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陽曆跟農曆的區別

陽曆跟農曆的區別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陽曆跟農曆的區別,在我們現代生活當中日曆又分爲農曆還有新曆,農曆的老一輩人的說法,在我國的歷史上日曆也是有很多說法的。以下是關於陽曆跟農曆的區別的文章分享。

陽曆跟農曆的區別1

1、規則計算不同

農曆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爲月的長度,參考太陽迴歸年爲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爲基礎而制定的歷法。陰曆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爲一月。

陽曆跟農曆的區別

2、歷史起源不同

農曆作爲中國傳統曆法,自軒轅黃帝時期就開始廣泛應用到當時的生活生產中。陽曆又爲格里曆,古埃及人根據對尼羅河河水上漲和天狼星的長期觀察,制定出一種方便的歷法,後改名爲格里曆。所有古老文化的國家如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最初都是用陰曆的。

3、適用意義不同

農曆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反映寒冷暑熱的氣候變化,以便家事農業活動。依據陽曆,在一年中可以顯明看出四季冷熱變更的情形。陰曆,就是伊斯蘭曆,主要用來指導他們的宗教節日等。

陽曆跟農曆的區別2

1,出處不同:

公曆=陽曆,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們平常的日期。

農曆=陰曆,是我國古代用來農耕的日期,也就是日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

2,算法不同: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爲一年所定出的歷法。

農曆是以太陰(月亮)繞地球爲一個月,12個月爲一年(閏年爲13個月)所定出來的歷法。(以閏月調節年之四時)

陽曆跟農曆的區別 第2張

擴展資料

農曆是在陰曆的基礎上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

陰曆是月亮歷,也叫太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爲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爲確定歷月的基礎。陰曆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爲朔日,十五爲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週期。陰曆只管朔望月,不管迴歸年,所以和一年四季無關。

陽曆就是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爲基礎而制定的歷法。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

公曆,屬陽曆一種,公曆別稱公元、西曆、西元等,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由意大利醫生兼哲學家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爲紀年的開始。

公曆是一種平均太陽曆,只有迴歸年,不管朔望月。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爲365.2422天,這樣無論是陽曆和陰曆,都會有誤差(二者皆以365天爲一年)。對陽曆而言,平均每4年便會少約1天,(0.9688,約等於1)。

而公曆解決這一問題的做法是規定每4年裏有1個閏年,將這一天加在天數最少的2月,故閏年的2月有29天。實際操作中爲了方便,規定凡是能被4除盡的年份,皆爲閏年。如1996,2000,2016等皆爲閏年。

陽曆跟農曆的區別3

什麼是陽曆

陽曆又叫“太陽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而制定出來的歷法。太陽曆的歷年與迴歸年相似,一年十二個月,但與“朔望月”並無實質關係。陽曆的月份與日期也都與太陽在黃道之上的位置完美貼合。

根據陽曆日期的記載,我們能夠清楚明確地看出一年內四季明顯的冷暖變化,但卻無法看出每個月份中月亮“朔”、“望”兩弦的變化。

而如今全世界通行的'公曆,正是一種陽曆,我國在辛亥革命之後,纔開始採用公曆,到建國之後,方正式採用公元紀年法。

什麼是陰曆

陰曆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曆法,也叫“黃曆”,“古歷”,“舊曆”等。它的運算週期主要是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來計算,以月球繞地球轉一圈的週期爲一個月,再以十二個歷月計做一年。

陽曆跟農曆的區別 第3張

陰曆中的一個月份可叫“朔望月”,即每月初一爲朔日,十五則爲望日,“朔望月”則爲月相陰晴圓缺的平均週期。

什麼是農曆

那麼我們常說的農曆跟陰曆是一樣的嗎?其實二者也不可混爲一談。

因爲我國自古以來的的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它是取月相圓缺變化的週期,加入干支“二十四節氣”,再參考太陽迴歸年作爲一年的長度,通過添加閏月使自己的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的週期長短相符。

陰曆的天數與農曆相比,每年相差大約十一天左右。所以如果我們按照陰曆來過的話,不到五年,我們就會在夏天過大年初一了。之所以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爲我國的歷法中有一項很高明的方法,即“置閏法”。

置閏法在每19年裏設置了7個閏月,所以有閏月的那年,天數多達383天或者385天。在這樣的設定中,人們的生活更加和諧一致,連春種秋收也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這樣實用的歷法,更是古今人類生活經驗與智慧的化身。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