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古人送別的禮儀

古人送別的禮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送別的禮儀,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所以都是會經歷送別的時候,送別對於文化來說其實也是講究一定的禮儀的,它緊緊地包含在文化的意義之中,古人更甚,以下分享古人送別的禮儀。

古人送別的禮儀1

【“折楊柳”——漢代已形成的送別風俗】

《送別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折柳送別”風俗的形成,與時節和柳本身均有關係。柳樹是中國古老的原產樹種之一,生命力極強,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樹的主力樹種之一,路邊河畔都可見到柳樹。古人送別親友,從路邊生機盎然的柳樹上折一枝柳條相送,就是希望遠行人能像楊柳一樣,很快適應,隨遇而安。

折柳送別與古人的辟邪訴求也有密切的關係。對遠行親友最好的祝語是“一路平安”,但路途艱險,難免會遇到麻煩,古人認爲這是邪氣侵擾,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驅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帶上辟邪物。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裏皆具驅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風俗。

古人送別的禮儀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柳》引《術》稱:“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所以,送別時折柳寓意很明白,就是祝遠行人路上平平安安。

【“攀花”——唐代流行的送別風俗】

所謂“攀花”,就是採折花草。古人喜歡攀花弄草,宋王安石《杖策》詩中就有“杖策窺園日數巡,攀花弄草興常新”。攀花送別之俗起源於何時?準確時代一時也難以說清,至少在唐朝已頗爲流行。唐張籍《送從弟刪東歸》稱:“春橋欲醉攀花別,野路閒吟觸雨行。”

李白《江夏送張丞》亦稱:“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類似的還有耿湋的《薦福寺送元偉》:“送客攀花後,尋僧坐竹時。”

但古人送別時不僅只會送柳枝,也會送各種各樣的花來表示送別之情,望遠行的友人能夠一路順利。

而且送花也並不一定就是送桐花,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櫻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隨手可摘,都可以送。

如唐代詩人元稹曾用櫻桃花送別,其《折枝花贈行》詩寫道:“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元稹還曾折牡丹花送別,其《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詩稱:“鶯澀餘聲絮墮風,牡丹花盡葉成叢。”

【“祖餞”——先秦時期屬“行祀禮”】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代詩人王維請酒送行,古謂“餞飲”,是古代最爲常見的一種送別方式,至今仍流行。這種送別方式一般在遠行者上路前舉行,最早源於先秦時已流行的一種叫“祖”的風俗。

“祖”,原本是出行時祭祀路神的行爲,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稱:“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後來乾脆將送行喝酒稱爲“祖”,東漢學者鄭玄即稱:“將行而飲酒,曰‘祖’。”

“祖”,又稱“祖行”,在先秦時屬“七祀”(或“五禮”)之一,爲“行祀禮”,時人出行必不可缺。

古人送別的禮儀2

中國古代禮儀詳解

【家祭】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游《示兒》詩中有這麼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爲上,孤面向東以北爲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爲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爲上,大僕大右及大僕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爲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爲“朝儀”。

【朝聘】古代賓禮之一。爲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爲“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爲“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爲“朝”。

【朝覲】古代賓禮之一。爲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此爲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爲朝覲。

【揖讓】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爲三種,稱爲三揖:一爲土揖,專用於沒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爲時揖,專用於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致於前;三爲天揖,專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於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長揖】這是古時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論語·微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路拱而立。”

【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爲“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如丘遲《與陳伯之書》:“遲頓首。陳足下無恙,幸甚幸甚……丘遲頓首。

【稽首】古代的拜禮,爲“九拜”之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爲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

古人送別的禮儀 第2張

【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動,五日吉拜,六日兇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跪】兩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相如前進瓿,因跪請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着地,臀部貼於腳跟。爲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儘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儘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爲尊居上位,官低爲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爲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爲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爲尊。

皇帝聚會羣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鴻門宴》中有這樣幾句:“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會席次,尊卑很有講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門,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設兩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與散座的區別:上桌與單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則不分席次。

【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冠禮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後加緇布冠、皮弁、爵弁,分別表示有治人、爲國出力、參加祭祀的權力。

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給起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爲受人尊敬的貴族成員。因爲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所以後世將二十歲稱作“弱冠”。

【婚冠禮】古代嘉禮之一。《周禮》:“以婚冠之禮親成男女。”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後即可成婚,並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歲行笄禮(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髮綰起來,戴上簪子)後也可結婚。所以把婚禮、冠禮合稱爲婚冠禮。

【祖道】古代爲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將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爲祖道,送至渭橋”。《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爲餞行送別。

【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慾,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於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主要是爲了使思想集中、統一。

“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於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弔喪禮,以防“失正”、“散思”。古人齋戒時忌葷,但並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爲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虛左】古代座次以左爲尊,空着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足見信陵君對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虛左以待”一語。

【再拜】先後拜兩次,表示禮節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後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今人多用“頂禮膜拜”形容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曾爲彭澤縣令,州郡派督郵巡視至縣,縣吏勸陶束帶迎見,他感嘆地說:“吾不能爲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來引申爲傾倒、崇拜,如毛澤東《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六禮】中國古代婚姻的六種手續和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秦晉之好】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後稱兩姓聯姻爲“秦晉之好”。

【舉案齊眉】古代妻子爲丈夫捧膳食時要舉案於眉,表示相敬。

【以文會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禮俗。文人相交輕財物而重情誼、才學,故多以詩文相贈答,揚才露己,以表心態。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詩詞相酬答。在宴飲等聚會時,更是不可有酒無詩,流行盡觴賦詩之俗。

【諱稱】古人對“死”有許多諱稱,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稱:薨、崩、百歲、千秋、晏駕、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稱:見背、孤露、棄養等。

(3)佛道徒之死稱:涅磐、圓寂、坐化、羽化、仙遊、仙逝等。“仙逝”現也用於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稱:亡故、長眠、長逝、過世、謝世、壽終、殞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終等。

古人送別的禮儀3

關於送禮

帶着禮物去見朋友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儀禮》當中的《士相見禮》提到,士與士初次見面,一定要帶着“贄”,就是見面的禮物。如果主人辭謝,那麼客人要說:“不以贄,不敢見尊者。”意思是說,不帶着禮物,怎麼敢來見自己所尊敬的人呢?

再看《儀禮》的《士昏禮》、《聘禮》等篇,我們就會明白人們進行禮節性的會見,也都是帶着“贄”的。但是,如果我們再深入地研究這些文獻就可以發現,古人送禮物,要遵守三條重要的道德原則,並不像現在這樣庸俗。

第一條原則:禮物應當富於道德隱喻

先秦時期,人們彼此拜訪時送的禮物不是黃金白銀,而是富於道德含義的物品。《士相見禮》中說,士相見用的禮物是雉(野雞)。原因是,雉一旦被人包圍、無法逃脫時,既不會懼怕人的恐嚇,也不吃誘餌,而是迅速自殺,所以人很難抓到活的野雞。

用雉作爲見面禮,並非由於它的味道鮮美,而是藉此表達彼此要用“守節死義”的精神相互砥礪的意思。

古代的士派人到女方家提親,帶去的禮物是雁。古人認爲大雁是候鳥,非常遵守時間,到了該飛走的時候就一定會飛走,秋天往南,春天往北,屬於“隨陽之鳥”。用雁作爲議婚的禮物,含有不剝奪婚齡女子的出嫁機會,以及妻隨夫行的意思。

古人還喜歡用玉器作爲禮物,《詩經·衛風·木瓜》有幾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句子:“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與,永以爲好也”,說的就是以玉爲報償之禮。

在孔子看來,玉具有許多與君子的道德追求完全吻合的品質,例如,玉的'色澤溫潤而有光潔,很像是“仁”;紋理縝密而又堅硬,好比是“智”;棱角分明而不傷人,有如“義”;玉體懸垂之則下墜,像人的謙卑有禮。

玉發出的聲音,開始時清揚遠播,結束時戛然而止,如同爲樂之法;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有如人的“忠”;外表的色彩一覽無遺,恰如人的誠信。古代君子喜歡佩玉,不是由於它有商品價值,而是“君子比德於玉”。

第二條原則:輕財重禮

先秦時期,如果長期沒有盟會,諸侯之間就沒有機會相見,久而久之,彼此的感情就會變得淡漠,因此要派使者互相聘問。作爲國家禮的是圭、璋之類的玉器。

古人送別的禮儀 第3張

圭、璋纏着彩色的絲帶,盛放在特製的盒子裏,使團成員一路上小心護持。到了聘往國,使者鄭重地將圭璋交給東道國的國君,國君先要“辭玉”,也就是表示謙虛。接着舉行“受玉”的儀式,鄭重其事地收下圭璋。

讓我們難以想象的是,在使者即將歸國的時候,東道國國君又要舉行“還玉”的禮儀,將先前收下的圭璋,原封不動地歸還使者。既然客人是鄭重其事送來的禮物,你已經收下了,爲什麼又要送還給客人,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當然不是,其中蘊涵着深刻的寓意。大家想想,如果東道國國君收下這份貴重的禮品,勢必要再準備一份價值相當的禮品送給對方,這麼一來一往,雙方的關注點就會落到禮品的價值高低上,彼此爲利而交,不僅會淹沒聘禮的真正意義,而且會助長賄賂、貪財之風。因此,爲了節省精力和財力,爲天下垂範,人們又規定了“還玉”的禮節。

《禮記·聘義》說:“以圭璋聘,重禮也。已聘而還圭璋,此輕財而重禮之義也。諸侯相厲以輕財重禮,則民作讓矣。”意思是說,以圭璋爲國家禮品,是對聘禮的重視。而“還玉”的禮節,是要突出“輕財重禮”的意思,國君親自做表率,謙讓之風就會在民間興起。

第三條原則:禮尚往來

在平輩之間,禮是講究對等的。《禮記·曲禮》說:“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接受對方禮品而不回禮,有貪圖對方財物之嫌。我們讀《儀禮·士相見禮》可以知道,士甲拜見士乙,帶去的禮物是一隻雉。

改日,士乙回訪士甲,帶去的禮物也是一隻雉,就是士甲先前帶去的那隻雉。士乙很明白,他沒有無緣無故接受士甲饋贈的理由。

古代的士有知識、講情操,並非勢利小人。如果彼此把錢財放在首位,爲利而交,則利盡交散;只有爲義而交,纔能有恆久的友誼。古人對於“還玉”、“還雉”禮節的設計非常高明,反映了中華傳統的人文精神。

關於訪客、會客

古代訪客時的禮儀和今天差不多,例如拜訪的時間不要太早,也不能太晚,以免影響對方休息;如果事先約定了拜訪的時間,就必須守信,準時到達;出門前,頭髮要梳理整齊,衣着要樸素、整潔,合於自己的身份,不炫耀自己的富有、時髦;男性要剃鬚,女性不穿過於暴露的衣服等等。

另外,在訪客的禮節當中,進門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其中包含着許多需要仔細處理的細節。

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

到達對方門口,如果門是關着的,客人應當輕輕叩門,靜候主人開門;千萬不要弄出很大的動靜,驚擾主人和鄰居。如果門虛掩着,門口放着兩雙或者兩雙以上的鞋,裏面的說話聲能清楚地聽到,表明沒有私人祕密可言,那麼客人無須顧忌,可以推門進去。

相反,如果屋裏的談話聲很低,聽不清楚,證明他們談話的內容不足與外人道,這時客人不要貿然進去,《禮記》中所謂“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就是這個意思。

這時,最忌諱的是側着耳朵從門縫裏偷聽主人家中的談話,那樣有打探他人隱私之嫌,是不道德的,所以《禮記》中說“毋側聽”。此時,客人可以故意提高聲音說話,讓主人知道外面有客人,以便結束談話,正如《禮記》所云,“將上堂,聲必揚”。

戶開亦開,戶闔亦闔

客人進門之後,應該關上門,還是開着門呢?《禮記》中提到一條原則:“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意思是說,如果門原先是關着的,那麼你進門後就把它關上;如果原先是開着的,就還讓它開着。如果後面還有人接着要來,就“闔而勿遂”,意思是把門略略合上,但不要關緊。

落座:長者先,卑者後

客人在哪裏就坐,要聽主人的安排,不應想當然地自己挑個座位坐下;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坐在主人固定使用的座位上,以及客廳正中的位置上,那樣有自大之嫌,非常失禮。

主人請客人就座,客人不能大大咧咧地率先坐下,而應該請辭,請主人先坐下,然後自己再坐下。因爲按照“長者先,卑者後”的原則,誰先誰後,要看誰的輩分高,如果年輕人搶先坐下,就是對長者不禮貌。如果彼此年齡差不多,則可以約略同時坐下,但是彼此的謙讓依然是不可缺少的。

公事不私議

交談,是賓主相見的核心部分。進入這個階段,一般來說,賓主首先要互相寒暄,詢問對方的健康、生活工作狀況,然後再切入正題。談論的時候要把握以下兩個原則:首先,不要談論某些不適合私下議論的話題

《禮記》中說“公事不私議”,又說“在朝言朝”,“在官言官”,公事應該到辦公室去談。私下議論公事、議論人事關係,既不負責任,又容易形成小團體,所以古人對此非常忌諱。

主人不問,客不先舉

交談的話題應該由主人主導。《禮記》中說:“主人不問,客不先舉。”凡是主人還沒有提到的話題,客人一般不要主動提起。如果客人始終主導話題,主人處於從屬的地位,那也是反客爲主的表現,會令主人不快。

過猶待,百步餘

主人送客,如果對方是晚輩,那麼主人站在門內道別就可以了。如果對方是尊長,那麼主人則至少應該送出門。《弟子規》中說:“過猶待,百步餘。”意思是說,客人離去了,主人不要馬上轉身回去,而是應該再目送一陣,大概等到客人走出一百步左右,不再回頭的時候,也即禮書上所說的“客不顧”,主人才能回去。

如果客人是乘車離開的,則主人應該等到車開動之後再返回。送別的路程越長,說明彼此的情誼越深。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裏劉備送徐庶的故事,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後,彼此道別,劉備依然佇立目送,不料徐庶的身影被一片樹林擋住了,劉備下令把樹林砍了,既表現了兩人之間的深情,又將古人對送客禮儀的重視形容到了極致。

最後,和大家分享《禮記》上的一段話:“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由此可見,德是禮的目的和指導,古人設禮,在於勸人進德,這條原則我們今天不能忘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