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面對生老病死

面對生老病死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面對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的規律,人類避免要面對大自然的規律,誰也無法抗拒的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所以應該以淡然的態度去面對生老病死。下面來看看面對生老病死的相關內容。

面對生老病死1

正確對待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這個詞,聽起來似乎天然帶着哀傷,生之艱辛,老之無奈,病之痛楚,死之悲慟,求不的,放不下,那真是一曲曲聽也聽不完,唱也唱不盡的生命驪歌。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規律。總須我們要經歷,而且必須面對的、不可抗拒的生命的必然過程。正如日出日落、白天黑夜、四季更換、萬物盛衰……生命在生老病死間不斷地延續。每一種滋味都需要我們細細地品味,年青時我們活蹦亂跳地生活着,到年老時,我們跟隨時光逐漸老去,生命就是這樣,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不可逆轉的過程。或許每個人在死亡來臨時,即便如早生暮死的蜉蝣、開在深山中無人知曉的小花,也有自己的絢麗。死亡或許就是生命的禮歌,是對生命的鞭策。

如果我們身邊的親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遇到了什麼不測,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現實,我們只能面對,即使是過度悲傷,也挽救不回親人的生命,這是任何人都無能爲力的,畢竟人死不能復活,我們必須冷靜,節哀順便!

生死問題是人生永恆的主題,也是人類永遠猜不破的謎。道家的創始人把生死翻來覆去的思考,他們對於這方面的看法可說是既深刻又有趣。老子崇尚一種自然的人生態度,同樣地主張以一種自然的平常心來對待生死,他認爲一個人應該不貪生、不惡死。

萬物有生必有死,生死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輪迴很自然地完成着宇宙間的新陳代謝。生死是一對孿生兄弟,如果只生不死,或只死不生,萬物便不復存在。在人生漫長之旅途中,出生和死忘總是與我們形影相隨,衰老與疾病常和我們如影隨形。有時我們總認爲自己還很年輕,衰老離我們還很遙遠,有時又忽的覺得死神就在我們跟前,死亡於我們近在咫尺,來的突然。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天災人禍,生離死別,說不定什麼時候驀地會降臨到我們的頭上,我們必須以平常心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很多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離開我們,任何人在死亡面前都沒有特權。實際上,死亡就像個旅行的碼頭,送行的人熙熙攘攘,然後旅途上路永遠是孤獨一人。

面對生老病死

有人說:,死亡,是大自然最後的公平。活着的人,一副軀體,一口氣,一切隨欲 ; 死去的人,一堆白骨,一縷青煙,一切空無。死亡,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恐懼,它會使人產生無限的痛苦和迷惘,在惶恐中,都希望生命能永恆不變,可它是肉體變幻中的必然過程,是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是人生命中的必然規律,死亡是人生歷程最後的歸宿,怕也不抵,無法避逃,就不要害怕面對,而要豁達坦然接受。

生死之事,說深奧很深奧,說淺顯很淺顯。說深奧,是因爲“生死”二字,即使寫萬卷書,亦難以說清楚,說淺顯,只需一句話可以概括,那就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生死之事,根本用不着擔心,更用不着懼怕,擔心無用,怕沒用,該來的總是會來,該走的必定要走,生死必然,自然規律,盤古自今,有誰能擋得住?!

中國古代有許多人祈求長生不老藥反而短命,不少皇帝爲了長生不老而求仙拜佛,結果不是送了自己的性命,就是害了別人的性命。古往今來,求仙拜佛者有千千萬,長生不死的卻找不到一個。秦始皇曾派徐福帶着數千萬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到神話中的仙山蓬萊去採不死藥。徐福入海後並沒有看到什麼仙山,回來後,騙秦始皇說:“海里有一條大鯨魚阻撓了去蓬萊山的航道。”秦始皇親自帶人到海邊射死了一條大鯨,但還是沒有采到什麼不死藥,沒過多少年,他就一命嗚呼了。

人有出生的那一天,必然有死亡的那一天,如同有白天,必然有黑夜,任何人不能逆天行事。其實,人從出生那一天就存在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死亡的一步步臨近,直到老年後的日日緊逼。“生老病死”這些宇宙的大道有誰能更改,有誰能躲過?!

既然不能更改,不能躲過,那我們何不勇敢地面對它!畢竟我們作爲人,我們有思想,我們有靈魂,我們有理想,有抱負,可以在短暫的幾十年人生中做些自己喜歡且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對自己對他人有益的事情。切莫沉浸在比較無謂的煩惱(生老病死)和憂愁中。高興一世,樂此一生。即便面對死亡,我們依然可以採取一些達覌、平和的心態應對自己的人生,於死後不留下任何的遺憾。

所以,我們應該在生的時候要感恩天地,死的時候不呼天喊地,無拘無束地來,無牽無掛地走,不忘記自己的來處,也不追求自己的歸宿,事情來了,欣然接受,把生死全拋在腦後,學會放下,順應自然,一切瞭然,進而坦然。做到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般靜美。

面對生老病死2

人應該以什麼態度面對生老病死?

人應該以淡然的態度去面對生老病死。我以爲應該從兩個方面去看待,一對待生老死,二是病。

生,是自然規律。有人生在豪門,有人生在寒舍,一個人的出生誰都沒有選擇,這是上蒼的安排。生,是一個人的起點,起點的層次高低,不由你,所以誰都沒有資格去抱怨自己的起點是好是差,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你的幸福,你有欣賞這個世界的機會,也讓世界欣賞你。當然,要想做好欣賞,不是易事。

人生起點高的,不應貪圖安逸,貪圖享受,應該以更高的要求,武裝自己,纔會立於不敗之地。而人生起點低的,不應自暴自棄,怨天尤人,應該以積極向上,陽光自信的心態,去克服自己的困難,努力拼搏,你的人生便會光明輝煌。人生沒有平坦,多是曲折起伏,以一顆淡然的心去面對,不以落泊而沮喪,不以輝煌而無爲。

老,死,也是自然規律。老而有值,便死而無憾。在世界上,明明白白做人坦坦蕩蕩做事,一個人無論貧窮富貴,尊貴卑賤,都是值的。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富貴尊貴,但即使貧窮卑賤,做到善良,真誠,也是高尚的,有價值的。

面對生老病死 第2張

是人都會慢慢老去,但我們在老去的路上,多拾掇拾掇,讓後面的人,走的更輕鬆,更有溫暖,更有風景,縱然死去,又會有什麼遺憾呢?努力了,盡心了,老去,死去,便會淡然!也要明白,自己的一生曾經精彩過,光輝過,我們欣賞了這個世界的美好,感受了這個世界的溫馨,就行了。

至於病,是決定一個人在世界上是否幸福的一個標誌,身體健康是一個人生活的基礎。是人就會生病,但我們應該怎麼對待,心態很重要。有時候,我們在小病小疼面前,總是漠不關心,不在意也不在乎,但多少的病都是因爲一點小癢小疼而釀造成了悲劇。很多的大病都是平時的不注意而造成的。

所以,在小病面前,用一種淡然的姿態,去在乎,而平時多鍛鍊身體,飲食起居規律不熬夜,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而在生命老去身體衰弱狀態下的病,只要懂得,是自然規律的產物,能治就治,不能治就不治,不能違背自然規律而拖累着孩子!

人的生老病死只是一種必然,都要面對,既然是必然,何不用一顆淡然的.心去面對呢?

面對生老病死3

如何面對親人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當親人走到了這一步,留給我們的會是無盡的哀痛。那麼如何接受生老病死呢?

1、當親人離開時,不管是微笑的,還是平靜的,還是痛苦的。這一切,在他們去了另外一個世界後,已經置身世外了。唯一讓他們留戀的和放心不下的,可能就是那些和他們相關的人和物了。

2、在親人患重病時,要多多說些樂觀的,比如你會好起來的,你不要擔心我,我會好好照顧好自己,讓你放心,我也會好好照顧某某的。想必親人反而願意聽到這樣的話吧。如果真的是最後不幸離開我們了,我們也能減少一點他們心中的遺憾吧。

3、想必親人走時,會因爲看不到你們的以後而感到遺憾,那麼,就多跟他說說你以後的光景,你以後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啊,你的另一半會是什麼樣的人啊等等,這樣可以讓他放心一點和減少遺憾。

4、在親人走時,不要讓他看到你過度悲傷的一面,你要堅強起來,讓他看到,讓他放心安詳的離開。如果可以,握住他的手或讓他摸一摸你,讓他感受你的頑強和獨立,相信你一定會像你所說的那樣,頂天立地。如果此刻無法陪在親人身邊,要相信親人會活在你心中,不要太過悲痛。

5、如果是親人突然離開,抑制不住悲痛的情緒,那麼,爲了讓他能放心地離去,請去做他希望你去做的事,比如保管好他的物品,或者轉交,好好去完成他的意願。

6、要記住,親人雖然不在現實生活中了,但是他活在我們的心中,希望失去親人的人能快點走出悲痛,按按胸口,對自己說,他活在這裏,帶着親人的希望和祝福,努力前行。

面對生老病死 第3張

怎麼看待生老病死

生命,包含生和死。生固然是生命,死也是生命。因爲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死是一體的兩面,生死在時間的長河中流轉、更替。人的生死事大,“如何生,如何死”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問題。星雲大師在他的《星雲大師談處世》中也講道:“死亡不是一種結束,也不是一切的終止,更不是消滅;死亡是生的轉換,另一個生命的開始。”

人生是什麼?出生到死亡,就是我們的一生,人生因死亡而珍貴。正因爲死亡讓生命變得有限,生命纔會變得如此可貴。當我們開始思考死亡,我們的人生也開始變得有價值。

死亡是任何人不能避免的事情。死亡並不是消滅,也不是長眠,更不是灰飛煙滅、無知無覺,而是走出這扇門進入另一扇門,從這個環境轉換到另一個環境。經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裏去。佛教稱死亡爲“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外出旅遊,或是搬家喬遷,如此死亡不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嗎?

所以,死亡只是一個階段的轉換,是一個生命託付另一個身體的開始。星雲大師說:“面對死亡,要順其自然,處之泰然。”證嚴法師說:“學佛就是要學得‘生死自在’,人生本來就是‘來就來,去就去’,非常自然。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