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生男孩掛燈籠的原因

生男孩掛燈籠的原因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男孩掛燈籠原因,客家上燈習俗歷史悠久,有的幾百年,有的上千年,這種習俗現在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深刻地體現了客家人的優秀文化繼承意識。以下是關於生男孩掛燈籠原因。

生男孩掛燈籠的原因1

上燈”的由來

在客家,“燈”是方言“丁”的諧音,又是光明、希望、燈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徵。客家人從中原祖地一路披荊斬棘,最後落戶在現閩粵贛三地交匯地區,其獨特的生活經歷,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羣團結,共同禦敵的生存需要,由此產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傳統,借“燈”慶祝“添丁”。

"上燈“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原因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爲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上燈”的時間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爲正月初九,最遲爲正月十九,但多爲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上燈”意爲向祖宗彙報,某家添了新丁。

生男孩掛燈籠的原因

"上燈"的形式

“上燈”時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究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區,其禮節更繁,而且有所演變,他們在“上燈”後,中間還要“暖燈”(是“上燈”過程中的一項活動,不能說是“暖燈節”)。最後才“敬祖謝天地”,非常隆重熱烈,有“一家添丁,全村慶賀”之氣氛。

“上燈”習俗的改變

生了兒子的客家人在來年的元宵節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裏上燈,即掛上一盞精美的燈籠,然後請村裏有尊嚴的老人,抱一下男孩,並把他的名字正式寫進族譜裏,男孩就正式成爲了這個家族的一員,之後擺下酒席,宴請全村的男丁前來喝酒。隨着社會文明的進步,現在很多生女兒的也鬧燈,女兒也進入族譜。

生男孩掛燈籠的原因2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上年正月半以後及當年正月十五以前“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或祖屋的上堂的子孫樑上掛上一對新燈籠(諧“新丁”)的活動叫“添燈”。“添燈”意爲向祖宗彙報,某家添了新丁。

“添燈”的日期一般爲正月十四或十五。“添燈”時添丁人家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辦添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表達內心的喜悅和對祖先的告慰。它帶給人們一種希望——“添丁”,即人丁興旺。通過“添燈”活動,本族家人能夠聚集到一起,爲本族謀發展,同時又增進族人的感情。客家各個地方所制燈籠的材料大體相同。

框架一般由竹篾製成,中間是空的,框架表面由彩紙糊成,再畫上吉祥彩畫,寫上“新丁貴子”等字,燈籠內插上點燃的蠟燭,掛起來非常漂亮和吉祥喜慶。燈籠形狀有長圓形和四方形兩種。師傅製作後拿到街上出售。要添丁的人家要在添丁活動前幾天的圩日到集上選購好燈籠。

生男孩掛燈籠的原因 第2張

玲瓏子母燈寓意“添丁添福”

卓銘坤家就住在主村道旁邊,客廳一角掛着一個10年前爲孫子卓金海出生時製作的玲瓏子母燈,足有2米多高,十分華麗。旁邊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儲物間,房樑和牆上掛滿了玲瓏子母燈的半成品,看來市場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

玲瓏子母燈製作集結紮、制模、編織、雕刻、紙剪、書畫等多種手工技藝於一身,雲安玲瓏子母燈的製作工藝嚴謹、精細,組合更加協調,色彩尤其鮮豔。巧妙的設計、流暢的線條、逼真的造型、鮮豔的色彩,帶給人們極強的視覺衝擊,寓意的文字祝語,傳說中的人物神像、豔麗的山水圖案,使自然和人文觀念融爲一體,充滿對於“添丁添福”的祈盼。

生子掛燈追溯到明朝

花燈的流行興盛源遠流長,在雲安縣(以前稱東安),花燈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據康熙版《東安縣誌》“風俗志”載:“上元日,生子之家於祖堂、廟、社張掛花燈。親族以禮致賀,延之宴飲。各處笙歌鼓樂,飾故事人物,秉燭夜遊。曰:‘鬧元宵’。”

雲安以前的農村習俗,如生了男孩,必向外人昭示,在村邊顯眼處掛上花燈,喻義“添丁”,一般正月初十掛燈,十六拿回家裏存放,稱存燈,俗稱落燈,拿回家中正廳樑上掛起來。普通人家添丁,用的是普通花燈,而大戶人家爲了更好地炫耀自己,則專門訂造較大的玲瓏子母燈,有直徑大至1米、高達2米多。

生男孩掛燈籠的原因3

對於我這種側重廣東本地文化又隨性的創作者而言,適逢過年總是興奮的,因爲過年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的素材。

年三十賣懶、年初二開年、遊神等等,回首過年,不少與大家分享廣東年俗,話已至此,接下來固然廣東年俗如故。

這一次說“點燈”,春節期間,廣東各地普遍流行的傳統民俗。

點燈又稱上燈、添燈、升燈等,“燈”與“丁”音似,點燈(添燈)則添丁,這是一項爲慶祝生育男丁且正式寫入族譜的傳統民俗,隆重且熱鬧。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男孩”是點燈年俗不能變通的硬性規定,添口(生女孩)不點燈。

在湛江,新添丁的家庭爲了小孩的升燈,早在在春節來臨之前則開始準備。

首先是“定燈”——預定走馬燈。通常情況下,一個片區——面積不大的村落的走馬燈製作,由一個手藝人負責,按照村民所需的數據及規格籌辦,而後趕在正式升燈之前交付。

其次,見告親屬——方便贈送男童新衣服,這是上燈風俗的'重要構成。

年初十前後,湛江各地的上燈年俗則陸陸續續進行。

上燈有大致的儀式,走馬燈被懸掛祠堂或象徵神廟的臨時棚之後,接下來是吊上“燈卵”且點亮內部油燈,最後道公佬協同當年上燈的家庭成員(上燈的男童及其父親,祖父健在也會參與)進行隆重的拜祭儀式。

“上燈”既成,男丁名字正式寫入族譜,一方面有被集體認可及接納之意,也蘊含了各種美好的寓意,平安、順遂、聰穎、有爲……

生男孩掛燈籠的原因 第3張

“結燈”的標誌是喝過“上燈酒”。

年十六,村民會再次邀請道公佬主持“結燈”的拜祭儀式,而後取下象徵人丁興旺,家族綿延千載的“燈卵”——帶回家慎重保管,完成走馬燈的焚燒,最後宴請親友喝上燈酒。

在梅州,各地上燈的時間因地而異,介乎正月初九至正月十八之間,一般集中在正月十二、十三、十四。

梅州地區上燈的風俗,“請”花燈爲最重要之一。

上燈前一兩天,新丁家庭約定成俗地組織一隻請(買)花燈隊伍,由“丁首”帶頭——上一年最先誕生男丁的家長,在鑼鼓隊及龍燈舞獅隊的相隨之下,一路燃放鞭炮且炮聲不斷“請”燈。

花燈請回家,鄭重安放在八仙桌之上,待上燈當天,“丁首”將召集其他家庭共同請出花燈,懸吊祖公廳屋樑下,並掛上象徵男丁的燈帶,燈帶的數量依據上一年出生的男丁而定,新添五個男丁,則五條燈帶,七個男童則七條燈帶,以此類推。

當然,“升燈”不啻純粹的將花燈升起來,事實上,升燈儀式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升燈前搶白花;升燈時放炮仗、燒煙火,也會舉行舞龍、舞獅等表演……

以湛江及梅州兩地爲例,同是上燈的傳統民俗,而“呈現”差異鮮明,可是無論形式上如何大相徑庭,其寄意始終一致,一爲添丁之喜悅,同時希望小孩快樂、平安、出人頭地。

至於廣東惠州、東莞、汕尾等地“上燈”年俗的精彩及熱鬧,期待您的補充。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