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嫁女的具體風俗

嫁女的具體風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嫁女的具體風俗,結婚在全國各地都有不一樣的風俗,那麼大家知道南方和北方的結婚風俗有什麼不同嗎?北京結婚風俗有哪些呢?上海嫁女風俗又是怎樣的?下面來看看各地嫁女的具體風俗吧。

嫁女的具體風俗1

一、女兒出嫁有什麼風俗

1、女方在出嫁時,在挑選誰不能夠去送親時都是有目標的,而這個目標就是根據送親行需要“全活人”這個規定進行。全活人在這個習俗中,所選的送親人,得父母健在、原配夫妻雙全,有兄弟姐妹陪伴,還有兒女承歡膝下。

2、女方出嫁時,爹媽、姑、姨、舅媽不能送:民間有這麼一句流傳法,爹媽不送,姑不娶、姨不送,舅媽送一場病的順口溜,而實際上是怕這些直屬親人在送親時由於捨不得而會流下眼淚,給新人的帶來不好的寓意。

3、忌孕婦送親:古時候人們認爲孕婦象徵着血光,在新娘出嫁之時孕婦不能相送,理應迴避,否則孕婦送親會給新人帶來血光之災。

4、新娘不可一個人呆着:需全程有人陪同新娘。陪同新娘的人要從親友中挑選,必須是已婚、父母、公婆健在,並且有兒女,最好是兒女雙全,被稱爲全人。民俗認爲,“全人”是比較有福氣的人,她們可以帶給新人同樣的好福氣。

5、忌吃喜餅:分發喜餅給各位親友,寓意是把喜氣帶給親友分享新婚的喜悅,但在過大禮時,男方送來的喜餅新娘不可以吃,新娘吃了喜餅就寓意自己把自己的喜氣吃掉了。

6、婚後三日回門不得留宿孃家,必須在天黑之前趕回婆家,不能留宿孃家,若是有什麼特殊情況不能回去,夫妻也必須分開睡,以免新娘蜜月裏的血光衝撞孃家。

7、婚禮百日內不得參加婚禮、葬禮,新郎新娘都還被稱爲新人,寓意新生活的開始。若是參加婚禮免不了和另一對新人見面,民間認爲兩對新人見面會產生衝撞,而葬禮則會給新生活帶來不吉利。

嫁女的具體風俗

二、嫁閨女有什麼講究

嫁女兒,套喜被是沿襲數上千年的風俗習慣了,這種喜被一般都是由丈母孃親手動手縫製的,棉花要使用新棉花,用舊棉花縫製喜被會被認爲不吉利,老人說有“舊人”的意思,婚姻生活會過的不幸福,也有些家庭條件稍好的人家陪嫁幾條蠶絲被作爲嫁妝。被子也要是雙數,有成雙結對的意思,因爲單數在禮數方面一直以來是不吉利的象徵!

另外這種喜被在一些地區被稱爲“合歡被”,因爲“被子”的諧音是“輩子”,所以嫁妝裏面送被子就代表將女兒的一輩子都交在男方的手裏。是一種對即將新婚的夫妻的美好生活的祝願,希望夫妻二人能夠白頭偕老,幸福一輩子。除此之外,嫁妝裏的喜被數量越多也代表女方家底豐厚。

嫁妝琳琅滿目,但一牀質地精良、款式吉祥的喜被必不可少。在舊時江南,殷實人家會拉制幾牀蠶絲被當喜被,一來蠶絲被舒適耐用、稀少金貴,二來取“纏綿、廝守”的好彩頭。

如今,時代更替,情意卻代代相傳。蠶絲被的輕盈、柔軟、美好,漸漸成爲喜被的不二之選。

三、嫁閨女父母最擔心的事

1、彩禮高了,人家說你貪財,彩禮低了,怕閨女嫁過去受委屈!

2、沒錢的看不上,有錢的怕被看不起!

3、兄弟少了,擔心養老負擔重!兄弟多了,擔心老人偏心!

嫁女的具體風俗2

中國各地婚嫁習俗

北京的婚嫁習俗:

第一步:聘禮

男女雙方家長說媒、相親、訂婚後男方往女家送彩禮,表明聘定女方爲妻。聘禮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物品。(下聘禮要送女方茶葉、點心盒、酒、女方衣服錢)

第二步:陪嫁

女方在收到男方送來的聘禮後,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將孃家陪送的嫁妝送往男家。有的人家陪嫁有相應還禮之意,原則上以男方聘禮增一倍還禮。(不過現在一般都是男方準備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傢俱電器,實用性強)

第三步:娶親

吉期一到,喜轎執事上門,孃家忙着打發上轎,夫家忙着迎娶進門,排場大又隆重,禮數也多。現代婚禮雖然沒有古代的那些講究,而且也轎子換成了汽車,也有了專門的司儀和婚慶公司來辦理婚禮,但是整個娶親和婚禮的儀式還是一直被沿用了下來了!

第四步:洞房坐帳

新人拜過天地後,上炕抓蓋頭,夫婦纔算正式見了面。拜堂後要“鬧新房”。新婚夫婦進行同吃子孫餑餑啊、喝交杯酒、撒牀、上頭等一些儀式。其中貫穿着祝願新人稱心如意,家道興旺發達的主題。(鬧新房、喝交杯酒這些習俗現在也變得越來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裏鬧,婚宴的時候鬧得是最熱鬧的了!)

第五步:回門

洞房花燭夜後,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親三代,並拜見父母等長輩,定名分,認大小。

婚禮舉行後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孃家與父兄親友行回見禮。這就是所謂“回門”,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孃家便派人趕着馬車來接新婦,新婦臨行前,向公婆叩頭,然後與新郎坐馬車到孃家會親。到孃家後,新婚夫婦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親牌位行禮,然後給女方父母及長輩們行叩首禮。

見完禮後,便擺開宴席,請新婚夫婦喝酒。飯後,新郎獨自回家,新娘則要到晚上才能回來。(雖然現在這年代已經很少有媒人拉紅線,也沒有太多繁雜的`講究,但是精簡了的傳統還是被流傳了下來。)

上海結婚習俗上海舊式婚姻,男女雙方的結合,率多爲媒的之言,父母之命。上海開埠後,已對此俗加以摒棄和改良,大多是由男女雙方,經人介紹,在約定地點,互看人選。此謂之“相親”。

也有男女雙方自己結識之後,約定地點,請雙方家長來識看一下,也稱之爲“相親”。雙方相看滿意後,還要挽請德高望重者來作媒人正式說合,由於此媒人實際並不擔任介紹作用,故被稱作“現成媒人”,從中亦可見“婚嫁必得有三媒六證”之舊俗的影響。女家表示同意後,男家便要行“小禮”,俗稱“裁紅”,其中便要送上未來姑爺的生辰八字等。

再隔一段相當的日子,男家又要行“盤禮”,並宴請親友,藉此向親鄰告之婚事已定。

嫁女的具體風俗 第2張

上海浦東風俗:

在浦東鄉下,這一“謁嶽”儀式是放在女家擔嫁妝前一天的,準新郎挑了裝着公雞、青魚、豬腿、自鵝以及乾果等禮品的“上盤頭”到女家去,女家招待準女婿以茶點,然後告訴他女家有多少嫁妝、需要多少普繩、單槓、落擔等,因爲這是要男方準備好以後,第二天來把嫁妝接去,而不是由女家送去的。

在浦東鄉下 (特別是奉賢一帶)男家去女家迎嫁妝,習俗上還有很多花頭的。隔夜,女家已把所有嫁妝放在客堂內,就像辦博覽會一般招徠四鄰參觀,以顯示自己的富有。這裏亮妝尚未盡興,那裏從男家出發來迎妝的一羣拿着貼有“囍”字扁擔、羅筐的青年人(人數須成雙),已趕到了女家門口,並放響了迎妝鞭炮。

按照習俗,男家迎妝者此時一切行動都須聽女方父兄的指揮,如迎妝工具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槓棒和扁擔靠在場院柴堆旁,羅筐和籃子放在場院上。習俗是此時女家要表示“生氣”而不發妝,男家迎妝者則敲鑼放鞭炮不停地“催妝”。這樣便引來更多的觀看者,使男女家都感到滿足。如是約1~2個時辰後,新娘哥哥徵得妹妹同意後開始發妝:先馬桶,再鋪蓋、衣裳箱子……

這時迎妝者站在門外,至多也只能踏進一隻腳在門檻裏接妝,以免“搶妝”之嫌。至於發妝先發馬桶,因爲這在上海習俗中馬桶又叫“子孫桶”,舊時婦女生產都是在家進行,孩子便接生在馬桶中,故馬桶是預祝新婚後瓜瓞綿綿、子孫繁延的重要物事。嫁妝接到後,男家小夥們一路挑回去不能中途停歇,有的從女家出來時還須朝東或朝南方向跑,稱之“兜青龍”,習俗以爲如此大吉大利。

嫁女的具體風俗3

黑龍江結婚 習俗一、出發前準備

1、四彩禮:離娘肉(2根肋條),魚2條,大蔥4棵,粉條4把。

2、新房樓前樓後的大井用紅紙蓋上。

3、接親人員佩戴嘉賓花,新郎新娘胸花、主婚人胸花暫時不戴。

4、接送親人員不算新郎新娘應爲雙數(一般8人、10人、12人)。

5、接親車隊總數(錄像車除外)應爲雙(一般6臺、8臺、10 臺)。

6、新郎由長輩、童男、童女等相關接親人員乘車出發,一般來說,去時人員是單數,回來則是雙數。

嫁女的具體風俗 第3張

二、到孃家

1、敲門:新郎敲門喊媽開門、爸開門(孃家人在屋內可難郎 一 下, 不給開門,但時間不宜過長)。

2、認親:新娘父母站在門口迎接男方接親人員,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紹接親親屬(從長輩開始),雙方握手寒暄進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孃家親屬招待男方接親人員吃點東西(俗稱;不空嘴或甜甜嘴)。

3、求婚:新郎向新娘單腿跪地獻花求婚並說幾句能打動新娘的浪漫話語,新娘可爲難新郎一下,但時間不宜過長。

4、互戴胸花: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併合影留念。

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媽並三鞠躬,新郎給爸爸點根喜煙,給媽媽撥塊喜糖,父母賞新郎改口錢(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對新郎新娘今後的生活說幾句叮嚀、囑託、祝福的話,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證待新娘,孝敬雙方父母,新郎新娘與父母合影留念。

6、吃麪條:一碗麪條兩個雞蛋,新郎新娘相互夾給對方吃。

7、換踩堂鞋: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沒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輩或晚輩親屬代替),新郎將新娘抱上車,新鞋下面鋪一塊紅布,妹妹給新娘穿完鞋後把舊鞋收起新郎賞妹妹換鞋錢。

8、雙方親屬上喜車,孃家親屬先上車,男方親屬後上,不許空車。(四彩禮除離娘肉外,其他物品帶回一半)。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