜則是“可有可無”的感覺,似乎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傑克,這個完全處於莉迪亞一家人之外的人物,他外表放蕩不羈,遊手好閒,卻成了莉迪亞唯一的“朋友”、內斯的“敵人”,他像是這家人與外界溝通交流的一個突破口,給了莉迪亞擺脫家庭重壓的動力。當莉迪亞感到自己找到“知音”,甚至決定以身相許,沒想到卻遭拒絕,文中寫到“傑克輕輕退到一邊,他轉頭看着車窗,似乎自己的苦衷都在窗外,但不是楓樹,不是湖水,也不是它們下面任何東西”,停頓一會,傑克輕聲說岀一個名字“內斯”。天啦,這對莉迪亞來說是怎樣的一種觸動,她好不容易有了安全感,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讓自己投入進去,沒想到她所愛慕的這個在外人眼中放蕩的男生,他掛念的不是他所交往的各類女生,也不是莉迪亞,而是莉迪亞的哥哥內斯……

年幼時的莉迪亞就非常恐懼——害怕失去母親和父親,而如今,哥哥內斯也要離開她去求學了。在她心裏,哥哥是唯一理解他們家那種奇怪而脆弱的平衡人。

書本近尾聲,我們都知道了莉迪亞確實是自殺而亡。但全書的結尾,卻並未僅僅停留在莉迪亞的死去上。

這本書以悲劇開篇,卻並未以悲情的語言收尾。本書最後一章以溫情的語言將故事中每個人的未來慢慢鋪展開來。生活就是這樣,所有的苦痛終將過去,而生活即使充斥着無助無奈,也一樣會繼續下去。這一家人失去了莉迪亞,但他們仍將互相扶持,一路向前,也許未來的路會有更多磕磕絆絆,但是他們會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

正如本書的主題“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們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句話不是讓我們隨心所欲,爲所欲爲,而是希望我們在家庭生活做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碰到問題要好好溝通並盡最大努力去做好,只是不要因此而迷失了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10

無聲告白,讀了很長時間。一開始讀的時候,總是覺得英語寫出來的沒有漢語寫出來那麼優美,句子表達比較直接,修飾語較少,直接描寫的話語較多,讀的時候不能像漢語有那麼大的魅力。但的,隨着閱讀的進行,我的想法改變了。任何一種文字,一種語言,它都是獨一無二的。

閱讀是一種態度!

這本書營造了一個壓抑、悲傷的氛圍。無論是周圍的環境,還是身邊的家人都對自身有着很大的影響,再加上交流的不暢、不夠,導致人物內心有太多不可言說的祕密,而這些祕密就是人物身上的枷鎖、負擔,越來越重、越來越沉。

文章一開始就說lydia死了,這句話像顆炸彈,轟的一聲,炸的所有人全都懵了。lydia是誰?她怎麼就死了?發生了什麼事?一連串的問題出現我在腦海中。慢慢的,原因、真相被一點一點的揭開。這本書讀起來就像在看偵探破案一樣。從案件的發生開始,一步一步,抽絲剝繭,最終找到事實的真相。

文中james是一個自卑、不夠成熟的人,作爲一箇中國人,在美國這裏,他感覺不能用光明正大的身份來生存,他極力的縮小自己的存在感,從不出頭,他想像一棵樹一樣活在森林中,無人注意,安安靜靜。他熱切的想融入這種環境中,像別人一樣,自由的呼吸,自由的享受陽光。但是,事與願違,他沒能夠。不管是當時的環境,還是自身的性格,他沒能成功。所以他將目光轉到lydia身上,她乖巧聽話,她那麼漂亮,她學習那麼好,總之james相信,自己沒有做到的事,她也許可以,她一定行的。所以james送lydia各種關於人際交往的書,關注他與同學及朋友的關係,希望lydia可以和同學打成一片。

文中marilyn是一個驕傲、聰明、有毅力、有追求的人。她可以爲了她喜歡的學業忍受別人的嘲諷和輕視,她也會盡最大努力,將實驗做的完美,考試成績全得a,她爲當個醫生在努力着。但是,當她一言不發,一言未留,扔下家人前往學校讀書,甚至直到她住院,家人才從醫院知道她的消息,我又不得不說她很自私。特別是lydia因爲她的離家而在性格或行爲上做出的改變,可以說爲lydia今後壓抑的生活學習狀態埋下了伏筆。marilyn在迴歸家庭之後,依然對成爲醫生而心心念念,但她心裏明白,她沒機會了。此時的lydia就是她黑暗中的一點光,lydia是有機會成爲一位醫生的,而且她可以培養lydia。但她給lydia買的各種書都不是lydia現在所能看明白的,所能接受的,她買那些書回來只是她自己想看,只是爲了她心中的一點執念。

文中的nath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他想成爲宇航員,他想飛出地球。他一直在爲此而努力,包括他將各種相關書籍全部看了個遍。同時,我認爲他的這個夢想有一部分是基於他想逃離這個家,他想飛出這個家,離這個家遠遠的。也許他當時離家的想法還不成熟,但是這個想法已經出現在他的潛意識中,這個想法已經播種在他的頭腦中。當他收到通知書,收到邀請信,收拾行李準備離家,以及他在電話裏所說的話,這些都說明他對這個家不喜歡,甚至很厭煩。在他小時候,他羨慕父母對lydia的寵愛,他討厭父母對他的忽視。但等他明白了lydia的無奈時,他對lydia也是非常同情,他也經常安慰lydia,雖然是吐槽自己的不被重視。可是,安慰的次數多了、過於頻繁了,他也會感到厭煩,但這種安慰,更像是一種習慣,更甚於是一種例行公事,雖然他在安慰lydia的過程中,也能向lydia傾訴自己不被重視的煩惱。總之他在這個家裏完全沒有感覺到一點溫暖。

文中lydia由於小時候媽媽離家給她心裏留下了一定的陰影,她怕母親會再一次的不告而別。她聽媽媽的話,媽媽讓她往東她絕不往西,她儘自己所能,滿足媽媽對她的一切要求。雖然她是家裏的焦點,發光體,但與之伴隨這的是父母所給予的沉沉的希望。對,她所遭受的就是父母望女成鳳的心願。而這會把她壓垮。nath對她來說就是一縷微光,是她想抓住的一點溫暖。nath雖然將她推進水中,但當nath將她從水中救起來的時候,nath手掌的溫度是她那時所感覺的的唯一溫暖,並且他們有了共同的祕密,nath就是她的救命稻草,她將他緊緊的抓住。在lydia去博物館看動物骨骼、化石時,她看到一顆琥珀。當時文中對這顆琥珀的描寫,就是lydia一生的寫照。

文中的hannah是一個一直奢望着家人的關心的小女孩,她偷拿家人的各種小東西就是爲了引起家人對她的注意,對她的關心。特別是文中有描寫她想靠近母親,安慰母親時所表現出的那種小心翼翼。她總是顯得特別的膽小,她不想收到各種批評的話語,所以她努力的縮小自己的存在感。但也許正因爲如此,她纔會以一個相對來說有點像局外人的身份來看這個家裏所發生的一切。

總得來說這本書描述的就是外界環境對人物的影響是深遠的,而溝通的缺乏是導致問題進一步積累的又一層次的原因。文章在最後有給讀者以希望,讓讀者看到james一家人會和樂的生活。但我覺得現實是骨感的。

《無聲告白》讀後感11

放假的時候最適合讀小說,《無聲告白》這本書一直放在書架上,想找一個大段的時間一口氣看完,所以這次旅行的途中,什麼書都沒有帶,只帶上了它,而它也沒有辜負我的期待,整本書的情節展開極爲機智,處處能夠撩動我的情緒。

整本書情節圍繞着莉迪亞的一家五口人展開。

詹姆斯-李,薩迪亞的爸爸,雖然土生土長在美國,但是他有着一張中國人的面孔。他的爸爸在1930年頂着別人的假名移民到了美國。在那個對中國人還不是特別接受的年代,他處處的感受到了白人對他的歧視。他極力的想融進這個大熔爐中,但是從小到大不論他用什麼樣的方法,都不能夠實現他的願望。所以他雖然一直生活在美國這個國家,卻一直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孤獨。

瑪麗琳,莉迪亞的媽媽,她是一個從小到大被當家政老師的媽媽教導着要做一個賢妻良母的人,但是天性期待與衆不同的她,從來不願意聽從母親這樣的安排。她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爲一個女醫生,所以從進大學的第一天起,她就努力的學着醫學院的知識。

當她在大學裏面第一次遇見了老師詹姆斯,這個有着東方人面孔的老師的時候,便深深的被他吸引。一個因爲自己的長相而心生自卑的人,當遇到一個白人女孩的追求的時候,便足以產生不可思議的愛情火花,他們也很快在一起。並且有了兩個小孩,因爲有了家庭的壓力,她慢慢的放棄了自己想當醫生的夢想,做了一個家庭主婦。

她的婚姻沒有得到她母親的祝福,所以在她結婚後,她和母親便徹底斷了來往。結婚八年後,她母親去世的時候,她才收到了通知,當她回去整理母親的遺物的時候,發現唯一能夠紀念她母親的東西,只有母親時常放在手邊的一本烹飪料理書。

隨着清理好母親的遺物,瑪麗琳突然發現她媽媽在這個世界上過得毫無意義,完全沒有追求過自己的夢想。所以她拋棄了自己的一切,搬到遠離家的一個小公寓裏,重新開始看書,以求實現自己的夢想。

內斯,莉迪亞的哥哥,他雖然是家中的長子,但是莉迪亞纔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不論他有什麼樣的需求,或者是他有什麼樣的想法表達出來時,爸爸媽媽都不會重視。所以他慢慢的習慣了,把自己的想法、願望、需求都埋藏在心裏,不告訴任何人,只是一個人堅持着去做自己的事情,聽從自己內心的需求。但是他也是家中唯一一個能夠真正理解莉迪亞內心想法的人,也是莉迪亞的情感唯一輸出口。

漢娜,莉迪亞的妹妹,她是一個意外的到來。因爲她的到來,她的媽媽不得不放棄了自己之前的夢想實現計劃,甚至埋藏了他的夢想,乖乖的回家,變成了一個家庭主婦,而她的爸爸有時也覺得她是一個多餘的存在。她的房間被安排在閣樓上以前存放雜物的地方,家裏的很多人甚至常常忘記了它的存在,而她也乖乖的把自己放在最渺小的位置,總是把自己藏在桌角下面,椅子背後,儘量的讓別人忽視他的存在,但是她也是整本書中唯一能夠看透所有人的人,她知道所有人發生了哪些的變化,她把一切都看在眼裏,卻不能夠說出來。

莉迪亞,家中的二女兒,她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也是她爸爸媽媽夢想實現的承擔者。因爲莉迪亞媽媽那次毫無徵兆的離家出走,她的心理遭受了極大的創傷,她暗暗的祈禱發誓,只要媽媽能夠回到家裏,她願意做任何的事情來讓媽媽開心,從而留在家裏。

當她媽媽發現自己的夢想實現不了的時候,她希望莉迪亞能夠幫自己實現夢想,成爲一個女醫生。而莉迪亞每次對媽媽的要求都是毫不猶豫的點頭說yes。因爲莉迪亞發現自己這樣一個簡單的做法,便讓媽媽變得非常開心,從而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溫馨和諧。她便值得自己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只是她沒有意識到,這是她將來承受的無法承受的壓力之源。

當莉迪亞習慣於無條件的滿足媽媽的需求時,她便慢慢的變成了一個無條件滿足別人期待的人。當她的爸爸希望她能夠多多的出去交朋友時,即使內心不情願,她也鼓足了勇氣去嘗試。但是因爲它獨特的東方人的面孔,和她的父親一樣很難交到朋友,所以爲了讓她的爸爸不難過,她想到了假裝打電話這個方法,假裝坐在陽臺上給別的同學打電話,假裝告訴爸爸她的同學有哪些變化,讓家裏人知道自己是有聽他們的話的,她是有交到朋友的,她不是一個孤獨的人,只是她內心的孤獨,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

莉迪亞所有壓抑的情感只能和內斯一個人說,因爲他是被爸爸媽媽忽視的人,他知道孤獨的感覺。他能夠明白莉迪亞被爸爸媽媽完全關注,毫無自己的思想空間的那種窒息感。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內斯是莉迪亞的一根救命稻草,因爲有他的存在,莉迪亞才感覺到自己能夠承受爸爸媽媽這樣的期待壓力。但是這一切的平衡都被內斯收到的哈佛錄取通知書打破了,莉迪亞覺得自己的世界正在崩潰,但是她無能爲力。

與其說莉迪亞因爲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而努力完成他們的期待,倒不如說是因爲莉迪亞努力的在迎合父母的期待,而變成了他們喜歡的人,因爲他們覺得莉迪亞在他們的掌控範圍之內。但是當莉迪亞無法控制自己世界的平衡,無法承受他們期望的時候,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無聲告白》讀後感12

故事要從利迪婭的父母開始說起。

利迪婭的父親——詹姆斯,是一位有着中國血統,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詹姆斯出生在唐人街,在經濟大蕭條開始時,父母得到一份愛荷華州一所寄宿學校的工作,並獲得該學校一個學習的機會。由於這種機緣,詹姆斯在那樣困難的年代,不僅健康成長,還在學業上一帆風順,最終考取了哈佛大學,畢業後來到米德伍德任教。

在美國,教育上的分層現象特別嚴重;在中國一個窮苦山區人家的孩子,能通過努力學習,考取清華北大,最終翻身,在美國這種方法卻行不通。因爲美國的私立學校,像哈佛、耶魯等,是由社區捐款維持生存的,它們存在的本來目的,是爲了維護美國本土上層階級,它們會吸納一些社會其他階層的孩子,但主要目的是爲了強化原上層階級的隊伍,所以被分配到其他階層的機會特別少。在美國生活的黃種人所能得到的機會更別提了。

然而,幸運“逆襲”的詹姆斯一路上並沒有感受順風順水的快感,相反,一直深深困擾於與周圍人的不同,求同也成了他之後人生的主題之一。

利迪婭的母親——馬麗林,是一個地道的白種人,不滿於母親“做個賢良淑德小女人”的期望,馬麗林從小顯得特立獨行——喜歡化學,想做醫生;厭棄女生必修的家政,想做手工。

當馬麗林遇到詹姆斯,一個從小期待與衆不同的人,遇到了真正與衆不同的存在;一個從小期待融入另一個世界的人,終於看到另一個世界向他張開了懷抱。兩人很快結婚,馬麗林在大三放棄了自己的學業,隨同詹姆斯來到米德伍德,任由一個小房子鎖住了她全部的夢想。

在他們結婚時,馬麗林的母親曾反覆唸叨“這是不對的”。這種警告一度被忽視,但終因利迪婭的死亡被大家正視,同樣被正視的還有許多問題。

悲劇導火線:母親的神祕失蹤

利迪婭是詹姆斯和馬麗林的第二個女兒,前面還有一個男孩,名叫內斯。在內斯七歲,利迪婭五歲的時候,這個家發生了一件怪事——利迪婭的母親離家出走了。

馬麗林雖然婚後一直深愛丈夫和孩子,爲他們提供可口的食物,維護整潔溫馨的家,但年少時的夢想,並沒有因此被扼殺。在馬林裏的母親去世,她獨自一人前往老家料理,目睹母親的一生都困於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並在死後一切都被輕易扔棄,不留絲毫痕跡後,她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夢想,並最終作出離家完成學業,併爲做一個醫生而奮鬥的決定。

於是,在一個清晨,馬麗林不見了。詹姆斯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孩子們失去了自己的母親。而在這種被遺棄中,內斯找到了一生摯愛——宇宙,確定了研究宇宙的人生方向;而利迪婭卻在遺棄中,懷疑反思自己,許下了“若母親回來,一定會滿足她每一個願望的心願”,爲以後的悲劇埋下伏筆。

馬麗林最終回來了,倒在考試即將開始的前三個星期,因爲她有懷孕了。這一次她終於喪失了奮鬥的勇氣。她將全部心思傾注到自己的女兒——利迪婭的身上。詹姆斯也因爲馬麗林的迴歸而更愛她,也將全部的心思傾注到那個和她母親有着同樣顏色眼睛的女兒——利迪婭的身上。一個五歲的孩子,爲了不再拋棄,默默承受了兩個成年人人生的重量。

她和內斯的關係很特別。在利迪婭剛成爲父母的關注焦點時,內斯曾因不滿這種偏愛,將利迪婭推進湖裏,而在看到湖水閉合下馬麗林臉上安寧、滿足的神色後,諒解了她的不易,將她拉了上來。那一刻,兄妹兩個交換了在父母這種狂熱偏愛下的感受,並締結了互助的同盟。

就算一切都在將自己壓向深淵,至少還有內斯,他會拉住她的手,將她從深淵裏拉上來。

然後,在利迪婭十五歲這一年,內斯也要走了;內斯收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家庭的壓抑氣氛也讓他迫切想切斷一切聯繫,無論物理距離,還是心裏距離,內斯都不再是利迪婭的支撐。

十五歲的利迪婭,害怕水的利迪婭,在凌晨來到小時候曾墜入的湖中,在一片漆黑和安寧中,走向水面,遠處一點燈光,像遙掛天邊的孤星。

爲何要用死亡警醒世人?

故事的脈絡大概就是這樣。

小說中有提到四五十年達,有色人種在美國的生存困境;有提到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那種,將自己的人生傾注到另一個本應該完全獨立的生命體上,對對方造成的壓力;有提到父母的偏愛對孩子的影響;這林林總總的問題,最後確實通過一個少女的死亡引起一家人的重視。

但其實這樣的問題,在如今的中國家庭也並不罕見。庸碌是大部分人的標籤,而希望卻是一個人活下去的動力,當對自己失望,孩子自然成了繼續自己希望的下一個目標。

爲何小說中,利迪婭會想到死亡呢?作者爲何要安排一個死亡來給世人敲響這個警鐘呢?

一個美國中層階級的家庭中的花季少女最終選擇了自殺,或許囿於她的人生經驗,當時的種種壓力已壓得她喘不過起來,可從其他階層,從不同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或許“前途光明”會被與她的名字聯繫在一起。

人的視野總是有侷限性的,有些問題從一方面看,實則退無可退,然而換個角度也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無聲告白》讀後感13

是在看完《太年輕》那本書了之後,看的《無聲告白》,《太年輕》的作者跟《島上書店》的作者是同一個,只不過,一開頭是從住富人區,系愛馬仕絲巾,體型永遠得體,離了婚,在社交網站上尋找約會對象的母親的視角,講一個類似於萊溫斯基的女孩兒的故事,你不知道那將會講出怎麼樣一個故事,因爲那個母親的母親曾經在她去買華麗但並不合腳的結婚禮鞋的時候跟她說“取消一場婚禮並不比辦一場婚禮更難”,後來,她還在讀大學的女兒成爲政治醜聞裏千夫所指的女主角,一個年輕美貌簡單熱情相信愛情的女大學生,傾慕一個成熟、風趣、有魅力、有權勢、有錢、有家室的議員,似乎順理成章卻也被輿論判爲罪不可赦,一個有權勢有錢有家室又有權謀的政治家濫用權力似乎只消道歉,舊賬一筆勾銷依然粉墨登場,政治裏的醜陋跟陰暗在媒體看不到的地方還在繼續,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阿維娃,太年輕。

《無聲告白》作者是一個華裔女作家,書裏嫁給了華裔哈佛男人的女人金髮碧眼,她的母親是一個照顧家庭的主婦並陶醉其中,並在學校裏教授女生們家政烹飪課程,還試圖傳授她烹飪知識,她想要成爲穿白色大褂戴着聽診器的醫生,儘管那個年代裏女醫生並不常見,她花費很大的氣力極力掙脫母親的生活模式試圖成爲更重要的人,直到她遇到了哈佛男人結婚生子,在畢業前一年中止了學習,很不幸,她重複上了她母親的生活,然後在掙扎裏離家出走,繼續修學分期待拿到畢業證書去到醫學院,最終放棄,那個在她離家出走回來後一心想要討好她,長的最像她,希望她不會再突然走掉的女兒,成爲了她內心對醫生這個執念的支撐,“她要成爲醫生”像一道魔咒箍在了那個女兒頭上,那些她並不喜歡的生物和化學,那些她無力應付的課程,直到有一天,她的哥哥如父親所願收到了哈佛的通知書,十五歲的她再也不想隱瞞她物理不及格,被父母拉下希望的水,每次快要溺亡的時候,總能在心理上拉她一把,拖她上岸的同盟哥哥終於可以逃離那個家,剩下不會游泳的她自己,她在一個深夜,溜出家門,跳到家附近的湖裏溺亡,故事是倒敘,開篇就是那個女孩兒的失蹤,書裏關於每個人還有心理活動的描述,帶着愛跟無奈,她發現被她女兒放在書櫃上方藏起來,她母親留下的烹飪書的時候。想起想起來陪她的父親在抑鬱症裏掙扎了一遭的同事推薦的一本書《爲何家會傷人》,很多故事都挺悲傷。

從大的選擇到小的決定,似乎很多父母都喜歡在爭論中脫口而出最後的殺手鐗“我不希望你以後跟我一樣”,也許是出於愛的本能,但又有多少是出於對自己所缺失的那部分的遺憾,所以想要通過另一個人來彌補,在這個過程中,太多父母把小孩子當做了自己遺憾的那部分的替代,忘了她/他是一個“人”,獨立於父母喜好跟選擇的人,她/他會有一場人生,也許會把父母覺得遺憾的人生重複過一次,也許會把父母缺少的那部分人生過一次,也許會把無關父母道路跟想象的另一種人生過一次,無論哪一種,對她/他而言,都是全新的未經的充滿期待跟想象的,不是父母眼裏看到的優劣或圓滿或遺憾,只是一場全新的人生而已,也許失敗的遺憾的沒出息或者糟糕的那場人生,只是你自己過成了失敗的遺憾的沒出息的或者糟糕的狀態,換個人,同樣的事情就有機會不一樣。

有人想要成爲科學家,就有人想要成爲木匠,有人想要成爲大人物,就有人喜歡繞着竈臺廚房,只是社會發展的程度,讓身處其中大多數,不得不關注工作是否體面,物質的多寡,幸福的標籤。

我媽最近跟我聊天的內容開始轉爲她年輕時代的那些事情,一多半原因是因爲我希望她能講來聽,她講了她小時候那個長的黑黑壯壯又挺笨的玩伴兒,爸爸是個只上到高小就能當老師的老師,推薦就能上大學的時代找關係推薦她去上了農校,畢業考了3次都沒過關,最後就剩下她一個人沒過,讀後感也就那樣不讓考了算過關,上完學回家去,找不到什麼事情幹,找了個對象是農校同學,一隻眼睛有點兒問題,老被家裏頭那幫人笑,後來,眼睛有問題的小夥兒官場混的很順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人生順遂在那個小地方算得上呼風喚雨,再後來,小夥兒混成了老頭,官場捱了栽,被判了刑,三個孩子,依着父親的各種關係,在出事之前,一個不知名學校畢業的女兒順利紮根京城,一個不知名學校畢業的女兒順利留在某個大城的官場,只有冒着各種風險生下的小兒子,沒趕趟兒,讀了一個不好不壞的學校,待在了家不遠的某個小城,還有特殊年代成分不好,上過大學但媳婦兒也娶不來的馬博士,後來平了反,憑本事抓住了機會各種風生水起,最後的結論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不知道人的一輩子到底會怎麼樣,哈哈哈。

早上吃過早飯回辦公室的路上,看到了下過雨的地面上有一片紅色的玫瑰花瓣,很是好看,忍着想要拍下的念頭跟大家一起走了過去,感性不是一個適合這個氛圍的標籤,孩子氣也一樣,於是,像我小外甥說的一樣,當大人說大人的話,做大人事的時候,就戴上了大人的面具,有時候覺得小孩子更明智。

《無聲告白》讀後感14

看完《無聲告白》後,腦海裏面一直圍繞着莉迪亞、瑪麗琳、詹姆斯·李、內斯、傑克、漢娜……還有他們壓抑痛苦的生活。

書中開頭便寫到了莉迪亞的死,一步一步推斷着這個女孩的死亡真相,不得不說,每一步都震撼人心,爲着這些掙扎的人而悲傷。

剛開始,我以爲他們都是自卑的,總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就像詹姆斯不願交際,害怕人們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學校的工人,害怕人們異樣的眼光;就像瑪麗琳不願意遵循母親的軌道而行,自己去探尋新的路――醫生,卻在那條路上踽踽獨行;就像莉迪亞不喜歡當醫生卻爲了討母親歡心而努力學習,最後把自己困在孤島;就像漢娜從小就會看人臉色,總把自己藏到角落裏。

可是到後面,我看到的是家庭和社會。詹姆斯·李和瑪麗琳把自己青年的遺憾與希望全部寄託到他們最愛的女兒――莉迪亞身上。

即使莉迪亞還小,她還是能夠感受到母親的情緒,每個孩子都是敏感的,她們有許多害怕的事情,害怕父母不開心,害怕父母不再愛她。然而,當問父母時,每一位父母都會自豪的說我有多麼多麼愛我的兒女。是啊,我們知道父母是真心愛自己的兒女的。殊不知,有時候,那份愛又太沉重,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

瑪麗琳希望莉迪亞當醫生,從女兒5歲時就開始謀劃,讓女兒學這學那,每次生日都送一大堆書,那些書都是瑪麗琳自己想看的,什麼《科學界的先驅》、《基礎理學》都不是莉迪亞想要的禮物。每一次送的時候都說我覺得你會喜歡……

當父親送給莉迪亞《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時說,我認爲你會需要的,莉迪亞假裝很開心,對爸爸說“是的”。女兒不知道父親在她的年紀的時候希望獲得這樣一本書,能交幾個朋友,越多越好。父親不知道女兒只是想要一個項鍊。

在莉迪亞16歲的時候,父親送了一條項鍊,她以爲父親終於懂得她需要什麼了,父親卻在這時候說:“我知道今年你壓力很大,你母親對你要求很高。要記住,學校不是生活的全部,它沒有友情或者愛情那麼重要”,原來父親還是想讓她多交朋友。

然而,這些真的是莉迪亞想要的嗎?她不願意成爲全家人的宇宙中心,每天都擔負着團結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載父母的夢想,壓抑着心底不斷涌起苦澀的泡沫。

父母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只是一味地認爲她喜歡,孩子又不願拂了父母的意,一味的承受。不難發現,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的是溝通。

孩子總會是父母的縮影,孩子越大,與父母就越像,不管是爲人處世還是音容相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總是很重要的。但是,不管你曾經多麼希望得到什麼,多麼遺憾曾經的決定,都不要給孩子做決定,因爲孩子的路是他們自己的,要怎麼走也都由他們自己決定。

其次是社會,學校裏面沒有種族歧視,詹姆斯可能會很好地生活吧,沒有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瑪麗琳也許就不再執着於醫生那個少有女性的職業了吧。我想,除了他們,還會有很多人受過各種的歧視,或大或小,都在人生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

在後來,莉迪亞似乎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她說一切都還不晚,她將重新開始。她會告訴母親,夠了。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然而,當她走下船,踏入水的時候,她還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將要終結了。

所以,別人的期待一點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成爲你自己,我多麼希望,每個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書裏面最多的是父母的期待吧。不管是瑪麗琳的母親對她的期待還是她對女兒莉迪亞的期待。這些期待都在她們的身上刻下各種印記。瑪麗琳擺脫家政,想要做醫生,直到結婚,瑪麗琳母親去世,一直都在與她做鬥爭。莉迪亞害怕失去父母,一直努力地學着做一個他們喜歡的孩子。

其實,回想過去的我,何嘗不是莉迪亞呢。當奶奶說誰家的孩子怎麼聽話了,做了什麼,會做什麼了。我都會默默地記下來,等到下次我做那件事情的時候會努力做到最好,想要她也誇誇我,想讓她覺得,我也不差的。

莉迪亞的父母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她的身上,忽視了內斯與漢娜的所有生活。內斯與漢娜想得到父母的關注,而莉迪亞已經在那種瘋狂的期待下艱難前行。即使不願意,都不願意捅破那一層薄膜,因爲害怕失去。

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會有我們喜歡的或不喜歡的,但是不管你是多麼的愛一個人,都不要爲了他的期待而生活,找到真正的自己,相信愛你之人依然愛你。

《無聲告白》讀後感15

人生,可以如李白般快意瀟灑,“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人生,也可以像元冕般淡泊名利,“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人生,還可以似陶淵明般悠然自得,“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銘記一點:我們要活出個性,活出精彩!莉迪亞就是這樣一個活出個性和自我的女孩。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這本叫作《無聲告白》的書開頭只是這樣寥寥幾個字,故事由此展開:莉迪亞的媽媽瑪麗琳是詹姆斯眼中的隨波逐流者,莉迪亞的爸爸詹姆斯在瑪麗琳眼中是與衆不同的,兩個人的期待同時交織在莉迪亞的身上,莉迪亞只能無奈地承受着一切壓力,猶如牢籠中的小鳥渴望藍天和白雲。回顧莉迪亞的一生,雖然痛苦卻又快樂。這痛苦是漫長的,因爲一直以來她都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掙脫不開,這期待像積雪,一片一片地壓在她小小的脊背上;這期待如刀刃,一寸一寸地劃過她白嫩的肌膚;這期待似枷鎖,一點一點地禁錮她的思想。她開始失望,痛苦,絕望,麻木。好似一切的快樂都離她而去了,留下的只有無言的痛苦。

人們擺脫痛苦的方式有兩種:一種人會選擇接受現實,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忘,而另一種人卻會選擇擺脫束縛,重獲心靈的自由。莉迪亞是一個勇敢的人,在許多壓迫把她壓的喘不過來氣時,她選擇直視心靈的痛苦,甩開這些貼在她身上的標籤。雖然故事中的她因意外溺水而死亡,但在她生命終結之時,她的心中盡是快樂與自由。

你看,每日小心翼翼,憂讒畏譏的可憐人只能感受到無盡的苦與不可名狀的痛,而不在意別人看法,堅定自我的聰明人卻活得精彩而又自在。無論如何,你都應該明白,如果從一開始你的出發點就只是順應羣衆,討人喜歡,那你就得準備在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上妥協,最終你將可能一事無成。我們不能保證,你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生活就會成爲偉人。但是我們可以細想一下,哪一個偉人從一開始是成功的?哪一個偉人沒有年少輕狂時?可他們不也都是面對着別人的流言蜚語和冷嘲熱諷,一步一步登上巔峯的嗎?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言風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這就正如同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他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面對着教皇的迫害,教會的公開侮辱,各路天文學家的挖苦與反對,哥白尼都仍是一個人無畏地站在風口浪尖,無論是什麼樣的刁難,都沒有使他放棄追逐真理的步伐,終於,在歷經了這麼多的磨難後,他所支持的日心說終於得到人們。

如果一開始他在別人的冷嘲熱諷下就退縮;如果一開始他在別人異樣的目光下就羞愧;如果一開始他在別人無情的迫害下就放棄;那麼真理的面紗,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揭開?無論是追求真理還是追求夢想,我們都應毫不動搖地堅定自己的目標,面對別人的嘲笑不畏懼不退縮,只有這樣,我們離夢想纔會越來越近。

可是放眼現實,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忘記了如何爲自己的夢想而付出,猶如溫室裏的花朵,不能忍受絲毫不適應的風雨。他們總是追逐所謂的時尚,隨波逐流,沒有自主觀點,一味地順應大衆……這些人永遠處於人生的“舒適區“,什麼問題都不思考,什麼目標都不追求,那最後的結果也只是提前“死亡”。

芸芸衆生中當然也有許多人活出人生風采,他們有更強的自主創新意識,在生活中不斷突破自己。例如尼克胡哲,他生於澳大利亞,天生沒有四肢,這種罕見的現象,醫學上取名“海豹肢症”。因此,他受到了許多人的冷嘲熱諷,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騎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樣樣皆能,在他看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是企業總監,並且還於20xx年獲得“傑出澳洲青年獎”。他爲人樂觀幽默、堅毅不屈,熱愛鼓勵身邊的人,年僅32歲,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觸逾百萬人,激勵和啓發他們的人生。

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更需要的是一顆敢於面對風言風語而無所畏懼的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險阻,也依然堅信:生活其實處處有陽光,但陽光之前總是要經歷風雨的。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狂風暴雨,堅強地面對一切吧,堅信總會有出現陽光的那一天。我們要竭盡自己的能力,活出風采,我們就是那顏色不一樣的人間煙火!著名的中國企業家陳歐說過這樣一句話:“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麟傷,也要活得漂亮。”是的,我們要活的漂亮!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