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下元節是幾月幾日 下元節祭祖有什麼禁忌

下元節是幾月幾日 下元節祭祖有什麼禁忌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這是我國民間的又一個祭祖節日,相信很多人都多多少少了解過這個節日。那麼2019下元節是幾月幾日?下面來看一下。

2019下元節是幾月幾日

農曆2019年下元節的日期: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己亥年(豬年)十月十五)

農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節”。此時,正值農村收穫季節,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糰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又,舊時俗諺雲:“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原來道教謂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門外均豎天杆,杆上掛黃旗。晚上,杆頂掛三盞天燈,做糰子需三官。民國以後,此俗漸廢,惟民間將祭亡、燒庫等儀式提前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時舉行。

下元節是幾月幾日 下元節祭祖有什麼禁忌

農曆十月十五,爲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爲人解厄。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下元節是幾月幾日 下元節祭祖有什麼禁忌 第2張

下元節祭祖有什麼禁忌

2019年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下元節,這是我國民間的又一個祭祖節日,道教則把這一天又叫做“水官節”,往往要舉辦法會救拔、超度亡魂。那麼下元節有沒有什麼禁忌呢,下面就來看一下。

1、時間講究

下元節在家中紀念祖先和逝去的親人,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把家中打掃乾淨,然後沐浴之後穿着合適的服飾,準備祭祀物品。一般的祭祀物品除了魚肉、水果等等,還要準備祭酒。最後在下元節的晚上,月出之後焚香、祭酒爲好。

2、準備禮節

根據傳統的民間風俗,下元節這一天還要祭下元水官,祈禱消解困厄。如果是家中進行祭下元水官的活動,除了準備好相關的祭品,而且要在在正廳下、几案旁等處懸掛提燈。這個過程中,在墊子上正坐即可,不必行拜禮等禮節。

3、祭祀注意

下元節是個祭祖的日子,這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敬重,歸於一種精神上的寄予。但凡是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乾淨,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傳達給亡人。

4、寺廟禮儀

下元節也是宗教的修齋日之一,如果打算去寺廟祭拜,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禮儀、禁忌。例如說在穿着上一定要樸素、莊重、清淨,穿着不要過於奇異,也不可過分暴露。

5、水色活動

在下元節這天很多地方會進行“水色”等活動,也就是在戶外祭下元水官。在古時候人們會穿着漢服乘綵船巡遊,一般船上會擺放祭品,置備樂器,懸掛燈籠。在月亮出來的時候,依次進行祭下元水官,並向下元水官訴說生活的苦厄與煩惱。

6、主要對象

水官大帝禹是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記錄衆生功過之條。下元節傳說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在這一天會下凡爲民解厄。所以下元節祭祀的主要對象爲:身體不適者(可以出行的)、遭遇變故的困厄者、遭遇變故的去世的親友等等。

下元節是幾月幾日 下元節祭祖有什麼禁忌 第3張

中元節和上元節下元節有什麼區別?

1、時間不同

中元節是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上元節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

下元節是每年的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2、民俗不同

中元節,祭祀先人:中元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道教認爲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爲“中元節”。

上元節,歡慶元宵:上元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下元節,祭祀祖先:下元節下元日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日期之一,以北京爲例,過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節令食品了。

3、節日食物不同

中元節吃麪羊: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爲送一對面羊。

上元節吃湯圓:“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下元節吃米果:農曆十月十五爲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也是五穀主的生日,俗稱“五穀主生”(也稱“五穀母生”)。潮汕地區祭祀五穀主,要蒸制“五穀主偶像”和一些象徵農具、五穀的“尖擔”、“粟穗”等食品。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