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爲了方便大家牢記,在很久之前就有通過歌訣來傳播,以下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1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六、廿一,下半年八、廿三。

此歌是爲便於記憶以名稱規律編成,前四句是從每個節氣中各取一個字按次序組成的歌訣,是整個節氣歌的主體,後四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時間規律。即上半年的節氣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曆法獨到之處,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

它表示了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刻劃出一年中氣候變化的規律。地球繞太陽旋轉視運動一週爲360度,分成24等份(最開始的時候是分成12等份),每份15度(大約半月時間)就有一個節氣。

一年四季共有24節氣,依次稱爲: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

拓展資料:

二十四節氣的劃定是我國古代天文和氣候科學的偉大成就。兩千多年來,它在安排和指導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在民間流傳着許多風格各異的《節氣歌》。

七言節氣詩

地球繞着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北方數九節氣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河開,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南方數九節氣歌

一九二九相見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篳篥;

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鷺宿;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

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七九六十三,布衲擔頭擔;

七十二,貓兒尋陽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2

二十四節口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即爲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這二十四個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 第2張

擴展資料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爲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爲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爲24個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3

農曆二十四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農曆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其中既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又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還包括與節令關係密切的漢族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具有很高的農業歷史文化的研究價值。2011年6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氣起源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爲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這是中國歷史上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最早的記錄。從考古中發現的`出土文物考證,中國西漢時期就已經採取節氣注歷了。漢代著作《周髀算經》一書,就有八節二十四節氣的記載。大都表示氣候變化,物象差異,與農業結合得十分密切。因此,當時從八節二十四節氣上就可以掌握季節的變化,決定對農作物的適時播種與收割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業非常發達的國家,由於農業和氣象之間的密切關係,所以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從長期的農業勞動實踐中,累積了有關農時與季節變化關係的豐富經驗。爲了記憶方便,把二十四節氣名稱的一個字,用字連接起來編成歌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綜合了天文學和氣象學以及農作物生長特點等多方面知識,它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徵,所以至今仍然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受到廣大農民喜愛。

節氣是華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影響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訣 第3張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即在平面上豎一根杆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爲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最長的一天爲冬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爲春分或秋分。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中國古代用農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爲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爲72候24節氣。

由於2000年來,中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爲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閎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爲上月的閏月。

節氣含義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氣候現象、氣候變化等。

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

象徵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

反映降水量的則是: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

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的節氣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

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迴歸。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